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转型升级开题报告范文 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路径类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转型升级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4

《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路径》

本文是转型升级相关论文范文集和常态和新常态和集聚有关论文范例。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构建了一系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下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发展框架”.但是,目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步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国内产业集聚区建设成功经验,从国家、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主体协同合作的角度,从新兴产业培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融合、服务经济、政策措施强化等五个层面,提出产业集聚区内外的转型升级提出路径及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协同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8)03-0108-03

  一、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经济新常态更加依靠改革创新释放创造动力.[1]不断整合创新资源,以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有效引导外部需求,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创新动力和活力,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积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已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决定性举措.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许多产业集聚区面临着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低层次竞争模式难以为继的现实问题,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不仅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已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二、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制约着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如何有效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推进科技、教育、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后发赶超,是当前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河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10年3 月—2016年4月河南省相继出台了《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关于印发2016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河南省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中原经济区的进程中要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助推河南省经济实现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从低效供给向高效供给、从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立足河南省情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下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以期能够推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河南省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因此,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区域经济背景分析

  1.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一是农村人口多,城乡二元化现象突出,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二是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比重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当前河南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所占比重高,这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工业特征是能耗高、效能低下.三是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落后.第三产业增加值GDP比重偏低,河南服务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3]

  2.河南省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及国务院关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河南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河南更多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优势.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河南作为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抢抓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推动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

  3.河南省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模仿、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空间越来越小,河南省低成本劳动优势逐渐减弱,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未来河南将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多重压力,追求速度加快与效益提升处于两难选择.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1.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聚集溢出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区域,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增长极;随着河南省加快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产业集聚区抢抓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河南全省已经形成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12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产业集聚区利用“互联网+”局塑造着河南省经济新格局.

  2.形成了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河南省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战略机遇,打造特色产业链条,河南省已形成了食品产业集群、服装产业集群、电子电信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起重机械产业集群等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已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3.综合带动效应显著.2016年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131.55亿元,增长11.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2.4%,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682.66亿元,增长6.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全年平均人数465万人;全省依托产业集聚区形成了18个千亿产业集群、142个百亿产业集群;星级以上产业集聚区达到141个,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拉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传统产业占比偏高,经济发展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创新驱动动力乏力.[5]二是各地产业发展存在较强的产业同构性,各产业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差异化不强和互补性偏低.由于各地产业集聚区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进行产业培育以及重规模轻项目,使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陷入高度同质化竞争.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河南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制约因素.一是产业科技含量较低,亟待升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少,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二是产业集聚区的组织化程度低.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间的联系来看,产业关联性不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网络还未形成,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区的联合凝集效应.三是集聚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目前产业集聚区企业研发投入少,大多没有和科研服务产业相关联,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自身产业升级和可持续能力提升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业集聚区整体竞争力不强.四是制度环境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无法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张,给企业的进一步规范和有序发展带来一定障碍.五是产业集聚区缺乏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集聚区内基本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降低, 产业集聚效应弱化,从而使得企业融资困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严重影响产业集聚区的产品质量、营商信誉.

  四、国内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成功经验与启示

  (一)国内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成功经验

  1.宁波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互促发展的总体框架.有序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严格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制,全面推进企业能源审计及清洁生产审核等.以核心区块建设为重点,聚力推进产业集聚区战略大平台建设.

  2.苏州工业园区.突出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产业”,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加快提升主导产业能级.以纳米技术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产业高地.突出环境创新,加快建设“新城市”,推进城市功能从服务本地向服务周边转型,加快市域CBD发展.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加快人才集聚,构筑人才高地.

  3.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科技风险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建立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相结合的创新孵化体系,在产业集聚区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产业集聚技术项目(产品)和产业集聚技术企业,发展孵化经济.

  (二)国内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1.培育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带动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配套企业发展.[6]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制造业、服务业等跨界融合催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2.强化集聚区辐射带动面.通过创新制度和机制加速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增强连接、聚合、扩散能力,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中小城市、各类经济功能区形成有机分工与合作,形成紧密协同、互动共生的发展格局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3.着力推动产城双向融合.通过集聚区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产业集群从单一的生产型集聚向生产、消费、服务、居住等多点集聚模式转型.

  五、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路经

  (一)转型升级的方向

  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结合互联网等工具,来营造、培育、壮大“河南智造”.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培育为导向,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区、科技创新核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

  转型升级的方向.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抓住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对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化工、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互联网技术与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等向产业链的高端方向升级,推动河南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升级自主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通过龙头企业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导向,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为经济发展培育持久创业创新动力.

  (二)发展思路

  以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升级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地区自身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重新定位.以产业集聚区体系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提升为主线,以创新机构培育、大企业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和人才引进为重点,以集聚区内部专业协作机制体制建立、内外部各种网络关系以及产业集聚区良好的产业氛围为支撑,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对优势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现代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三)主要路径

  1.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互联网经济,发展壮大点上经济规模、物联网产业,形成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产业链条,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信息化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2.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重点扶持大型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调、主导产业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协调等,构建产业集聚区集群生态系统,建立产业协作关系及集群内部信任关系,营造产业集聚区的集群文化氛围.

  3.在产业融合方面.一产方面,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二产方面,着力打造中国河南互联网+产业园区;三产方面,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中原文化与科技、商贸融合发展.

  4.在服务经济方面.着力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时加快打造金融中心、会展中心、总部经济高地.

  5.在政策措施强化方面.推行简政放权,强化制度创新,着力营造产业集聚区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转型升级活力、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若干问题的解析和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1).

[2] 刘丹凤.胡俊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6(8).

[3] 韩 啸.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基于“互联网+”视角[J].人民论坛,2016(14).

[4] 闫俊周.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7(2).

[责任编辑:庞 林]

转型升级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述:本文是一篇关于转型升级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常态和新常态和集聚相关转型升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