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借贷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多头借贷乱象:一人一年从30多平台贷款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借贷范文 类别:学年论文 2024-01-24

《多头借贷乱象:一人一年从30多平台贷款》

本文是关于借贷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多头借贷乱象和一人一年和贷款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多头借贷指同一借贷人在2家或者2 家以上的金融机构提出借贷需求的行为.一般来说,当借贷人出现了多头借贷的情况,说明该借贷人资金需求出现了较大困难,有理由怀疑其还款能力.

《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大多数贷平台及数据征信公司并不会让别人共享自己的数据,因此借贷者在多个平台重复借贷,以贷养贷的行为并不少见.

借贷者为何能够轻松实现多头借贷,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贷平台的高收益及风控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堪称“暴利”的贷平台来说,投入成本降低坏账,不如用在大量获取用户上面.此外,征信数据的不统一,信息的不对称也加大了贷平台进行风控的难度.

多头借贷欠债累累

调查发现,多头借贷往往始于借款人的“以贷还贷”.统计发现,大约50% 的借贷者曾向2 家或2 家以上的机构申请过借款.

王博( 化名) 是来自广西南宁的一名大学生,2016 年9 月考入广西一所大学.入校不久,王博通过“名校贷”借款3000 元购买了一部相机,还款期限为3 个月,王博向介绍贷款的中介提供了自己的学生证复印件、本人正反面照片、家人及老师同学的等.

3 个月后,打算按约还款的王博被平台告知需要还款9000元,对方称,3000 元借款是扣除了中介费、手续费、调查费等相关费用后结余的,王博实际借款为6000 多元,叠加3 个月的利息及本金为9000 元.此时,王博已经无法联系到之前推荐借款的中介.

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王博不得不接受了催收方的要求,去其他平台借钱来偿还借款.

“在需要还第一笔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打工、做家教能够偿还,没有跟家人沟通.但是借款逾期后,的电话、短信接踵而至.对方声称已经找到学校,要抓住我.”王博说,“后来催收方逼迫我去其他平台借钱,来偿还他们的债务.”

“刚开始以贷还贷的时候,也想过求助家里,但害怕父母责骂.”王博说,在欠债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的时候, 他只能选择继续在新的平台借款.到后来王博向家人求助时,债务的规模已无法控制.

据王博家人介绍,王博在“速速借”共借款37 次,欠款78400 元,此外,他还在“钱宝”“任我花一年”“借钱快”“贷上钱”等32 个平台借款8.6 万多元.

王博家人称,在偿还了约13万元贷平台借款后,目前仍有十几家平台,通过电话、短信形式向王博及其家人.

与王博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19 岁的大学生童浩( 化名),在上大学后不久,童浩通过贷平台借款1 万多元,与女友去韩国旅游,随后因无力偿还,又向多个平台借贷用于还钱,2 个月时间,欠款迅速累计至3 万元.

除了“连环贷”缠身的借贷者之外,记者还联系到了一位网名“锤子”的职业借贷者.“锤子”两年前因为,接触网络借贷,后来越滚越大,如今欠款近40 万.在经历了与催收人员斗殴,断绝与朋友联系,更换工作、居住地点后,“锤子”表示,他不会给借贷机构还款,还会继续借下去.因为已经成为贷机构的“黑户”,“锤子”想要借新钱越来越难.他称,现在主要依靠新平台借款.

“百融金服”于2017 年7 月发布的《2017 年贷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大约56.5% 的借贷者申请贷次数达到或超过了2次,其中申请2 ~ 5 次的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6.7% ;申请多次借款的群体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在1 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

“借款人本来自制力不强,造成这些想借很多钱的借款人,在一个时段把很多借款平台全部借了一遍.”“91 征信”创始人薛本川告诉新京报记者.

另据媒体援引贷平台经营者观点称,对于本身没有还款能力的贷款人,在催收时诱导用户拆东补西,也是造成多头借贷的一个重要原因.催收者利用借款人对于多头借贷认识的不足,诱导借款人借新还旧,以完成自身业绩.

