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观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试析英国哈多报告的教育观与其影响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观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02

《试析英国哈多报告的教育观与其影响》

本文是教育观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哈多和英国哈多报告和教育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1926年,英国政府委托以 W.H.哈多为主席的教育咨询委员会对英国基础教育体制进行考察,以开展中等 教育改革.咨询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青少年教育》的调查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哈多报告.哈多报告提出应使初等和中等 教育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所有满 11岁的青少年都应当进入各种类型的中等学校接受教育,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课程 设置、教学设备、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哈多报告对英国教育制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也有 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哈多报告;中等教育;咨询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8)04-0140-05

20世纪初,英国政府为了适应国内政治和经 济发展的需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开始对基础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26年,以 W. H.哈多(WilliamHenryHadow)为主席的教育咨 询委员会(ConsultativeCommittee)受政府委托考 察了英国基础教育现状,并发表了题为《青少年 教育》(TheEducationoftheAdolescent)的调查报 告,这就是著名的哈多报告.哈多报告建议将初 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起来,让所有青少年根据 不同能力和兴趣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学校学习, 将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 15岁,并且提出了关于 课程设置、教学设备、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意见.

1926年哈多报告极大地扩展了中等教育的概念, 对此后英国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同 时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之地.

1 报告出台的背景

19世纪后期,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开始 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与此同时,经济 和社会的进步又对国民的知识和技术教育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于是,英国政府开始以立法手段来规范和管理国民教育,尤其是 1870年《初等教育 法》作为“奠定英国国家教育制度和实行普及初 等教育的第一个法案”[1]137-138,对初等教育的办 学质量、学费标准、资金来源和教育局管理职责等 问题进行了规定.此后,英国政府在 1876年、

1891年、1893年和 1899年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初 等教育的法案.到 20世纪初,英国的初等教育体 系已基本完善,包括工人子弟在内的大多数学龄 儿童获得了接受初等教育的机会.相比之下,英 国中等教育虽然因 1918年教育法有了一定的进 展,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的问题并没有得 到解决,中等教育相关设施严重不足.本来“在 初等学校里的学生,至少有一半人可以利用基础 教育后的某种形式继续培养到 16岁”,但是“实 际上由初等学校升到中等学校的学生人数还不到 10%”[2]126-127.直到 20世纪 20年代,英国已有 大约 90%的儿童在 14岁前接受了初等教育,但 其中只有极小一部分学生进入中等学校就读.

与此同时,英国公众对中等教育的要求却日 益强烈,要求增设学校、扩大教育设施,使中等教 育不再仅仅是少数富人子弟的“特权”.而英国 工党的上台更是进一步加快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1924年,在自由党的支持下,工党领袖 J.R.

麦克唐纳(JamesRamsayMacDonald)第一次入主 唐宁街,组建了第一届工党政府.工党上台后致 力于提高工人阶级福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如 通过了惠特利住房法以改善工人住宅环境,增加 了养老金和失业补助金,并且降低了部分食品的 消费税.在教育方面,工党政府开始考虑进行教 育改革,提高国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以推动社会 和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早在 1922年,工党的国民教育改革 目标就 在 历 史 学 家、教 育 理 论 家 R.H.托 尼 (RichardHenryTawney)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 阐述.作为英国工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托 尼在 1922年发表了《人人接受中等教育》(Sec ondaryEducationForAll)一书,主张建立统一的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托尼在书中首先分析了当 前英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指出英国的初等教 育和中等教育是以两个不相连接的制度发展起来 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初等教育就是‘自由贫 民’的教育……中等教育则是富人的教育”,导致 了“中等教育不是建立在初等教育之上,而是与 之平行的”;也就是说,“初、中等教育不是一个单 一制度中的不同阶段,而是为不同阶级设计的不 同的教育制度.”[3]3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工人阶级对教育的渴求 愈发强烈:“这个阶级已尝到知识之树的甘果,不 想再让其子女接受曾被强加给这个阶级本身的教 育了.”[3]24因此,工人阶级无法进入以贵族和中 产阶级子弟为主的传统文法学校,也不满足于继 续教育式的非全日制学校,他们需要的是全国范 围内一切孩子都有机会接受的全日制中等教育. 托尼后来加入了哈多所主持的教育咨询委员会, 在起草报告时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为了解英国现有教育体制以制定相关政策,

