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汉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汉语古文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方面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汉语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3-01

《汉语古文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

本文是汉语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汉语古文语篇和连贯和词汇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刘青松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衔接论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依据衔接理论,结合语言实例,详细地探讨了汉语古文语篇中各种词汇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重要意义.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表达连贯,旨在增强语篇的连贯能力.

关键词:语篇连贯;词汇衔接;复现;搭配

作者简介:刘青松(1992-),男,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应用语言学、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170-02

一、引言

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衔接关系是语篇性 (textual) 的体现也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对衔接的种种分类中,韩礼德和哈桑的分类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他们认为,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词汇衔接不同于其它的衔接方式(如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等),它不受语法的束缚,能够在较长的语篇中有衔接力,而不只是衔接相邻或相近的句子.学者们一方面著书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力求将其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汉语古文语篇中,使用词汇衔接的情况明显多于使用语法衔接的情况.本文选取了四篇汉语古文名篇,拟从词汇衔接的角度谈一谈该手段的纽带作用及其在古文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二、理论综述

Quirk(1985)把衔接定义为文本中的小句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和语用关系的正式语言实现.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衔接定义为语言中存在的一组可能性,将文本连为一体.本文认为,衔接的最大作用是表明句子之间与段落之间的联系,它使得若干句子和段落结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词汇是集词成句,集句成段,集段成篇构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史煜(2004)认为,没有词汇,语篇便无从谈起,但是语篇并不是若干词汇的简单聚集,而是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建立起来的一种连贯表达.Hoey (1991) 认为,词汇衔接是谋篇机制的主要手段,语篇中句子之间通过语义关系相互联系.张德禄(2003)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涵盖范围,认为语篇的概念意义关系、人际意义关系、多元意义关系以及跨类衔接机制都对语篇具有衔接作用.

语篇连贯该如何来定义呢?韩礼德和哈桑(1976)使用“texture”这一术语来表示连贯.他们认为,语篇的连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境的连贯,因此在语域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自身的连贯,因此是衔接的.在语篇分析领域,一般认为衔接是语篇的表面结构,而连贯则是语义的深层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衔接是为连贯服务的.

三、文本分析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复现 (reiteration)和搭配 (collocation).复现关系指一个词从原词或同义词(近义词)或概括词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同一语篇中.正是借助了选择运用这些词项的手段,一个语篇才实现了前后呼应相互依赖和统一连贯的语义效果.复现包括四种形式: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泛指词和重复.搭配关系是指在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语篇中,与此话题相关的多个词项在语义上相互搭配,相继出现在该语篇之中.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汉语古文名篇,观察发现:古文语篇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衔接手段是复现关系中的重复和同义词(近义词),另外搭配关系也频繁出现.故本文重点讨论分析古文语篇中的上述三种词汇衔接手段.

(一)重复

在一个语篇中某一词项反复出现、多次强调,达到突出某种主题思想的语篇效应.汉语古文的作者(尤其是议论文体裁)常常反复强调某些字词,这样的词汇衔接既引起了读者对主题思想的注意又实现了整个语篇的前后连贯.

例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节选自《师说》

《师说》是一篇非常出名的议论文,教育后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作者指出,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解惑”即“传授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解惑”作为此文的关键词,在文中重复出现多达9次.作者借用重复这一衔接手段,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另外,文中更是多次重复出现与“师”相关的词语如“师者”“从师”“师道”“耻师”“择师”等.如此一来,全文显得统一紧凑,紧扣主题,表达流畅且连贯.

(二)同义词(近义词)

在语篇中对某个原词进行多次重复,有时会显得累赘而乏味.为了追求语篇的美感,使得语篇多姿多彩,语言使用者常常借助同义词(近义词)这一手段来表达某一个词项意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同义词一般被定义为表示人、事物、行为、状态或性质等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之间的复现接应关系.

例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节选自《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中这一段,使用了较多的近义词,如“尽锱铢”“如泥沙”“南亩之农夫”“机上之工女”“在庾之粟粒”“周身之帛缕”等.这样的排比句使得语篇生动形象,前后统一连贯,集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奢靡腐化,铺张浪费民力财力的数量巨大,对百姓极尽压榨剥削,为下文描述劳动人民起义反抗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例3: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节选自《过秦论》

以上两段中也出现了一组同义词,主要讲述秦国君主将当时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其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御宇内”“制六合”等都是“V+O”(即“动词+宾语”)的结构.动词均互为同义词,表现出秦国君主统一并驾驭中国的形象,名词亦互为同义词,指代整个中国.借助同义词词汇衔接,整个语篇变得逻辑清晰,前后连贯,联系密切.

(三)搭配

如上文所述,搭配关系也是一种意义组合.一般来说,当语篇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时,必然会出现与此话题搭配的其它词项,从而实现语义上的统一连贯.例如,以“冬天”为话题的语篇中,常常出现“寒风凛冽”“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北风呼啸”等与气温、风雪相关的词语.

事实上,搭配关系是一个跨度很宽泛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词汇衔接都可以视为搭配关系,如互补性衔接(男孩VS女孩、城市VS乡村),反义性衔接(多VS少、大VS小),上下义衔接(动物VS虎、狮、兔、羊)等.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系统下的各项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语篇中词汇衔接的搭配关系正体现了这一点.

例4: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背景色千变万状,不可殚纪.

——节选自《庐山草堂记》

《庐山草堂记》是山水游记的名篇,主要描述了草堂及草堂周边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节选的这一段,各句句首分别为“堂北” “堂东” “堂西” “其四傍”,明显互为地理位置方面的搭配衔接,而“泻阶隅” “落石渠”“累累如贯珠” “霏微如雨露”则可视为两对互补性的搭配衔接.最后一句“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展开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出现的“花”“云”“月”“雪”,这样的搭配衔接进一步衬托出草堂的美,与上文呼应,使得整个语篇一气呵成,统一连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构筑连贯统一的古文语篇过程中,词汇衔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古文语篇的分析理解,必须把握住全局,注重分析推敲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从而准确认清语篇的统一性与连贯性.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6.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3]Hoey, Michael.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Quirk, R, S. Greenbaum, G. N. Leech & J. Svartvik.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5]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6]苗兴伟. 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 外国语, 1998( 4).

[7]史煜. 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探索[J]. 山东外语教学,2004(4).

[8]张德禄. 衔接力与语篇连贯的程度[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

汉语论文参考资料:

古代汉语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上文点评:上文是关于汉语古文语篇和连贯和词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汉语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汉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