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语言规范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中学生语言规范现象探析与教学建议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语言规范范文 类别:文献综述 2024-04-10

《中学生语言规范现象探析与教学建议》

本文是关于语言规范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教学建议和语言和规范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语言运用讲究规范.语言规范是运用语言进行各种生活、工作交流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此,要加强诗文朗读,营造语言环境,学习语言规律,发挥评价功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规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H{,“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2011版“课标”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或“语文运用”等相关字眼出现15次之多,从这里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运用”也提出了相关规定,要“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的发挥作用”.“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专家、学者及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当前学生无论是日常说话还是课堂对话,无论是书面用语还是网络话语,都不能做到“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或者说“规范化运用语言文字”,由此不断造成表达和交流中的障碍、误会和冲突.语言规范的目标是明确的,不规范用语的现象是严峻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和思索.

一、不良现象

当下语文课堂学生读写的频率较高,课下学生运用口语及手机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很多,同时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很严重.学生运用语言的突出问题就是不遵守语言规范,这方面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错音,写错字

语文“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段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要会写;初中毕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要达到3500个.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很少能达到这些要求,他们朗读课文时遇到陌生字词,习惯性的读半边音,在朗读中还夹杂着一些方言的语音;有的学生一篇周记或者作文练笔中错字连篇,经常会看到因错别字而造成的笑话;多音字、同音字不能仔细辨析,对一些常用字模糊不清,组词生搬硬套;平时利用网络聊天时,随便使用同音字代替或者直接打错别字,叫人不明其意.

第二,书面语句不通顺

语文“课标”要求学生习作时要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但是翻看学生的一篇篇日记和作文,会发现多个语句不通顺.指代不清,自相矛盾,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语句残缺,语焉不详等情况屡见不鲜.语文教师在看学生的习作时很是头疼,有时看了一大段话,根本不知道是在表达什么.学生在短信、和微信中进行交流的频率很高,同时出现病句的频率也很高.语言本是交流的最佳T具,可不规范的话语往往给自己的亲友制造误会和麻烦.

第三,标点符号不规范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注意区分顿号和逗号、分号和句号,并在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初一班级里,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写作中逗号和句号什么时候使用无法确定,经常出现“一逗到底”的情况,甚至一段文字最后还是逗号;不了解分号的作用,将分号与句号同等;不会使用感叹号,即便是明显的抒情句子最后仍一律用句号.特别是在运用手机交流中,除了逗号或顿号,基本上不用其他符号,句子最后通常是没有任何符号.

第四,滥用网络用语

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所谓的新潮、流行词语不断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例如,霉女等于发霉的女生、酱紫等于这样子、表介样等于不要这样、偶等于我、银等于人、粉丝等于影迷、稀饭等于喜欢……这些词层出不穷,中学生视为时髦,热衷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应用.这类歪曲、变态的词语在污浊我国语言规范化的同时,也严重地伤害了我国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在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笔者曾批改一位初一学生的作文:“偶是EXO的粉丝,诋毁他们的银都是坏银.”乍一看这句话,认为他写错别字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网络用语.从这种情况来看,这个学生受网络用语的影响很大了,甚至在作业中都习惯化地加以运用.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加上没有辨别能力,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原因探析

中学生语言不规范已成为普遍现象,只是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探明其根源,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入探究中学生语言不规范的原因,发现这是多方面合力所致,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第一,学校教育的偏激影响

面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学校除了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考试以外,还组织了月考、联考等多种形式的测试.面临上级、家长的双重施压,学校将考试作为教学最高目标,一切教学的m发点都是为了考试,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因考试而学.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重在活学活用语言文字,但是在考试的大旗下,很多语文教师却本末倒置,上课局限于课本和考纲,只传授应试的知识、阅读答题和写作技巧,对于实际应用的语法知识几乎不提(高中考试考病句,老师只告知一些皮毛).语文学习不训练语言能力,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感.学生根本不知道一句话如何表达才合乎规范,甚至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状补”都不知道,长此以往,草率、错误的表达形成习惯,语言不规范就成为常态化了.例如,笔者曾遇到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秋天的芜湖是最美的季节”.语文教育严重忽视学生的语言规范,久而久之,学生规范用语的意识都没有了.

第二,网络世界的消极影响

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语言污染”.各类新潮、流行词语的出现,使得学生在书面和口语表达中都追赶着所谓“时髦”的新词汇,而抛弃使用正确规范的词语.对于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分辨不清孰是孰非,或许会一直将错误进行到底.网络语言铺天盖地的映入学生眼帘,进入学生耳膜,长期的耳濡目染,学生根本无法判断哪些字词合乎语言要求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出规范运用语言文字要求,往往显得很苍白无力.