征信缺失导致平台“蒙眼狂奔”

在业内人士看来,征信数据的缺失是平台难以预防多头借贷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在平台有意愿的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以得到区分.

“预防方面,平台会接入很多数据公司,或者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情况,来判断借款人到底负债有多高,这是常见做法,但不是每个平台都这么做.”薛本川表示.

“央行的征信体系,可以避免借款人超出自己偿还能力的借贷行为发生.”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砢表示,例如,某借款人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借款、借贷信息会汇总到人行征信中心,根据借款人共债情况,人行征信中心的征信报告可以判断其总的风险敞口,当其借了多家银行、达到总额上限时,商业银行会看到相关提示信息,就不会再给这个借款人贷款.而目前在人行征信体系外,不用说贷,就是整个互联网金融,都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征信体系存在.

“关于贷多头借贷的问题,现在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征信数据库,大家不能通过数据的沟通解决多头借贷的问题.”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贾裕泉表示,监管、政府应该去打造这一公共平台,来解决多头借贷的问题.“在这部分问题能够解决、风控能力能够保证的情况下,应该让更多资金进入市场,而不是限制发展,造成现在的供应不足、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致使用户获取的非常高.”

在贾裕泉看来,大数据时代和后续能够延续的长期借贷行为下,还款能力是可以被区分出的,只是发放贷款的平台愿不愿意做区分.“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这些平台是没有动力下降的,按道理来说,对真正守信的人,应该能够把利率降下来,降到合理水平.”

另一个让贷平台忽略风控的原因在于暴利.在业内人士眼中,当有巨大的利润摆在贷平台面前,足以超过坏账带来的风险时,风控对他们而言便是可有可无的状态.

“贷的利率算成年化,很多超过100%,100% 之内都算是业界良心平台.如果我做风控、把坏账率从40% 降到35%,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更多地获客、拉到一些机构的资金.”某反欺诈技术公司副总裁张元表示,“贷们在这其中投入很高人力做事前的风控,已经没有真实意义了.大多数贷平台的风控都是在裸奔,零风控的不在少数,即使有风控也是在讲故事.”

2017 年3 月,有媒体曾援引一家贷平台CEO 的话称,“我们不关心风控,只要坏账率低于50%,我们就可以盈利.”该CEO 称,行业普遍的坏账率在20% 以上,但依然暴利.

据新华社报道,贷平台“钱站”APP 的一款“先花钱”产品显示,一笔57 天期的1000 元借款,虽然利息只要1.05 元,但还要收取信息认证费、风控服务费等总共96.95 元,实际到账金额仅为903.05 元.这样算下来,综合借贷年利率高达505%.

此外,“钱站”上一款“侠”的产品,逾期1 天要收取滞纳金20 元,也就是说一笔1000 元的借款,只要逾期50 天还款金额就要翻倍.

除了暴利的驱使,还有赌徒的侥幸心理.

“没有任何一家贷平台不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没有一家会相信这个风险最终落在自己头上,每家平台都在击鼓传花.所有人在做任何事时,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这行业的利润非常大.很多人会想,只要在这行里干一段时间,自己的利润就出来了,哪怕后面‘盘子’砸了,但前面本儿已经赚回来了,后面就算有损失,也是净利润而已.”张元说.

在张元看来,“零风控”存在的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赌红眼的赌徒,现在的运气特别好,每次都能赢到10000 块,那他就不会在乎每次拿出100 元给人当小费.如果每天只能赢20、30 元,他一定会把账算仔细点,把各种漏洞堵得严一些”.

国内某大数据公司战略合作与合规总监陈威则并不完全赞同“零风控”的看法,贷也并非完全没有风控,“比如通过短信内容确定你的额度和逾期情况,只是我们借款端感觉是没有风控的,另外,按照他们现在的投入产出比,风控更多体现为电话催收,所以变相成为了零风控”.

(摘自《新京报》 本文作者:王全浩 黄鑫雨 陈鹏)

借贷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结束语,此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多头借贷乱象和一人一年和贷款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借贷本科毕业论文借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