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杨氏故里访寻散论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秦东杨氏故里访寻散论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杨氏故里访寻散论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19

《秦东杨氏故里访寻散论》

该文是有关杨氏故里访寻散论论文例文跟秦东和杨氏和故里类论文例文。

【摘 要】秦东杨氏故里主要分布在今陕西渭南潼关及华阴两县.今潼关县安乐乡水峪口村传为杨氏故居,存靖节先生杨宝墓,高桥乡吊桥村今建杨震公祠.华阴五方乡杨家城村有杨氏祖茔遗迹,太华办村传为汉太尉杨震故里,今有杨氏纪念祠堂.今村杨姓村民家保存有“清白传家”砖刻题匾.然世事变迁,山河不再,连素有“天下杨氏第一村”之称的村,如今也是层楼林立,瓷砖砌墙.唯黄土默默不语,黄河滚滚东流,诠释着历史与杰出人物的永恒.

【关键词】杨氏故里;杨震公祠;村

中图分类号:T26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186-02

2017年8月,我们在潼关杨震文化研究会李建华会长、杨氏宗亲会杨兴文会长的陪同下,去潼关吊桥村(原名吊孝村,今已改名四知村)瞻拜杨震公祠.车至潼关县城北大转盘,就看见了高大的杨震雕塑,约九米高,左手执卷,右手微前伸,东面朝阳而立,神情端庄凝重,他在追忆先祖自晋而来避难华山峪之事,还是在追忆八世祖杨喜随汉高祖征战,封侯兴家史?雕塑底座正面书有姓名——杨震,南面书有人物简介,底座再往下四面各书“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字.细雨中,杨震塑像肃穆而立,除我们外,另也有几人在塑像下仰望拍照留念,看来,对清官廉吏的尊敬与向往古今是一致的.

上车沿关中大道西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在建的杨震陵园.陵园在原杨震墓所在地,依古官道,即在今关中大道紧北面南而建.地面建筑基本已完成,听李建华会长介绍,2017年9月开园.这时雨已微停,我们下车瞻拜.只见祠前区高十几米的牌楼已建成,只欠粉刷.近5米高的杨震雕像也完成,该雕像面南而立,依然手执书卷,神情庄重.

进入山门,就是祠堂大殿了,两层设计,宽阔宏伟,里面正在装修,只见多根红色大柱上挂着效果图,已颇显古雅凝重之风.再往北,两侧警示堂及展厅也初具规模,主要用来展示杨震生平事迹及相关研究资料等.继续北行,两侧是碑廊,听李建华会长介绍,这里将陈列中国历史上100位清官廉吏之图文事迹.这时就看见了高大庄重的墓区阙门了,东西各一,相对而立,守护着陵园之核心——杨震之墓.

沿阙门而入,首先是祭坛,再是华表,然后就是杨震墓了.墓前左侧一只仙鹤,汉白玉雕成,垂头低喙,似伤痛夫子的离世.杨震墓已修葺一新,我见过重建前的杨震墓图片,满目荒凉,每一来墓前凭吊的杨氏后人无不垂泪.今天看到的杨震墓已加固整新,墓周围也植上了迎春花,已是绿意盎然了.墓前立有石碑一通,此碑为明清双面碑,两面皆刻有“汉关西夫子杨公墓”,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华阴知县李承科在修复墓园时所立,清康熙十六年(1697年)督邮使者程非麟祭祀杨震后,在明朝所刻碑的背面又刻“汉关西夫子杨公墓”,并重新立于杨震墓前.

该石碑原存潼关县文化馆,今天重又立于修葺后的杨震冢前.杨震墓往西依次为长子杨牧与次子杨让墓,接着是杨牧三子杨统墓,杨让子杨著墓,第六座是杨牧子杨馥墓,第七座是杨震三子杨秉之孙杨彪墓,共七座墓,自西而东排列.整个墓群面南背北,南望秦岭,背依渭河.站立墓北,望渭河滚滚南来,至此而东流.

