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东方相关论文如何写 和东方渐白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东方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29

《东方渐白》

该文是东方相关本科论文范文跟东方类本科论文范文。

黎雨朦

总在一起吃午饭的朋友说,大学以来最不习惯的就是不用再每天为考试心烦,有时夜里做梦醒来,总要反复问上自己几遍,真的就可以不去应付初高中那样层出不穷的考试了吗?朋友说,每次在夜深人静听到自己的答案,都觉得是天堂.

大概就是应了那句古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有人白天想着吃,晚上便梦见鸡腿.有人白天总琢磨考试的事,晚上躺下便梦见洁白的试卷和分数.有人白天虽然什么也没想,但夜里翻来覆去可能一点也不得闲.专业课上讲这是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心理学人人各有一套,但真能用来解忧的方法,我想其实很少.

十二年义务教育,让学生习惯了压力生存.我也常梦见考试,只是很少梦见算数,入大学第一年,倒是常常梦见自己三试写的那篇作文.梦里也没有当日考场肃穆的氛围,只是坐在桌子前,总也写不好最后一句话.涂了写,写了抹,搞得作文纸皱巴巴的,最后带着遗憾交给监考老师.这样的梦做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称它为噩梦了,第二天清晨在镜子前洗漱,还很懊恼,就好像昨天真的上交了那样一个没有尾句的作文.

入校以来,也有时赶上老师们提起当年的三试作文.心中有愧,自知当日手中有汗,落到笔端,尽是写的磕磕绊绊,所以别的同学轻松交谈时,自己只有悄悄地在旁边沉默.

白天的沉默,晚上就钻到梦里折磨人.每次梦到交卷铃一响,自己交上那篇有遗憾的作文,翻个身就醒了.眼前是墙壁,头顶是室友均匀的呼吸声.拉开门出去,整条走廊静悄悄的,只有尽头的窗户露着一点光.

光辉历史,使学院有了人的眼睛,总是于无声处观望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想在我之前,应该有许多师哥师姐也曾站在窗户前,看外面树林里那个很显眼的布告栏.学院的规矩是一过零点,整个校园就只剩寥寥几盏地灯点亮.零点过后,整片参天古木间,最亮的就是当年刊登录取通知的布告栏了.

北京也不总是雾霾,有时深夜也见星星,风一吹,树林就像海浪一样抖动,越发显得那布告栏明亮,寂静.

晚上睡不着,白天上课就总打瞌睡,尤其是在外国文学董老师的课上.董老师讲这课有些年了,教材上的通通不讲,他自己就是一卷外国文学史.低年级刚刚入校的学生都爱他,因为年纪小,刚从模式化高中课堂走出来,没见过世面,对外国文学的绮漫世界很是着迷,其实是吃惊他那样自然地大谈性文化,将复杂的东西归总得很简单,将简单的事情撕扯得很复杂.

偏偏董老师风趣幽默有态度,就是不允许学生上课打瞌睡.脖子刚弯下没几秒,就忽然听到一声大喝,忙抬起头看,又看到他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自如地讲课.男同学瞌睡他最不耐烦,有时大喝,有时还忽然使劲跺跺脚.而女同学瞌睡他另有一套,就是明明没有提问问题,却叫你名字,让你上来答题.

我因为是瞌睡专业户的缘故,没少站起来看着他飞舞的眉毛,偷偷在心里猜测题目.待到驴唇马嘴回答了一通,他才慢悠悠地回问一句,请问这位同学回答的是哪道题啊?

回答完题,他就让出去洗洗脸清醒一下.他请人出去的方式很温柔,只是学生虽然常常盼望早点下课,但真正可以提前出去时总是会面红耳赤.学院的教学楼是典型的回形针设计,大廊套小廊,隔音板隔住舞蹈教室、音乐教室,但竖起耳朵仔细听,还是有各式回音笼罩,将教学楼变成蜂巢,处处是风景.

不知道是被请出去洗脸的次数多了,还是升了年级脸皮变厚,倒是越发享受旁人都在上课时,自己在“回形针”里到处乱走.那时从门缝里瞥见别人上课是件很放松的事儿,路过一个又一个盥洗间,和打扫卫生的阿姨聊两句,课堂时间就过去了.

课不爱听,日记也不写了,别人刚入大学的新鲜劲,我过了近一年才尝到滋味.一时之间,好像打开新世界大门,披上满不在乎的姿态,一切都变得异常简单.而白天过得轻松,晚上也不怎么做梦了,课堂碰上小篇幅的写作训练,也总是可以很快上交,待到之后收到评语,即使不佳,也很少挂在心上,更何况大部分的老师看到不好的作品,还是会第一时间选择相信是你的小失误,下次可以做好.