第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新“课标”明确表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言规范不光是在语文课上要讲究,更多的是在家庭、社会的实际语言运用中要讲究.比如在学校提倡讲普通话,可学生一回归到生活中,都是用方言与父母、亲戚朋友交流,缺乏运用规范语言的氛围.学生课后在与亲友及同学的对话中很随便,很散漫,在方言浓厚的语言环境下,他们很难抵制这种不规范语言的消极影响.随心所欲的交流看似轻松自由,但却是严重失范,甚至一些粗言脏语和错误观念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了.

第四,浮躁心理的自我影响

古人云:言为心声.心里宁静则说话平和,心中有数则表达清楚.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撰写文章,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当下中学生由于成长烦恼、升学压力、家庭生活、社会诱惑等客观原因,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各种问题都促使他们心神不安,心理浮躁.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他们很难对一个事物作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缜密的思考,他们的语言表达一般都是漫不经心、脱口而出.想到哪就说到哪,想说啥就说啥.中学生对自己的话语既不承担责任,也不去反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信口雌黄的坏习惯,不仅语言表达的内容存在问题,表达的形式常常不规范.

三、教学建议

语文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就是要进行语言积累并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在运用中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养成良好的语用习惯,其中语言规范尤其重要.笔者立足语文课程,就纠正中学生语言不规范现象提出几条教学建议.

第一,加强诗文朗读

朗读不光是掌握语音,也是促进理解、规范语言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几个学段都强调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今年秋季使用的最新版初一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序言写到: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语文课本中大多都是文质兼美、语言规范、浅显易懂的佳作,这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好范本.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学生将会从中学到许多有关语言表达的技巧,同时也培养了语感.笔者每上一篇课文,都会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或全班齐读,或小组齐读,或学生自读,或学生连读,读后让同学互评朗读的效果.如果好,请说出好在哪里;如果不好,请示范教读.最后笔者总结文章朗读的要点,纠正重音和停连读错的地方,帮助学生归正.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获得美文佳句的积累和熏陶,也能有效促进其规范地运用语言.

第二,营造语言环境

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运用语言的示范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创造一种良好的、自由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规范的语言环境中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情境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心理图式,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积极迁移.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恰当地、合理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这里特别要强调,语文教师为人师表,不光是要成为做人的楷模,也应是规范运用语言的榜样,学生长时间在语文教师身边耳濡目染,自然受到其良好的言语习惯的熏陶.语文教师还要与父母做好沟通工作,达成共识:孩子在家里,父母尽量运用规范语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摒弃方言对学生语言规范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三,学习语言规律

语言说到底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只有遵循其自身规律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一工具.语言规律白成系统,从文字造型、汉语拼音到词语构成、句子组合,从语法、修辞到文章技法,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语言规律体系.语文学习重在运用,不是做学问,无需掌握系统的语言规律,但是基本的、实用的语言规律还是要重点学习的.学生学习语言应是“得法于课堂,运用于课外”.过去我们语文教学强调语言积累,淡化甚至忽视语法、修辞、章法的学习,这是一种顾此失彼的做法.其实,语言积累和语言规律的学习同样重要,就好像是火车道须有足够的枕木和方向明确的铁轨,两方面结合才能确保道路畅通.语文教材应安排适当的语法、修辞等学习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籍此规范地运用语言.

第四,发挥评价功能

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投入不同,表现多样,成效差异也大,对此情况,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随时发现学生的各种情况,及时的加以评价.对学生的语言不规范情况要诊断、指正,以免再犯;对学生语言运用中好的表现也应随时表扬,这对当事人是给予鼓励,对其他人是树立榜样.语文教师还可举行朗诵、书写、作文、辩论等比赛,以促进学生规范运用语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普通话,书写必须规范、整洁、工整,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每个月组织一次汉字听写大赛,对听写全对的同学将在全年级进行表扬和奖励,发挥其榜样作用,激励更多的同学关注语言文字的正确、规范书写:我还将学生是否规范运用语言文字作为期末评价标准之一,凸显学校、教师对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视.这些评价和举措能大大促进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语言规范论文参考资料:

规范论文格式

学术论文格式规范

语言论文

论文规范格式

规范论文

语言教学和杂志

归纳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语言规范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学建议和语言和规范相关语言规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