听李建华会长介绍,许多关心陵园建设的海内外杨氏宗亲很关心墓地朝向问题,纷纷来电来信表达对墓地面山背水的疑虑.我初也有此疑虑,听完李建华会长的解释,不觉释然.关中南面秦岭,秦岭系昆仑一脉,横亘东西、屏障南北,历来被视为王者神脉.此墓群面秦岭,即是瞻望王业.而渭水在此汇入黄河,黄河不仅是母亲河,且自大西北东流至海,源远流长.墓后绕黄河、渭水,即昭示其基业传后,绵绵无穷.所以,凡关中出土的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之墓,多是面秦岭而背河水.古人比今人更重风水,即“龙山凤岭屏墓前,黄河渭水绕茔后”.

午饭后,我们又踏上了去华阴的道路.潼关与华阴是近邻,二三十分钟车程,已到华阴县城.这次带领我们参观的是华阴杨氏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蔺怀周先生,他带领我们先去五方杨氏祖茔.从县城一路往西,蔺主任介绍,这条路就是过去的官道,两边皆是高塬,今天已因当地农民烧砖取土而成为平地,与道路一样高了.车行四五里,南拐,即至五方村.两边是茂盛高大的玉米地,蔺主任说,这里以前都是坟地,其中古柏森森,日间虽几人结伴而行亦觉心惊,今只留一方坟地,就是我们今天要看的杨氏祖茔遗迹.

说话间就到了.只见砖墙围起了一个大园子,园外墙上刷有“天下杨氏第一茔”几个大字.园子大门朝东,门楣书有“杨氏祖茔”四个隶体大字,为华阴市常德才书记所书.门外左侧立有石碑一通,上书“杨氏祖茔遗迹”,为华阴市文物管理局于1994年所立.进得园来,只见荒草萋萋,在雨后更显淒清.园内正中立有石碑一通,上书“天下杨氏第一茔”,署名“杨胜万”,以前看过材料,知杨胜万将军是杨震第59代孙,世界杨氏联谊会顾问,空军少将,曾于杨震公祠即将竣工建成时,挥毫写下了《重修杨震公祠记》,追溯杨氏先祖功绩,表述重修公祠的激动与兴奋.

园内西侧是高大的土封一领,前树碑“汉赤泉侯杨喜之墓”.赤泉侯杨喜是杨震八世祖,曾随汉高祖刘邦征战,因围杀项羽有功封赤泉侯,侯国都在今河南鲁山县.杨喜薨后,归葬故里,汉相陈平为其撰碑,此碑已不存,今日之碑为1994年重立.赤泉侯杨喜葬此后,历代子孙不断归葬,形成大冢18个、总数达数千的杨氏家族墓群.而今所看到的,只有高大的土封一领.听蔺主任介绍,其余的已被平掉,成为良田沃野,而这土封能够幸存,是因其高大而成为当地气象局观测标杆所立之处,从而保存下来.

园内另有魏丞相杨椿碑,墓封土已平,仅留墓碑,是2003年增立.除此外,园内所能看到的就是萋萋草木了,听蔺主任介绍,地下有墓道口,东向.

从五方回来去村时,路过华阴市城关小学,蔺主任介绍说,这里曾经是关西孔子祠,又名杨公祠,是华阴杨氏后裔祭奠关西孔子、汉太尉杨震的地方,对面即是原来的文庙.杨公祠能建在文庙的对面,与孔子相向而立,这在当时是获得朝廷恩准,并颁发了准建证书的,在清代就由朝廷恩准给奉祀生一人,礼部颁发执照以奉俎豆.其地位特殊全国仅有,号称天下杨氏祠堂第一.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村,村口树碑“晋公子宫”,这是村古称.因为杨氏系出姬姓,为周武王之后.至晋叔向子孙避难,隐居华山仙峪,不敢自道身为晋国宗室的姬姓羊舌氏,就以叔向封地杨氏县为新的姓氏,从而开创了杨氏一族.村口标古称,即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渊源.碑的背面书有“天下杨氏第一村”,因为自杨氏宗族植根于此后,世代吉昌,人才辈出,王侯将相,学海名流,屡见不鲜.这其中,既有为西汉王室卓建功勋的赤泉侯杨喜,又有廉垂四知、美名千古的关西夫子杨震,还有汉文学家杨修、完成中国古代史上第二次统一的隋文帝杨坚、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等等.同时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杨氏后人如著名诗人杨万里、彪炳史册的杨家将、南宋理学家杨时,等等,更是灿若繁星.旁另有一碑,详细介绍晋公子宫之由来.

