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化价值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跟二人转《大西厢》的民俗文化价值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价值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24

《二人转《大西厢》的民俗文化价值》

该文是文化价值有关论文如何写与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价值和《大西厢》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李大博

摘 要:《大西厢》作为二人转的经典剧目,在以东北农民的视角演绎那段脍炙人口的“才子佳人”故事的同时,也自觉承担起向东北民众传播民俗文化的重任.本文将从月老崇拜习俗、民间野合习俗和东北民间婚嫁杂俗三个角度阐发二人转《大西厢》的民俗文化价值.

关键词:二人转 大西厢 民俗文化

元杂剧《西厢记》的问世,让中国戏曲舞台上多了一曲千古绝唱.这部戏曲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并没有因为杂剧这种戏剧形态的消亡而淡出人们的视野,相反它依托各种传播方式将“才子佳人”的故事播撒在大江南北和中原塞外.二人转《大西厢》是元杂剧《西厢记》的地域化变体.当西厢故事跨越长城的障蔽播撒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的时候,东北的民间艺人以“二人转”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西厢故事进行了适应东北农民审美理想和欣赏趣味的改造.二人转是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女神祭祀仪式.杨朴先生运用原型研究的方法全面梳理了二人转源于上古女神祭祀仪式的基本脉络:“从二人转的丑旦构型来看,它是来自东北大秧歌的上下装的,大秧歌上下装的二人构型舞又是来自民间的野人舞的,而民间野人舞又是来自远古的牛河梁女神祭祀圣婚仪式二人转舞的.从二人转的女爱男结构内容来看,它是直接源于东北民歌、东北民间传说的,东北民歌、民间传说又是来自东北神话的,而东北神话又是来自东北萨满跳神仪式的,萨满跳神仪式又是来自牛河梁女神圣婚仪式中女男两神的交媾舞的.”[1] 可以说,二人转是东北民俗文化的大河滋养出的一朵奇葩,是东北民俗文化中各种文化形态积淀、共融后的结晶,是东北人民种族记忆的缩影,是东北人民心理原型的外化性表现.当这种艺术形式渐趋走向成熟后,又成为了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受众欣赏二人转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对民俗文化的生命体验.在二人转《大西厢》中,舞台上的一丑一旦在引领受众感受那场跨越千年的经典爱情的同时,更让他们品尝到一场东北民俗文化的盛宴.

一、二人转《大西厢》与月老崇拜习俗(旦)我伤心不把呀不把别人怨啊,埋怨月下老做事理不当!不是婚姻你别给我们配,只配得夫不成对妻不成双.等多咱能遇到月下老你,我薅住你的胡子,给你是几巴掌!(丑)把他胡子薅溜光刺溜刺溜冒血浆,再长那赖皮疮,叫他尝一尝,问他办的这叫啥勾当……

张君瑞一曲深情的《凤求凰》让崔莺莺情感的潮水冲开了理性的闸门,这份刻骨铭心的爱让莺莺再也无法忍受老夫人这一伦理权威对她的束缚,也让她将一腔的怨怒发泄到月老这位民俗神的身上.崔莺莺这一反常言行折射出的是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月老崇拜习俗.

