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网络舆情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网络舆情范文 类别:电大论文 2024-04-22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

该文是网络舆情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舆情和高校学生和媒体环境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自媒体从应用推广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内的舆论格局,也使得各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面临着很大挑战.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的晴雨表,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主动分析自媒体视域下学生网络舆情的特质,并研究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有效进行舆情引导与处置.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

一、自媒体的界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信息的传播媒介兴盛起来,这就是“自媒体”(Wemedia),又称“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关于自媒体的概念,2003 年7 月由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发布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对“自媒体”进行了界定,即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在自媒体环境下,社会大众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论坛等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发布者.因此,自媒体具有三个特质:(1)多元性.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于社会各界,具有平民化、普泛化等特点;(2)开放性.自媒体门槛低、易操作.依赖于信息技术与数字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受众可以即时性地获取海量的信息,时效性得到很大提升;(3)互动性.借助网络平台,信息发布者皆可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

此外,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自媒体还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1)载体范围不断扩大.借助各类社交网络平台,自媒体充分发挥了信息发布的便捷性、个性化订阅和关注的一站式便捷性等特性,让人人都能够成为自媒体,不仅可以被自己周围的人所关注,而且可以让细分领域的且有共同兴趣的人关注.因此,这种网络化的媒介格局具有更大的延展性.(2)移动终端使用占主导地位.随着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各种自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只要有移动网络覆盖,便可以上网使用自媒体,可以实时编辑上传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使得信息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近年来,GPS 定位功能可以附加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界定

所谓网络舆情,一般是指由于网络传播的各种事件的刺激,受众所产生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等倾向的集合.高校网络舆情,即网络舆情在高校范围内的具体反映,是指大学生通过各种公共网络平台,对其所关心的事件、政策、新闻等表达的个人看法、意见、态度、情绪等的集合.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调研

(一)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

结合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本文将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归结为以下四点:第一,舆情主体为高校学生;第二,舆情客体分为以下三类:偶发与突发事件的激化,国内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触发,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政策或新闻;第三,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公众平台,例如微博、微信、论坛等;第四,舆情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

(二)问卷调查设计与发放

1、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以高校在校生的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大学生舆情主体特质、舆情客体特质、舆情载体特质等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开展相关调查.问卷涵盖四个部分,涉及单选、多选、不定项选择、问答等题型.第一部分是舆情主体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所学专业、所在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高校学生对舆情客体的关注情况,具体包括:关注什么类型的社会热点、高校热点等;第三部分是网络舆情载体,主要是指高校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载体工具,日常使用自媒体情况等;第四部分是舆情主体行为特点,主要是指大学生受网络言论的影响、对网络信息的质疑情况,以及对网上热点事件的参与程度等.

2、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在2017 年5 月—12 月对河南大学在校生网络舆情特点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选取了该校的历史文化学院、艺术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八个学院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覆盖了大一至大四4 个年级,涵盖文、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1.情况

在本次抽样群体中,女生占比69.60%,男生占比30.10%,经分析,基本上符合学校的男女生比例.在年级分布中,大一占比24.70%,大二占比30.60%,大三占比24.20%,大四占比21.50%,基本上兼顾了年级分布的均衡性.因为本次调研的高校是一所综合性院校,拥有文、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因此本次抽样结果是:文科占比75.20%,理科占比5.40%,工科占比5.40%,医科占比5.60%,农科占比5.40%,确保了抽样调查的代表性、普遍性.从抽样结果可以看出,使用自媒体基本上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91.40%的比例,数量庞大.51.10%的学生每天使用自媒体时间在1-2 小时左右,25.80%的学生使用时间长达3-4 小时,使用时间在1 小时以下的仅占25.10%.

2、舆情客体特点

(1)关注信息类型.在大学生关注的信息类型中,关注度最高的事件是热点事件类(68.8%)、意识形态类(18.8%).可见,当前高校在校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虽然身处校园,但心系国家、心系社会.对于高校来说,要多注意学生对热点事件类的态度及看法.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产生舆情.

(2)关注高校热点类事件.在涉及高校的相关事件中,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是学术教育(18.8%)、学生诉求类(12.9%)、招生就业类(11.3%).由此可见,学生更多会关注与自己利益紧密相关的事件.因此,国家和高校要完善制度保障,重视保护学生权益,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3、舆情载体特点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使用的网络载体工具依次是: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社交网络、门户网站、其他.可以看出:(1)学生更倾向于访问非网站.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控,高校要关注涉及事件的网络载体发布的信息;(2)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流工具.因此,使用上述自媒体的高频时间段可能也是网络舆情产生与扩散的爆发期,是高校开展舆情监控的重要时段,也是高校进行舆论引导的有效时机.

4、舆情主体特点

对于自媒体网络舆情,高校学生的了解程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研究报告,本研究将学生网络主体角色分为三种:意见领袖、网络搬运工、潜水员.容易受网络言论影响的学生可能是:意见领袖或网络搬运工,不容易受网络言论影响的学生可能是:潜水员.

四、结论与建议

(一)关注重点事件,保障学生权益

据研究,高校在校生主要对高校管理类、师生权益类、教育腐败类等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件较为敏感.因此,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高度关注以上几类事件的传播情况;二是着力加强网络沟通平台建设,提高校内信息透明度;三是加强线下交流,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予以及时反馈,并妥善处理.

(二)监控重点载体,加强网络建设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又进行了个案访谈,从中发现,开放度、自由度较高的微博微信、社交网络、门户网站等通常成为思想交流和情绪表达的平台.因此,要做好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工作,一是要建立与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机制,重点监测以上自媒体发布的信息,特别是敏感事件信息;二是要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培育优秀网络文化品牌,在寓教于乐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工作联动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应对自媒体网络舆情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不定项选择):

从以上两个图表可以看出,突破当前困境,注重顶层设计,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工作应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开展,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组,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学校二级单位要对本单位存在的各种隐患和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力争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舆情监测体系,最终形成人人关注网络、人人参与舆情引导的格局.

(四)引导舆论环境,培育正确价值观

在当前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时,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主动同时重点掌控与引导意见领袖、网络搬运工的言论,促使他们正面影响舆情走势,最终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五)完善制度机制,筑牢舆情阵地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有效加强自媒体网络舆情(不定项选择)的途径有:

由图表可见,高校应对与处置网络舆情,应着重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建立与完善舆情监测分析机制,重点监测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舆情信息,筛选、甄别与区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掌握舆情出现的苗头和原因;二是建立与完善舆情干预引导,建立一支网络舆情引导骨干队伍,通过正面干预、技术处置等方式有效引导舆论走向;三是建立与完善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成立突发舆情处理指挥机构,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集中资源的机制体系,对舆件进行正面引导、有效化解.

近年来网络舆件不断出现,给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与处置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基于此,本文对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以河南大学在校学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高校提升应对与处置网络舆情,营造和谐稳定校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福,陈少平,魏金明.高校危机管理视阈下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2]潘冬梅.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对策[J].理论观察,2012(05).

[3]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网络舆情分析——理论、技术与应对策略[M].北京:党校出版社,2014.

[4]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J].新闻与写作,2014(07).

[5]沈菲.高校网络舆情运行机制的现状剖析与制度重构[J].传媒与教育,2015(01).

[6]吴薇.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宣传部)

责编:周蕾

网络舆情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网络安全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论文

综上所述,此文为适合舆情和高校学生和媒体环境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网络舆情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网络舆情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