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医学影像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构建区域医联体医学影像云平台的实践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医学影像范文 类别:论文摘要 2024-02-16

《构建区域医联体医学影像云平台的实践》

该文是医学影像类有关论文怎么撰写和医学影像和联体和实践探讨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摘 要】组建医联体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通过构建区域医联体影像云平台,可以实现医联体内影像数据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让患者更加便捷的享受高质量的影像诊断服务.

【关键词】区域医联体;医学影像;云平台

Construction of the Medical Imaging Cloud Platform of 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CHE Yongmao,XU Daoliang,JU Yijun,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6,23(6):70-72

AbstractThe 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can optimize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promote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ing cloud platform of regional 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 sharing of imaging data can be achieved to improve serviceability and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of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let patients enjoy high quality services of imaging diagnosis conveniently.

Key words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Imaging; Cloud Platform

Firstauthor´s address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225001, China

2015年3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指出,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以提高基层医学影像服务能力.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区域影像信息化系统,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疗服务和更好地实现医疗资源辐射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探讨如何依托医联体构建区域影像云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医学影像服务.

1我国区域医疗影像中心建设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已经在建设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平台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在运行模式上以区域影像诊断平台建设为主.上海市松江区区域影像联合体是以区域PACS为基础,以区域影像诊断中心为核心,通过构建区域内的医学影像信息、诊断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区域内医学影像资源和影像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区域影像联合体可实现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影像数据的上传、集中管理,以及影像信息、诊断报告的共享和调阅[1].江阴市构建了覆盖全市36家医疗机构的区域PACS 系统,均以DICOM 标准进行统一存储和通讯,实现江阴市辖区内所有数字医学影像图文报告的调阅、管理和互通共享,并以江阴市人民医院、江阴市中医院为核心建立了两大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实现了“基层医院拍片,上级医院阅片”的会诊模式,解决了基层医院有检查设备但诊断水平低的问题[2].

在医疗影像信息平台架构模式上,以混合架构和分布式架构为主.苏州市通过构建了混合架构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平台,采用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文档索引的架构,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直接把影像及报告发送到数据中心.同时可通过数据中心查询或提取感兴趣的影像及报告[3].北京市远程医疗试点采用分布式影像存储架构.分布式架构的核心是将各医院产生的医疗影像资料存储在各自的影像存档系统中,保持医院内部存储架构不变,通过区域医疗影像网关,实现医院自身PACS系统与区域影像管理平台的对接[4].

通过医学影像区域服务平台,在区域内实现最大程度的即时共享,促进区域医疗同质化,以便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诊断服务,可减少重复检查,减轻病人就医负担.

2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现状

本研究利用座谈会、调查表等方法对8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疗现状进行调查,从患者、医生及医疗机构三个维度对其远程影像诊断需求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发现,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不高、影像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低等问题普遍存在.患者希望减少重复检查,医生希望获得患者全部的影像数据,并能够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等.

2.1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人才缺乏

人才问题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基层医疗人才缺乏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8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中心在从人员数量上严重短缺,共有从事影像专业人员20多名.基层医疗机构影像人员严重短缺,导致出现有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的现象.从技术水平看,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存在学历偏低、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术职称偏低的现象.对影像诊断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缺少有效途径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是影像从业人员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

2.2影像基础设备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保障.大部分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只拥有基本的影像设备如CR、DR 等,没有CT、MRI等设备.但随着各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诊断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调查显示,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正在计划引进CT等大型影像设备,少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还计划引进核磁共振设备.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尚不能满足群众对医学影像诊疗的需求.

2.3影像信息系统基础条件薄弱

目前,各基层医疗机构的PACS系统建设水平不同,有2家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当地卫生计生部门统一建设的PACS系统,数据统一存储在当地卫生计生部门机房,院端可根据工作需求调用患者影像资料.其余基层医疗机构均使用单机版PACS系统,数据基本都是单机保存或者刻录光盘保存.整体来看,8家基层医疗机构系统使用效率低下,且在建设初期并未考虑后续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存储需求,以及运营保障问题,对影像数据再次利用均未开展.

2.4影像诊断与指导需求迫切

访谈中,8家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影像中心工作人员都表示,每天都有需要协助诊断需求,迫切希望建立远程影像诊断支撑.部分工作人员表示,希望由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影像检查,上级医院进行诊断.访谈中发现,患者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够得到上级医院诊断表示欢迎支持,也提出希望不要另外增加医疗费用.医患双方均希望能够获得上级医院方便快捷的远程指导.

