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城市景观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海绵城市背景下,旅游城市景观水系的生态功能型构建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城市景观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28

《海绵城市背景下,旅游城市景观水系的生态功能型构建》

该文是城市景观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和旅游城市和海绵城市背景和水系有关论文怎么写。

摘 要:当前我国旅游城市的景观水系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环境问题.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今后应积极构建生态功能型城市景观水系,使旅游城市的景观水系能对城市水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可通过构建涵盖景观水源、水系沿岸、水体水面及底部的全方位的功能型生态水网,充分利用各类型的水生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自然植被系统重构建的途径实现目标.此外,对生态工程的重视要贯彻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以此保障生态功能型景观水系的建设与运营维持,为旅游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关键词:景观水系;生态功能型;旅游城市

1 构建生态功能型景观水系的内涵

目前,我国各地均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淡水资源紧缺,研究表明:大多数地区的缺水主要属于质量型缺水,即各种各样的水污染问题使得有限的淡水资源更显缺乏.当前我国各地城市相继出现的城市景观水系污染问题大多都是富营养化污染,在每年春末秋初气候适宜的季节,景观水体中会出现成团的藻类,水质浑浊,外观发绿,水体透明度极低,有的地方还散发出浓重的腥味,即使定期更换和注入新水,也难保持良好的色泽.这与当前我国各地的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关系密切,但与景观水系的生态体系构建也有密切关系.随着这种现象的日益严重,近年来,在分梯度用水政策广泛推行的同时,人工湿地、海绵城市等概念也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逐渐兴起,与此有关的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大型水生植物水质修复技术、生态浮床及生态驳岸构建技术、构建沿岸植被缓冲带[1]、雨水及生活废水收集利用技术[2]等工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3]也日益受到瞩目.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水安全保障,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开封、杭州、武汉等重要旅游城市均在城市建设中将景观水系置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城市景观水系与有关生态工程技术结合也成为其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此趋势下,必须构建合理的功能型体系,使各种水环境生态工程技术能够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使人工构筑的景观水系能够像自然水系一样拥有一定的水质自净功能,使景观水系在城市水循环系统中不但不会成为单纯的消费者,反而能成为净化水质的贡献者,这就是生态功能型景观水系的内涵.

2 生态功能型景观水系的构建目标

从研究深度及实践效果来看,生态驳岸构建技术[4]、人工湿地水质处理技术[5]、生态浮床及大型水生植物水质修复技术[6],以及构建沿岸植被缓冲带[7]这些旨在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工程技术方法在国内有较成熟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工程技术方法均为水质生物修复中的大型水生植物水质修复法,所用大型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香蒲、鸢尾、凤眼莲、大薸、睡莲、荷花等景观植物,因而在景观水系建设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方法而构建成功的生态功能型景观水系应达到以下3点功能性目标:

(1)借助于中水回用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活废水及过量雨水作为主要补充水水源,而不是自来水.(2)能够通过生态沉淀池、生态滤沟、沿岸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等景观水系组件对生活废水实现一定程度的预处理,使其在进入景观大水体之前或进入排水管道主管道之前,出水水质能够达到一定的中水回用标准,而不是以随意直排的方式进入自然环境中.(3)能够借助于水系景观中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截留、过滤等作用,使雨季城市中的过量雨水迅速被各类景观水系绿地类型所吸纳,或者能够对地表径流雨水实现一定程度的预处理,从而使雨水在最终流入景观水系中时,不至于因携带有废弃污染物而影响水质.

这3 个目标与近年来我国倡导的“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关键理念十分吻合.

3 构建生态功能型景观水系的途径

考虑到景观水系在参与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方面的作用,在旅游城市市政工程等项目实践中,应通过以下方法与途径构建生态型景观水系,以实现其功能性目标.

3.1 大力加强水系景观的生态功能性设计

加重生态工程建设的份量,严抓方案设计的生态技术含量、及预期生态效益监控,最终构建一个涵盖景观水源、水系沿岸、水体水面及底部的全方位的功能性生态水网.

3.1.1景观水源.以经济节约、环境生态为基本原则,积极开辟新型景观水源,由溢流性雨水、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回收水共同组成市内景观水系的水源.上述水源的景观应用基本流程为,经过人工湿地初步过滤处理后,再根据系统出水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下一步的人工湿地净化处理或进入的市内主体性景观水系.要确保所有的水源在进入城市主体景观水系之前,水质都达到相关标准的质量规定.

