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专业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对分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中的实践以保教知识和能力课为例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专业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4

《对分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中的实践以保教知识和能力课为例》

本文是教育专业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和学前教育专业和保教知识和实践研究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对分课堂通过对教与学核心关系的巧妙调整,使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这一新颖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中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对分课堂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保教知识与能力

笔者工作的单位,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占在校生的60%.在取得教师资格证需要参加国考的情况下,面对学生学习状况不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发掘学习动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摆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笔者有幸在2017 年初接触到“对分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随即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始尝试,第一学期,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第二学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014 年他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后,效果惊人,进而风行全国,甚至海外.目前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迅速推广,由先行的实践者们编写的《对分课堂教学手册丛书》已陆续出版.

对分,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时间上的合理分割,同时是课堂的权利和责任的对分.其基本流程由集体讲授(Presentation,P)、个体内化吸收(Assimilation,A)和讨论(Discussion,D)三个阶段构成,因此对分课堂简称PAD课堂.集体讲授阶段强调在学生无需预习的情况下,教师基于优秀教科书进行框架式讲授或导 读式讲授;内化吸收阶段强调学生自主完成,可细化为独立学习和独立作业两个环节,因为作业在对分课堂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环节,是对分成功的关键,所以把做作业单独设为一个环节;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其运用灵活,可隔堂对分,可当堂对分,可整学期使用,也可部分内容使用.其对分比例并非完全五五分,可根据教学情况,四六分割、三七分割等.

2 对分课堂的实践研究

2.1 第一学期的初步尝试

2017 年春季学期,笔者承担2014 级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四个班的“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每周2 节课,使用人民出版社国考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这门课是教师资格证两门笔试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综合课程.由于下半年11 月初学生要参加教资笔试,而且本学期进行三升四转段考试后学生提前放假,所以本学期完成前三模块,约占整体内容的65%.首先按照对分课堂的模式做了学期计划.简表如下:

使用标准的隔堂对分(隔周对分),每周的第二节课精讲框架、重点、难点,基本不向学生提问,也不组织讨论,单向讲授.布置学生课下独立学习、独立作业,使用“对分易”平台(http://www.duifene.com)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下次上课前两天完成,教师可通过后台系统看到学生详细的答题情况,掌握学生薄弱点,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完成读书笔记,并在笔记上书面写出“亮考帮”为下节课课堂讨论做准备.(亮闪闪:在听课、读书、完成常规作业后,总结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考考你:把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用来挑战别人;帮帮我: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在讨论时求助同学).

隔周的第一节课进行课堂讨论,分为四个环节: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次序重要,不能变动.后三个环节总和称为全班交流.尽量考虑学生水平,采取异质分组,每组4 人左右,调换座位,请学生制作桌签.要求小组内围绕作业、笔记、亮考帮展开讨论,教师巡视督促而不参与,顺便查看笔记,以5、4、3 分三个等级给学生评分.教师抽查4—6 个小组,小组内随机抽一位同学以“我们组”开头表达小组讨论精华,可只说一个问句,即经过小组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板书关键词在黑板上,抽查结束,教师集中讲解释疑.自由提问环节后教师总结,根据作业及讨论情况,重点总结学生遗漏的或重点内容,深化、提升.

以此循环.

由于两课时合理对分,第一节课课堂讨论,学生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没有了,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生生、师生互动加强,课堂氛围生动活泼,第二节课满堂灌时学生精神状态依然良好,课堂秩序保持.课后学生作业完成度较高,部分同学笔记精美.

但学期结束使用“对分易”平台发布《对分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四个班205 人,80 人参与调查,更喜欢对分课堂的仅18%.不过在一学期中能接受1-2门及以上采用对分模式的占62%,通过本学期学习,认为自己在学习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动力)方面有所提升的占59%.期末学生学业成绩一般.

对分课堂模式遵循了认知发展规律,充分给予学生内化吸收的时间,并通过生生、师生讨论互动,把知识建构和社会建构融合起来,在过程中不仅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反思本学期采用对分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安排过多、过难.本课程虽然本身有复习的性质,但是当时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并没有建立牢固的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基础,在心理上也没有做好备考的准备,而学前教育学在同步开设,笔者当时固守教学进度,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二是在对分易平台布置作业过多.由于学习内容较多,每次发布50 道选择题,学校没有无线覆盖,学生使用自己的流量,24%的同学认为网络因素是影响“对分课堂”效果的最大因素.

三是小组座位调整过多、过频繁.由于学校是固定班级,每次上课都要求全班同学按照老师的分组进行座位调整,学生厌烦,期末问卷调查结果中,选“懒得动,调来调去太麻烦、不想调座位”的占41%;选“希望固定分组”的占36%.

四是对学生课堂讨论指导不够.26%的同学认为与同组同学不能展开有效讨论.其实在课下学习时间上,70%的同学达到了1小时以上,其中20%的同学在两小时以上.但在课堂讨论上,多数同学却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对分的理念是,对分教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自身的问题.如果20%以下的同学不能完成教师期望的行为,这不是严重的问题,可以初步归结为学生的问题.如果全班超过20%—30%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师期望的行为,这是严重问题.严重问题一定不是学生的问题,可能是教师的问题,说明教师对对分操作不当,要从自身找原因.而总的解决问题的原则是要学会通过询问学生找到根源所在.找几个学生问一问,一般学生都会坦诚地告诉教师的.运用对分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学生的过程.不抱怨学生,是教师的第一素养.

多表扬和鼓励,不批评打击,要坚决、勇敢地降低要求,降低难度,这是实践对分课堂的基本前提,是对分成败关键中的关键.

2.2 第二学期的改进尝试

第二学期,吸取上学期经验教训,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善,比如,教学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难度、数量,贴合学生实际,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平台发布练习题的同时印制纸质练习,方便同学查看;班级座位基本保持不变,避免同学排斥,仅在难以进行讨论时稍作调整;在课堂上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提问,对学生提问题的方式进行指点,告诉学生怎样的表达言简意赅、不蔓不枝、一语中的,让学生慢慢提升表达能力;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相结合,灵活运用等.

2017 年秋季学期,调整课程,改带2015 级一个三年制幼师班“保教知识与能力”课,每周4 节课,11 月初学生参加了教资笔试,保教一门平均分71.4,单科通过率61.5%,在四个平行班中名列第二.

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作业笔记认真,师生关系亲密,期末问卷,81%的同学认可对分课堂这一模式.

笔者通过对分课堂的实践,也切身感受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增强、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负担的减轻.

3 对分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中的应用展望

林崇德教授认为:对分课堂促进教师更好地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乐学善学、批评质疑、勤学反思、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笔者认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对分课堂先教后学、先做作业后讨论、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模式,注重反馈,形成了高质、高效的闭环教学,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值得学习和推广.在学前教育传统的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上,特别值得应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 王雨晴,等.对分课堂之大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编辑李金枝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选题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题目

此文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学前教育专业和保教知识和实践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