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高职院校类论文范文资料 跟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背景下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职院校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9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背景下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

本文是关于高职院校类论文怎么写与互联互通和高职院校和人才培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内部、外部、区域间协调发展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对沿线地区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产生的主要影响及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构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背景下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

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经济学概念界定

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概念进行界定,即同时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影响的地区,应从经济协同发展、突出区域优势等角度出发,既要在国内积极展开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技术等优势、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城镇化等领域的合作;又要在全球“一带一路”倡议下,合理定位地区对外经济贸易角色,实现在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协同发展.

(二)“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1.内部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各地区发展特色不同、产业结构不同.长江上游地区深处西部内陆地区,其生产性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科技服务等制造业;长江中游地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处在南北、东西交通交汇的重要节点上,其生产性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产业、现代农业基地等制造业;长江下游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处、紧挨太平洋,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其生产性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汽车、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

2.外部有助于构建贯穿式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带来更为广阔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沿线各国积极展开合作,共同构建贯穿世界经济的国际贸易东西长廊大通道,各个国家经济上的合作更为紧密,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的世界经济长廊,长江中上游地区可以通过长江下游向东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太平洋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长江中下游通过长江上游向西通过陆地发展开展对欧市场的国际贸易,

3.彼此间的互联互通有助于经济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经济上实现互联互通必然路径之一.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因地理位置、经济等原因,各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产业转移有助于长江下游地区进一步产业优化升级,长江上中游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优势承接一部分下游地区产业转移,借助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优势.政府应积极引领、协调地方政府、企业,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扶持方案对互联互通的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对接、协调,进一步刺激产业转出地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最终实现不同地区间的产业合作、共享、协同发展.

二、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第三产业服务业为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从产业局部的角度主要服务于第二、三产业,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直接服务于第三产业.但是各省市优势支柱产业主要以第二产业的工业类行业为主,这些行业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总需求比例相对较小,因此第三产业服务业依然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的主要去向.

(二)本地中小型民营单位成为高职类毕业生主要就业选项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7届高职类院校毕业生本地生源、本地就业率高达71.5%,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高的贡献;高职毕业生受到学历的限制,进入中小型、民营单位成为高职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选择,67%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60%的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规模为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

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在就业时大多会选择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而以学历要求不高且更注重实操能力的中小型私有企业往往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

(三)毕业生的供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

1.部分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形成招生与就业两重天的局面

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时选择面相对较广,普遍存在专业大类(主要包括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对口率还是相对较高,但个别专业仍然存在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以会计专业为例,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且招生人数规模较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业时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速度相对较慢、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

2.就业双向合适普遍存在两难的情况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每年就业时普遍存在找到工作难度不大,但是找到合适的工作较难,这也是学生毕业一两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与此同时,很多招聘单位抱怨很难找到合适的毕业生.造成就业双向合适普遍存在两难的情况,一是因为部分高职毕业生没有正确定位自己的能力与清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二是因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企业人才学历分布不合理等原因,形成了对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不公平的现象.

三、“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产生的主要影响

1.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促使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必然会带动相关地区进一步对产业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伴随对应行业特别是制造类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或产品升级换代等都会引发产品性能、外形、养护条件、销售等等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对应制造类行业提供商业服务支撑的第三产业或行业内部支撑的商业服务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调整.高职院校应该配合行业发展变化,既要整体考虑各专业是否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变化,同时也要对经管类专业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制造类行业发展变化.

2.国际化经济合作促使高职院校提升经管类人才培养格局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必然会给沿线地区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在修订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或是制定专业发展方向时应该适时增加一些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出发进行调整,一是普遍增加国际化的知识;二是增设专业发展方向.

国际化的知识势必会增加外语语种的学习,由于高职院校体相对较薄弱,外语语种应以国际贸易常用语言英语或是地区主要出口区域的语种为主,在增加专业语言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基础等增设一些选修课程或专业方向,引导优秀学生有开阔的视野,增加更多的就业与发展机会.

(二)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影响,不同地区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重庆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例分析影响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1.经管类专业的区域特色性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仍停留在普遍性、共性的基础上,与行业或产业融合具有特色性的经管类专业较少,虽然很多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或多或少的会融合一些时下热点行业的专业知识,但与地区行业或产业融合形成具有特色性的专业较少.

