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人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中国人尚红的原因探析类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人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9

《中国人尚红的原因探析》

本文是关于中国人相关论文范文与尚红和中国人尚红和原因探析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红色是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中国人尚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历史的,有文化的,更有政治的原因.中国人尚红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对汉字“赤”之原义的建构与崇拜;中国人尚红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中国人眼中,作为正色之一的赤(红)色,有着至尊的地位与神圣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自其与方位的对应关系;中国人尚红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红色被历朝统治者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政治道德力量.

关键词:尚红;红色;祭祀;宗教;政治;原因

中国人崇尚红色,喜爱红色.在中国人心中,红色代表着吉利、喜庆、温暖、力量,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热闹的春节,红色是中国人的主打色,喜庆的春联、窗花,火红的灯笼,人们身上的新衣,喧闹的爆仗,无不尽染朱红.红色在中国人的传统婚庆中也是绝对的主角.典型的中式婚礼仪式中,新娘子穿着红祅、红裙,披着红盖头,连绣鞋也是红彤彤的,从头到脚都被红色包围着;新郎倌帽插红花,十字披红,将他的新娘子牵进点着红烛铺满红被贴着红双囍字儿的新婚洞房.中国人不仅在节庆的日子里对红有独钟,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毫不掩饰对红色的偏爱: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本命年的腰带到孩子的贴身肚兜,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红色无处不在.

红色是人类知道得最早、使用得最广泛的颜色.“红色是最初的颜色.红色是人们最早命名的颜色,它在全世界的语言中都是最古老的颜色命名.”[1]中华民族也是最早识别和采用红色的古老民族之一.“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在发掘现场——山顶洞中挖掘出土石器、古器等,其中有被染红了的石珠,周围还有红色的颗粒,这些红色的颗粒被证实为赤铁矿粉(Fe203 );青莲岗文化的彩陶基本上用的是黑、红两色,偶尔也用白色;原始人在岩画所使用的颜料也主要是红色的.”[2]在史前期,在原始部落原始民族中,在世界范围内,红色在陶器、岩画中被普遍采用,红色随后也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民所喜爱和使用的颜色.但对单一的红色的偏好和喜爱如此之深,以致使之成为了本民族的代表色,成为了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却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尚红的深层原因到底何在,这正是本文所要分析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赤(红)之原义——祭祀性图像意义

中国人尚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对汉字“赤”之原义的建构与崇拜.

据甲骨文和相关史料文字记载,中国最早使用到的颜色词有黑、白、赤、青、黄五个,其中“赤”与现代意义上的红相关.

从原初意义上来说,赤与红,虽然都代表红色,但却是有差别的.在汉字中,“赤”字作为颜色词的使用远早于“红”.在“红”出现前,“赤”主要是用来表示与火的颜色相类似的颜色.“红”字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在先秦文献中也并不多见,“红色为南方间色,即南方火赤克西方白金,是为赤白相配,赤略多于白……红、紫在先秦晚期文献中经常一起出现,是间色的代表色.”[3]56《说文解字·系部》:“红,帛赤白色也.”可见,红色,当时所指的是赤色混入白色后的一种颜色,色彩的明度比较高,纯度也相应降低了,如我们今天所指的粉红、桃红等色彩,应该就是当时“红”色所指的主要用色.“赤”是纯粹的,在当时被归入正色,“红”因为混入其他色彩而在当时被归入间色.

狭义上考证,赤与红所表色域虽有不同,但广义上来说,特别是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红色即指以纯正的红色(高纯度,中明度)为中心的一系列色彩,当然也包括赤色在内.所以以下在文中,除特别说明外,赤与红是同义的,指的是以纯正饱和的红色为中心的系列色彩.

在甲骨文中,“赤”之字形为,原意象征用大火焚人以祭天[4].用“赤”代表红色为其引申义,借指火的颜色.

原始部落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受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对自然现象的认知甚少,无法掌控,迫使人们产生了上帝、神明统治世界的看法.这也是巫术、祭祀和祖先崇拜产生的最为主要的自然原因.殷商时期,中国人就常采用占卜的方法,用甲骨刻划记载向上天、祖先、神明、上帝乞问的一些重要事宜及其结果,常常一事数问,不厌其烦.通过甲骨文的记载,我们也了解到,祭祀神灵天地,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频繁的一件事,也非常庄重、正式.祭祀的神灵是多种多样的,祭祀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陈梦家先生将商周时人们祭祀的神灵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分别代表天、地、人:“周礼大宗伯所祭祀的对象,可大别之为三类:甲、神,天神,大神,吴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雨.乙、示,地示,大示,社,稷,五祀;五岳 ;山,川,林,泽;四方,百物.丙、鬼,人鬼,大鬼;先王.卜辞所祀,可分为相应的三类:甲、天神,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乙、地示,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丙、人鬼,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5]那时的人们祭祀神灵,崇拜祖先,以求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日月山川有神灵,成为人们祭祀的对象,风雨雷电有感应,也是人们祭拜的对象.

