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爱类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和理性关爱,告别熊孩子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关爱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20

《理性关爱,告别熊孩子》

本文是关爱相关论文范本跟理性关爱和熊孩子和告别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熊孩子”现象不断出现,他们的行为有时让人难以忍受,后果不堪设想.“熊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者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细究发现,问题发生在孩子,但真正的病因却在家长身上.现在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做不到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并且对于孩子的顽劣习性视而不见,甚至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认为孩子年幼还不懂事,顽皮是幼年期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种种不文明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进行无原则袒护.

关键词“熊孩子” 家庭教育规则秩序

1“熊孩子”何以产生

1.1 重视学习成绩,轻视道德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努力,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发展,会给孩子安排一些自认为适合其发展的技能与强化课程知识的学习.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当代,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学业和个人发展都抱有过高的期望.过高的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背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则,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原本开朗活泼的孩子在这样的高压下容易产生神情抑郁,心烦气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又会开始因为害怕达不到期望目标而给自己继续施压,在这样不断的加压的情况下进行恶性循环.大多数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名列前茅就可以了,却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1.2 推卸教育责任,忽视家校联动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孩子的教育和性格出现问题,学校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忘记了自己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这个道理,所有的家长是懂得的.因此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家长一般都能够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当孩子入学之后,有些家长就做出了顺水推舟的决定,自然而然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的老师.这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工作就应当由学校教师来负责,家长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衣食无忧,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不是精神层次的.但教育子女是父母的一项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1.3 注重物质需求,忽视精神培养

现在的学生家长,大多数人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他们的儿童期及青年期,物质生活匮乏,他们的父辈所能提供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远远达不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并且当时学校教育的各种条件也相对较差.所以当现在他们这一代成为父母之后,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快乐,表现形式则是对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无理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孩子骄纵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他们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培养,精神上的财富才是一个人的灵魂.

1.4 放纵自由发展,忽视规则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随意和不在意,缺乏对孩子行为的管束和对其规则意识的培养,孩子没有对社会规则和秩序的敬畏感,他们自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但是,其实他们对这些都产生了误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父母一味地顺从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对其肆意放纵,导致孩子为所欲为,肆意妄为.其实教育是一种生成性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潜移默化地成长,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决定的同时,不能过分地给他们自我决定的权利,因为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成熟的,他们做的决定更大程度上是跟随自己的想法的.这样无节制地宠溺孩子,不但不是真的爱孩子,反而是一种放纵,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毫无帮助.父母给孩子的爱需要经过判断和思考,用成人的思维加之正确的教育理念的辅佐,来培养孩子自制力、自控力和对规则、秩序的敬畏感.

2 应对举措

2.1 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孩子天生顽皮,可能不懂得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家长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该孩子一犯错,就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为他们开脱.孩子行为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教育观,不懂事和没教养是两回事,一味地宠溺,只会让孩子变得毫无教养,是非不分,在犯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却从不要求自己.部分家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合常理,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正视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道德教育

孩子犯了错误,部分家长不能做到理性、正确地看待孩子存在的问题.父母需要去听孩子的解释,帮助孩子主动地去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孩子一犯错就打.孩子“熊”,肯定和家长日常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整个家庭都围着他转,给孩子一种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的错觉,从而导致这些孩子认为所有人应该围着自己转,在哪里都可以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学习成绩对一个孩子的升学是重要的,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能否被社会认可光靠学习成绩肯定是不够的.家长不能给孩子造成一种只要念好书,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原谅的错觉.

2.3 树立父母权威,戒除护短心理

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要教育孩子学会尊敬自己的父母,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随意对长辈颐指气使、无理取闹的恶习,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无视自己的父母,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付出,那么日后也不会尊重别人.父母偶尔犯下的错误不会使孩子受到严重的伤害,只有那些持续不断的、一贯的错误才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永久的、不可磨灭的伤害.要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伤痕的办法是:掌握孩子成长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懂得孩子在该年龄段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应对态度.重庆某小区内一名6 岁男孩,趁电梯里没有其他人竟然冲着电梯按键撒尿.男孩尿完本想开门离去,不料电梯却因此线路短路,电梯门打不开,按键灯狂闪,电梯灯也跟着熄灭,画面里男孩被困在黑漆漆的电梯中.万幸的是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男孩最终被安全救出.男孩的行为令人发指,其父母的表现更令人咂舌.一开始他们还不断狡辩不承认,为男孩护短,直到看到了监控录像,铁证如山,才无从狡辩.

2.4 避免过度关注与保护,发展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需要学习尊重自然法则和自然秩序.孩子必须体会到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遵守秩序,一个人的自由会受到影响.“熊孩子”的种种行为正是因为无视规则和秩序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父母做不到一辈子都保护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这样做.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的勇气、力量、担当,要让他们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挫折和波澜.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会尊重秩序和规则.

2.5 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人生有风风雨雨,有不幸,有苦难,有失败,也有眼泪.“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能吃苦,敢于面对挫折,经得起磨难的人才是一个品质坚强,心理强壮的人.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温室里的花草怯于见风雨.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强壮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指出孩子的缺点,一些家长一直都只关注孩子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也就造成孩子以为自己什么都好的观念.适当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孩子意识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缺点,但要勇于改正缺点.要让孩子尝试失败,不能一味地宠着、纵着孩子,让其享受他成功的一面,而要适时地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有失败的一面.这是要处理妥善,要让孩子明白挫折失败是难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

2.6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而学校则是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社会的主要场所.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互相交换孩子的各种信息,让学校了解孩子在家时的种种表现,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熊孩子”惹祸并非天性,而是暴露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和弊端,要让“熊孩子”不再那么任性,亟需补上教育这一课.今天不为他们的教育买单,明天就可能会为他们的犯罪买单.

参考文献[1] 万可宜.别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熊孩子”[J].新课程(下),2014(6):17.

[2] 张轶群.家校共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少年儿童研究,2012(11):31-33.

[3] 文森特·帕里罗.当代社会问题[M].周兵,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孩子:挑战.[M].甄颖,译.北京:生活书店出版社,2015.

[5] 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M].张雪兰,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9).

[6] 张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6-150.

关爱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理性关爱和熊孩子和告别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关爱本科毕业论文关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