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问题研究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中国人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融入问题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问题研究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3

《中国人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融入问题》

本文是关于问题研究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跟哈巴罗夫斯克和俄罗斯和融入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周 巍 徐洪亮

(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 · 黑河 164300)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871/j.cnki.kjwhb.2018.09.084

摘 要 哈巴罗夫斯克市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城市之一.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密切发展, 两国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特别是在文化方面, 交流碰撞日益深入.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 已经深深受到其影响, 改变着东北人民的生活习惯.而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 也广泛地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播开来, 并融入当地的文化, 相互交融, 和谐发展.本文研究了中国人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融入现状,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希望能为相关学者提供借鉴, 并为推动中俄两国友好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人 远东地区 哈巴罗夫斯克 文化融入

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之一.而远东地区又是俄罗斯的七大联邦区之一, 面积为 616.93 万平方公里, 为俄罗斯土地总面积的 39%; 而人口约 700 万, 为俄罗斯总人口的 4.8%.相关资料显示, 在沙俄时期, 远东就出现了从事采矿、 淘金、 狩猎的中国人.经一些学者证实, 19 世纪上半叶,远东地区就已经存在着中国人生活的痕迹.到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 中俄两国关系破冰, 交往逐渐走向正常化, 从此两国关系迈入了一个新时期.受到经济利益的吸引, 无数的中国人进入俄罗斯境内, 远东地区出现了一次移民浪潮.如今, 中俄两国政治互信的不断加深, 加之推出了“一带一路” 的政策, 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又面临着新的合作和机遇.现在, 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 中国人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但是,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因为华侨在俄罗斯的流动性较大,所以中俄双方对具体的在俄人数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到 2000 年,远东地区总人口达到 720 万, 其中, 中国常住人口约为 10 万, 大概占远东地区总人口数的1.3%.俄罗斯 2006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俄境内中国合法劳务人员有 201835 人, 在移民局合法登记的有 20%; 到2007 年, 下降到 15.3%. 这些境内合法中国人中, 有 78%都是住在城市或小城镇中.

1 中国人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文化融入的现状

哈巴罗夫斯克, 始建于 1858 年, 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曾属中国, 被称之为伯力. 其地理位置较优越, 是位于黑龙江、 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的中等城市. 2002 年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行政中心, 2005 年, 人口大约 57.9 万. 2011年, 人口达到 80 万人, 截至 2015 年,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有人口 133.86 万, 占远东联邦区总人口的 21.6%, 全俄总人口的 0.9%, 人口密度为 1.7 人 / 平方公里, 超过远东联邦区平均水平 (1.01 人 / 平方公里) .

哈巴罗夫斯克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城市哈尔滨距离最近,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与我国进行友好交往的城市中最早的一个.哈巴罗夫斯克市有铁道工程学院、 农学院、 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是俄国在远东地区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1.1 华人华侨积极融入当地文化

由相关统计数据得知, 自 1992 年到 2006 年, 这 15 年当中, 共有 17000 名中国公民永久性移居到俄罗斯.这当中包含了已经入俄籍的人, 也包含拥有长期居留权的人.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获得长期居留证的中国人有 170 名.哈巴罗夫斯克的华侨越来越多,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地位也得到重视和提高.华侨们积极参加当地的各种文化活动.与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相互碰撞、 交融.

1.2 中俄开始通婚

在 1992 至 1997 年期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产生跨国婚姻 27 桩,并且其中有 25 位中国公民申请了长期居留.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有俄罗斯学者对华侨与俄罗斯人的跨国婚姻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哈巴罗夫斯克地区有 4.4%的华人因与俄罗斯人结婚而加入俄籍,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女子嫁给中国男子为妻,因为中国男人身上能吃苦、 有责任心的特质吸引着她们.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融入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1.3 华文媒体众多 利于华人了解和传播文化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俄罗斯就已经出现了中文寻呼台、 中文手机、 中文电话卡以及中文卫星电视.中文报纸已经在俄罗斯几乎各个城市建立了发行点和通讯站, 覆盖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还涉及了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发行网络.中文报纸的出现和广泛使用, 在宣传中俄两国的政策方针、介绍两国国情以及传递重要资讯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华文媒体能够帮助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国内以及俄罗斯当地的时政新闻,并方便与本地人相互传递信息, 加强交流和民族认同感.

