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传承类论文范文素材 跟传承梦想(下)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承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03

《传承梦想(下)》

本文是传承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和梦想和传承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大陈岛,美丽的“东海明珠”!通过上一期的介绍,想必你对它已有所了解,本期,《小学生时代》带你继续探寻大陈岛的美丽故事.不过,这一次大有不同———我们的小记者跟着当年垦荒队的爷爷奶奶一起登岛啦!

“呜———呜———”白色的客船拉响了汽笛,发出起航的信号.早晨8点钟,台州市椒江区7 号码头已经忙碌了起来.天空湛蓝,太阳高照,水面风平浪静,适宜出航.这一天是8 月10 日,《小学生时代》小记者团的8名小记者,在大陈岛第一代垦荒队员张其元爷爷、高然信爷爷的带领下,跨海登岛,重走垦荒路.

队伍中打头的是个小男孩,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帅气干练.他叫黄思钧,来自苍南县龙港镇第五小学,是小记者队伍的旗手,负责掌旗引路.这一次,爸爸陪着黄思钧一起出发.“平时忙,抽不出多少时间陪孩子.

不久前接到小记者团的通知,要登大陈岛体验垦荒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恰好又有空闲,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黄爸爸这样说道.要登船了,黄思钧小心翼翼地收起队旗,跨进船舱.来到自己的座位前,他没急着坐下,而是先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把队旗安放好.小记者团交给他的任务,绝对不能马虎.

重走垦荒路,从晕船开始

一切就绪,船开动了.小记者们大多是第一次乘船出海,看着舷窗外不断飘起的浪花,一个个都很兴奋,不住地张望,殊不知,第一个挑战已经悄悄靠近……

船开动了,刚开始还是稳稳当当的,我坐得挺舒服.没多久,船头便开始往上翘,劈波斩浪,溅起一朵朵浪花.我感觉船身开始晃动,仿佛置身于摇篮之中.

工作人员开始分发黑色塑料袋,方便乘客呕吐.“呕、呕……”离我不远的一位阿姨打开塑料袋,开始吐了.不一会儿,呕吐声此起彼伏,一股呛人又刺鼻的味道弥漫整个船舱.我感觉肚子里有股东西直往上冒,赶紧捂住嘴巴,尽量不吐出来.

船经过一江山岛时,工作人员安慰道:“这片水域风浪最大,过了一江山岛,浪就会小一点.”我的肚子里已经翻江倒海,实在撑不住了,我赶紧打开袋子,张口吐出,一下子感觉好多了,可嘴巴苦得要命.整个人像放了气的皮球,软绵绵地耷拉在座位上,想站也站不起来了.

“叔叔,还有多少时间到岸呀?”我多么希望早点上岸啊!“快了,已经开了一个小时了,还有半小时!”叔叔拍了拍我的肩说.一个半小时都这么难受,听说以前垦荒队员上岛要四五个小时,怎么受得了呀?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海上颠簸,一行人终于抵达大陈岛.虽然中途有几位队员出现了晕船的情况,但一踏上大陈岛,那点小烦恼立刻就被大家抛之脑后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大陈岛,我们来啦!

老照片里藏着好故事

想要最快地熟悉大陈岛,那就去岛上的青少年宫吧!那里有大陈岛历史陈列馆,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这座传奇岛屿的沧桑巨变.

大家第一次来,导游是不能少的.不过,还有谁能比第一代垦荒队员更熟悉大陈岛呢?张其元爷爷、高然信爷爷就是我们最好的导游.《小学生时代》杂志主编吕国才向张爷爷、高爷爷颁发聘书,正式聘请他们成为《小学生时代》荣誉辅导员.小记者们围着张爷爷、高爷爷,听他们讲起了那些年大陈岛上发生的感人故事.

一张张照片勾起了老垦荒队员的回忆,年轻时在岛上奋斗的那些点点滴滴,又重新汇集在一起.这次上岛,两位老队员都是带着自己的家人,祖孙三代一起来的.高然信爷爷的小孙女高月,在台州市椒江区人民路小学读书.从小,她就听着爷爷奶奶讲述垦荒的故事,这一次,她终于和爷爷一起登上了大陈岛.“爷爷在饭桌上经常告诉我,要爱劳动,不怕吃苦,做人要实诚,这是他这一辈最想传给我们的东西.”

张爷爷告诉我们,那年他才19岁,为了让大陈岛这个被遗弃的荒芜死岛,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活岛,他们用生命去开荒.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每天头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喝着冬瓜汤,走在到处埋着地雷的路上……为了排除地雷,这些聪明的青年想出了巧妙的办法,他们把羊群放出来,让羊在山上四处跑,然后沿着羊群的脚印,抡起锄头继续开垦荒地.

“这是我们当时登岛时的样子……”“这是我们当时穿的衣服……”“这个同志为了救队友把生命献给了大陈岛……”爷爷们激动地从下地种田讲到饲养牲畜,从炸石开山说到修路盖房……一个个故事精彩感人,一个个人物鲜明伟大.他们深情的回忆让我们身临其境,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名垦荒队员,正与他们一起劳动垦荒,挥洒幸福的汗水.

“这个就是我.”顺着戴奶奶的手势,我们看见一张照片———红旗下站着一排意气风发的大姐姐,前排蹲着的三位中间的那位就是年轻时的戴奶奶.她剪着短发,面带笑容.我几乎不能将一位满是皱纹的老奶奶,跟一位年轻漂亮的大姐姐联系起来,60年,多么遥远而美好的记忆!

结束了青少年宫的活动,大家的肚子都已经咕咕叫了,赶到饭店,却被告知今天全岛停电———别说空调、风扇,就连米饭也要用柴火土锅现煮.在简易塑料棚下,大家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吃完了上岛后的第一餐.海岛生活的挑战不经意间就这么来了.