3.1.2各类水源进入目标主体景观水系之前.结合相应的城建配套设施,对雨季市内各区汇聚的溢流性雨水进行汇聚储蓄,以便根据景观水的季节水量变化进行调用;对从各区所汇聚的溢流性雨水,应经过初步的沉淀预处理再将其输入市内景观水系.而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应用要谨慎耐心,应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的实践经验,针对旅游城市餐饮酒店多、餐饮生活污水占主导、水中有机质含量多的特点,重点试验各类型的人工湿地生物处理技术,制定基于生态展示设计的“非污水处理厂”式的专项处理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在试验效果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应用.

3.1.3 景观水系沿岸.对新建景观水系采取生态驳岸技术,对现有的景观水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生态驳岸技术改造,并大量运用喜湿性乔灌木、湿生草本植物、大型挺水水生植物等来形成自然幽静的沿岸植被缓冲带,形成可游览性强的城市滨河绿地景观,以保证景观水体与沿岸土壤之间的生态交流,维持水体健康的自净能力,形成真正的“活水”.

3.1.4景观水系水面.根据水质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在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严重的地段以及各区生活废水集中处理池中,利用生态浮岛技术进行水质修复、景观美化.

3.1.5景观水系底部.为了安全,城市景观水系的深度不宜超过0.7m,这种深度又容易因为夏季水温过高而不利于鱼类、水草生存.出于生态性考虑,湖、池中部水深可以控制在1.5~2.0m.从长远考虑,旅游城市的生态型水系景观建设可以将苦草、菹草等大型沉水植被的恢复作为远期建设目标,将“水质清澈、水草成丛、鱼草虾蟹共生”作为最终外观目标.

3.2 充分利用各类型水生植物,建设相应的植物资源库,从不同角度构建自然植被系统

3.2.1挺水系统.重点利用芦苇、菖蒲、茭白、鸢尾、千屈菜等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在景观水系沿岸处构建植被系统.其特点是现有可供选择的物种多;建造成本低,综合效益高;管理容易;研究时间长、构造形式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

3.2.2漂浮系统.重点利用凤眼莲、大薸、浮萍等漂浮类植物;水生美人蕉等挺水类植物,借助于特制的无机载体浮床,在景观水系的水面空间构建植被系统.其特点是植物的长势受水质影响较大,净化效果不尽理想;后期管理难度大;浮床易受风浪雨洪的冲击而损坏;常用的塑料类浮岛载体易构成新污染源.其实践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2.3沉水系统.重点利用菹草、伊乐藻、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在景观水系的底部空间构建植被系统.其特点是沉水植物易受到底泥毒害、水体溶解氧含量、光照、营养、水温、水深、碳胁迫,以及浮游藻类的竞争等方面的影响,其构建恢复在此3种措施中最为困难.

在实践应用中,可将挺水系统水质修复法作为先锋的水质修复方法,以漂浮系统和沉水系统为后期辅助修复方法,逐步构建全方位的水质修复工程系统.

3.3 切实抓好景观水系的生态功能性建设,对生态工程的重视贯彻整个项目管理过程

(1)借助“海绵城市建设”的春风,通过政策性规定,推广旅游城市水系景观的生态功能性建设.(2)通过行业专家把关,在方案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严抓方案设计的生态技术含金量,避免浅尝辄止、挂名式的假生态设计.切实构建规范、科学的人工湿地、生态驳岸、沿岸植被缓冲带、生态浮床等水环境生态工程,使其能够通过自然更替成为组成景观水系生态链的有效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良好的旅游景观效果.(3)加强相关水系工程项目的预期生态效益监控与测评,不能单单关注商业经济效益、和旅游文化效益.鼓励科研单位参与本地景观水系的后期维护与管理,以便加强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出现问题及时科学处理,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为后续项目积累经验,而不是进行原始的植物移植更新、更换水体,或简单粗暴的水质物理化学净化.

4 小结

当代旅游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应因地制宜,积极进行上述多种生态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构建生态独立性更强的景观水系,以此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并避免陷入质量性缺水、黑臭水满城的尴尬困境,使旅游城市呈现“宜游、宜居、宜创业”的时代新风貌.

参考文献

[1]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

[2] 沈耀良,王宝贞.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3] 钟春欣,张玮.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3)

(责任编辑禾初)

城市景观论文参考资料: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期刊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城市规划杂志社

该文结论: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城市景观本科城市景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旅游城市和海绵城市背景和水系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