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金龙突围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论文网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21

《金龙突围》

本文是方面有关论文范本跟金龙和突围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文/本刊记者 王占锋 图/东方IC

与万州开发联姻,对于在资本市场上屡屡受挫、资金一直紧张的金龙铜管来说无疑是个上好的消息,有了雄厚资本做后盾,李长杰铜管大王的利世梦可以真正开做.

岁末年初,金龙精密铜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集团)开始了强势突围.2016年12月12日,金龙集团突然获得“国家队”重庆万州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州开发)8亿元“订亲礼”.

自从进入2012年,金龙集团困扰不断,资金链紧张,被迫高调冲击IPO.2014年年底,金龙集团梦断IPO.深陷资金危机的金龙集团,虽然在2015年“孔雀东南飞”远嫁海亮股份,但不到一年,海亮股份被迫终止与金龙集团的婚约,金龙再受沉重打击……

如今,经过几年山穷水尽的煎熬后,剧情突然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古稀之年的老帅李长杰,终于让忐忑之心归于平静,并可以重新期待王者的再次归来.

订亲“国家队”

如果说上一次金龙集团是情定“民企土豪”,而这一次则是“国企大腕”.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重庆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公司.而金龙集团几经改制和跨越式发展,早已成为一家全球最大的空调与制冷用高精度铜管生产企业,尤其是高精度铜管产能、技术、市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事实上,与万州开发的联姻意味着金龙集团将从一家纯粹的民企,转变成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

早在半年前, 2016年5月12日,浙江海亮股份宣布终止收购金龙集团100%股权后,金龙集团就开始与万州开发“热恋”.之后,很快有了成果.2016年6月,重庆市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金龙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今后将对后者进行全方位的战略重组.“通过与国家级的重庆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金龙集团将重新获得破茧蝶变的良机,将重新站到引领行业发展的潮头之上.”李长杰对记者表示.

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黄昏.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否走得对,关键靠的是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把握.与海亮股份分手之后,金龙其实有很多选择.一些央企不断向金龙伸出“橄榄枝”,并且一家比一家谈的条件优厚.但最终,金龙集团选择了有长期合作基础的万州开发.

其实,早在2006年8月,为了开拓西南市场,辐射华中市场,金龙集团就斥资10多亿元在重庆市江津区建成了龙煜精密铜管公司,实现年产铜管近6万吨,年销售收入最高时达40亿元.“金龙集团有效产能,推动重庆铜管、铜板带等新材料发展,补充并完善当地电子、汽车产业链条.”金龙集团办公室主任岳振廷告诉记者.

金龙集团之所以能入万州开发的“法眼”,除了双方的长期合作基础外,金龙集团的技术、人才、装备、市场、品牌等一直都存在,其具有的技术优势、行业优势、竞争力,也是关键因素.

从金龙集团获悉,万州开发不仅成为金龙集团的股东,而且即将成为金龙集团与德国KME公司合资成立的香港凯美龙公司的股东.金龙集团与万州开发间开展委托的加工合作早已形成规模化,而双方未来还将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接下来,万州经开区还将组建一只额度不小的基金用于下一步扩大与金龙集团的“三步走”战略合作.双方协议的内容显示:第一步进行提升委托加工合作力度,第二步开展产能合作,第三步推动资本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当然,金龙集团与万州开发的合作,早晚要触及到股权问题.目前由于双方的“联姻”,还没推进到完全融合的阶段,即展开资本合作的地步,因此在深度融合上,还没有更多的成果.不过,据了解,重庆万州开发正在对金龙集团的融资成本和生产成本进行持续性改善,为将来的股权改革与重组做铺垫.“一旦时机成熟,万州开发,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取代金龙集团,逐步拥有对金龙集团的控股权.”据知情人向记者透露.

扩张的泥沼

做任何事情,机遇与风险都是并存的.

“重债轻股”的资本结构,战略扩张上的高歌猛进,尤其国际化大跃进遭遇了国际性的经济下滑,是导致金龙集团流动资金紧缺的关键原因.

早在2008年,金龙集团就开启了国际化之路.2009年,投资1亿美元在墨西哥科韦拉州建立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墨西哥之后,金龙集团的国际化步伐更快了.2014年,金龙集团又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成年产6万吨精密铜管的项目.2015年,金龙集团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还兼并了上海日资日光铜管厂.

到了2016年,虽然资金仍旧处在短缺危机中,金龙集团还与巨头德国凯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始进入高精尖的精密铜板带领域.目前,双方已经在香港建立了合资公司.同时,双方还共同在河南新乡投建了一座年产4.6万吨精密铜板带的工厂,现在已经投入生产.

快速的国际化,再加上多元化的投资扩张模式,虽然给金龙集团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和广度,但是财务的风控风险迅速出现.

除国际化扩张外,从2001年起,金龙集团同时开启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比如接收中科院713研究所,跻身新能源行业,至今已经在该行业累计投入17亿元巨资.虽然多元化,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同样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最终导致企业效率的下降.

