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自主进餐的背后方面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自主进餐的背后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自主进餐的背后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02

《自主进餐的背后》

本文是自主进餐的背后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和进餐和自主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张晖

“自主的代价”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到的现象,我认为反映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师在外出观摩和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被一些活动外在新颖的形式所吸引,然后凭各自的经验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依样画葫芦,结果却发现事倍功半.案例中的教师在外出观摩时看到其他幼儿园让孩子自己打餐,“觉得这对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可能有帮助”,于是就对本园此环节的活动进行了改革,然而后来她渐渐发现让幼儿自己打餐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造成了幼儿更多的等待,加剧了幼儿的挑食现象,导致了幼儿可能吃到冷饭冷菜等卫生与保育问题,并归结为是给了幼儿自主权才造成的,于是感到非常纠结与矛盾.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是否给了幼儿自主权,而在于把“自主进餐”等同于“自助进餐”了.实践中,许多幼儿园的“自主”进餐还存在着无视幼儿年龄特点的问题,即小中大班幼儿统一行动,方式方法都一样,结果实施起来乱成一团.这也反映了有的教师仅从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活动的形式而非活动的本质.教师凭自己的感觉认为这样做可以实现某些目标,却不是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去思考.事实上,“自主进餐”的意义与价值绝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值得我们深究.

首先,“自主进餐”是教师出于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入理解、思考而实施的举措.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我们在课程实施中要思考如何尊重和满足他们的这种学习方式和需要.提到课程,大家都会说幼儿园的课程与中小学的不一样,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但在实践中,最受重视的依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从幼儿园质量评估到教师的晋级,考核的内容依然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为主,教研活动也仍然以“研课”为主.而现在我们之所以提倡实施自主进餐,就是希望教师们由此来思考“进餐作为幼儿在园的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环节,对于幼儿成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人有着怎样的教育价值”,从而真正理解和认识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幼儿就是在生活中学习的.例如,学习进餐时的基本礼仪,学会在进餐时与人适度交流,这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进入成人世界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若不给予幼儿在进餐环节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仅仅经由教师在集体中反复宣讲,是无法帮助幼儿获得这些素养和能力的.

其实,《指南》中提出的五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幼儿都可以在进餐环节获得相关的经验,就看教师如何对待幼儿的进餐,有没有给予幼儿发展的机会,有没有意识到这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但这绝不是指要以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思路来组织进餐,刻板地制订今天或本周要通过进餐实现什么目标,因为生活中的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例如,为了消毒方便,全园都统一使用不锈钢餐具,可是将心比心,我们成人喜欢这样的餐具吗?我们是不是常常会在逛商店时对一些好看的餐具心动不已,急切地买回家,并从中体验到了进餐的愉悦呢?幼儿对于不同的餐具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但我们给了幼儿选择权吗?再如,为了加强幼儿对食物的认识,我们往往会专门设计一次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关于某种蔬菜或水果的营养知识,但那不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该反思:在进餐过程中我们给了幼儿建立起对不同食物的认知和培养与食物之间情感的机会了吗?我们往往把孩子进餐这件事当作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来看待,仅仅关注每天幼儿所需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是多少,每个幼儿必须吃多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把进餐视作完成任务而忽略享受食物的美味,我们成人还会喜欢吃饭吗?当然,给予幼儿必要的营养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幼儿其他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研究和实施自主进餐的价值就在于改变教师的固有观念,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生活环节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

其次,自主进餐的背后反映了我们的儿童观.

由于幼儿发育尚不成熟,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幼儿阶段必须保教并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幼儿看成是被动接受帮助和照顾的对象,因为幼儿生来就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如果我们尊重幼儿,就应该看到幼儿的能力,相信幼儿的能力.在我所接触的一些实施自主进餐的幼儿园里,教师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孩子如此能干,我们以前怎么没发现!如果我们不放手,就永远感受不到幼儿成长的力量,也就会一直低估幼儿的能力.而给予幼儿进餐中自主的权利,可以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幼儿的能力,发现儿童,进而改变儿童观,并把这种儿童观迁移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其他方面.

