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外交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跟推进中国全局外交的基本方略探析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外交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8

《推进中国全局外交的基本方略探析》

该文是外交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国全局外交和基本方略探析和推进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国际社会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点,对中国的全局性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在新型全球化过程中,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要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关键词:最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南南合作;共同发展;全球治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的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存世界经济政治秩序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近些年,一些美国和西方学者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崩溃论”,将中国视为其假想的对手,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外交模式,企图在战略上遏制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强行给中国冠上“发达国家”的帽子,故意“捧杀”中国,迫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做出更大的牺牲和让步.比如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美国和欧洲就试图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以便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更有一些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以偏概全”,只看到了中国经济总量大和发展速度快,却没有考虑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问题,对中国的发展现状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面对这样的背景和局势,我们更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和耐心,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立足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才能在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道路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全局性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变两不变的”的重大论断.“一变两不变”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飞跃,让13亿人民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加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显著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市场潜力、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之一.独特的社会主义制度、众多的人口、比较丰富的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的国内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生存能力,以及巨大的经济潜力和政治能量,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特殊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新型全球化正深刻影响着南北关系中主权、安全、发展等内容和形态.作为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现代化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既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有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特殊挑战.

“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的方向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中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要看到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面对复杂变幻的国际环境,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最大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均衡发展.

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即在国家内部,都面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在国际上,要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挤和打击,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国家主权的威胁.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要风雨同舟、共同繁荣.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以此来扩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进程不断推进,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广,主要通过“七十七国集团”、不结盟运动、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一带一路”、中拉论坛等途径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使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实施“亚洲命运共同体”策略,推动亚洲共同繁荣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外交方面,着重致力于实现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目标,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为此,主席访问了巴基斯坦、越南、新加坡、印尼等重要亚洲发展中国家,并积极参加诸如博鳌亚洲论坛、亚非领导人会议、万隆会议周年纪念活动等,就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南南合作等问题提出一系列符合世界局势、切合亚洲利益的重要主张,获得亚洲各国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亚洲作为第一个试验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方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印尼、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进行铁路建设,成绩斐然,双方的合作也取得新的进展.在亚洲各国发生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亚洲地区稳定与发展时,中国政府义不容辞,鼎力相助,尽最大努力消除种种安全隐患,成为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

(二)建立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非洲历来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中非国家间始终秉持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携手走过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共同迎来新时代的发展契机.主席进一步强调,“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主席的讲话明确表明了中非交往的基本准则.多年来中国始终高度重视非洲和对非关系,始终把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当前双方以中非合作论坛为依托,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果.在2015年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领导人峰会上,主席承诺,中国将在三年内为非洲提供金额高达600亿美元的各类援助,如发展援助基金、直接投资、优惠贷款和债务减免等.中国是非洲的主要商业合作伙伴,南非、安哥拉、苏丹和尼日利亚已成为非洲同中国开展合作的最大贸易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恰逢产业结构调整,与非洲工业化趋势互补互利,中非产能合作从商品出口扩展到资本、技术、机械和管理技能的合作,中非贸易往来满足了中非发展的需求.中非关系正迈向深入合作共赢发展的新阶段.

(三)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繁荣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中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正围绕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发展除了中国人民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中国一直重视加强中拉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中拉全面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中拉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发展动力.在中拉合作中,双方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致力于建设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取得成效,促进中拉关系进入到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的交往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社会、科技等广泛领域.双方在合作中达成共识,以加强中拉合作论坛为契机,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旋律,做好整体规划的合作框架,实现双赢目标.2013年,主席在墨西哥参议院演讲中指出,“拉美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中拉双方应该抓住发展的重要机遇,在巩固传统友谊的状况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在中拉交往过程中,中方主张,中拉整体合作同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合作并行不悖,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中拉关系的顺利发展,有利于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进程.

三、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与外交活动的一个重大主题.这是基于中国对推进全球治理体制改革重要性的系统认识:推进全球治理“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不应该成为缺席者,而应该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之所以要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制度改革行列之中,并不主要取决于中国日益上升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主要取决于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身份.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并非是为自身谋求世界霸权和国际领导地位,而是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中国倡议,贡献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更多的反映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体现不足,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中国承担着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权益的国际责任,这项艰巨任务要求中国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制度改革进程中,通过坚持不懈的外交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主席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2015年,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分别围绕消除贫困和饥饿、应对不平等和妇女赋权、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转型、新型全球伙伴关系、气候变化等议题与世界各国对话,推动联合国发展峰会审议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峰会期间,中国还与联合国共同举办南南合作圆桌会,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不发达国家债务.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中国还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此外,中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倡议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还积极参与万隆会议、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等平台,以实际行动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间的团结合作,增强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的影响力.近年来尽管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中国并没有放弃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员的国家定位,在全球治理体制改革中表达发展中国家声音,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努力做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二)中国提出推进全球治理的原则和主张,成为全球治理的引导者

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了推进全球治理的原则与主张,这就是:“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中国坚持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推进全球治理的目标.和平发展符合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和平才能为合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各国要本着合作的理念协商制定全球治理规则,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合作,达到各国都能从合作中获益的结果.各国在处理各项国际事务中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合作就能够使这一博弈达到正和的结果,而不是一部分国家受益、另一部分国家受损的零和结果.要实现这一共赢目标,推进全球治理就需要以平等、兼容并蓄为原则,尊重各国制度与发展道路选择,大力推动国际关系的化、法制化及合理化.

中国推进全球治理注重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正义,反对全球体系建设中的霸权主义,体制机制建设不损人利己,不以邻为壑,坚持化、法治化、合理化原则,注重承担大国责任,注重发展援助,注重造福于人类社会.中国注重以实现共同利益作为推进全球治理的准则.在发展与各国关系中,中国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正如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中一样,中国高度关注这些国家的民生问题与工业化需求,全球治理的推进也要立足于这些国家的关切.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积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尤其是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安排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在推动既有全球治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国也直面国际社会中的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力所能及地推进全球治理新制度的创建,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典范.

(三)为创新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是中国对当代世界相互依存现实的科学揭示,也是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立足共同利益的基本准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全球治理的发展具有了最广泛的基础,实现最广泛的共同利益,达到以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是推进全球治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方案将深刻影响世界走向,这也是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一个重要体现.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中国作为主办方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了两大突破性贡献:一是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把“包容和联动式发展”作为峰会的一大主题;二是给予发展中国家史上最多的参会席位.老挝、乍得、塞内加尔和泰国分别作为东盟、非盟、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以及77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参会,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作为特邀嘉宾参会,由此进一步增强了G20的代表性和合法性.在此次峰会上,中国首次全面阐释了自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通过《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G20议程,从而在G20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综上所述,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党和国家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分析,立足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享有越来越高的话语权.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致力于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致力于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将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和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活力,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同世界各国一起走上共同发展的永恒之路.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网,2017-10-19.

[2]出席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4-11-29.

[3]王义桅“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权探析[J].探索,2016(02):46-54.

[4]: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3-26.

[5]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N].新华网,2015-12-05.

[6].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6-7.

[7].在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

[8].2015年新年贺词[EB/OL].新华通讯社,http://news.ifeng.com/a/20151231/46908732_0.shtml.2015-01-01.

[9].在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

[10]刘宏松.新兴大国对G20议程的影响——兼论中国在议程塑造中的外交作为[J].国际展望,2014(02):109.

基金项目:文章为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XSYK012.

作者简介:庞云丽(1977-),女,陕西西安人,现为咸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学学院讲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外交论文参考资料:

大国外交论文

此文评论,上文是关于外交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国全局外交和基本方略探析和推进相关外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