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历史课堂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提升高中历史课堂质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历史课堂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17

《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提升高中历史课堂质量》

本文是历史课堂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高中历史和课堂和释疑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参与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汲取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重视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质疑和释疑能力.本文在对质疑释疑能力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方式,旨在为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1.质疑释疑能力的基本内涵

质疑指在认知过程中,人们会对一些实际上的或理论上的问题产生疑惑、困惑和探索的情绪,并逐渐将这种心理状态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思维,从而提出相关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思维过程.而释疑则指通过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各自路径和方法,对所产生的疑惑、困惑等进行合理解释的过程.可以说,质疑释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应该贯穿在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方式

与数理化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同,历史课更强调学生尊重历史事实,辩证地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因此,在历史课上,教师仍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氛围,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敢于质疑释疑.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语言表达要具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对于敢于质疑的学生要支持,对于不能勇于提问的学生要鼓励,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然后,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发言机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授完课程内容后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针对上课内容进行思考和提问,并允许学生一旦有疑问或者自己的观点可以随时提出来.教师也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将课堂真正变为一个学生能够质疑释疑的平台.最后,质疑释疑是需要勇气的,对此,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敢于质疑释疑的学生,无论见解正确与否,教师都不应该否定,而应该用赞赏的语言去评价他们的想法和语言,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认可的,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善于提问的学生,更是要进行表扬,使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也使其他学生感受到质疑释疑带来的成就感.

2.2传授质疑方法

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释疑以外,还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质疑释疑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质疑释疑的乐趣.在质疑时,应该以目标内容为核心,尤其要关注课本中每个章节的标题,因为标题是对整个章节内容高度概括的结果.如在讲人民出版社高一上册历史课本中的专题三“近代中国的革命”第二节“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标题,说一声近代中国大概的时间跨度,再让学生回顾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最后再引出主题.这种从标题入手,层层推进的办法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推理问题的能力.对于课本中一些不存在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假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在讲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时,可以提问:假设我们今天仍然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种假设的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打开思维局限,大胆设想,畅所欲言,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

2.3关注释疑过程

在高中历史课上,教师对释疑过程的关注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关键.学生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怎样解决问题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疑只是手段,释疑才是最终目的.对于释疑过程,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选用的方法要得当.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答案,更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疑问,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只有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的答案,才是印象最深刻的,也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质疑释疑的信心.例如,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中,学习的重点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难点则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向学生讲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进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作用产生疑问,并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释疑: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在与英国交涉的过程中,我国坚决否决营房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坚持执行“一国两制”,使英方乃至世界看到了我国的态度坚决,不容质疑.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避免盲目,而是能够有方向性的进行思考,更能把握所学的难点和重点知识.

2.4注重师生互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讲,尤其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学生之所以为学生,是因为其知识体系尚不完善,认知水平有限,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授课环节时应该从学生的水平和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出发,预先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对于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行解决,而对于学生认为难度大,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点拨和引导,组织学生以互助式学习小组的形式探讨、探索并解决.例如,在学完各个朝代选官制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之间的异同和优缺点分别进行比较.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那么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学生中都有程度好的和程度一般的学生,教师将难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各组学生,由他们自己进行探讨,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分享和交流,也能帮助那些对问题毫无头绪的学生打开思路.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怎样的,教师都应该善于鼓励学生,给予正面的、肯定的评价.一旦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仍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那么教师在此刻就应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释疑.

(下转第65页)(上接第54页)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多种情景,激励学生积极质疑,引导学生善于释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史实、习得历史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解疑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善于释疑.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对于教学中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学现象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只有教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备了较高的水平,并且能够及时地对教学情况作出反思,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思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凌华.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J].新课程学习(小学),2015.07(04):43

[2]田培霞.基于视频案例的问题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吴世锋.创设问题情境,激励质疑,引导释疑[J].时代教育,2014.03(16):234

[4]俞军.妙用“三疑”以“疑”激“思”——赏析特级教师朱乐平经典课例中的启迪艺术[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27(12):36-38

历史课堂论文参考资料:

历史论文怎么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历史杂志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如何写历史论文

上文结论,上文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和课堂和释疑方面的历史课堂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历史课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