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也许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几乎都会说“要尊重幼儿的特点”“要从幼儿出发”等.但考察幼儿园课程实践不难发现,这样的儿童观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号上.例如,为什么实施自主进餐造成了幼儿更多的等待?可能是有的老师要等所有幼儿洗完手后才开始打餐而引起的(哪怕是采取分批行动,骨子里依然是追求统一的).究其根本,还是教师怕幼儿乱,想要控制幼儿,每一步都让幼儿按照指令来行动.如果我们连幼儿吃饭这件事都不敢放手,不给予幼儿机会,不相信幼儿能够自我管理,何谈其他?延伸到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我们也该深刻反思.例如数学领域的学习,幼儿的数学经验、数学思维是由成人教会的还是幼儿自己建构的?我们是该重视在集体中教数学,还是重视提供环境和材料,给幼儿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他们操作与探究,并在发现幼儿的学习需要时及时跟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早已给了我们答案.再如艺术领域的学习,我们是该重视激发幼儿个体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还是重视让幼儿记住由我们成人告知的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也许每个老师都知道最需要做的应是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现实中仍企图利用一个又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试想一下,如果幼儿仅靠专门的音乐教学活动发展音乐能力,那么一个学期我们能组织多少次音乐活动?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一首歌不用教,只需在一日活动适当的时间里每天播放,没多久孩子们就会哼唱了.这时我们所要做的是给予幼儿表演的机会、集体分享的机会,并利用我们的音乐专业技能支持幼儿、指导幼儿.由此可见,如何看待幼儿决定着我们如何实施课程,理念决定行为.教师要改变儿童观,除了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观察幼儿并不断反思,因此我认为实施自主进餐是教师认识幼儿、树立正确儿童观的一条有效路径.

再次,自主进餐的背后隐含着何为“自由”“自主”的问题.

实施自主进餐的目的是培养积极主动、自主自律的幼儿.“自由”“自主”的背后一定是“规则”“自律”,只有内化了规则,才能真正做到自律.例如,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一直被要求排队洗手、排队去操场、排队做操、排队吃饭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专人维持,没有栏杆,我们往往很难有秩序地排队.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幼儿自主遵守规则的意识,幼儿一直是被要求去遵守规则的.进餐也是一样,我们成人可以挑食,不想吃时可以不吃,想吃时可以多吃,进餐时可以自由交流,而对幼儿却有“摄入规定食量”“不许讲话”“专心进餐”等要求.有人说,有这些要求是因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幼儿获得充分、均衡的营养以及进餐的安全与卫生.但保证幼儿营养、安全、卫生的需求与给予幼儿自主并不是对立的,我们能否找到适宜的策略,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同时懂得遵守基本的规则呢?例如,希望幼儿按需取餐,可以制作表示最少要取多少食物量的标记,以保证幼儿营养的摄入.遵守了这个规则后,幼儿可以适当多取自己喜欢的食物.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也是如此,我们要尊重幼儿,给予幼儿自主选择和自由游戏的机会,但也要提出或与幼儿商定大家应共同遵守的规则.这样的自主才对幼儿道德的发展有意义.

最后,谈谈幼儿园实施自主进餐的具体指导策略.在充分理解了自主进餐背后的理念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幼儿自己盛饭盛菜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自主进餐的核心.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打破长期以来幼儿“被动接受保护”的局面,在保证幼儿健康的前提下把实施自主进餐作为课程建构的一部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成长,获得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实施的策略并进行尝试,但这些策略还需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时调整.首先,关于进餐的环境和用具.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准备合适的音乐(可结合课程的实施如主题活动等来考虑),以营造温馨的进餐氛围,曲子可以一周一换;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布置相关环境介绍食物及营养知识(如开设墙面专栏),小班可以用真实的照片,中大班还可以尝试开展制定食谱的讨论活动(如,根据课程的需要,季节时令的特点,节日的特色)以及介绍每日菜品的活动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装饭菜的容器,在换(添)置幼儿餐具时,可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选择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成套餐具,花色品种不一定要全班一致,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机会;可以制作标志牌(中大班幼儿可以自己做)放在每种食物旁以示意规定的最少进食量.其次,关于进餐的组织.可固定每日进餐的时间,小班幼儿听信号,中大班幼儿自己看时间,到了点自行结束活动和收拾材料,然后如厕盥洗,做好进餐准备;实施自主进餐宜循序渐进,小班幼儿可在入园情绪稳定后开始,从自己端菜端饭开始;冬天要注意食物的保暖,必要时可由教师帮助盛饭盛菜;进餐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观察,在幼儿有需求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教师可与幼儿共同进餐,言传身教;允许幼儿在进餐时自然产生的适度交流;餐后幼儿自主收拾餐具、清洁桌面、漱口,然后自主选择到一定的区域活动,如阅读绘本,到自然角观察、记录等,也可以自主在指定的范围内散步,只要听到信号能及时返回.

在教育实践中,难的不是模仿和借鉴一些做法、策略,而是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实施策略.若理念正确,能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教师一定会找到适宜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然而即便学来了再好的策略,若不理解或没有真正领悟策略背后的理念,在实施时也会走歪的.决定教师行为的不是挂在嘴上的理论,而是教师潜意识里的教育理念.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把理论内化为潜意识里的教育理念,转化成自觉的教育行为.

自主进餐的背后论文参考资料:

自主招生论文

本文结束语:该文是关于进餐和自主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自主进餐的背后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自主进餐的背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