工党政府委托咨询委员会调查“适合于那些年满 15岁、在除了文法学校的其他学校中接受全日制 教育的学生之学习组织、目标和课程”[4]52.咨询

委员会是根据 1899年教育法而成立的一个长期 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和讨论与教育有关的重要问 题.1923年,谢菲尔德大学副校长 W.H.哈多 担任咨询委员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委员会于 1923~1933年发布了 6份报告,即 1923年的《男 生和女生课程差异》(DifferentiationoftheCurriculumforBoysandGirls)、1924年的《可教能力的心 理测试》(PsychologicalTestsofEducableCapaci ty)、1926年的《青少年教育》(TheEducationofthe Adolescent)、1928年 的 《公 立 初 等 学 校 报 告 》

(BooksinPublicElementarySchools)、1931年 的 《初等学校》(ThePrimarySchool)和 1933年的 《幼儿和育儿学校》(InfantandNurserySchools).

这些报告加起来共有 1500多页,约 650000字, 涵盖了从幼儿园到中学毕业年龄等涉及青少年所 有学习阶段的问题.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1926 年的《青少年教育》,即本文所讨论的“1926年哈 多报告”.

2 报告的主要内容

作为第一届工党政府执政时的产物,1926年 哈多报告描绘了一幅“人人都受中等教育”的蓝 图.报告梳理了 1800~1918年在英格兰和威尔 士初等教育结束之后的儿童受教育情况,通过对 统计数据的分析考察了英国教育现状的“问题本 质”,并提出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 发展时期:“从 11、12岁开始,青少年的血管中奔 腾着一股热血,我们称之为青春期(adolescence).

如果我们在这股热血沸腾时充分把握,并顺势而 行推动其开始一场新的航行,那么它将实现‘命 运的辉煌’.”[5]xix因此,政府应当使这一年龄段的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为个人的今后就业和国 家的整体发展做出努力.报告对中等教育的开展 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

2.1 重新划分教育阶段

报告在分析既存教育学制的弊端之后,提出 应当对学生所受教育的阶段进行重新划分,取消 “基础教育”的提法,对于孩子们在 11岁以前所 受到的教育统称为“初等教育”.在学生满 11岁 时则结束其初等教育,同时开始一个新的教育阶 段:“在大约满 11岁时初等教育应该结束,同时 开始第二个阶段即眼下我们暂时随意命名的‘后 -初等’(post-primary)阶段;这个阶段对于许多 学生来说在满 16岁时结束,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在 满 18或 19岁时结束,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来说在 满 14或 15岁时结束;该阶段应该尽可能被视为 一个整体阶段,期间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但 这些教育的共同特征是其目标都是为了满足那些将要 进 入 或 已 经 进 入 青 春 期 的 孩 子 们 的 需 要.”[5]70-71也就是说,报告试图在初等教育和中 等教育之间建立起一种纵向的、连续性的关系,学 生在完成初等教育的学习后即进入中等学校.同 时,报告也明确提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应 提高至 15岁.

2.2 中等学校的开办形式

报告明确提出:“所有正常的儿童都应该接 受某种形式的后 -初等教育;如果把整个国家视 为一个整体,那么当更多的孩子进入这里所说的 ‘中等’学校时,有必要使后 -初等教育包括多种 形式,根据大多数学生将要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 龄以及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开设课程.”[5]77中 等学校的开办形式主要包括:(1)现有的中等教 育形式的学校,即主要开设文学和科学课程、学生 接受教育至少到 16岁的传统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2)选拔性中心学校 (SelectiveCentral School),又称为现代中学(ModernSchool),学生 参加具有竞争性的、有名额限制的入学考试,通过 考试的满 11岁儿童可以在这里接受至少四年学 制、在最后两年带有“现实的”或“实践的”倾向的 教育;(3)非选拔性中心学校(Non-selectiveCen tralSchool),也可称为现代中学,课程与选拔性中 心学校的相似,没有通过选拔性入学考试的学生 可以入学就读,广泛接受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 (4)在 公 立 小 学 中 附 设 的 班 级 即 所 谓 高 级 班 (SeniorClasses),通常在开办前述几种中等学校 有较大阻碍的地方才开设,使完成了初等教育的 学生可以在这里接受一定程度的中等教育.报告 特别强调:各种中等学校在地位上应彼此相等,除 了在名称以及类别上的差异,这些学校“在逻辑 上都被视为中等学校”[5]86,在教师资格以及教师 与学生比例等方面保持一致性.