那样差劲的作文,评语里还是有期待的意味.

每年北京第一场雪时,就是扶持青年电影剧作计划的比赛时期.真正有能力备赛的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但一年级时恣意妄为的日子过久了,居然也想着试试.结果是当开始真的着手长篇军旅题材作品,才知道自己一个完整的段落也写不出.

那时负责比赛的方老师,鼓励斗志,写出再烂的台词,他也一直要学生坚持.我先是不肯拿未完成的剧本给他看,心里觉得自己扛一扛,还会像从前十八年来那样轻松自如地写出还不错的文章.后来截止日期越来越近,剧本写到六七场再写不下去,才终于服输,把烂透了的残缺剧本发到他的邮箱,在邮件里很慢地打上一句,对不起老师,这一届比赛我不参加了.邮件显示发送成功,此后两三天也没收到回复,只是偶尔听同学谈起比赛进度,心里惴惴不安,从前做噩梦总也写不出最后一句话的感觉又回归了.待比赛的事彻底告一段落,课堂恢复平静,教室再没有点灯熬油的景象,北京已经是春天了.

满院子的树接二连三的开花,也不知道哪天听到同学讲,再过两天校门口附近那家冬天里卖馄饨的摊子就要收了.本来花开教人释怀,但没馄饨吃的确令人心忧.用冬天的买了早春最后一碗馄饨吃完,不知怎的,就忽然下了决心,要重拾本领.

年级一级级升上来,创作课堂跑马灯似的,一节节完成.记得很长一段时期里,作业繁重,课后常常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去当面听讲作业.21 世纪还用过去那种绿色灯罩的台灯办公的单位,应该就是部队了.有时站在门前敲了两声门,老师还在低头批改作业没有抬头,我就只能再等一会儿.

总是看到同样的场景,脑海里便记得深了.和旁的五光十色的普通大学相比,军校的确肃穆许多.同样是老师批改作业,看在眼里,不知是统一的制式毛衣,还是台灯的缘故,总觉得比普通的学习生活多了许多重量.

渐渐把写好军旅作品当作首要本领时,主抓平日创作的林老师却按了暂停键.作品交上去,满怀信心地跑到办公室去领回作业,却被嘱咐留心身边小事,找到感觉才是第一位.

本来像吃饭喝水般简单的事,真正正视以待,却这么难.

然而大学毕竟多滋,人总要生活.专业课以外的时间,总是趣味横生.北京是看戏喝茶的好地方,也是广交善缘的好地方.电影学院、戏剧学院,几个同学打过交道,便常常在一起做事.那一时段,学校里的心态渐渐平和,学校外的轨迹也多了很多.语言句子写起来,也不总觉得是任务,应校外同学的请求,写了一些自导自演的小品、活动宣传策划,甚至写了几个校园广告.电影课、朗读会、知名作家签售会,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听音读写也可以变得很不一样.

之后北京又下了一场雪,新一届剧本比赛开始,我用了大量时间查资料,写写改改又用了一些时间,终于在截稿最后一天前上交了我的第一个军旅题材剧本.奇怪的是,听到获奖消息那天,在学院里看到方老师,他对我微微笑,刹那间两年时光好像不复存在.

三年级开始教我们写诗,把从前仿写歌词的本领拿出来,倒是总哄得教诗的钱老师眉开眼笑.钱老师是学院真正的老资格,学生爱戴他,对话使用敬语,然而尽可以在作业里调皮.写情爱的诗,写鬼火的诗,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突兀的一切诗篇,他总能支持.

而诗是最易写好的作业,也是最难.同样的两三行,是用了心的,还是临时赶的,他总能看得出.那日趴在桌前思考着他的作业,手旁相框里放着儿时的一张相片,瞧了半天,忽然就写下相框做题目,然后写了一个字做诗.第二日交上作业,心里还有些不安,怕他以为我偷懒,可几日后评语下来,他也很言简意赅,只说为我的进步高兴.人们总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阴晴不定.入学以来,天气怎样多端没觉得,自己手里的笔倒像一叶扁舟,时而顺风顺水,时而掉入臭水沟.好脾气的老师当你是失误,评语里有期待,坏脾气的老师先是不理睬你,然而不知哪日想起来把你叫到办公室教训.而大学时光,也逐渐教人懂得接受表扬,坦然面对批评.

