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中外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综述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外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03

《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综述》

本文是中外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和中外合作办学和综述和研究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本文对2013 年教育部启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以上层次)评估工作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过去五年里,国内学者在质量保障与监管体系、课程、教学和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与思政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对策建议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够,问题研究不充分、实证研究区域不均衡等不足.对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综述旨在为中外合作办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启示.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启示

1 引言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一种新兴办学形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3 年初,为了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有关规定,督促中外合作办学者依法依规办学,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启动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以上层次)评估工作,并于2014 年初顺利完成.评估结果表明,中外合作办学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同时,教育部也依据评估结果,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和机构进行了监督处罚,旨在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

2013 年评估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蓬勃发展.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统计数据(包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显示,截止到2017 年8 月3 日,我国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0 个,项目930 个;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36 个,项目达到了219 个.我国学术界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关注度和研究也持续增长,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近五年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成就,发现不足,以期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 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样本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17年11 月24 日,按照期刊年份“2013-2017”、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和篇名“中外合作办学”的索检条件和内容,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共索检到相关文献169 篇,删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8 篇)、新闻报道专访(2 篇)和书评(3 篇),最终获得有效样本文献156 篇.通过对156 篇样本文献进行内容梳理,归纳出以下主要研究内容.

2.1 质量保障与监管体系的研究

林金辉和刘梦今(2013)提出要创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审批准入机制、分类监管机制、评估认证机制、处罚退出机制为重点的四个质量保障机制.他们认为应从定位上、从学校国际化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合作办学[2].唐振福(2013)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境外质量保障机构等从不同角度开展的质量保障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即:遵循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规律和采取适应中外合作办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质量保障模式[3].

陈大立(2013)在总结部分跨境教育输入国( 地区) 的监管体系的经验基础上,指出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需要完善监管立法、严格市场准入、开展持续监管、加强信息公开.他还进一步思考了如何加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如设置专门的合作办学审批和监管部门、要进一步严格法律责任等[4].

林金辉(2016)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多与中外合作办学中规模、质量、效益有关.他提出:适度规模是基础,创新质量是关键,提高效益是目标.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应把握五个基本原则,即找准结合点原则、明确政策界限原则、突出发展重点原则、把握准入标准原则、允许差别化探索原则[5].

2.2 课程、教学与师资建设的研究

姬冠(2013)基于对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激发热情,改善环境,是促进双语教学的前提;优化教材,改革模式,是促进双语教学的基础;保障师资,改进方法,是促进双语教学的关键;政策支持,有效管理,是促进双语教学的保障[6].赵静和李少敏(2016)针对双语教学也提出了建议:如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不断地充实教材的内容,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来提高英汉双语教学的质量等[7].阎黎明(2014)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应:尽快完善课程设置,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稳定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兼顾国际与我国国情选用教材;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8].

刘扬、李晓燕、李名义和孔繁盛(2016)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对合作办学教学的期望很高,但是整体满意度并不乐观[9].

杨芳、张松梅、范红显、刘晓莉和成文玉(2013)介绍了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河北工业大学开展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夏苑和周彦晖(2017)介绍了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南大学《web 开发概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于佳宾和王宇航(2014)以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为背景,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如: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引导性政策;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建立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管体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10].关帅锋(2014)从文化理念冲突、教学模式、教育资源配置及利益冲突等方面揭示了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从建构文化理念融合、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资源优化及利益格局平衡等方面探索了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11].

孙智慧(2015)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进行了策略研究,指出了中外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提出: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点的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推进教师交流,选择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和导师制,保障教学效果[12].

张莉和张劲柏(2016)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希尔克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为例,结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具体说明了该专业如何融合中外课程,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13].

2.4 文化与思政

2.4.1 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谭瑜(2014)基于跨文化适应和培训相关理论与方法,参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特点和管理模式并结合项目留学生的亲身经历,进行广泛调查、访谈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性地提出构建“海外民族志培训模式”理论[14].陈亮、郑伟波和巴彦峰(2016)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创新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五维度测量:学习态度、知识获得、知识应用、学习环境、身心适应.并以NVIVO 质性研究软件为工具,分层、随机地对河北省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的204 名项目学生访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重视知识获得与应用,顺畅学习过程;加强引导规范,优化外部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健康心理[15].