1.4 仍存在文化冲突

虽然中国人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融入呈现好的趋势,但由于俄罗斯文化本身没有足够的同化势能并且缺乏包容性,因此对异域文化和在俄华人提供的环境还是不够宽松.由于曾经俄罗斯大量涌入华人移民, 俄政府以及一些民族极端人士受到国家狭隘民族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的影响, 对在俄的中国人产生恐慌和排外心理, 更有一些 “人口扩张论” 、 “中国威胁论” 等说法流传, 令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难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融入.

2 中国人更好融入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文化的建议

2.1 提高对文化融合的需求

刚移民到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必定会经历一定的文化冲突,这一阶段通常表现为文化排斥行为.面对这一现象, 首先要通过中国人在当地生活的社区、 工作单位等场所不断地宣传哈巴罗夫斯克的历史、 饮食、 风俗习惯, 让他们熟悉并了解哈市.其次要积极鼓励在哈中国人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 转变自身态度.最后, 拓宽在哈中国人与当地人的交流渠道,帮助他们找到朋友,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 慢慢改变他们对俄罗斯文化的态度, 最终能够融入当地文化.

2.2 提高自身的资本积累和适应能力

第一,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对在哈工作的中国人给予高度的人文关怀, 提高其心理素质, 为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奠定基础.第二, 新进入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的人脉资源往往比较少,社交资源很局限.要帮助其打开当地的社交圈, 鼓励在哈中国人与城市的各类群体进行交流沟通, 比如与当地社区居民、 社团、 俱乐部的朋友以及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等等进行交往或聚会.第三, 在前面两个步骤的铺垫和积累下,在哈中国人的自身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哈巴罗夫斯克的文化.

2.3 加强中俄边境地区之间合作与交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俄两国关系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战略协作伙伴, 中俄两国应该加强边境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两国边境地区居民之间的来往, 建立起友好和信任机制.多多举办文化活动, 加强中俄双方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和信心.通过这种文化上的沟通交流来消除远东地区人民对中国人移民的误解和成见.

2.4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领域的融合态度采取措施

有一个词叫做 “对症下药” , 用在文化融入问题上也是十分合适的.比方说, 对倾向于哈巴罗夫斯克的饮食和娱乐生活等文化上相互交融的中国人,要大力鼓励其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对语言具有分离倾向的中国人, 要给他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去接触哈巴罗夫斯克的语言,增强其对当地语言文化的了解.对社交方式和礼仪等方面持同化态度的中国人, 要鼓励其开拓社交圈, 拓展和积累人脉资源.对家庭领域或意识形态领域持分离态度的中国人,要在尊重和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慢慢提高其对哈巴罗夫斯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做到两国文化相互包容, 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

2.5 鼓励当地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要想使中国人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 必定离不开当地居民帮助和友好支持态度.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要消除对彼此国家文化的歧视心理.所以相互包容、 相互尊重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俄罗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积极向中国人宣传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倡导文化平等, 鼓励双方多多交流, 互相学习, 彼此尊重.在理解和包容对方文化的前提下, 提倡当地人民消除偏见, 抱着宽容和开放的心态为在俄中国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拥有归属感和幸福感,以更好地促进文化融合.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家已成为我们坚实的依靠和肩膀,身在哈巴罗夫斯克的中国人要自信且强大, 在严格遵守俄罗斯法律法规的同时, 以本民族优秀稳重、 信义守法的积极形象来获得当地人的尊重,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另外,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人民也要消除排外心理, 秉承国家平等、 文化平等的观念.用宽容的态度和开放的政策来对待境内的中国人,促进中俄两国文化共同进步, 友好发展.

问题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问题研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哈巴罗夫斯克和俄罗斯和融入相关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