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统文化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从观音画像的性别看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统文化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1

《从观音画像的性别看中国传统文化特质》

本文是传统文化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观音画像和特质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在佛教绘画传入中国的初期,观世音菩萨也是作为男性或中性的形象出现的.而之后在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观世音菩萨却逐渐变为了女性.观世音菩萨性别的改变,是佛教艺术“本土化”的标志之一,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质.关键词:观音画像;性别;转变;审美文化

一、观音“性别”的转变

在古印度佛教中,观音菩萨多呈男相.这是源于《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的阿弥陀佛将观音菩萨唤作“善男子”.在《华严经》亦有“勇猛丈夫观自在”的说法.受此影响,在佛教绘画传人中国的初期,观世音菩萨也是作为男性或中性的形象出现.而在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观世音菩萨却逐渐变为女性.观音性别的改变,是佛教艺术“本土化”的标志之一,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质.

在古印度的佛教信仰系统中,虽主张诸法空相,但在佛教艺术中佛陀和菩萨仍然以男子相为主.佛教将众生分类为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观音菩萨要度化众生,就要以相,因此有六种基本的显相,在救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可见在古代印度的佛教教义中,观世音菩萨本无定相.这为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从男性变为女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佛教绘画中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化提供了宗教理论基础.

魏晋南北朝之后,观音信仰普遍盛行,且在女性人群中不断扩大影响.由于佛教中的诸佛和菩萨大多为男性,善男信女们期望能有一位如慈母般温婉和善的女性神明,于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则被选中了.中国先秦时期也有明显的女神崇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鬼神文化则一度式微.魏晋时期,玄学兴起,政治对文化的控制也稍微松懈,社会便渴望女性神明的回归.

在隋朝、初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出现了一些体态丰腴、优美婉约、窈窕多姿的观世音菩萨画像.菩萨多上身,但没有被强化的;虽面容娟秀、体态婀娜,而面部却有胡须.因此这个时期的观音菩萨画像还是以男子相为主,呈现出中性化的趋势,并且脱离了魏晋之时的秀骨清相,而是丰肌硕体、神情妩媚.整个画风显得华美富丽、大气厚重.

盛唐及中唐之时,观音菩萨女性化趋势显著.如莫高窟第159窟的观世音菩萨,简直就是丰满而雍容华贵的美人图.其容貌端庄,神情潇洒,丰满妩媚,装饰繁复而精美,服饰华丽,体态具有曲线,姿态万千,正是“菩萨如宫娃”.与其说是宗教色彩浓厚的观音菩萨像,不如说是含情脉脉的美好图.

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观音画像,菩萨一方面保持了头戴宝冠、长发垂肩、清眉秀目、高鼻樱嘴、丰润端庄、体态婀娜、宛若高雅娴静的贵妇人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参考了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形式.因此这个时期的观音菩萨画像取材的范围更加广泛,将观音菩萨的形象表现得更加轻柔艳丽且真实生动.菩萨的身体比例匀称,妆面服饰具有时代特征,创作技法更加纯熟,表现了世俗艺术对宗教艺术的介入.

唐代也保留了男性面目的观音画像,但从面相到体态却呈现出女性化的特质.菩萨体态婀娜,造形精细而艳丽.但如若去掉胡须,就成了十足的女性.

就整体而言,唐代的观音菩萨画像中的观音形象男相女相并存、中性化及女性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观世音菩萨形象女性化后,民间对观音的称呼亦随之女性化”【l】,比如“观音娘娘”.反之,这一称呼又进一步促使了后世观音菩萨形象的女性化.

宋代“最受信仰者观音,其姿态益活动秀丽;竞由象征之偶像,变为和蔼可亲之人类,且性别亦变为女,女性美遂成观音特征之一矣.”宋朝时观音菩萨画像的创作更为丰富,且在莫高窟绘画中几乎全都呈现女相.她们已经洗净唐朝的纤尘,闲适而自然,返璞归真、端庄秀美、慈眉善目、平易近人,具有与普通女子一样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较之于唐代的观音菩萨画像却又少却了些许神性,增添了世俗性.如现藏于日本清净华院的阿弥陀三尊像中的观世音菩萨.

宋代观音画像女性化的典型就是水月观音.在中国本土的神话中有对水与月的崇拜,且都与女性形象有关,透着原始的母性崇拜.如中国跟水有关的女神有娥皇、女英、洛神等,跟月有关的女神有女娲、西王母、嫦娥等.宋代水月观音像乃至后来演化出的送子观音像,其女性化是佛教的观音信仰与中国本土的母性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如大英博物馆藏的敦煌《水月观音图》画像,水月观音半跏趺坐于神坛之上,造型柔美,十分符合儒家的“温柔敦厚”,凸显了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佛教观音信仰,将端庄大方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进行完美结合,塑造了一个既温柔善良又呵护众生的母亲意象.水月观音集真、善、美于一身,从“视觉一心理一信仰”三个方面拉近了与信众的距离.