周扬、付娆和许文娟(2016)通过对海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明确指出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文化自觉能力的培养.并提出相关建议:开展三方座谈会,探讨多样化教学模式;广泛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及培训;开展三方座谈会,探讨多样化教学模式[16].

2.4.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哲和杨东柱(2015)认为在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价值观念主要呈现为以下特点: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并存、爱国主义和崇尚外国观念并存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并存.并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着手,以此使其深入大学生价值观的全过程[17].

王金虹(2015)通过对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开展的调研发现,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取向为广大学生所认同,但仍存在一些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而建议:加强两课教学的力度和效果,注重课程体系的外延和优化;强化教师培养和管理,发挥中外方教师榜样示范力量;充分利用网络贴近学生生活,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强中西文化比较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18].

2.5 学生的研究

2.5.1 学生选择

陈丽媛和何瑞珠(2015)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陆学生在选择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信息策略,并发现在信息来源方面,大陆学生主要从亲友、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获得选校信息;在选校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与普通公办高校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选校信息内涵方面,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更看重“教学理念与资源”,普通公办高校的学生更看重“资助与发展机会”及“设施与生活体验”[19].

徐晓鹏(2016)通过以河南省6 所高校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1474 份学生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学生基本情况、学习兴趣情况、经济对比情况、教学环境情况和课程设计情况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出国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出国学习兴趣、出国性价比、外教情况、教学方式、课堂环境和考核形式等7 个因素对大学生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出国正向影响显著[20].

2.5.2 学生的学习

杜淑萍(2013)以邢台学院国际商务专业134 名学生为样本,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倾向;但总的来说,体验型的学习风格是学生的主要学习风格.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运用形式多样的形成性评估;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调整和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等[21].

项丽丽和丁惠洁(2013)为了研究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对项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程度,对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会计专业215 名学生就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进行了研究调查.在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了为期16 周的元认知策略的培训.然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得到明显的增强[22].

赵显通(2015)基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兴起的“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方式,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了23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研究发现了六种学习观,即学习就是知识量的增加、记忆、应用、理解、解释现实和个人成长.前三种可以归为“重复性”学习观,而后三种统称“变革性”学习观.通过与23 位学生的对话,作者感受到了不同学习观对学生本人的深远影响[23].

3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简要评析

3.1 主要成就

近五年国内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讲,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如:林金辉和刘梦今(2013)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的创新;关帅锋(2014)对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谭瑜(2014)对“海外民族志培训模式”理论的构建.从实践层面来讲,涌现许多对成功案例的总结,如:杨芳、张松梅、范红显、刘晓莉和成文玉(2013)对河北工业大学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探索与实践的总结;夏苑和周彦晖(2017)对西南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总结;张莉和张劲柏(2016)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希尔克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专科教育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总结等.这些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内容,更有利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宏观层面来讲,通过对质量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化、思政等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完善.比如,通过对质量保障和监管机制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微观层面来讲,涉及很多关于学生的研究,这说明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例如,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满意度进行研究,由此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涌现出不少基于研究者工作实践的实证性研究.研究者们在自身从事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探索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证研究.如:项丽丽和丁惠洁(2013)对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1 级中国- 新西兰合作办学项目会计专业4 个班共215 名学生就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进行的研究调查;杜淑萍(2013)以邢台学院2011 级国际商务专业134 名学生为样本,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融合.

3.2 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首先,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如: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不平衡,办学重复存在办学模式单一、规模与数量不足、专业设置不均衡、与学生需求不相契合、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未发挥优势等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策略.但提出的建议与策略多是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够.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对一些重要方面还存在研究不够深入、不够充分的现象.例如,如何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关系到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优质资源的研究仅有4 篇,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合理引进、管理和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深入研究.此外,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研究也仅有3 篇,而如何有效地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并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与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制度的构建是分不开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此外,实证研究对象更多集中于我国东部地区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加强对这些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证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其中外合作办学的更好发展.

4 启示与展望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不断重视,如何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研究的重点.无论是对课程和教学的研究,还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对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视,都是为了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对中外合作办学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的研究还应该更加充分、更加深入,提出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对策建议.我国幅员广阔,各个区域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因此,非常有必要就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区域研究,如东部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等,他们的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成功经验,中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取得更好发展,等等,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政策文件,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势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发展.

中外论文参考资料:

中外医学杂志社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交流期刊

中外教育简史论文

中外医学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杂志

简而言之: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外合作办学和综述和研究方面的中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