“赤”之甲骨文原形为,原字具有极强的图像性,上为人,下为火,描绘的是当时的人们架起木材将人置于火上焚烧,以求与上天沟通,与祖先对话,乞求神灵降雨、降福于人类的一幅祭祀场景.“赤”之后世代表红色,是为引申义,借指火的颜色.赤代表火、火的颜色,火具有消灾的力量,具有祈福的力量.红色预示着生命与希望,为中国人所追求和向往.火红的颜色,能唤起人们心中极强的世俗感性力量,是和生命、生命力的象征,因此特别为中国人所推崇和喜爱.《易经》大有卦:“大有:元亨”.《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火所具有的力量是神奇的,在商周时的中国人看来,火(红色)代表希望,代表生命,代表富有,红色是可以驱恶扬善的.因此,商周时的中国人敬畏火,崇拜火所代表的颜色——赤色(火红色).所以我们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祖先心中,“赤”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颜色词汇而单独存在着,这个词的背后,有着中国人虔诚的祭祀身影和信仰印记,隐匿着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存观、生命观和价值观.

二、神圣至尊的正色地位

——方位的祭祀与色彩的神性

中国人尚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中国人眼中,作为正色之一的赤(红)色,有着至尊的地位与神圣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自其与方位的密切对应关系.

先秦时期,人们已能将色彩分为正色与间色两大阵营.正色以黑、白、赤、青、黄为代表,与以东、南、西、北、中为代表的五方位关系密切,一一对应.正色的至高无上性与神圣性,来自人们对五方位的神性的确立、崇拜和信仰.

胡厚宣先生在其《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一文中考证:“殷人既以风云雷虹雨水,都是一种神灵,在帝左右,而受其命令驱使.又特别注意到风云雷虹雨水,都是来自东南西北四方.因而也就把四方当成了一种神灵而加以崇拜.”[6]殷商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四方和四方风的观念,四方,指东南西北四方,四方风,指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上帝是殷人心中的至上神,它操控着自然,决定着人类的命运.风雨雷电都为帝的使者,具有神秘的力量,而因为风雨来自四方,所以四方也具有神性.殷商时期以农耕为主,祭祀四方和四方风,求上天(帝)保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是殷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正式非常虔诚非常重要的活动内容.对于四方风的祭祀,胡先生在文中举例道,卜辞云:“贞帝凤(风),三羊三豕三犬.(前4,17,5)”关于祭四方的卜辞,武丁时有:“贞于东”(续存上379),至廩辛康丁武乙文丁时,则常不分东南西北而统祭四方,如“……酒四方”(续存上1829);“庚戊卜,宁于四方,其五犬”(南明487)等.在殷人那里,祭四方的活动是虔诚的,花样与仪式繁多,既有牲祭,也有火祭,还有酒祭.

综上所述,殷人对于四方神性的确立与崇拜是不容置疑的.胡厚宣先生在他的《论殷代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一文中指出,虽然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殷人明确地提出五方的概念,但其实在殷人的心中早已存在五方的观念.“胡厚宣先生认为卜辞《粹编》907中‘ 己巳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中的商者与东南西北四方相并列,亦称 ‘中商’.如武丁时卜辞曰:‘戊寅卜,王贞受中商年.十月.’(《前编》8,10,3) ‘巳卜,王贞于中商乎御方.’(《佚》 348) ‘中商而与东西南北并贞,则殷代已有中东南西北五方之观念明矣.’”[7]

东西南北中五方的观念至周时已明确存在,而五色与五方相结合,在西周的文献中亦有记载.《逸周书汇校集注·作雒》:诸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周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叠以黄土.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更是将五色与方位的关系讲得十分明确、透彻: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此外,同时期的《墨子·迎敌祠》中,也有“东坛祭青旗、青神、将服必青,南坛祭赤旗、赤神、将服必赤,西坛祭白旗、素神、将服必白,北坛祭黑旗、黑神、将服必黑”的说法,证明了当时五色与方位的一一对应关系已十分流行,而五色因此也具有了神性的力量.