树苗种在大陈岛,希望传给新一代

15∶30,集合时间到了.一团乌云却不期而至,罩在大陈岛上,霎时大雨如注.小记者们焦急地等待着,难道下午的垦荒植树体验就要取消了?这是他们此行最大的期待,老天可不能这么不给情面呀!

“不用急,这是阵雨,你看,那边海上已经亮起来了,雨一会儿就停了.”张其元爷爷指着远处的天空安慰大家.听张爷爷这么说,大家都安静下来了.果然,十几分钟过后,乌云散去,天空放晴,海和天一样的湛蓝,大陈岛美得让人快说不出话了.“不愧是老垦荒队员!”同行的司机也向张爷爷树起了大拇指.

大家抓紧时间赶往大陈岛的最高峰———凤尾山,那里是当年第一批垦荒队员登岛后集体宣誓的地方,60 年过去了,高大庄严的“大陈岛垦荒纪念碑”矗立在山巅.小记者们要在纪念碑旁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下自己的纪念植物.

虽然都是第一次挥舞锄头,但小记者们格外激动,跃跃欲试.他们要先除去荒地上浓密的杂草,清理好地面;而后,挖土栽种树苗,从百米开外的取水处挑水浇灌.树苗种好以后,两位老垦荒队员还要对每个小记者的劳动成果进行点评,选出优胜者,颁发奖品.

草地上躺着一把把比我还高的锄头,长长木柄的一头套着铁锄.这看起来很简单嘛!我随手抄起一把锄头,将它高高举过头顶,使劲往下挖,可是它像故意为难我似的,根本不听我指挥.当它落下时,不是朝东,就是向西,不是挖偏了,就是挖浅了……一会儿工夫,我身上出汗了,双手也没劲了,举起它时直打颤.

看到我的狼狈相,高然信爷爷笑着接过我手中的锄头.我不服气地问高爷爷:“这工具为什么就这样难使用?”“如何使用它呢?”高爷爷一边说一边做着动作示范,“挖地时,双腿要前后分开,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右手握住木柄中后部,左手握住木柄尾部,将锄头高举过头,双手和腰部一起向下用力,这样就容易挖进去了.”我接过锄头,按照高爷爷的方法,果然轻松许多,很快,一个大坑就挖好了.

说实话,平时我从没用过锄头与铁锹.但一想到爷爷奶奶60 年前垦荒时的经历,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那么多困难他们都能克服,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怕苦,不怕累.

我抓着锄头的前半部分,爸爸帮我拿着后半部分,一点点把坑里的土挖出来.挖好坑,我选了一株有我一半高的金橘树,把它轻轻地放进坑里.爸爸对我说,植树时要把树根的浮土踩实,这样树苗更容易成活,于是我们一起把树根的土踩了又踩.最后,我拿着水壶,给树苗浇好水.植树活动顺利完成!

没想到,在接下来的评比环节中,把树根的土踩实成了关键.最终,我和管如筠被评为植树小能手,每人获得一本由《小学生时代》杂志主编吕国才伯伯题字的纪念图书.我翻开书,只见吕伯伯在扉页上写着“传承垦荒精神,建设伟大祖国”.这是他对我们参加垦荒体验活动全体小记者的期望,也是对所有祖国未来建设者们的期望.

植树的体验结束,大家在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前摄影留念,都不想早下山,戴婕媭奶奶便带着小记者们来到山顶的一角,给大家讲起故事.从那里看去,海面上浮着一排排圆形的养殖箱,原来,那里就是当年垦荒队员养殖海带的地方.

戴奶奶那时和其他二十多个队员在大陈本岛外的竹屿小岛上住,没有电灯也没有收音机,生活很单调.一个周末,大陈岛上要放电影,竹屿上的队员得到消息,便凑了7个人,划着一艘小木船向大陈岛驶来,戴奶奶也在其中.没想到划了一阵后,风浪突然变大,那时候又没有天气预报,他们毫无准备,结果,船没到大陈岛,却被海浪越推越远,漂到了温岭的钓浜乡.

戴奶奶一船人被两个老渔民救起,保住了性命.等他们安全返回大陈岛之后才得知,为了寻找他们,军队已经出动四艘军舰在附近的海域搜寻了两天,光是油就烧了4000块钱的.戴奶奶一听,顿时慌了,那时候他们每人每月的零花钱只有两块钱啊,4000 块钱如何赔得起?这下闯大祸了!

戴奶奶和队友战战兢兢地回到宿舍,遇上了焦急等待的队长,才知道他已经急得两天没吃饭了.大家相拥而泣,队长一个劲儿地安慰他们:“不要多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说到这里,戴奶奶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小记者们搀扶着戴奶奶回到了车上.

这难忘的一天就要结束了,大家在车上仍不住地讨论着.汽车启动,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下驶去.“快看!”忽然有人惊叫了一声,大家往窗外扭头一看,只见海上云雾升腾,不知什么时候一道彩虹已经横跨在那里.

巧遇韩伯伯,小记者收获良多

大陈岛之行,小记者们除了跟随爷爷奶奶一起听垦荒故事、植树,还巧遇了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伯伯.这一天,韩伯伯来到大陈岛考察,抽出时间和小记者们进行了一次亲切的交流.

“对于我们年轻一代,特别是小学生朋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学习,当然,学习也是方方面面的,既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参与劳动实践.通过我们自己亲身的体验,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垦荒精神,这对我们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是非常有帮助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种垦荒精神大家要牢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谁创造的?是老一代的前辈们.我们一方面要对他们满怀敬意,另一方面更要继承他们的宝贵精神.”韩伯伯这样对小记者们说道.

传承论文参考资料:

括而言之,该文是大学硕士与传承本科传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梦想和传承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