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学改革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草牧业新形势下南方饲草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改革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2

《草牧业新形势下南方饲草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本文是关于教学改革类学术论文怎么写跟饲草和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饲草学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方向.基于草牧业发展新形势以及草牧业领域科技人才短缺的现状,湖南农业大学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体制、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实施饲草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饲草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草牧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135-02

一、草牧业概念及草学专业在草牧业发展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2014年10月,汪洋副总理提出了“草牧业”这一概念[1].2015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其中,要求南方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和草地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因地制宜推进粮改饲,强化草畜配套,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转型对于解放食物资源潜力,促进农业系统合理配置,以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现代化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草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现实路径,更是保护草原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草牧业产业体系在不断完善,草产业分工趋于精细,趋于国际化.国际草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经营体系复杂,且具有强大的协同效应:草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也是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3,4].

中国一代一路政策的实施,必将影响世界草产业的发展格局,我国的草产业发展必将国际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配套,整合产学研体系,提升科技集成创新水平,提升草牧业科技支撑水平.这就要求从事草学教育的高校院校与时俱进,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一主多元”的新型草牧业社会服务体系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在生产一线发挥技术服务作用[1].

我国草学专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国内本科专业30余个,草学本科教育质量和数量均得到大力提升.饲草学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学习方向,与饲草学相关的草牧业领域是今后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在草牧业发展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华中地区唯一开设草业科学专业的高校,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草牧业快速发展形势,满足行业生产需求的应用型大学生是目前草学学科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饲草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内容

基于草牧业发展新形势以及草牧业领域科技人才短缺的现状,我校草业科学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体制、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从事草牧业领域企业研发和生产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饲草学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本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围绕“紧密结合生产,引领技术革新”.从草牧业发展新形势出发,调整教学计划,将验证性、演示性教学内容集中在实验室和校内基地完成,综合性、设计性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科研发展需求进行.

1.课程设置及学时学期分配.根据草业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及本次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饲草学方向相关课程设置如下:《牧草栽培学》、《草产品加工》、《草食动物营养学》等3门理论课程,分别为40、32、32学时,各3、2、2学分;牧草综合大实验8学分,10周.以上课程均于第5学期开课,构成了饲草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体系.

将原有《草产品加工实验》、《牧草学实验》课程内容调整到《牧草综合大实验》授课内容中,并对《牧草综合大实验》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校外实训的环节.

将原来分散在各学期的课程集中调整到第5学期,第5学期是秋季学期,即可以完成暖季型牧草的保种环节,又可以开展冷季型牧草的播种环节,几乎可以全程参与饲草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之前在《草产品加工实验》、《牧草学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到《牧草综合大实验》开设,课程体系包括牧草栽培技术实训,牧草青贮技术实训,动物饲喂实训,牧草营养品质检测,青贮品质检测及牧场规划设计等5大部分.理论课程可以穿插在实践课程过程中授课.

2.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集中在《牧草综合大实验》课程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该课程分为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训两部分,分别依托校内实验室和校内外基地.

校内实验主要以规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以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的实验为主.课程内掌握本课程的基础性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等,养成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

校外实训主要以启发式、实践式或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为主.《牧草综合大实验》在企业内完成的主题研究项目可采用启发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对企业的科研工作上存在定位不准,综合分析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教师引入“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课题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潜能.

如草牧业关键的青贮技术实训环节,授课教师在《草产品加工》课程讲授时布置了在《牧草综合大实验》实训环节可能出现的任务,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时有针对性的思考南方青贮存在的困难,在实训环节通过小组分工,完成实训内容的设计,分组讨论实训环节可行性后,分组进行.

3.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根据课程类型,制定教学考核方式,验证性、演示性实践环节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批阅、统一评分的模式;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环节采取多个模块综合评分,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环节,分别设置分数比例,综合评定.如综合性实践环节的评分要根据试验设计、试验方案制订、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报告以及试验汇报等多个环节,综合评分,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草产品加工》和《牧草学》等理论课程教学则保持原有的考试制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饲草学相关理论知识.

三、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5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技能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5],本次教学改革的中心是实践教学的改革.近年来在“加快发展草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南方地区表现出特有的优势,如饲草生育期长,家畜养殖空间大等.2017年湖南省农业生产确定“稳粮、优经、扩饲”为中心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调整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发展思路.但目前,基层生产单位却面临着严峻的“两头热,中间冷”的尴尬局面,即地方人民政府和老百姓(返乡农民企业家)草食家畜热情度高,资本投入多,草食牲畜规模化养殖场建成效率高,但技术服务队伍不健全,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缺位以及技术推广环节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了技术极度缺乏的“中间冷”现象.

本次开展的饲草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充分发挥了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习演练与实地操练,真正掌握饲草学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更好的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教学改革论文参考资料:

教学改革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本文结论,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饲草和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学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