佛教艺术的传播和文人士大夫文艺的共同作用,加速了观音画像女性化的发展.在文人画的影响下,观音画像由丹青走向水墨,由工笔走向写意,由雅到俗再到大雅,真正走向世俗,“普照人间”.例如隋朝画家展子虔,唐朝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周坊都曾经做过女性观音菩萨像,使观音菩萨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周坊的“水月观音”被《宣和画谱》称赞为:“传写妇女,则为古今之冠.”宋代话本中也有过这样的描写:“甄龙友题《观音像》:‘巧笑倩兮,美目盼矣,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经过类似的传播,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形象得到了广泛认同,对之后的观音菩萨画像的创作也提供了范例和参考. 二、观音“性别”转变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质 观音菩萨画像中菩萨“性别”的演化乃至佛教艺术的中国化都跟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特质密切相关.

佛教在传人中国之时,中国已经建立起以儒家为主、哲学美学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儒家说“尽善尽美”,美与善是统一的.而佛经中的观世音菩萨的主要品格就是慈悲济世,善良宽容,所以长期以来画家对莫高窟画像中的观音菩萨形象都极尽美化,尽量做到神性与灵性的统一,使其超凡而脱俗.在儒家伦理观中,女性一方面是男性的“从属”;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孝道观中作为母亲的形象又是应当被尊敬的对象.中国自古有“严父慈母…‘母慈子孝”等说法.由此可知,对母性关怀的渴望与观音菩萨的慈悲包容相结合,使观世音菩萨女性化倾向成为了可能.在中国家庭伦理规范中,繁衍后代是尽孝道的首要任务.由于观世音图像汉化,加之<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像之女”之说,因此观音信仰由救苦救难扩大到祈求子嗣也是必然,由此也加速了观音信仰在中国女性中的传播.男女有别,面对女性信众,观音菩萨女性化之后能够方便于闺中供奉,也能拉近与信众的心理距离.

佛教在传人中国之后与儒道进行了融合.叶舒宪在研究了儒释道思想的核心范畴之后,提出了“三教皆有阴性化的倾向.”这种阴性化,是温和、柔顺、反暴力、不具有威胁性的思想特质.

宗教的目的是改造人性的,使人性中原始的野性的暴力冲动得到消除或压抑,使其显示出温柔驯顺的特点,即儒家所谓的“温柔敦厚”.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建立起了以虚静自然为中心的审美思想.而老子说“道”是“天下母”,“柔弱胜刚强”,“知其雄,守其雌”,也有明显的女性化取向,因此老庄道家哲学又被称作为阴性哲学或女性哲学.儒家虽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但是其企图转化人性野蛮的目的却是显而易见的.儒家以“仁”为哲学核心建立起以道德和谐为中心的审美思想.“仁者爱人”,能够爱及他人的品质是为“仁”.“仁”就是一种柔性宽厚、可以消除对立冲突,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精神特质.而儒家又有“妇人之仁”,把这种精神特质与女性直接联系起来,足以表明其阴性化立场.“儒家和道家共有的和谐主题及其人生哲学,其审美思想中所呈现的阴性化或女性化的倾向,一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或者说,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

佛教本身无所谓阴阳,所以佛教观音菩萨本无定相,非男非女,亦男亦女,佛教的修行也是致力于达到一种中性状态.然观音信仰作为一种舶来品,要想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就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寻找精神支撑.于是便有了观音信仰与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在思想文化上的交融,在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之后,最终被儒道的文化系统所接纳和兼容,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成分,这也正是观音画像女性化倾向的关键所在.

从观音信仰的角度来讲,观音菩萨是佛教系统中直接面对现世灾难的神明,在逐渐本土化的历程中世俗化痕迹最为明显.世俗的审美特质显现阴性化特征,观音菩萨的东方美妇相即是世俗审美情趣的体现.观音对众生的拯救是一种慈悲品格,这种“慈”类似于儒家的“仁”,是一种非暴力、非威胁的精神特质.女性化的观音给予的拯救则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非威胁性的拯救.她温和慈悲,神性之下有着尘世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息,是信众可以随时向其求助的知心人.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冲淡”之妙如“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但是刻意追求反而不易做到冲淡风格,“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对观音菩萨的女性化亦是同理.过分追求外表的婉约妩媚,必然会弱化观音菩萨的内在端严.宋以后的观音画像中,有观音菩萨作妙龄女子相,媚态十足,神性不再,足以证明对其过度女性化会使“世俗”走向“庸俗”,成为男性文人的另一种想象.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此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观音画像和特质方面的传统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