“月老”是中国民间主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一般认为月老形象最早出自唐人李复言的小说《定婚店》:杜陵人韦固在月色幽微的清早偶遇一位老人,老人借着月光在翻弄一本奇书,并告诉韦固,闹市瞎眼老太三岁的丑女将成为他的妻子.韦固不信,唆使仆人行刺了丑女.多年后,韦固发现娇妻正是当年的丑女,于是深信姻缘命定,无法更易.此后,月老形象在戏曲小说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东北民间故事中也频频出现与月老相关的故事.辽宁省新民市的谭振山老人讲述过一个名为《月老配婚》的故事:山东穷人王二到南山坡打柴,遇一白胡老人搬弄石头,老人说石头均为男女配对,老人预言王二的未婚妻是李家庄一不满周岁的丫头,王二找到并用石头打伤了她,从此远奔关外的东北做起生意.十多年后,一老太领一姑娘到王二家讨饭,在伙计们的撮合下,王二与姑娘结婚,后来得知姑娘就是当年的那个小丫头.这才相信“天定的姻缘,是棒打不散了”.故事中搬石头老人的“原型”即为月老,就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言,则融入了闯关东的时代特征[2].满族民间故事有个《乌古乃找媳妇》:乌古乃一直想找媳妇,但没有看中.一天晚上,乌古乃梦见父亲回来,说他回来给儿子找媳妇,并告诉乌古乃四句话:“乌金山下,滴水声中,寻金兴宗,牢记牢记.”乌古乃根据父亲的指引果然在乌金山下找到了美丽的姑娘.姑娘的师傅在她下山前告诉她,你的丈夫有一把玉泉雄剑,上有“金雄”二字,与你这一把是一双;也只有你的丈夫才能挡住你的铁丸.在与乌古乃比武时发现其宝剑上有“金雄”二字,后二人成为夫妻[3].这个故事中虽未直接出现月老形象,但乌古乃的父亲和的师傅可视为月老形象的变体,故事的模式仍是月老故事中的“姻缘天定”模式.月老故事的广泛流传使民间产生了强烈的月老崇拜民俗,也使“月老”成为一个鲜明的民俗形象.“月老”的民俗形象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的二元特征,[4] 就宗教性特征而言,由小说中出现的月老形象后来成为了泰山神仙谱系中的一个,民间的月老神信仰极为广泛,祠庙众多.以笔者所在的辽宁地区为例,海城的大悲寺、锦州的北普陀山和大连的响水观均有月老祠,信众之多,不必赘言.就民俗性特征而言,月老不只是一位高居于庙堂之上的虚无缥缈的神祇,更是一位能为人们解决婚姻难题的活生生的媒人,民间习惯于将愿意给人做媒的人称为“月老”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中国民间强烈的月老崇拜习俗,使善男信女对命中注定的姻缘深信不疑,从而增强了婚姻本身的神秘意味和对婚姻的期待感,同时也为那些身处不幸婚姻中的人们找到了一条消除内心焦虑与痛苦的超现实的路径.其实,月老崇拜习俗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媒不成婚”的根深蒂固的婚姻传统.诞生于民间的二人转《大西厢》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月老”崇拜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巧妙的是,东北的民间艺人并没有让二人转舞台上的崔莺莺面对神龛上的月老神顶礼膜拜,而是愤怒地指责,甚至要“打他几巴掌,薅光他的胡子”.崔莺莺这种反常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被称为“反常合道”,即人物反常的言行恰恰是人物情感真实的表现.崔莺莺钟情于张生却不能如愿,极度的痛苦促使她出现了反常的言行.这种巧妙的处理也让崔莺莺的形象融入了东北民间大姑娘直率、泼辣的性格特质.从民俗学的视角而言,这种反常言行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月老”崇拜习俗.

二、二人转《大西厢》与民间野合习俗(旦)四围的花草把风遮挡啊哎呀,(丑)荼蘼架好比花红洞房啊哎呀.(旦)铺的是青草花的褥子,天蓝花的被呀哎呀,(丑)杨柳腰斜卧在土地花的床.(旦)描画腕解开了丝蓝花的扣,(丑)灯笼花裤子扔在菱角花鞋旁.(旦)棒槌花要会石榴呀哎呀……

(丑)石榴花染上了棒槌花的浆哎呀.(旦)张先生高山放马跑了几趟啊哎呀,(丑)头一回上阵慌里慌张啊哎呀.(旦)咱二人好事已毕平身站起,(丑)回头看血落尘埃把草染黄啊.(旦)恐怕是星辰日月把它照,小金莲蹬尘土把它盖上啊……

