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生命教育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在哲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关于高校思政课的点滴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命教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0

《在哲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关于高校思政课的点滴》

该文是生命教育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哲学教学和点滴思考和高校思政课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李爱武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2700)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纳入了生命教育,因此,近年来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俨然成为各高校的共识.由于高校的生命课程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比如思政课就可以担负起生命教育的功能.重点介绍如何在思政课的哲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帮助问题大学生有效应对挫折,珍视生命,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 词]高校思政课;哲学教学;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7-0233-01

经调查,近年来,我国已经发生多起大学生不自尊、不自爱的事件,其中自轻、自践甚至自杀的比例明显上升,并且呈低龄化趋势.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思考.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拯救这类亚健康人群,不断革新的医疗技术以及适当的心理疗法将任重道远!有些心理疗法与哲学教学的相关理论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日本一位著名的精神医学专家森田正马博士研制的心理疗法倡导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努力投身于实践中,这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扫除心理障碍,修身养性,提高生活水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一、把责任意识教育渗透于联系观点的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就从热爱自己的生命做起,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体现

生命教育的内涵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消极的层面,它指的是人类既不自残生命,也不残害他人和其他动物;二是积极的层面,它指的是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与他人、自然界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生,就会发现,每个生命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人及物紧密联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生命的意义就体现于每个生命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并且在与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相互联系、相互关爱中提升生命的价值追求.

二、把信心教育渗透于发展观点的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对未来前途的信心,鼓励他们善待自己,珍爱生命

哲学知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因此,在人生旅途中,即使某个阶段、某个时刻遇到一些坎坷、挫折,甚至伤害到自尊,但是由于生命本身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有一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所以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顺利时居安思危,遇到挫折就会处变不惊;受挫时坚信自己,不悲观失望,不动摇信念,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光明的前途就在前方.只有这样,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成为命运的强者.

三、把生死观、苦乐观渗透于矛盾观点的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死问题和人生的酸甜苦辣

(一)认识对立统一规律,在矛盾概念的诠释中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生与死的关系,树立珍爱生命,敬畏死亡的人生观.生与死互为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生与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生是生命活动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有所作为,实现梦想;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劳动、工作和学习;死宣告着生命的终结,且回天无力.一旦失去了生命,一切活动都将被迫停止,生命的价值也将无从实现.其二,生与死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每个人只有积极地、创造性地生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无愧于短暂的生命.

(二)讲解矛盾的普遍性问题,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中充满着痛苦与磨难,也只有在战胜苦难、战胜自我中才显现出生命的无穷生机和乐趣,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人生犹如一出戏,这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春风得意之时,也有悲伤失意之事.因此,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学会积极地面对痛苦与失意,以顽强的毅力迎接困难与挑战,演好这部戏,创造完美的结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生命价值的追寻,是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无论是痛苦或是幸福,也无论是失败或是成功,都会在生命中融为一体、错纵交织.

(三)系统分析事物发展原因即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让大学生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的不同作用.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起着关键作用;事物发展的外在原因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其作用不可忽视,只是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客观条件的作用.顺境既可以使有些人少走弯路,更顺利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也可以使有些人贪图安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逆境既可以使有些人陷入痛苦、迷茫之中迷失自我,难以自拔,甚至痛不欲生,放弃生命;但也可以激发有些人的创造力,磨炼意志、培养忍耐,东山再起,一展风采.

四、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中的适度原则,对大学生的生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很多漠视生命、自残轻生的行为与自身心理误区不无关系.一是是否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立志或制订适当的学习、生活计划.目标适中,就会信心十足,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二是与周围的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处理关系时是否遵循了适度原则.实践证明,紧张、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影响生活态度.因此,利用这种适度原理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及时地调整心态,走出精神和心理上的困境.

哲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空间是很大的,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个平台,较好地发挥思政课生命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李素梅.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分析[J].新校园(上旬),2016(5).

生命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评论,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哲学教学和点滴思考和高校思政课方面的生命教育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生命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