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化传承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传承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05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

该文是关于文化传承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少数民族和路径思考和传承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摘 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现代化冲击、自身民族文化更新存在弊端的双重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重重困境.目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困境,首先是要通过宣传等途径,启发群体的文化自觉;政府层面需要完善制度、法规,提供政策支持与科学引导;从传承途径上,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覆盖.

关键词:民族文化 现代化 文化自觉 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6-0137-02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中华文化离不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我国针对文化支持性政策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软环境,但是,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应当如何对待,又将如何突破,成为当前推进文化建设中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流失的影响因素

1.现代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在现代化过程中, 既有传统总是要被打破的.按照文化整合的理论, 文化信息总是遵循由高向低流动的正常规律, 处于弱势的文化往往被强势文化所整合.有学者提出,“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仅受到来自现代化的冲击,亦有可能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之下使少数本身的劣势充分显现,进而被彻底吞没.”正如马克思揭示的那样,商品以无情的方式打开一切古老厚重的大门,冲决一切既有的传统与习俗;商品经济所到之处,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迅猛地将社会的各个角落纳入全球化、世界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各地区各民族交往、交融进入一个空前的规模,商品经济也已经打开了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大门.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先是通过少数民族年轻一代使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入“主流”生活的方式,进而迅速地吞噬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及传统习俗、技艺与生活方式.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现代的价值观念、科学理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树立,各少数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已逐渐发生了变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现代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一个重要阶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的价值观念正逐渐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将走向何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选择.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我更新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更新,这种文化终将在历史演进中终止,最终只能成为博物馆中的展品.所以面对外在的压力,只有少数民族自身将这种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生长的动力,少数民族文化才有可能获得生机.

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以及本土主体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否具备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呢?是否能做到既能继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对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能兼容并蓄,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呢?事实并不乐观.

一方面,体现在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通讯信息条件的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他们向往城市生活,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关注与传承意识并不是很热切.很多年轻人通过上学、就业等途径来到城市,不愿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笔者曾认识一个19岁的蒙古族青年,投奔亲戚来到城市,宁可在城市打工赚取微薄的薪水也不愿回到家乡接手父亲的牧群.年轻一代这种普遍性选择,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他们的选择无可指摘,因为当面对生计问题,任何人都会选择改变落后、摆脱贫困的一切途径,这个过程很少会考虑文化传承.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往往就是经济落后,贫困突出的地区.另外,市场经济下,以金钱、财富为衡量标准的价值观念也正在影响着少数民族这个群体,对他们来讲生活条件的改善比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技艺更现实一些.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比较单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非物质文化,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来进行,这种方式非常脆弱.目前我国大多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记忆力也下降,这些情况无法保证将民族记忆传承下去.另外,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这种局面也导致民族文化大量流失.

二、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

文化本身是人的活动的历史,它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得以存续需要文化实践者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因此文化保护与传承它是一种“动态“的保留,而不是单纯“静态”的抢救与典藏.如前文所述,文化传承从根本上讲要靠文化实践者自身的文化觉醒,也即是说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从根本上还是要靠少数民族群体自身不断继承、创新、发展.鉴于目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困境,首先是要通过宣传等途径,启发群体的文化自觉;政府层面需要完善制度、法规,提供政策支持与科学引导;从传承途径上,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覆盖

1.重视社会宣传,启发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大概在1997年前后提出的.后来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他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 但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至关重要,可以说它是文化传承的原动力.针对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自觉性,2012 年4 月,全国政协民宗委和民盟联合曾经组成调研组赴云南进行过一个题为“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也缺乏文化保护的必要动力和自觉性——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基本上都处在边缘地位, 有限的文化资源和基本权益尚得不到有效保障, 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变成商业,而这种现象不是正在减少与消除,而是正在发生与扩大.”

启发少数民族文化自觉需要政府牵头,调动全社会参与,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宣传力度.

1.1从宣传内容上,一方面是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宣传,如前文所述我国在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政策很明朗,准确传达的民族文化政策既有利于营造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也会一定程度避免少数民族在文化创新、发展中出现政策偏离.另一方面,要发现、挖掘并尽可能全面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方面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客观、全面,避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断章取义或随意取舍.

1.2从宣传渠道上,一是倚重各级各类教育平台,中小学、高校、干部讲堂都可以适当的渗透,学校教育后续会详述.二是借力专业媒体,包括传统纸媒、网络、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等等.当前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毫不夸张的讲,媒体在引领甚至左右着人们的思想,网络特别是微信等自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都极大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宣传应当利用好这个优势.三是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虽然旨在利用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但同时对提高文化资源知名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文博、会展、节庆、影视、创意产业等诸多形式,展示各自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让各民族群众深刻地意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故纸堆中无用的符号,而是既可以用来赚钱,又有独特魅力的宝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随之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

加大宣传的目的就是让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做到自知,自信、自主,最后实现自觉.

2.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相关制度,提供科学政策引导和有效政策保障

我们在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根本是在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自觉,但是国家政策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2.1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是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多样化价值追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价值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将其引导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来,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2.2完善支持性为主的政策保障

一是优化经费支持,适当的经费投入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条件.目前,我国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的财政支持.关键是需要结合实际变化,不断优化、改进和完善政策设计,整合各方资源,切实提高扶持功效.二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人才是指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繁荣和发展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贡献的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建立培训制度、又要注重建立激励机制.少数民族人才的培训需要覆盖四个主要群体:技术骨干;民族文化人才;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项目传承人.四是实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诸如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战略、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发展战略等等.

2.3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展开

民族文化传承是通过民族教育来实现的.一旦离开了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是无法进行的.具体来说,民族文化传承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来完成.其中,习俗、礼仪等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家庭教育进行.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民族文化需要通过学校系统的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出现年轻一代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家庭是民族血脉继承者和文化传承的直接载体,儿童获得文化传承知识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中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就是一种文化传承过程.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突出体现在散居少数民族家庭特别是流动少数民族家庭中.家庭教育在传承民族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礼仪文化、优秀品行道德等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应当引起重视.

当前教育的责任越来越倚重学校,而很多家庭把子女学知识、学技能完全交给学校及校外辅导班,客观上在转嫁文化传承功能.但是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根据对身边蒙古族家庭了解,绝大多数蒙古族家庭希望孩子能学好本民族语言,传承本民族文化,把子女送到蒙古族学校学习,但有不少家庭纠结于孩子未来就业与发展前途,放弃让孩子进入蒙语授课班学习.另外,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效果也不甚理想.根据对本地蒙古族中小学的了解,从课程设计上,除了蒙语文会涉及一些民族文化,其他很少有民族文化相关课程,但老师由于升学压力大,通过课堂渗统文化的意识也不强.一些学校也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比如《蒙古史》,但教学效果欠佳.目前的民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民族文化教育也没有形成系统,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还需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在创新课程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民族文化专业人才解决短缺的师资问题,通过校际合作,整合优质资源,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加深文化感知;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同时,更注重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此外,也可以将民族礼节习俗渗透到学校制度中,让制度成为日常习惯.

社会教育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要推进民族文化宣传深入基层.一是要依托各类民族文化活动的平台,适时向公众开展民族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可有计划组织民族文化专业人士走进社区、农村、牧区、机关、企业、学校,增进人们对民族文化了解,激发人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二是扩大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部门的报道,制作并共享民族文化影像资源.

文化传承论文参考资料: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此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少数民族和路径思考和传承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文化传承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传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