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初中化学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基于SOLO分类评价初中化学三重表征以中和反应为例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初中化学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5

《基于SOLO分类评价初中化学三重表征以中和反应为例》

本文是关于初中化学论文范例与中和反应和初中化学和表征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三重表征是指人们在深入观察宏观物质的运动现象或化学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微观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并用相应化学符号表达所涉及有关知识在人脑中存储形式.它为构建化学核心概念,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提供了独有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适的工具及时了解学生三重表征形式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SOLO分类评价工具能够了解学生表征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转换的质量.

关键词SOLO 分类评价初中化学三重表征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具有内隐性,不易被察觉的特点.能否找到一种让学生思维显性化的工具呢?笔者认为SOLO 分类评价不失为一种好的评价工具,它在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利用这一工具教师能够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酸碱中和反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可用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蚁虫叮咬后,可用碱性的物质等方面经验;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可用化学用语表示等方面知识;同时,酸碱知识又为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构建中和反应概念,特别从化学学科的微粒视角认识中和反应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最大障碍.从多角度认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运用SOLO 分类评价作了些尝试.

2 SOLO分类评价与三重表征内涵

2.1 SOLO分类评价内涵

“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Outcome”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1]是在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的基础上,由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关注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思维表现的阶段性.按照思维发展水平从低到高划分为以下五个层级:(1 )前结构层次,学生基本上没办法理解和解决问题,只形成一些逻辑凌乱、无信息支撑的答案.(2)单点结构层次,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只凭一点信息思维就收止,直接跳出答案.(3)多点结构层次,学生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不能把这些思路进行整合.(4)关联结构层次,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够把这些思路整合起来思索.(5)抽象拓展层次,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且能够把问题升华,让问题自身的意义得到广泛拓展.

2.2 三重表征内涵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心理上的感知反映.[2]化学教学中通常具有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三种类型.宏观表征:是指对物质的颜色、状态、声音、图像等所进行的外在可观察的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微观表征: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得到的,物质的结构、组成、反应机理等微观领域的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3]符号表征:是指由拉丁文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和图形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这三种表征也代表学生思维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3 案例解析

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实验:往烧杯中加入约5mL 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再滴入一滴稀盐酸.

3.1 宏观表征

师:实验过程出现哪些现象,请尽可能完整的描述.生: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时,溶液变成红色.生:往红色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又变为无色.分析:学生只关注单一的实验,就得出整个实验现象,这说明此时学生的思维达到单点结构水平.

生: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时,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入稀盐酸后,溶液又变为无色.

分析:学生能够关注两个实验,但是未就这两个实验本质作进一步研究.这说明学生思维已经达到多点结构水平.

师:是什么物质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滴入盐酸后溶液为什么又变为无色?

生:是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色;滴入盐酸后氢氧化钠完全消耗,所以溶液又变为无色.

分析:学生只调用已学过的酸碱知识,就直接跳到问题的答案上.这说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单点结构层次.

生: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滴入稀盐酸后OH-被消耗所以又变成无色.

分析:学生开始能够联系物质的微观表征,正在建立宏观-微观表征,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处于多点结构向关联结构过渡状态.

3.2 微观表征

师:整个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中各种微粒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同时,播放flash 动画.

生:氢氧化钠溶液中OH-减少;

生:稀盐酸中H+减少;

生:整个反应过程中有H2O 生成;

生:整个反应过程中Na+、Cl-种类和数量都未发生改变;

分析:学生只关注动画中某些微粒变化,这些信息之间未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说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多点结构水平.

生:整个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中OH-和稀盐酸中H+反应生成H2O,Na+、Cl-种类和数量都未发生改变.分析:学生能够根据反应现象所提供信息把宏观现象与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起联系,从多条线索思考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达到关联结构水平.

3.3 符号表征

师:分组讨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除了有H2O 生成以外,另外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生: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另外一种生成物是NaCl,可以用加热蒸发实验,有白色固体出现说明就是NaCl.

生:从教材插图中可以看出,NaOH 解离出的Na+和OH-,HCl 解离出的H+和Cl-,OH-和H+结合成水,Na+和Cl-自然结合成NaCl.

生: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盐酸的化学式为HCl,它们之间反应有H2O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另外一种是NaCl.

分析:学生能够根据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关系;已学过的量守恒定律等不同信息处理问题,但这些信息之间仍然是相互独立,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这说明学生此时思维水平还处在多点结构水平,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师:分组讨论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如何表示?

生:NaOH+HCl=NaCl+H2O

分析:学生能够正确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需要调用宏观实验现象、物质微观结构、物质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把握信息之间的关系.但对反应的本质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所以,只能说明学生思维已经达到关联结构水平.

师:如果把上述实验中氢氧化钠换成氢氧化钙;把硫酸换成盐酸.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又该如何书写?

生:Ca (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分析:学生需要将氢氧化钠符号迁移到氢氧化钙;盐酸迁移到硫酸,已初步实现符号表征层面思维,但对中和反应的本质仍然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

师: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分析以上三个反应,给中和反应下定义.

生:中和反应就是酸和碱反应生成水.

生:OH-+H+=H2O

分析:学生能够从符号层面对问题本身进行了抽象概括,从理论上对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实现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有机融合.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层次达到拓展抽象结构水平.

4 基于SOLO分类评价三重表征的教学思考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一起构成学生对完整的化学知识系统表征.[4]任何一中表征的薄弱都会引起不同表征转换的困难,从而导致化学学习的困难.

本节内容以“中和反应”为例进行了基于SOLO 分类评价三重表征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整体出发,结合SOLO分类理论的几个发展水平,从宏观性质实验、微粒相互作用、变化,化学方程式三重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后续的“分子原子”“物质溶解”等单元知识也可以沿袭这一教学思路,立足整体,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完成不同结构水平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 姜波.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命题实践[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05-01.

[2] 张丙香,毕华林.化学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其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3-02-05.

[3] 郑继忠.以“三重表征”为法提化学教学之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1-25.

[4] 纪新慧.高中生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04-12.

编辑李金枝

初中化学论文参考资料: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中国化学期刊

化学和医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概括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初中化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和反应和初中化学和表征相关初中化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