第一届剧本比赛之后,二届三届就变得没那样夺目了.两三万的文字量很快完成,交给陪赛老师批改,上交评委会,奖项消息再很快落下来.无论是何种作业,完成起来也越发得心应手,有绿色台灯的办公室也就渐渐去的少了.公开发表的几篇文章反响还不错,有相熟的编辑老师开始直接打电话来约稿,有时碰上时间紧,即使在假期内,也可以专心熬上几个大夜,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

好朋友说,大学几年,终于可以看见我很放松地笑,猜子过得大概不错,应该不会再做噩梦以为自己写不出作文了.可其实她完全说错,时间过得越快,噩梦越会教人深夜穿过走廊,站到窗户前,看着外面林子里那一点布告栏的光,深知自己仅仅学到皮毛.

近期一轮比赛期间,学院要求不用打印剧本.那日上交了完整的电子版参赛作品,天光尚早,便跑到附近的复印室按照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的规格,给自己打印了一份完整剧本.打印机绿光走过,一时之间很想给当年教自己诗的老师再发去一篇作业.而其实按照学院教学计划,诗作课堂只有三年级时有一整学年,在那之后,课堂之外也再很少遇到钱老师.

回到宿舍翻出钱老师的邮箱,用了一些时间写了一首小诗发了过去,大概是晚间网路拥堵的原因,显示发送状态的小标转了很一会儿才完成发送,这时才后知后觉,原来可以理所应当等待评语的日子那么短暂,稍纵即逝.

四年时光,从入校时层出不穷的讲座讲演,到越发专门化、针对性的专业课,直至后期大量的个人创作实习,感恩学院提供机会,见过院外许多名家面孔,也与院内多位老师有过深入交流.学生于老师往往如流水兵,一届届过去,遍布各地.而老师于学生却不仅是铁打的营盘那样简单,更像是一面记忆里的旗帜,每有风动,总是鲜明.四年级下半学期临近毕业,白天基本无课,没有作业可写,对校外烟熏火燎的玩乐也淡了很多,只有留在宿舍里整理东西.以为四年过去,七零八碎的小玩意没少收集,可其实最理不完的是草稿纸,刚开始是不愿意把写过构思的纸扔到垃圾箱里,被别人看到笑话,后来是习惯,扔掉哪一张也不舍,索性就都归到柜子里.

整理得越向下,笔锋越幼稚,从前的细碎时光渐渐找上脑门来,直羞得人满面通红,好像又在董老师的外国文学课上打瞌睡,被温柔地请出去洗脸.有一点点红从纷杂的草稿纸后面露出来,心里隐隐猜到,真正翻到手里时还是红了眼眶.

一只大雁从这片森林中飞出,

人们说:看,那只大雁很神奇!

又一只大雁从这片森林中飞出,

人们说:看,那只大雁很神奇!

当数不清的大雁从这片森林中

不断飞出的时候,

人们会说——那片森林很神奇!

这森林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后面几届的弟弟妹妹录取通知书经过改版,早已不印这首诗了.我觉得可惜,也觉得幸运,毕竟自己可能是收过最好版本的那批学生.第一次引入这首诗是在入校写的第一篇文章里,那时还没有噩梦缠身,每日周身笼罩的都是考入理想学府的喜悦.系里用心,组织出版社的领导、老师们亲手辅导这第一篇作品,指导我的主编老师在之后曾提出那么多修改意见,一度让我以为,我写的极差.现在想来,那大概就是初尝失落滋味的关口吧.

终到定稿那天,万事俱备,再不用点灯夜战会议室,同学们都如大赦天下,相约着出去玩.我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时,主编还在整理纸张,我终于忍不住停下来,想对她说些什么,还没在心里组织好语言,她已经抬头看着我.

再也忘不了那双眼睛,疲惫的,仍有期待的一双眼.后来几年见过这样的眼睛太多次,总觉得莫名熟悉,其实不过是老师们共有的一双眼睛.

毕业这年,正是北京遍地花香的季节,校门口的馄饨摊再过几日,又要收摊不卖了.用冬天的买了早春最后一碗馄饨,想起师恩种种,不免在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馄饨里,再掉入一滴眼泪.

吃了馄饨走在大街上,旭日还未升起,街巷安静,直觉得面前东方泛着凝白,教人一路走下去,永远是学生.

东方论文参考资料:

东方教育期刊

新东方英语杂志

该文点评,上述文章是关于东方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东方相关东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