2.3 学习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1926年哈多报告指出:人文教育或文科教育 “应不仅仅只通过书本传授知识,而应该是以更 广泛 的 人 类 兴 趣 将 孩 子 们 联 结 在 一 起 的 教 育”[5]84.除了文法学校以外,这些中等学校都要 开设具有较多实践工作机会的课程,以便提供相 应教育.在这些学校前几年的课程应与当前的文 法学校相似,但在最后两年中应表现出“实践”倾 向.也就是说,最后两年的教学课程应当与日常 生活的现实联系起来,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不过,报告也同时指出,学业的实践性并 不是由学校或教师随意制订的,而是要结合当地 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且充分听取当地工商业 界人士的建议之后综合制订.当然,在加强课程 的“实践”倾向时,也不能过于偏废学生的通识 教育.

2.4 中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合理

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哈多委员会提出了一 些在今天仍有进步意义的建议.他们提出,中等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以避免重 复”,把课程大纲视为一个整体,保证讲授内容的 一致性,避免人为地把一些科目安排得支离破碎, 要去除一切与课程内容和目标无关的细枝末节, 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又可以让 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个人的兴趣;(2)“应该 从激发兴趣的角度来设置,同时又保证极大程度 的准确性”,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根据青少年的 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坚持授课 内容的正确性;(3)“要竭尽全力确保课程与学生 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在设置 课程时要注意确保学生在文化方面和职业方面都 有受到继续教育的可能,也就是说,要能够激发出 学 生 在 毕 业 后 接 受 兼 职 教 育 的 兴 趣 和 能 力[5]175-176;(4)必须开设一门外语.

2.5 在师资人员、教学设备和管理机构等方面的 建议

1926年哈多报告还提出关于中等教育具体 实施方面的一些建议:在现代中学和高级班当中,

教师人数与教师资格等方面都应与文法学校相 似,但讲授实践性课程的教师应当多一些;在包括 校舍、仪器等教学设备方面,现代中学和高级班也 不应劣于文法学校;同时针对当时地方教育局复 杂的多层管理结构,哈多报告提出应成立一个统 一的教育局负责初等和中等教育两方面的管理 职能.

1926年哈多报告在附录中还列出了对教育 学专业术语的注释、调查所得的统计数据、对于国 外后 -初等教育的调查以及相关资料来源等.

3 报告的影响

1926年哈多报告“提出了对基础教育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的建议”[4]52,受到了当时许多教师和

教育学家的欢迎,但是英国政府却表现冷淡,并没 有立刻将报告的改革建议提上日程.之所以如 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工党的.如前所述,致 力于改善工人阶级状况的英国工党试图在国民教 育方面进行某些改革,将中等教育扩大化.但是, 工党上台后的一系列激进措施尤其是与苏联建立 外交关系并签订贸易协定,导致了保守党和自由 党的攻击,麦克唐纳被迫于 1924年 10月辞职,第 一届工党政府仅执政九个多月即告结束.此后上 台的是行事相对谨慎的保守党领袖鲍德温(Stan leyBaldwin),其政府对于教育改革没有多大兴 趣.到 1929年大选时,工党再次获胜上台执政,

