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孔乙己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孔乙己》和孔孟、科举有关吗类论文范文资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孔乙己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30

《《孔乙己》和孔孟、科举有关吗》

本文是孔乙己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跟《孔乙己》和孔孟和科举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是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书里对孔乙己的形象和小说主题作过如下概括:短篇小说《孔乙己》以简练的现实主义笔触,描写了一个深受孔孟之道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可悲可怜的一生,对封建科举制度戕害人们精神的罪恶,提出了有力的控诉.[1]

《史稿》这个论断几乎代表了大陆学术界对《孔乙己》的主流看法,影响深远.刘绶松、唐弢、严家炎、王富仁、钱理群等几代学者均持此说,另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也是吸收了学界看法,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史稿》的论述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人物的悲剧命运应由人物所处的社会特别是社会特有的思想意识负责.但是从鲁迅早期思想倾向和文本两个方面看,小说《孔乙己》无意于批判孔孟之道,也不想控诉科举制度的罪恶.相反作者紧紧抓住主人公个人主观意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从而把社会改造的希望放在国民自身精神革新上.我们认为阐释应该最大限度还原作者的本意,以下从鲁迅早期思想和文本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鲁迅早期思想主要是受进化论和个性主义影响,这两个思想密切相关.鲁迅在其早期发表的文章中只讲生物进化并没有讲社会进化,但在《摩罗诗力说》中表示相信社会存在竞争并且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进步.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鲁迅认为解决之道是个性主义,其含义是:不仅蔑视物质主义,鼓吹精神追求,而且主张个人面对不义僵化的旧思想发起反抗,这是他受十九世纪非理性思潮影响的结果.1907年鲁迅写《文化偏至论》,其中有言:“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又曰:

主观主义者,其趣凡二:一谓惟以主观为准则,用律诸物;一谓视主观之心灵界,当较客观之物质界为尤尊.……而以自有之主观世界为至高之标准而已.……其原于内者,乃实以近世人心,日进于自觉,知物质万能之说,且逸个人之情意,使独创之力,归于槁枯,故不得不以自悟者悟人,冀挽狂澜于方倒耳.

此段文字可见鲁迅如何张扬人的精神作用,贬抑物质价值.甚至视之为强国的首要措施:

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在鲁迅的早期小说创作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狂人的思想就不是顺从环境,而是发出了“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体现主体思想的呐喊.

总之,在创作《孔乙己》之前相当长一段时期,鲁迅把中国问题的解决放在通过对国观精神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唤起民众主观意识觉醒上,而不是像学界普遍言说的那样归咎于客观因素.

既然鲁迅当时没有唯物思想,用唯物思想解释他的创作自然不会还原鲁迅的思想原意了.为求鲁迅思想的原意,我们需要对作品文本进行一番分析.

我们从孔乙己“穿长衫”谈起.小说一上来点出主人公孔乙己着装特点——穿长衫.大部分客人穿短衣,他为什么穿长衫?传统的说法认为是封建思想、科举制度毒害孔乙己的结果.如果仅就文本而言,我们实在看不出衣衫背后存在封建思想.有学者指出孔乙己有等级观念,这恐怕是平实之论.但等级观念是否源于孔孟之道呢?

从逻辑上讲恐怕不能成立,孔孟学说主要不是教导人成为上等人的.在孔乙己极为熟悉的《论语》里孔子宣讲了很多怀抱天下、“任重道远”“刚毅木讷”“居陋巷,回也不改其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这些话现代人读到也只能起到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论语》主旨是什么呢?不论哲学史还是文化史都公认,一个是宣传“仁”的思想,一个是推崇“礼”的态度.《孟子》讲“性善”,讲“舍生取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是教导人做事光明磊落,以礼义为准绳.[2]所以说想成为上等人不是孔孟告诉他的,孔孟不负责任.老实说,孔乙己的思考层次比孔孟要低很多.那么,科举制度呢?一般地说科举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八股文束缚考生的思想,它要求代圣人言,不允许考生对圣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么假定孔乙己不假思索,完全接受科举必考书《四书》的思想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有强烈的等级思想,会不会好吃懒做,会不会偷窃?这个问题又从制度回到思想了,如上所述,答案是否定的.

科举制度的核心思想,没有影响到孔乙己,思想之外的举措能否影响到孔乙己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在小说中看不到有关这方面的正面、侧面甚至暗示性描述.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批孔的确成为时代潮流,但是早有学者指出,当时的批孔主要针对当时“孔教会”之类的尊孔运动.“孔教会”参与复辟帝制的活动,这是引起文化界声讨的一个原因.时期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完全成了政治运动,与学术讨论没有关系.但是这样一种持续长久的文化批判使得学术界在对文学作品“表态”时,往往不自觉地上纲上线.对《孔乙己》的解读就是这样,把一切责任推给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对小说描写的孔乙己主观意识视而不见.