2.校企合作平台搭建的广度与深度问题

校企合作一直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产业融合等方面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校企合作平台的广度与深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

首先是校企合作平台的广度问题.由于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对不同行业的兴趣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需要寻找更多的合作单位,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这就对高职院校开发更多的合作单位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其次是校企合作平台的深度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都有校企合作单位,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训的时间一般为2-3周,2-3周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对某个岗位有最基本的认识,然而由于时间较短,不足以进行一定的轮岗,这就不足以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较为深入的认识,因此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较浅的层面.

3.经管类高职学生持续学习能力不足

持续学习能力是企业招聘员工时最为看中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经管类高职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却稍显弱一些.以重庆市高职院校近年来招生情况为例,近年来招生以自主招生、春季高考为主,统招类、中专毕业生其次,整体生源层次相比本科要低,同时来自中小城市、城乡地区的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录取的学生很多是中学时期的“后进生”,这类学生普遍呈现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限、自制能力较弱、自我认知偏差等情况.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专业基础业务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与交际能力,其中管理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在培养学生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同时也要更多提供学生锻炼实践的学习机会与平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非常的重要.

四、构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背景下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沿线地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探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重庆市地区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进行适度展开分析.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突出专业的区域性

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影响下,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点,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构建专业知识架构时应增加区域性的专业知识,即地方经济特点与专业融合的特色专业知识,适当增加地方人文与经济的基础性知识(地方人文经济的基础性知识要根据专业特点视情况而定).

以重庆为例,重庆传统支柱产业主要有汽车、电子、装备、化学医疗、消费品、能源等产业,其中汽车和电子对重庆市地方经济贡献率最高.以汽车产业和经管类专业中的物流专业为例,重庆市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打造特色专业时,可以适当考虑增设汽车物流类的专业知识和开发相关实训、顶岗类课程.

(二)与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

1.以特色产业为主,多产业支撑

当前高职院校在经管类专业设置或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充分发挥所在院校的企业资源,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影响的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找产业内企业资源,以适应地方经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建设时在发展校企合作企业资源时应该以某行业为主、多个行业为支撑,这样有助于实现与地方的特色产业融合,同时兼顾学生对不同行业的偏好程度.在选择特色产业时应该选择地区的支柱产业,多行业则以支柱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为主要选择范围.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其中理论课程方面可以增设某产业所需专业知识;顶岗类实训课程设置方面,集中顶岗时以某产业进行学生集中统一为主,实习时学生自由选择为主.

以重庆市汽摩(即汽车、摩托车)产业为例,重庆市汽车产业主要经贸合作区域以西南地区为主,辐射全国;摩托车产业,主要经贸合作区域以中国为主,辐射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当物流管理专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汽车物流,则区域范围涉及全国;与摩托车产业融合发展摩托车物流,则区域范围为涉及全球诸多地区.这两个不同的产业物流对进行人才培养除了专业物流不同之外,国际物流合作区域范围也差异较大.

2.开发合适数量的合作企业

高职院校开发校企合作平台时,开发合适数量的合作企业有助于学生们系统性认知行业性的经管类专业知识,因此开发合作企业时应综合分析经管类专业在校生规模、不同校企合作企业的规模、企业能够接收顶岗或是实习的岗位数量、开发合适的校企合作数量等因素.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汽车物流属于重庆地区特色行业物流之一,有较为大型的像中集物流、长安民生物流等大型企业,学生顶岗时可以提供较多的岗位;而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如长安、力帆等虽然自身规模较大,但是仓储、运输等部门可以提供的岗位数量则较少、合作机会较少;重庆市还有很多中小型的汽车配件企业或小型汽摩配物流企业,很多小型汽车配件企业本身可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

3.共同开发多样化的校内外合作平台

校内外合作平台的开发具有多样性,如订单班、实验班、行业实训、校中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师资培训等多种形式,因此,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搭建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平台有助于专业更好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职业道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增加专业特色知识、地方案例、创造更多的实训空间、构建更多的校企合作平台等有助于激发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道德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会团队精神、遵守职业纪律、严守商业机密,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胜任企业工作,更在无形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娟娟.京津冀协同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0):64-70.

[2]杨继瑞,罗志高.“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协同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7,(12):85-90.

[3]张燕,李晖.“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7,(11):14-16.

[4]李燕娜.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培育思考——基于“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7(06):170+173.

[5].长江经济带发展背景下湖北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428-429.

课题来源: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YX2018026《“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背景下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评论,此文为关于互联互通和高职院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高职院校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