这是二人转《大西厢》中的经典唱段——“荼蘼架”.这一唱段通常被东北民间艺人称为“粉段”,其原因是这一唱段细致地展现了崔莺莺与张生交欢的过程.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这一唱段承载的是中国民间野合的习俗.“野合”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大致有三种含义:其一为奏乐于野外.“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左传·定公十年》)其二为不合礼仪的婚配.“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后引申为男女偷情或私通.其三为野战.“良骑野合,交锋接矢.”(《后汉书·南匈奴传》)我们这里所说的野合是指它的第二种含义.“野合”在上古时期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民间习俗.“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墨子·明鬼》)《诗经》中也存在大量表现上古野合习俗的诗歌.“野有蔓草,零露氵专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郑风·野有蔓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第一章》)“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召南·野有死麇》)

“野合”这种民间习俗的产生与上古时期巫文化盛行的原始宗教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先民面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界既崇拜又畏惧,他们无法解释人的生死和万物荣枯的有序,认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切,于是便产生了“生殖女神”的形象以及对“生殖女神”的崇拜.东北地区牛河梁遗址的发现更有力地证明了“生殖女神”崇拜这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存在.考古学家在牛河梁遗址(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发现了一尊基本完整的女神头像[5] 和两件女性裸体塑像[6],女神头像与真人头部大小相近,双目炯炯,神采飞扬;两件女性裸体塑像均为丰乳、肥臀、鼓腹、大阴的造型,文化人类学者认为这是典型的“生殖女神”的造型,是东北先民想象的创造,是他们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上古时期,每年春季在牛河梁地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生殖女神”的仪式,文化人类学者根据“相似律”的原则进行推测:在仪式上,女祭司模拟女神与男祭司进行交媾;参加仪式的先民又模仿男女祭司进行集体交媾.模仿的目的是渴望得到子孙的绵延不断和大地的累累硕果,因为先民认为无论是人类的繁衍,还是大地的丰收都是女神生育繁殖的结果.文化人类学者又将这种祭祀仪式称为“圣婚仪式”,并认为远古时期的祭祀仪式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来源于人类基本一致的生存要求.这种“圣婚仪式”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逐渐消失,但其作为一种种族记忆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不可磨灭的心理原型,一旦有相应情境的触发,这种原型便会表现出强大的张力,民间野合习俗便是这种心理原型复现的产物.

另外,“野合”习俗的形成与中国古代较早成熟的农业文明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土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料,也是产生财富的重要基础,因而在春夏时节都会举行祭祀土地的仪式,古人称为“社祭”.“冬至祭天曰郊,夏至祭地曰社.”(《礼记·郊特牲》)“社祭”表面上看是对土地的崇拜,本质上却是对女性生殖力的崇拜.“地”,从土从也,《说文解字》:“也,女阴也.象形.”女阴为孕育生命之处,而土地则是生长万物之处,“地”与“也”这两者具有深层的同构性,因此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实则是对女性生殖力的崇拜.在原始巫术思维和“天人感应”的原初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古人认为春季在原野里进行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繁育,《诗经》中经常提及的桑林、桑中、桑社均为民间男女的野合之所.因此,所谓“社祭”实则是对女性生殖力的虔诚祭拜.可以说,中国先民对土地的依恋与中国古代厚重而绵长的农业文明是“野合”习俗产生的温床.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在普救寺的西厢内成就了床笫之欢,彰显出礼教重压之下人欲的巨大反击力;二人转《大西厢》将崔、张二人锦被绣榻上的软语温存转换成了荼蘼架下的野合,东北民间艺人以花草比人身,让崔、张二人在充满千般美景的百花丛中完成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转换的背后隐藏的是强大的民间视角对原故事的解构,更隐藏着民众对“野合”习俗的强烈认同.

三、二人转《大西厢》与婚嫁杂俗

在家族伦理本位的文化体系中,中国古人对婚姻极为看重:“昏礼者, 礼之本也.”(《礼记·昏义》)“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妇, 及其至也, 察乎天地.”(《中庸》)浓重的婚姻观念促成了系统而丰富的婚嫁习俗.虽然婚俗的具体形态可以随时代变迁和地域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流变性的特征,但其对民间婚嫁活动的影响力始终存在.王实甫在元杂剧《西厢记》中融入了许多元代婚俗: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索莺莺为妻是元代“掠夺婚”的表现;张君瑞入赘崔相国家又是元代“赘婿婚”的典型案例.当西厢故事被搬上二人转舞台后,东北的民间艺人又巧妙地将东北婚俗融入其中.