五色因与五方的关系,获得神性的力量,因统治者的推崇获得正色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进步,随着人类对自然掌控命运这一符咒的逐步摆脱,五色的政治伦理意义不断得到加强,其正色的地位也越来越被重视与稳固.“在《礼记》中有谈‘方色’之说,而更进一步则谈及五色对应方位时的讲究,即色与位需正”[3]37.关于色彩与政治伦理的关系,《论语·阳货》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最有代表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他处的年代,礼崩乐坏,君臣不分,正邪相混,真伪难辨,真是一个很坏的时代.紫色为杂色、间色,没有正色之地位,所以孔子是不屑的.他认为用紫色代替红色,就是以邪代正,等于是乱了伦理纲常.正色在历朝历代的官员品服中得以推广,其中红色常常是作为极为重要的品级象征得以运用,如唐朝时四品服深绯,五品浅绯;明朝时,一至四品用绯色.自周始,红色在品服中的地位一直牢不可破.

红色作为南方方位的代表色,具有避邪消灾的功能,具有散发温暖孕育生命的神性力量;红色作为正色之一被历代统治者推崇,具有至尊的地位.因此,红色一直为中国人所崇尚.

三、至高无上的政治道德力量

——五德终始说及其影响

红色因为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具备了至上神性,又因为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参与到宇宙万物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中,从而具有了生灭的力量.由五行说衍生的五德终始说,用五正色来表现朝代的更替兴衰,使色彩成为了政治道德的象征.作为正统的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圣人孔子极为尊崇周朝,而周尚赤,红色因此在中国人心目中获得独特的地位.

古时的中国人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商周时已有五材的观念.汉初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士卒欢乐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太史伯回答郑桓公之问时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尚书·洪范》则对五行进行了明确记载,其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而对五行说加以进一步改进,并提出“五行生胜”观点的,是战国末年的阴阳学家邹衍.邹衍认为五行之间有一种相生相胜(克)的关系,其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则是“五行相胜”的转化形式.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构成万物生成和运行的规律.邹衍认为,五行运转的规律,不光是适合于自然界,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也是符合此消彼长、周而复始的发展规律的,他由此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他指出:“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邹子》)他认为每朝每代都是以德治国以德取胜的,黄帝是土德,其色尚黄;木克土,所以夏立木德,木德胜土德,夏取而代之,色尚青;殷商以金克夏木,其色尚白;周以火克商金,其色尚赤.至秦时,秦始皇在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影响下“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从水德,其色尚黑.秦汉以后,“五德终始说”被历代皇帝所采用.在具体运用“五德终始说”这一规律时,其所遵从的五行(五色)相胜相生的原理,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反复过程.虽然如此,不可否认的是“从秦朝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对自己王朝的‘色尚’非常重视,并将其看成是王朝正统性表现的象征之一.”[3]8每朝的色尚不同,但选择五正色之一的色彩作为当朝的色尚,却是其共同之处.据记载,历史上有半数以上的朝代选择赤色为当朝色尚,周朝、汉朝(初年)、唐朝、宋朝、明朝皆尚赤,如:“照汉石刻壁画反映,统治者上至帝王公卿、下及百官衣着样式都差不多,统名为‘袍’.当时等级区别,主要在衣冠组绶等材料精选和色彩配合上(总的说来,即红衣为上服,青绿较次.吏卒衣黑,平民衣白,罪犯衣赭)[8].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唐时尚红、社会等级森严的真实写照.“明代官员朝服为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袍色分三种,一品至四品穿绯袍(绛红色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绿袍;未入流杂质官与八品以下相同.”[9]除此之外,赤色在其他各朝亦常享有尊贵地位.各朝代的统治者对赤色的尊崇,与汉以后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的统治地位有关.圣人孔子极为推崇周朝,在他看来周的礼制是最完美的,周尚赤,因此,赤色在人们眼中也就有了最为正统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具有了最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人对红色的审美态度,从殷商时的原始膜拜到汉以后的理性认知,完成了从天上到人间,从神性到人性,从被控制到控制的神奇超越.红色,从它被中国人认知的那一天开始,就被打上了特殊的烙印,它既是神性力量的代表,亦是政治(道德)力量的象征.中国人爱红、尚红,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的及政治文化的原因,对这一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对于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海勒.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编译出版社,2008:48.

[2]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1:65.

[3]陈彦青.观念之色:中国传统色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郭东.论“赤”之象形意义及其宗教祭祀性[J].美与时代(下),2017(2):

[5]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561.

[6]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1):49-86.

[7]陈丹.试论原始“五方”观念及其对中国绘画空间思想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9):63-67.

[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181.

[9]华梅.中国服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64.

作者简介:郭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美学.

中国人论文参考资料:

科学中国人是什么期刊

上文总结,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尚红和中国人尚红和原因探析方面的中国人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国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