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读什么书方面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今天我们读什么书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读什么书范文 类别:学位论文 2024-01-29

《今天我们读什么书》

该文是读什么书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读和今天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谈到读书,头脑中浮现的往往是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于是,读书和写作、求学、做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件严肃的事情.读什么书,也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命题.

读书,对于不同对象,内涵应该是不同的.对于某些做学问的人来说,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是研究的前提,是生活的常态,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其实远远没有这样重要,读书于他们而言,仅仅是工作之余的消遣,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应成为我们的读书原则.那么,读书对于今天依然要面对高考的高中学生意味着什么?弄清楚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去给他们推荐阅读书目.

如何定位高中阅读课?我们给阅读课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读书的习惯,进而实现“终身阅读”.笔者所在的学校给高一、高二的学生每周开设了两节阅读课,书山题海中的这两节阅读课,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是学生休憩身体、放松心灵、整装待发的中继站.它不同于物理、化学课,需要实验操作、演算推理:也不同于政治.历史课,需要分析规律、知古鉴今.甚至阅读课也不同于语文课,学生在语文课上分析的人物形象、掌握的艺术手法、归纳的做题技巧,都不需要在阅读课上出现.阅读课和语文课是同根同源,但是目标不同,语文课的目标是服务高考,阅读课则不需要承担这样的重任.

从现实来看,高一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高于高二学生.高一阅读课上,学生阅读书籍持有量高,课堂参与度高,活动形式多样.进入高二以后,很多班级活动开展不起来,甚至一些学生阅读课上连必要的书本都不做准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二学生已经清晰地感受到高考的压力,他们很难再轻松愉快、心无旁骛地在阅读课上读书了.学生们开始长达两年的高考备考,身心疲惫,很多学生恨不得利用课间十分钟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课如果上成写作手法分析课、人物形象分析课,承担了太多的责任,那么它就和高考亲近了,却和兴趣疏远了.高一入学时,我想推荐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文本给学生阅读,但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对此多不感兴趣.原因之一是小升初和中考均有文学常识的题目,他们已经把和四大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背得滚瓜烂熟了.其实很多学生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内容并不十分熟悉,但是都拒绝再读,这也从一个方而证实,当阅读变成任务,兴趣往往就消失了.这个结果显然辜负了我们设置阅读课的初衷.

对阅读课有了准确的定位之后,我开始考虑推荐哪些书目给学生.高一入学军训期间,我给学生推荐了龙应台先生的散文集《目送》,阅读效果很好.军训期间,学生全体住校,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学生读到《目送》中的相关文字,情感上很容易产生共鸣,觉得文章所写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很多学生自发地写了非常感人的读书笔记,我们把这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做成海报,在家长会的时候张贴出来,家长们也都十分感慨,取得了很高的社会赞誉度.之后也形成了我们的一个思路,每到假期,我们总是推荐一些可以和家长一起阅读的书目,这样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讨论,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很浓厚.这个成功的案例让我意识到必须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目.

首先,推荐内容上和学生的生活相关,情感上和他们有共鸣的作品.我们给学生推荐了《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通过两个十几岁的男孩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救赎这一主题.阿富汗虽然是学生相对陌生的国度,但是其中的主人公哈桑和阿米尔与高中学生年龄相仿,两者有类似的成长体验.学生在阅读分享时,讨论了阿米尔的父亲对待两个男孩的态度,讨论哈桑为阿米尔做出的牺牲是否值得,讨论阿米尔的救赎有没有意义等等,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发言踊跃.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在阿富汗这个国家会发生这样的故事,进而拓展阅读,他们主动去阅读了关于阿富汗国内宗教分歧、阿富汗战争现状的书,制作了内容详实的PPT向同学做后续介绍,还有学生继续阅读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这一丛书的其他作品《灿烂千阳》《群山回唱》.这就是兴趣引领下的阅读,它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然后把阅读延伸到课外.

其次,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在阅读课上有所收获,有补于课堂教学.其实,“开卷有益”,从这个层面来说,只要学生能够打开书本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我认为高中生在阅读课上的收获应该比一般情况下的阅读收获要多一些.而这种效果的达成,就需要老师精心的不漏痕迹的推荐阅读书目.我在这里所说的收获,不是指要达到多少字的阅读量,也不是指学会了一种写作的手法、阅读的技巧.我以为应该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我向学生推荐了的《看见》,这是一部纪实类型的自传性作品,俚是因为作者本人的职业特性,该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厚厚的一本书读完后,学生感受到的是与《包身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等等教材上的新闻类题材作品的不同,感受到纪实作品与小说的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暂时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但是随着相关作品的推进、阅读之后的讨论分享,学生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比老师在课堂上千巴巴地讲理论要感性得多,也印象深刻得多.当学生发现看似轻松的阅读课上的阅读其实对于普通的语文课学习有所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惊喜地投入到阅读中来.

最后,我以为不要忽视家长的力量,适当推荐一些适合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的书目,鼓励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这也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一个途径.很多学生表示从小学起就被家长和老师要求写读后感、读书笔记,没想到有一天,可以让家长也写一写.我推荐过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很多家长根据梁先生的食谱制作出美味的食物,很多学生烹饪了生平的第一道菜肴,与家长共享.更可喜的是家长们写了不少与食物相关的回忆性文字,传达了对于故乡、亲人的浓浓情感,读来让人感慨.我把家长们写的这些文字反馈给他们的孩子,很多学生仿佛第一次读到父母这种发白肺腑的文字,也很感慨.亲子阅读的提法往往局限在儿童和父母之间,其实高中阶段正是青春期,容易叛逆,很多学生与家长甚至无话可说.倘若能够通过阅读,沟通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可谓是份意外收获.

随着阅读课继续开展,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成人认为是经典的作品,学生未必感兴趣.我们曾经推荐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尘埃落定》,然而学生与其中的土司制度、神秘的藏族文化相隔太远,主人公的生活也远离他们的理解范围,因此,阅读的反馈并不好.我们也曾经推荐过《朦胧诗经典》,因为学生缺少对特定时期的了解而难以理解诗中朦胧甚至晦涩的深意,最终草草收场.可见,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师长的眼光来向高中生推荐书目.

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才是理想的读书境界,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看见书就如同看见朋友,始终抱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何愁不能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八中)

[责编夏家顺]

读什么书论文参考资料:

读和写杂志

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

毕业论文任务书怎么写

书刊号

论文的任务书怎么写

读写算杂志

此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经典读什么书专业范文可作为读和今天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读什么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