但是由于议席不足半数,工党所提出的各项社会 立法或因自由党的反对而未在下院提出,或因上 院保守党的阻挠而被搁置.再加上 1929年首先 爆发于美国金融市场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于第二年 蔓延到英国,使大量工厂倒闭,失业工人剧增,同 时也导致了工党内部分裂加剧.在这种情况下, 棘手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工党政府以及随后的联合 政府焦头烂额,因此,工党政府根据 1926年哈多 报告提出的提高学生毕业年龄的议案没有被通 过.到 1936年,经过多次讨论,议会终于决定同 意延长青少年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并决定于 1939年开始实施.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又一次打断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哈多报告被 束之高阁,直到 40年代才焕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对英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人类教育思想发展都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3.1 1926年哈多报告极大地扩展了“中等教育”的概念

在哈多报告之前,英国中等教育主要由文法 学校承担.这种文法学校以教会、个人或团体捐 款开办为办学特征,培养对象主要包括贵族子弟 以及大企业家、大商人等中层子弟,而工人阶级的 入学机会几乎完全被剥夺.1926年,咨询委员会 的《青少年教育》报告则明确提出:年满 11岁的 青少年应结束初等教育,开始第二个学习阶级即 中等教育阶段;而中等学校应包括多种类型,除了 传统的文法学校,还有选拔性和非选拔性的现代 中学,以及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开设在公立小 学中的高级班,为具有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提 供适宜的教育.哈多报告提倡所有未接受当前这种狭义的中等教育的青少年“在 11岁到(如果可 能的话)15岁,都应该接受我们所说的这种更准 确的同时也是更广泛的中等教育”[5]xxiii.由此,哈多报告极大地扩展了 “中等教育”的概念和 内涵.

3.2 哈多报告为英国中等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 的方向

英国有学者曾指出:“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哈多报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阶段.它成为教 育改革的圣经,可以毫无异议地认为教育立法必 定将按照其基本思路开展.”[6]15确实如此.此后 英国基础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哈多报告 的思路进 行 的.如 1938年 斯 宾 斯 报 告 (Spens Report)和 1943年 的 诺 伍 德 报 告 (NorwoodRe port)作为哈多报告的延续和发展,都肯定了哈多 报告的基本原则,提出青少年从 11岁起应该进入 不同类别的中等学校接受教育,按选拔性原则实 现“人人受中等教育”的目标.到 1944年,英国 政府通过了新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所有满 11岁 且通过中学入学考试的学生,不分阶级、种族、收 入或家长职业等,都有接受免费中等教育的机会, 直至其满 16岁为止.哈多报告作为“改革与发 展英国中等教育的第一步”,被称为是“现代英国 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之一”[7]173.哈多报告第一 次从国家的角度提出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国内所 有青少年的理念,提出所有满 11岁的青少年都根 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入在地位上完全平等的各种 中等学校就读,建立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相连接的 教育体系.

3.3 哈多报告提出的一些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 育发展仍有启发意义

哈多报告提出的一些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然 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对当今的教育发展仍有启发 意义.例如,哈多委员会特别强调学生均衡发展 的必要性:“在教育年纪稍长的学生的目标方面, 有两个彼此对立的现代教育思想派别.一派认为 学生个体及其利益是最重要的,另一派则强调作 为整体的社会需求.当这两个派别中任何一个走 得太远时,结果都会令人极为不满意.”[5]101因此, 应该建立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将目标定为在最 大可能程度上发展个人的能力和愿望,同时考虑 每个个人都必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整体需求.又 如,报告中还蕴含着“今天被称为以孩子为本的思想”[8]: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当中,也可以发现 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因此,在教育方面“如果要 对孩子们做到最好,整齐划一、完全一致的课程和 指导是绝不可行的”[5]102.在教育过程应以孩子 为中心,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性和兴趣.此外,哈 多报告所提出的“学习之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 合”“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合理性”等主张,都是 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包括 1926年报告在内 的 6份哈多报告不仅在 20世纪早期为英国学校 以及学校所处的社会之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生动 的画面,而且由于每一份报告都以对过去教育史 的分析为开篇,因此也为研究 19世纪的学校教育 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教育观论文参考资料:

我的教育观论文

归纳总结:此文是关于教育观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哈多和英国哈多报告和教育相关教育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