由于金龙集团的融资方式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在自身积累较少的情况下,既要保证日常的生产投入,又要保证项目按期投产,流动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导致整个集团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大额度的短贷长投现象,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此前,在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中,金龙集团曾连续多年雄踞第一,但是受经济形势以及自身发展的影响,金龙集团在2015年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排名降至第2位,2016年更是下滑至第6位.

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发展企业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解决资金的长期短缺问题,李长杰也曾把目光锁定到资本市场上,走上市突围之路.早在2008年年初,金龙集团就引进了战略投资者渣打银行、高盛和雷曼兄弟等.之后,三方联手出资9000万美元持有金龙集团25%的股权,自此开始启动上市程序.但由于竞争激烈和财务成本较高,铜管的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再加上2012年底开始的全国性IPO停摆,直接导致了金龙集团被生生地挡在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

上市失败,再次把金龙集团推向资金困局中.2014年6月,青岛港铜材进口虚假仓单重复抵押骗贷案东窗事发,许多银行开始对有色金属行业缩小融资规模,金龙集团也“躺着中”.不到一年时间,其被抽贷的资金高达20亿元,几个募投项目被迫中止,致使企业只有靠压缩订单、减少采购、部分停产以按期还贷付息,形成生产经营的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矛盾,李长杰对外不遗余力引进重组资本.面对筹资困境,李长杰作出了一个决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企业“嫁”出去,让金龙集团在雄厚的产业资本手中获得“新生”.李长杰之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即保住金龙集团的金字招牌.2015年4月,李长杰与海亮股份签订重组协议,决定出让金龙集团100%的股权.

然而金龙集团与海亮股份的闪婚,并没有让金龙集团彻底止跌回升.2016年5月海亮股份股票断崖式下跌,没有能力对金龙集团进行收购,最后双方只好分道扬镳……受到打击的金龙集团,资金链危机进一步加深.

反思变通

金龙集团再一次从资本市场上败下阵来.

“金龙集团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资本市场上失败,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对资本市场认识浅,路子少,步子慢,而企业在粮草未行前又扩张太快了.”李长杰对外表示.

本想从资本市场融资、再上发展新台阶的金龙集团一下子陷入了资金困境,并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

应该说,金龙集团之所以深陷困局,与其企业发展战略的失误是分不开的.而李长杰不愧是一个有胸怀有魄力的企业家.犯了错,不但敢于承认敢于担当,而且能快速纠错.“金龙集团属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我们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能规模上打了胜仗,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确经验不足,在资本运营方面,吃了不少亏,走了不少弯路.”李长杰告诉记者.

越是大的企业,其企业领袖就更应当集中时间和精力,辨析各种敏感信号,去洞察战略大势,绕开一切陷阱,把握机遇,促成企业创新发展.“一个人、一个企业,在遭遇困境时,必须学会自我蜕变,尤其在还有力量走向未来时,绝不能背着错误继续走在错误的路上.要努力清理好自身,放下昨天的错误,方可迎接未来的挑战.”

事实上,金龙集团正在进行一次战略大调整.虽然金龙集团创造了许多辉煌和“第一”,但是由于发展过快、涉足过广、融资渠道过窄,必须进行“瘦身”,并通过“瘦身”而强身健体,再次出发.用李长杰的话说就是要“立足新乡,突出主业,抢抓机遇,强化管理,再创辉煌.

首先,作为核心产业板块的精密铜管,将重新进行优化配置.比如初步考虑对国内10个生产基地进行整合,将北方的产能向新乡集中转移.将南方及沿海的部分产能向重庆万州转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也有这样的打算,找到适当的机会,将美国、墨西哥的工厂整体出售,把金龙集团的制造中心重新放到国内,使国内的有效产能重新得以充分发挥.”李长杰说.

其次,作为金龙集团的新能源版块,通过参股、控股、整体收购等方式,争取以强强联合为方向寻求对外合作.从金龙集团获悉,金龙铜管的新能源板块其实一直发展良好.截止目前,金龙铜管累计借给新能源板块17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由于新能源板块尚未建立起与其自身发展相匹配的投融资体系,不仅制约了新能源板块的做大做强,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核心板块精密铜管的快速发展.”李长杰对记者表示.

再次,就是尽快扭转金龙集团在资本市场的短板.从金龙集团获悉,为金龙集团自身的资金困局,金龙集团将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彻底解决新能源板块占用金龙集团的资金问题.同时,金龙集团还将进一步深化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有效产能,稳步提高盈利能力,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争取金龙集团下一次能顺利上市.

事实上,金龙集团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比如2016年金龙集团预计实现精密铜管产销量38万吨,较上年增长10%左右.根据规划,2017年金龙集团将突出精密铜管主业,加强与重庆市万州经开区合作,力争精密铜管产销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虽然李长杰已年过古稀,但依旧壮心不已,尽管遭遇了种种困难,铜管大王的产业梦,依然没有改变.在经历了发展的阵痛与波折后,李长杰携手万州开发,期待金龙集团的王者归来.

论文网论文参考资料:

学年论文网

音乐论文网

教师论文网

大学论文网

管理论文网

期刊论文网

该文总结:本文是关于金龙和突围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