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族音乐学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分析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特点以蓝衣壮歌为例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族音乐学范文 类别:学术论文 2024-01-18

《分析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特点以蓝衣壮歌为例》

本文是关于民族音乐学方面开题报告范文和蓝衣壮歌和区域音乐特点和音乐学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区域音乐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民族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以广西蓝衣壮族民歌为例,分析了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特点.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区域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78-01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传统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有明显的整体性,随着时间推移,区域间不断交流,各区域间的音乐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也在增大,随着区域考察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研究区域音乐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蓝衣壮歌种类区域特性

该类歌谣具有丰富多样的种类,按照体裁进行划分,可将其分成小调及山歌,山歌中又继续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歌曲,如风俗礼仪歌、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情歌等,其中在民间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就是情歌.在广西贵港地区民间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情歌对唱,通过歌曲抒发感情,以歌为恋,表现了人们在感情不同阶段中的不同心情.其情歌存在一定的区域特点.

(一)词体结构——“三吊尾”.广西蓝衣壮族的民歌词体语言非常简单,人们可以很容易明白歌曲内容.歌词类型最普遍的形式就是七言四句型,每首歌曲由四句歌词组成,而每句歌词中都由七个字组成.歌词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需要做到尾音押韵,前后对偶押韵,这个押韵虽是地方方言押韵,但是通常都是汉语形式押韵.男性在对唱时需要做到五句一首,每首歌曲的尾句需要重复女性的尾句,这种唱法被称为“三吊尾”.其体现出的审美意象,与我国的传统音乐思维方式有着紧密联系.

歌词首句通常有三言头、五言头、六言头和七言头,而七言头及三言头是最为普遍的.[1]蓝衣壮歌曲和壮族的其他民歌不同,唱到情感的地方,会加入四言,即“嘛阿表暖”,从内心牵动和激发对方的情感,通过这种形式表现蓝衣壮人民的真实情感,让对方感觉更激动和亲切.比如《相思》,这是一首表现相思的歌曲,歌词“肚饥想着糯米饭,脚底穿皮想着鞋.鸳鸯枕头自己睡,翻身想着妹来挨.”在“鸳鸯枕头自己睡”后面就加了四言.

(二)歌唱形式——“女唱男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礼法及道德,要求女子要遵从法纪,遵守道德伦常,对女子的言行和发展进行约束.受此影响,女性具有内敛、温顺的性格特征.这也使得很多民族情歌对唱中,通常都是“男唱女对”的形式,男子会先通过歌声向女子传达爱意,如果女子同意,再以歌声的形式回应,但是,在蓝衣壮歌中,就打破了这个传统的情歌对唱形式,由女子先用歌声向男子传递爱意,如果男方同意,两人确认是情投意合,就会演唱成套的情歌,如初恋歌、约会歌、别情歌等,发展成“女唱男对”的歌曲演唱形式.[2]女子在用歌曲向男子传达爱意时,较为害羞的反而是男子,就如同深闺女子一般,这和“母系氏族”的遗风有联系.

(三)旋律音调——“依曲填词”.从歌曲的旋律中可以看出民族及地区音乐语言上的特点,贵港蓝衣壮族情歌曲调上通常都是四度、五度大跳形式,歌曲旋律通常也是呈波形的抛物线起伏.通常歌曲中没有伴奏乐器,使用贵港白话演唱,在演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时,还会使用贵港白话特有的长调.

“依曲填词”是广西蓝衣壮族民歌最显著的旋律音调特点,几乎全部歌曲都是同样的音调,区别在于结合不同内容填入相应的歌词.演唱者也通常结合现有情况,即兴创作填词,不管怎样变动,歌词的形式几乎维持不变.

二、蓝衣壮歌音乐色彩区域特性

按照色彩区分类方法,可以将其分为中路、南路、北路三个主要色彩区,也叫民歌风格区,广西蓝衣壮歌主要处于中路和北路地区.[3]

(一)汉语、壮语结合的语言特点.贵港的蓝衣壮歌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具有悠久历史,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迁徙到该地区,和当地人民进行交流及融合,因为壮、汉族杂居,也让贵港人民从明朝的黑衣壮转化为蓝衣壮,壮、汉两族间的文化相互冲击和碰撞,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蓝衣壮歌”这一新的音乐文化形式,成为两族共有的文化产物.

(二)骆越古迹——“白话”.广西为古骆越之地,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蓝衣壮歌在演唱时通常都会使用骆越白话,这和其他地区的民歌不同,其他地区多使用壮话进行歌曲演唱,这也让广西蓝衣壮歌形成了“骆越白话”的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蓝衣壮民歌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需要有效继承和保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注重边缘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12(4).

[2]陈静,刘萍.“走进”与“走出”的境遇—全球化趋势下的黑衣壮文化保护与开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

[3]吕国敏.胚芽歌书的文化属性之根[J].云南艺术学院学才民,2011(3).

作者简介:

廖晖(1971- ),女,广西马山人,广西艺术学院,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鉴赏教学.

民族音乐学论文参考资料:

音乐学毕业论文

音乐学论文题目

音乐学论文范文

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

民族文学杂志

民族论文发表

本文总结:此文是一篇适合蓝衣壮歌和区域音乐特点和音乐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民族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民族音乐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