今天,在村口除了这两通碑外,还有就是高大整齐的商品楼了.村里一部分地方已卖与开发商建商品楼.东行继续往里走,就看见了南北走向的一条巷子,巷口又立碑一通,上书“汉太尉杨震故里”,其下书有李白的一首诗歌“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夫子居华阴,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蔺主任联系了村长,带领我们继续参观.

从巷子北行不远,就看到了一座瓦房,上书“杨公祠”.听蔺主任介绍,这是过去的三观庙,现权作杨氏纪念祠堂.在这座房子左前方,曾有一棵古槐,相传为杨震亲手种植,现在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回忆起.传说那古槐树干几个人也合抱不住,因年久树干已中空,仅树干里边空间就足以让几个人围桌而坐还尚显宽松.眼前这瓦房的确古老,虽然两边砖刻雕花精致,但墙已显陈旧,在周围新式小洋房的映衬下更显苍老.时为盛夏,草木葱茏,房顶上也长出了一丛丛青草.转至房东侧,看到土墙已有裂缝,愈发显得这老屋之朽且衰.

看过此,村长又领我们去村民杨树仁家看那块砖刻题匾“清白传家”.据《后汉书》记载,杨震为官期间,清正廉洁,其子孙常蔬食步行,有故旧亲友劝其置些产业为子孙后世用,杨震答,子孙后人被称为清白吏子孙,这就是最好的馈赠了,所以杨氏后人多以“清白传家”做门楣传家.

杨尚昆主席的四川老宅正堂上就悬有“清白传家”四字大匾,这正是弘农杨氏嗣裔的标志了.我以前看过杨树仁家这块题匾的照片,娟秀的楷书,四周精致的砖刻花纹,很清晰.今天要看到实物却不容易,因为两兄弟分家以二门为界,这块悬于二门的牌匾就成了两家之分界.二门前住杨树仁,后住其母与兄.杨树仁家前几年重新盖房,原要拆了二门重起一堵墙,因为村上的劝说就保留了下来,现在的新墙砌在原二门前约10厘米处.因而今天要看这题匾,先得穿堂进屋,再从后门出,在新墙西角靠有木梯,得扶梯而上至墙上,方能看见这块题匾.在梯上小心翼翼拍完几张照片后,顺梯而下,再仰看二门顶之花砖雕檐,不觉感叹其典雅秀美却被遮掩的命运.

史载华阴杨氏古时既以高官显位名彰史册,又以清德懿行留芳于后.杨震后,发展至北魏,出现了以杨播、杨椿兄弟为首的公室大族.他们数代同堂,百口同爨,庭无闲言,为世所尚.尤其是杨椿兄弟之间互敬互重,手足情深,从小到老,始终不变,堪为世人楷模.清人胡文炳,将其编入《二百四十孝》.

从村出来,两边小二层楼林立,白色瓷砖砌墙,红、黄瓷片贴花,建筑高大,色彩亮丽,其大门之题匾,也都为光亮的瓷片所砌,有“紫气东来”“耕读传家”,也有“福禄寿喜”,等等.的确,世事变迁,山河不再,何况这小小的村庄.唯默默黄土不语,滚滚黄河东流,诠释着历史与杰出人物的永恒.

杨氏故里访寻散论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秦东和杨氏和故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杨氏故里访寻散论本科毕业论文杨氏故里访寻散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