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历史课堂相关论文怎么写 和用大历史观构建高中历史课堂的传统文化方面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历史课堂范文 类别:论文模板 2024-01-18

《用大历史观构建高中历史课堂的传统文化》

本文是历史课堂开题报告范文与高中历史和历史观和传统文化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抓住历史发展的脉络,找准影响历史发展的事件,以小见大,进行有效设计,将"大历史"观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中去.

关键词:历史沿革;价值尺度;传统文化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最能体现给社会大众的是"国学".一方面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防止对传统文化的过度称道与拔高,另一方面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厚实传统文化的自信,因此什么是国学?怎样看待"国学热",高中历史教材中如何挖掘国学文化并进行有效教学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结合历史教材内容,理解近代前的传统文化历史沿革

笔者上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汉代的儒学》时,书本中有讲述汉武帝为加强集权,提高儒学的地位,在设立太学的内容,乘机给学生对"国学"的定义做了解释.我有意挖了个陷阱,对学生说最初的"太学"即是"国学",学生都认为我讲错了,有学生站起来说汉代的皇帝设"五经博士",在"太学"讲授儒家经学,所以太学是一种学习机构,不是国学.这样质疑的课堂正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我进一步抛出了问题,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国学吗?学生们议论纷纷,但没有明确的意见.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点给学生呈现出来,"国学"这个名词古代早已提出过,《礼记·王制》篇中一短文:"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这里的"小学"是指王室和贵族子弟学习基础知识的场所,"大学"是指他们接受较高知识教学的地方.西周时的"国学",也称"大学",是一个有教育、祭祀等功能的机构,而西汉的"太学"是沿袭古展的结果.《汉书》、《后汉书》、《晋书》里也有提出过"国学",在南宋朱熹之前的唐代,白鹿洞书院就是称"白鹿洞国学".这样我提出了问题,古代的"国学"一般是指什么?学生较好的懂得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学"这个名词是有的,一般就是指国立学校,即由官府创办控制的学习机构.学生的思维开始被打开,有学生问,到了近代,国学有什么变化吗?我正好趁热打铁,列举一些材料让学生分析,首先是1902年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封信(部分节选):"你提出要办《国学报》,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可见,至少在1902年这一年,已有人提出并且使用了"国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清末时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砸开了天朝上国紧闭的大门,伴随着西方侵略的加剧,不断输入的西方文化思想,也使的中外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西方文化思想也随西方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强势涌入,凸显出较强的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显得愈来愈受到怀疑,处于弱势地位,由此在中国的文化学者中出现了背向而行的两种主张,于是与西方传来的"西学"有所区别,出现了"中学"、"国学"等概念.一方面列强的多次凌辱,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根源是中国的文化落后于西方,开始怀疑乃至否定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另一方面反而刺激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研究的繁荣,以什么思想文化立国来探讨中国的发展,这也导致了近代"国学热"的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胡适、梁漱溟等一大批学者崭露头角,随之更多的是国学经典书籍也应运而生.1923年,北京大学有个刊物,叫《国学季刊》,胡适曾在其发刊词中对国学下了定义.上世纪20年代左右,一些著名的大学纷纷创立国学研究机构,"国学"发展也处于比较辉煌的时期,但范围只限于学术领域.

二、依托历史教材内容,探究当今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这一课内容里,讲述近代激进主义者对传统儒家文化展开了较为彻底的批判,有的学生不理解这一现象,我鼓励学生把有疑问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较有学术性的问题:儒家文化是国学吗?如果不是,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如果是,儒家文化为何受到如此激烈的否定?当今"国学热"的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的因素,仅凭单纯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理解透彻的,所以我决定让学生们带着这些主要的问题课后自行查阅资料,然后再专用特定的时间来解答疑惑.

中国各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表现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国文化的共同载体,儒学不能完全视为等同于国学,儒家文化对于国学有如沧海一粟.从小的领域来看,国学就是中国传统学术和研究的学问,从大的概念上讲,我们古代的诸子百家文化属于国学,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华的精华都可以称为国学,所以儒学和国学不能划上等号.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在新文化时期,激进主义者为了探寻救国和民族振新道路,批判传统文化有其合理的因素.所以我们看到的国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建国后一段时间的人为浩劫,使优秀传统文化遭遇较大的损失.当今"国学热"的兴起,究其原因是国家层面对国学日益重视,文化也是实力的载体之一,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内驱,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需要有一个相应的文化体系相匹配.一方面中国在不断崛起的过程中,需要有代表自己国家形象的文化,并能得到其他国家与地区民族的认可与理解.另一方面在与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下,中国自身文化如何自我定位和对肯定,肩负着文明对话的主要角色.社会层面对国学寄予厚望,社会层面响应国家倡导,主要是从道德补救这一维度出发.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所有国人的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能极大激发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国学的产生与发展,铸就了丰富多彩的内涵,教师本应就是文化的自然传播者,尤其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一种学生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要让学生理解国学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智慧,是国人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精神.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三联书店,2015.

[2]郝春雷.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以新乡市第二中学为个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1.

[3]张耀.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成功:教育版,2013.

作者简介:陆健,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历史课堂论文参考资料:

历史论文怎么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历史杂志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如何写历史论文

本文结论: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历史课堂专业范文可作为高中历史和历史观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历史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