3医联体影像云平台的构建

通过影像云逐步实现与基层医院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探索医联体内部医学影像分工协作和上下联动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再造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协调性的诊疗服务,推动医学影像信息资源共享.

3.1总体设计

医联体影像云平台采用云存储技术,设有统一的计算单元,结构上分为数据中心端和医生用户端.数据中心端可完成影像数据获取、计算、重建、分析,医生用户端可进行交互控制和展示.区域影像数据中心包括运营管理中心、数据统一存储中心、影像统一计算中心,承载着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医学影像数据的归档、存储、交换、分发、管理、监控、即时计算、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及共享应用等.建设区域医疗专用网络,各医疗机构通过专网可连接到影像云数据中心并上传数据.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将全部存储在数据中心,基层医院无需建设数据中心,上级医院现有第三方成熟的PACS 系统无需替换,只需要与医联体影像云平台按照DICOM标准进行数据对接即可.

3.2功能架构

医联体影像云平台架构分为三层:数据集成层、技术服务层、资源服务层.(1)数据集成层.在医院部署云PCAS采集影像设备数据的同时,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相关诊疗数据并进行整合,将集成后的医学影像数据按策略传送到云平台.(2)技术服务层.承载着医学影像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统一计算.(3)资源服务层.承担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影像业务应用服务,医学影像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应用服务.

3.2.1 查询调阅服务 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可高效便捷使用云PACS系统,影像科室和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快捷地获得医学影像区域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共享医学影像数据,以及诊疗资料的浏览、图像处理与诊断功能.

3.2.2 集中诊断服务 基于医联体影像云平台,依托城市大医院建立医学影像集中诊断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将医学影像检查图像即时上传到数据中心,云平台根据设定策略将影像文件分发给诊断服务专家,并即时通知专家对分发到的病人影像进行诊断并出具诊断报告,然后提交给平台,最后平台将诊断结果及时反馈给申请的基层医疗机构.

3.2.3 影像远程会诊服务 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区域服务平台的区域内或跨区域远程医疗系统,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可登录到远程会诊系统中申请预约会诊,会诊管理系统通过查询名医系统数据库,确认会诊专家,并与之确定会诊时间.专家会诊预约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将会诊患者的基本信息、体表征象、病史资料、影像资料等相关医疗信息收集到远程会诊系统中,为会诊做好准备.

3.2.4 技术培训服务 基于医联体影像云搭建的医学影像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平台,可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在线教学,专家可以将自己的课件和教学视频上传到平台中,为广大影像医务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通过注册登录到平台,可在线参加专家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在线听课,也可下载相关资料以及在线咨询,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4成效分析

自试点建设医联体影像云平台以来,已经有2家医疗机构接入到影像云平台.

4.1患者享受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试点基层医疗机构在3个月内共接入影像资料3 000多份,其中获得上级医院指导的远程影像诊断1 100多份.通过医联体影像云平台,患者可以就近检查、获得影像诊断结果,有效解决了病患往返医院重复检查问题.同时,通过影像平台患者可以更方便地找到权威专家,并让专家及时查阅自己的历史影像数据.

4.2提高了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

试点基层医疗机构直接使用影像处理功能、强大的影像智能决策云PACS替代原先单机版PACS.通过建设医联体影像云入手,与各基层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

4.3加强医疗机构技术人才培养

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实际案例中不断提升临床诊断水平.通过建立影像云平台,可由上级医院专家带动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促使其提升自身的临床诊断水平和经验,而且可以整合优质技术专家与临床诊断专家资源,为基层影像诊断人员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个性化的课程培训,基层医疗人才瓶颈.

4.4解决了卫生计生部门资源优化、统一管理的诉求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能准确的获得辖区内实时的数据统计,同时通过对诊断结果和各项指标的数据统计和对数据的挖掘分析,为及时干预疾病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科学依据.

依托医联体构建区域影像云平台,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技术问题,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对影像设备等医疗资源统筹管理,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序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进而平衡医疗卫生资源,更好的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程加伟,夏进东,王伟时,等.上海市松江区区域影像联合体(I期)建设及初步成效[J].中国卫生资源,2011,14(5):303-305.

[2]肖军,肖成林,王云永.江阴市基于云服务的区域影像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3):271-274.

[3]陈小康,戴春林,鞠鑫.基于混合架构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平台技术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4):325-329.

[4]王晖,谷水,张世红,等.北京市区域PACS和远程影像管理平台建设思路[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21-24.

医学影像论文参考资料:

医学影像论文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

医学影像学论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

此文点评:这是一篇关于医学影像和联体和实践探讨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医学影像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医学影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