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研究类论文范文 跟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研究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11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本文是教育研究类论文范文跟学前教育专业和美术教育和横贯类论文范文。

[摘 要]横贯能力是横跨不同学科和

领域的思维、内容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整合能力,横贯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意义重

大.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价值在于:有助于提升学前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形成包容

开放的儿童美术教育观,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式学前美术教育系统.基于横贯能力

的美术教育实践应注意:明确横贯能力和横贯思维的含义、关系,确立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

目标与内容,明确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方法和原则,横贯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的

实施与体现.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条件保障有:教师需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

需转变思维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出

发点.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旨在通过立体式美术教育,重构美术学习的经验,形成与传

统美术教育不同的美术教育模式,进而更好地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横贯能力;美术教育;学前

教育专业;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

-6120(2017)12-0076-06

“横贯能力是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能力而言,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需要具有的通用能力.

这种能力跨越学科界限,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面对个人

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需求.”[1]横贯能力是一种建立在不同

学科知识

与技能之上的通用能力,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从不同方向、角

度去思考与分析问题,基于此项能力的学前美术教育应当是以横贯不同学科和领

域的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教学和艺术事务在内的多方面综合素养为需求的

教育与保育活动.横贯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既包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接受和贯通能力,

也包括对当下以新媒体等手段传播的保教内容的甄别与接受能力.对于教师来讲,横贯能力

是一种跨越不同学科的资源整合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横贯能力是一种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

的能力,是一种横跨学科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当下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甄别与接受能力.

一、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

“2014年12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针对1-9年级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同

期也分别发布了针对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课改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参

与度、促进有意义学习、快乐学习以及构建良好师生互动的学校文化,强调和促进‘横贯能

力’向传统学科教学的渗入.”[1]芬兰新课改于2016年8月正式实施.同一年,

针对传统教

育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

念转变?》,这是继1972年的《富尔报告》和1996年的《德洛尔报告》之后的第三

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现代人对教育成绩片面关注,却忽视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

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2].面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变革,反思教育的目的

和学习的组织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为例,一方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育普遍将关注

点集中在美术学科的内部,片面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

联系.同时由于社会上普遍将美术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教育的观念更进一步影响了美术教育

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使具备心灵教化和人格提升的人文艺术课程进一步偏离正常的发展

轨道.一直以来,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美术存在一种狭隘认识,即美术等于画画,将美术的学

习简单地认为是单纯的技能学习,故而家长一般对孩子学习美术持有两种态度:一是认为“

画画有什么用?”另一种则认为“掌握一门技术,以后饿不着”.其实二者的态度是一致的

,都将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而忽视美术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在高

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使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

间没有形成沟通机制,故而多数教师的教学内容仅停留在本学科的专业教学中,没有形成学

科间的横贯能力,因而学生也不容易具备这种学科的横贯能力.完整、健全的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教育,应当是在横贯能力基础上的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不分专业、

不分学科的特殊性,在所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中,任教学科为“幼儿园”即说明了这一点.(

而保育员与育婴师这两种职业则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范围,因此也不在讨论的范围.)这也决

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其培养方式不能与传统的专业美术教育混为一谈

,更不能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因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更加强调横贯能力的创

造性美术教育.而对于在幼儿园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来讲,这种美术教育实施的前提是建立

在幼儿的认知能

力与行为控制能力基础之上的,它更加强调教师的专业横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专业横

贯观念能力、横贯思维能力、横贯技术能力、横贯研究能力和横贯保教能力等.学前教师

不分学科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具备横跨学科的横贯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去

向主要是幼儿园,而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不分学科的幼儿启蒙与保教活动,在以艺术

活动为主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就非常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横贯能力,而非针对某一专业的

技能特长,因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就具有了与美术学院专业学生不同的专业要求

与能力要求.形成学科间知识的集成融合,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进而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将来的幼儿教育树立科学的美术教育理念,以激

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基于横贯能力的美育价值

当下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的美术教育理念,而一个幼儿教师是

否具备横贯能力则直接决定了幼儿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低,并对其将来的创造力造成

长远的影响.因而学前教师的美术教育观至关重要,而作为培养学前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

