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支架类毕业论文范文 与搭建阅读支架推进专题教学类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支架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6

《搭建阅读支架推进专题教学》

本文是支架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支架和搭建和教学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专题教学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设计专题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对教师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呐喊》专题教学任务设计为例,尝试运用图表作为推进专题教学的支架,借助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阅读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作品的理解,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作品,并运用写作的形式完成对作品的赏析.学生经历系列的思维培养过程,逐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专题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单篇教学相比在促进生成、提高效率、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整本书的阅读中,专题教学成为推动整本书阅读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专题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适时形成必要的学习内容,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

  专题教学的角度可以由教师根据整本书的教学内容、特点及学情预先设计,但更好的专题教学角度应该源于学生在整本书中发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直觉、灵感这类方式,提出阅读问题;也有的学生会通过比较、分类等方式提出问题,教师收集这些问题后,把问题分类,根据问题的分类进一步明确专题角度,并依据研究专题的不同把学生分组.个别学生的专题角度如果与其他学生没有交集,也列出来,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感兴趣参与,如果没有其他人参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专题研究,老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之后,第一步要进行初步筛选: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而言,哪些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问题要保留;第二步,教师对筛选后的问题进行整合分类;第三步提炼归纳整本书3-5个专题角度,教师要对这些专题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必要时教师可以直接提供研习的专题.在专题教学的起步阶段,专题的切口越小越好,学生的分析越具体越深入越好.例如,《呐喊》可以有以下研习专题:

  1.人物视角:《呐喊》中的“小人物”(“妇女”“知识分子”“动物”“孩子”“看客”……)形象初探(至少要运用两个篇目的素材)

  2.环境视角:从《呐喊》中的“夜色”描写及作用

  3.物象视角:从“辫子”看中国人的奴性意识;从《呐喊》中的“药”看鲁迅之责任

  4.手法视角:《呐喊》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5.叙述视角:《呐喊》叙事方式与叙事视角探究(第一人称、狂人视角、日记体等)

  ……

  这些专题角度都很好,但学生从何处下手进行研读呢?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走进专题,围绕一个角度通过梳理筛选相应内容,纵向深入分析解读文本,再通过横向比较联系归纳,就初步完成了从这个角度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学生在借助支架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再布置其他的阅读任务,相关联的一组任务的完成,实际上就是学生从一个视角全面解读、理解、鉴赏和评价作品的过程.我们以《呐喊》的两个小专题来看看实际的操作过程.

  专题一——《呐喊》中夜色的描写及其作用

  任务1:根据表格,梳理《呐喊》中有关夜色的描写

  这一任务目的是打破单篇的界限,围绕夜色描写,把相关篇目整合在一起,通过具体分析、深入阐释,体会不同作品中夜色的特点及对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培养的重点指向学生结合语境的分析能力.

  任务2:归纳夜色描写的作用(100左右)

  用100字归纳概括夜色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在环境描写时作者独特匠心,领悟小说环境描写对其他相关要素的重要作用.培养的重点在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任务3: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谈谈《呐喊》中夜色的描写及其作用”

  这项任务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围绕夜色描写,将作用进行分类以构建行文框架;将任务一种表格内容转换为文章论证和阐释内容,用以证明观点;运用语言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用文章的形式呈现……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专题二:关于《呐喊》中的小人物

  任务1:根据表格,梳理《呐喊》中有关小人物的相关内容(至少涉及两个篇目)

  这一任务,围绕小人物的内容梳理和分析展开,在梳理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不同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肖像心理的分析阐释,领悟作者赋予这些人物的特质和内涵,明确作者塑造每一人物的价值和意义.

  任务2:归纳这些人物的共性和个性(100字左右)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后,会通过两个或更多的小人物,勾勒出在那样一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群像,透过这些人物进一步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写作用意;通过比较,发现人物的不同个性,能够欣赏不同人物的精魂,体会作者塑造人物方面高超的写作技巧.

  任务3: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话题“谈谈《呐喊》中的小人物”.要求:文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写作角度不限,围绕选定角度进行写作,题目自拟(选定角度在题目中要有所体现).

  这项任务指向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围绕人物塑造,可以将人物归类,对人物群像进行分析;也可以在从群像分析社会环境;还可以比较人物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还可以着眼作者的创作技巧,谈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及相同或不同的创作技巧.

  专题教学中任务1都运用了表格式形式,为任务2、任务3奠定阐释和论证的基础.在表格完成之后,学生经历筛选信息,结合内容深入分析,从一个角度对多篇作品有整体的感知和认识的过程.任务2、3是通过写作,完成整合比较、系统分析、鉴赏创新的思维过程.

  梳理一下整个专题学习的流程:确定专题角度、选取相关内容、分析具体作用、呈现思维框架、进行作品赏析;与上述流程相对应的能力为:聚合能力、收集整理能力、理解阐释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这样的专题任务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有帮助的.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专题教学,学生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的研习.学生自主研读的时间增加,特别是专题研习能够选择其中一点,对全书重要作品进行比较和综合,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时是单篇教学中难以达成的.特别是在几个专题完成之后,学生对作品的赏析能力有所提升.

  专题教学的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学生认真完成.每个专题的任务1,都可以搭建支架——利用图表对文本进行梳理,教师对图表的设计体现着对文本的理解,也体现着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图.图表支架改变了原有的纯文本形式,简洁清晰,深受所教授的理科班学生的欢迎.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针对任务要求,较为轻松地将筛选、分析写在图表中.当图表完成后,学生在图表中就会梳理、总结和归纳,这个过程是总结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发现的过程不仅充满成功的喜悦,也为后面的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细想一下,后面的写作任务,需要的论据支撑、需要的阐释和分析,就来自于这些并不起眼的图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图表还给了学生论点确立、行文思路的引导.图表任务的完成,是把书读“薄”:一篇篇繁复的文本简化为一张简约的图表,从不同角度阐释作品,每个角度清晰明了;图表任务的完成,是把书读“厚”:小小的一个片段需要从语句出发,深入揣摩和分析,亲近文字、走进作品、读懂作者、读出自己;所有图表完成,对作品的理解清晰、全面、立体.特别是图表教学穿插在专题教学之中,对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整合、提炼概括、理解论证等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够较为清晰的感受到.可以这样说,图表就是学生达成这一目标的支架.好的支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综合能力.

  专题教学中带领学生经历过查找资料,归类分析、撰写文章的过程,学生作品表明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联系的观点,初步尝试进行整体而系统的思考,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学生对作品的解读也较为深刻.

  专题教学就是从专题入手,研究一个“点”在作品中如何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的表达其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其实专题教学无非是让学生从某一个点出发,去解读赏析作品,经过学生学习和内化,外显为自己创作出来的文章.

  专题教学对教师是个巨大的挑战,设计哪些专题,专题和作品的关系是怎样的?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专题与学生核心素养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研习,如何进行评价和总结……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刘艳,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教师.

支架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点评,上文是关于支架和搭建和教学方面的支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支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