莫非说我们女孩家大荤没动?

再不是三十下晚没抱那荤油缸?抱起来还没逛荡,逛荡也白逛荡,原来是口破缸, 装油也白装,哩哩啦啦一个劲地直露汤啊!

这段唱词显然融入了东北地区的未婚男女在除夕夜搬“荤油坛”以求“动婚”的传统婚俗.从民俗学的视角看来,这一婚俗属于传统民俗中的谐音现象.传统婚俗中的谐音现象随处可见,如汉族传统婚礼中有撒帐仪式:新婚夫妇交拜后并坐于床沿,这时有人将红枣、栗子等“喜果”抛撒在洞房的帐内.这里的“枣”“栗子”与“早”“立子”谐音,婉转地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愿.在东北地区的满族传统婚礼中,新娘下轿后要跨马鞍,取“平安”之义;新娘进去洞房时,有人将一把斧子递与新娘抱着,取“抱福”之义.婚俗谐音现象体现了民间对语言魔力的崇拜,也表现了“同声相应”的巫术原理.

小姐心事我猜透,不用慌来不用忙,不用掖来不用藏! 为的那公子小张郎,你们没拜天地没入洞房,没吃着子孙饺子长寿面,没喝着那碗杠口香的如意疙瘩汤.

这段唱词又巧妙融入了东北地区的婚俗.在东北地区的传统婚礼中有“吃饺子”和“吃喜面”的习俗.《奉天通志》载:“既夕,夫妻对坐而酳,谓之‘交杯酒’,或食面,谓之‘合欢面’,又曰‘宽心面’,即古之合卺共牢之义.”[7]《辽中县志》载:“至晚,夫妇并坐饮交杯酒,食合喜面,即合卺礼也.”[8]《铁岭县志》载:“至夕,新婿入洞房,女侍侑新郎新妇以酒,曰‘合欢酒’;食面,曰‘长寿面’.”[9]《吉林通志》载:“入房,婿执秤杆揭帕,行合卺礼,并食水饺,曰‘管小饭’.”[10]《磐石县乡土志》载:“另饰新妇妆,行合卺礼,并食小饺子,曰‘子孙饺子’.”[11]《呼兰府志》载:“既夕,新夫妇同食饺子,俗谓之‘吃子孙饽饽’.”[12]二人转《大西厢》在以红娘的口吻表现崔莺莺那种欲嫁张生而不得的焦急心态时,巧妙融入了东北民间的婚嫁习俗,其民间视角之浓重可见一斑.

二人转《大西厢》让“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近东北农民,在一丑一旦那勾魂摄魄的表演中,东北农民似乎看到了一个性格泼辣的东北大姑娘的形象(崔莺莺)和一个富于黑土气息的乡野小伙的形象(张生).然而,东北民间艺人并没有满足于这种超越元杂剧《西厢记》之上的二度创作,而是自觉表现出向东北农民传播文化知识的意识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姿态.二人转《大西厢》所表现出的这种强烈的文化传播意识让旧时的东北农民和通过闯关东而来到东北的关内流民那荒漠般的认知世界中出现了点点诱人的绿洲,也让东北民众生发出对东北民俗与地域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二人转不仅是戏曲舞台上的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 本文为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 年青年项目“《西厢记》舞台传播的审美变异与价值重构”终极性成果.)

注:本文中所有二人转《大西厢》的原文均引自中国戏曲网(www.chinaopera.net).

参考文献:

[1][3][5][6] 杨朴:《二人转》与东北民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江帆:《谭振山故事精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4] 张同利:《“月老”考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7][8][9][10][11][1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原旭春

文化价值论文参考资料: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价值工程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此文结束语,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价值和《大西厢》方面的文化价值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化价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