业,在其美术教育中应更多注重学生横贯能力的养成.在美术教育中,关注点不能

只停留在美术理论与专业技能方面,应当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横贯思维能力,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这些不同领域

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从而利用这种优势去更好地服务于美术专业的创作、学习和指导,

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有助于提升学前教师的综合素养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旨在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培养具备学科横贯能力的

学前教师,实现其专业素养和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将来所从事的学前美术教育奠定坚

实基础.在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注重的是幼儿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力,而非具象的美术表

现能力,因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就具有了与美术学院专业学生不同的专业要求和

能力要求,更加注重美术活动与保教内容的统一.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研究与应用,将极大改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重技能轻创新

、重专业轻素

养的教育现状,改变学科间相对孤立的教学现状,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整合与创新,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真正实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同时,横贯能力将有助学生形

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改变思维方式,形成自觉的终身学习方式.

(二)有利于形成包容开放的儿童美育观

基于横贯能力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将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师资保证.

具备横贯

能力的学前教师有助于其形成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儿童美术教育观,有利于促进儿童

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教师不会在儿童艺术创作过程中和作品的评价上陷于偏执与保守.

一个具有横贯能力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其思维更具发散性,其手段更加

灵活多变,其选用的材料更具创新性,其审美才能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这样的教师对儿童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利于儿

童未来在其他领域的创造和创新.

(三)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式学前美育系统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实施将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式美术教学法的构建.横贯能力与

立体美术教学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教学生态系统,横贯能力促进立体教学的推进和顺利实

施,立体教学则进一步促进了横贯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二者缺一不可.教学过程立体化、学

习过程立体化、思考过程立体化、实践过程立体化,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比作一个魔

方的立方体,将他们组合在一起,经过调整、旋转、重组便具有了无数的变化与可能,从而

构成了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学前美术教育系统.

三、基于横贯能力的美育实践

横贯能力的形成需要建立跨学科与多学科的研究思维.“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在侧重点

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共性是其主体.相对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而言,跨学科研究最大的特

点在于强化学科之间的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并不是直接套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及

其研究规范,而是从不同学科的范式出发,在借鉴其研究视角、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来把握高

等教育的特殊性.”[3]因此,美术教育的研究不只是技法的训练与提高,还应该

集合多种学科,借鉴其研究视角与思维方式进行艺术理论的研究,同时兼顾学科间的思维整

合进行艺术创新,强化美术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建立富含人文色彩的美术课程体系,推

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明确横贯能力和横贯思维的含义、关系

横贯能力是要形成一种跨学科、多领域的思维方式,使人在面对一个创作题材或问题时能够

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多种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横贯能力更注重学科间的联系,

强调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碎片化知识的整合与统一,使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横贯思维是一种立体的循环式网状思维模式,不是简

单的由此及彼的线性构造,它要求学习者能依据一个特定的点在不同学科间建立联系,进而

对美术教育产生持续影响的研究过程,因此,横贯思维是形成横贯能力的基础,是形成横贯

能力的“道”.

(二)确立横贯能力的美育目标与内容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集幼儿启蒙教育与保教活动统一发展的知识健全

、素养全面的学前教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其根本目的在于明

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定位,实现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使教育的手段、方式和内容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变化,最终实现美术教育的个体化发展,以横贯能力为基础

培养时代所需的创造性、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认

知和发展水平、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来确定美术教育内

容,并参考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美术能力要求来设定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兴趣与爱好,建立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横

向联系,使学生自觉形成不同课程间的横贯能力,从而自觉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构成在美术

的创作与学习中形成具有横贯能力的美术创作思想和教学理念.形成以美术为中心,涵盖文

学、音乐、教育理论、游戏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等为一体的、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三)明确横贯能力的美育方法和原则

教育方法是指在横贯思维能力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使学科间建立横向

联系的方法,主要采用立体式美术教学方法,包括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

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练习验证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引导探究

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涵盖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和现象教学法、体

验教学法等为一体的立体美术教学.对于立体美术教学的概念,正如对立体主义绘画的解释

,将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察与感受的形象付诸于同一画面,以最大可能地展现事物的全部

特征.而基于此种观念的美术教育,正是以一个特定的点为基础进行的横贯不同学科、不同

领域的问题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到尽可能完整的问题阐述.这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具

有挑战性,需要将不同的内容和领域横贯起来,在知识的构成上便具有了跨学科的综合性特

征,将以往学科间的碎片化知识以美术的形式进行了统一,使课程之间构建起一个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对于参与者而言,其思维方式将更加灵活,审美将更加具有包容性

,知识结构将更趋完整和多元.