另外,在孔乙己和孔孟之道之间没有什么必然性.孔乙己必须穿长衫吗?请注意,小说在描写孔乙己古怪打扮的同时也描写了他身边大量的“短衣帮”,那些短衣帮虽然所处的客观环境是一样的,如果作者想要控诉封建思想的罪恶,我想小说应该写成大部分短衣帮都受封建思想影响,但小说给我们呈现的事实是短衣帮身上封建思想很少,而且表现的颇为健康,和孔乙己的思想完全不同.在长短衣服彼此映衬下,证明长衣不是必须穿的,穿长衣只是孔乙己的极个别的选择.而且与短衣帮比孔乙己是承受极大心理压力的——他需要面对短衣群体的无所顾忌的嘲讽,但他还是穿长衣,这就是主观问题了——头脑是昏聩的.

头脑昏聩除了表现在穿长衫上,在小说中还表现在一个细节上,就是孔乙己教小孩“茴字有四种写法”.首先这个细节和孔孟之道无关,其次作者的意图是告诉读者孔乙己头脑昏聩,不能从《四书》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连12岁的小孩都认识到他的无聊并且对此反感,我们读者也同样能感觉到.此外,孔乙己给小孩儿分茴香豆这个细节,他说:“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也是对他头脑昏聩的嘲讽,我们看《论语》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不错,孔乙己的确熟悉《论语》,但是他的缺乏头脑也在这里,我们看这段话主要讲孔子认为自己不是天生的圣人,因此从小做了很多“鄙事”,这说明孔子不回避劳动以求生.可是孔乙己却没有吸收《论语》中的做人道理,只是一味懒惰,无以为生.这说明作者对孔乙己的嘲讽.此外,“君子固穷”也是同样的事例,《论语》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3]

这一段话是强调人生即使在很艰苦的困境中仍然不能放弃理想.可是,孔乙己却把“君子固穷”拿来作为懒惰的借口,足见其头脑的昏聩程度.

从这两个典故看,鲁迅无意于攻击孔孟之道,鲁迅讽刺的是孔乙己那样的“误读”,这不是正好说明鲁迅对孔孟之道不是全盘否定,猛烈攻击的吗?!

再有,有学者批评孔乙己想成为上等人这种“等级观念”思想.我们认为等级观念是正常的思想,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一定是有等级的社会,这是由人类才能、秉性、受教育等程度差异决定的.如果把级别完全废除,只能出现在乌托邦的想象中.鲁迅自己在《文化偏至论》里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说:“使天下人人归于一致,社会之内,荡无高卑.此其为理想诚美矣,顾于个人殊特之性,视之蔑如,既不加之别分,且欲致之灭绝.”所以用乌托邦思想也无法还原小说原意.

不是等级观念害了孔乙己又是什么害了孔乙己呢?答案是除了对《论语》有意无意地误读外,孔乙己没能自觉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平民的现实地位,不知道如何从现实出发正当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现实地位与短衣帮没有什么差异,他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能“吃上饭”.不要小看吃饭问题,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当代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他的哲学体系里就把“吃饭”问题放在极重要的位置,甚至提出“吃饭哲学”.[5]如果孔乙己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结局会那么差吗?事实上正因为他没有正视自己的困境,甚至没有顺从本能的反应决定自己的行动,才导致他的悲惨结局.其实,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小说中的短衣帮大部分都做到了,孔乙己哪怕“稍具理性”,也不至于如此下场.这和他所处的时代、政治环境及经济状况都没有关系,只和他个人精神状况有关.

小说中的孔乙己应举失败后,其实有过短暂的写字以糊口的生涯,如果他能顽强地坚持下去,生活一定会有好转,至少生存是没问题的,并且他身边的短衣帮已经为他做出榜样,那些人似乎活的快乐而充实,这有力地证明了小说不是针对客观社会而只是批判某些个人错误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

但是,孔乙己没能坚持平实的生活之道,反而使出“偷窃”这种违法行为.腿被打折后,孔乙己遭受来自外界的嘲讽多辛辣呀!在这嘲讽里透露出多么普遍的“民意”呀:偷窃是犯罪.小说里大部分人不偷,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偷.

所以,不能把他的问题都归咎于外在的政治文化因素.历史上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太多了,金榜题名的只是少数,绝大部分落榜生是不是都像孔乙己那样好吃懒做,偷窃成性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的古代小说在描写应举失败者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大量的偷窃等犯罪现象,比如在《儒林外史》里,连被我们看作极变态的范进在科场失意后也是很合法地生存着.这足以说明所谓的科举毒害论是错误的.

王瑶先生之所以有那样的论述和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有关,温儒敏教授在《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里对此有深刻的分析,兹不赘述.[6]在当时,只有海外的夏志清教授在分析孔乙己时能够直指人物内心,他说:“他的悲剧在于他不自知自己在传统社会中地位的日渐式微,还一味保持着读书人的酸味.”[7]夏教授的这个判断未必完全正确,但很明显夏教授没有把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归于客观因素,夏教授的分析立场或许可以看作本文观点的旁证.

总之,《孔乙己》这篇小说意不在揭露科举和孔孟之道的罪恶,而是表达对孔乙己似的病态心理的讽刺,最终目的在激励国民养成健全的人格.

注释: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98.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2—97,159-163.

[3]以上两处引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8,16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

[5]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度”[J].天涯,1999(2).

[6]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J].文学评论,2003(1).

[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31

孔乙己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孔乙己》和孔孟和科举方面的孔乙己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孔乙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