因此,其指导原则:一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二是教育紧跟时代的进步性,形成适应新媒体

环境下的横贯能力;三是贯穿教育过程的审美性;四是建立学科间的集成综合体;五是体现

人才培养的发展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四)横贯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美育中的实施与体现

在学习过程中,设定一个时间段集中进行课程间的横贯学习研究,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教

学实验组,建立跨学科学习模块,形成学科间教学与学习的共同体,改变不同学科教学的独

立状态.例如,前期可以选择与美术教育关系密切的学科:在幼儿文学与儿童绘本创作

之间建立学习模块,利用二者的共性引导学生形成抽象语言和具象绘画的能力转换,培养学

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在音乐与美术之间建立横贯联系,形成声画同步的美术教育理念,提高

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能力.具体表现在美术课程中的节奏、韵律、明度、对比等专业内容

的讲述中,可以与音乐教师、舞蹈教师通力合作来共同解释以上内容的含义,以及从音乐与

美术的角度来共同阐释艺术的情感表达等相关内容.同理,也可以将美术鉴赏、音乐鉴赏、

文学鉴赏课程组成一个学科系统,主讲教师分别从各自角度去讲解同一时期、同一形式的艺

术形式,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在课程体系上主动为学生建立知

识的横贯性.然后,各科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进一步强调学习中横贯能力的

运用.最后,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扩展到其他课程与领域,最终形成学前教育

专业美术课程的横贯学习理论体系,形成将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与师德养成为一体的职业发

展学习观,使课程之间相互观照,共同为美术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机会

.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为实现横贯能力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课程

之间的内部结构,实现课程的优化与重组.

课程实施依托横贯式教学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校

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撑的一体化美术课程教学优化,通过消化、回馈

、反省、应用、提升等一系列贯通过程来增强美术学习的整个过程,重构美术学习的经验.

四、基于横贯能力的美育条件保障

(一)教师需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使其区别于传

统的专业美术教育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绝大多数教师仍

旧相信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能够确保学生系统性地、完整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与专

业知识,而学生也在多年的受教育经验中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并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

安全感与依赖性.”[4]尤其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一直沿用的都是专

业的美术教育

方式,在课程与培养目标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明显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

.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各类幼教机构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素养的要

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以横贯能力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其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

和适用性,有利于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教师需转变思维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野看

,影响教师素质提升的不是教师的学历、性别、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其关键因素在于教师

思维.”[5]教师首先应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科横贯能力,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将

不同学科进行有机联系,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知识中心论,要主动深

入到学科的间隙,探索学科间的互补和联系,进而建立具备横贯能力的学科教学理论.以横贯能力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不是一般性质的专业联合

或线性创新.因而,这种集成创新不是简单的课程相加和组合,而是一种基于不同课程或领

域的艺术再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教育创新.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学科间的专业

壁垒,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建立一种将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与师德养成为一体的以

职业发展为取向的学习观,形成美术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出发点

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必须要结合本校特色、专业特色、地域优势、生源结构、

学科特色、教学模式以及当前的经济、社会、市场等因素进行定位.同时要把人才培养目标

与能力、素质目标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6]这种综合能力的形

成正是建立在横贯能力的基础之上,因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加强学生横贯

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瑜琢,王岩,滕王君.芬兰新课

改,到底改的什么?[EB/OL].http://news.jyb.cn/Theory/jysd/201611/t201611

24-684762.html,2016-11-24.

[2]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EB/OL].http://www.360doc.

com/content/17/0525/12/37416898-657127004.shtml,2017-05-25.

[3]方宝.论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多”[J].教育探索,2016(4):53-56.

[4]胡泊.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3):60-62.

[5]朱立明.论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教师思维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31):40-43.

[6]陈卓武,揭晓.香港高校“成效为本”的教学改革及启示[J].教育探索,2

016(10):48-51.

(责任编辑:刘晓琴)

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上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和美术教育和横贯方面的教育研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