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文化自信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基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农村文化自信建设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自信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5

《基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农村文化自信建设》

该文是关于文化自信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自信和宜居和乡村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摘 要]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藏在中国劳动人民中的智慧沉淀出来的传统文化更是旖旎璀璨.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本文就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自信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提高农村文化自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53(2018)04—0081—05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总书记也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因此,对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地方问题,而是全国性问题.在建设农村过程中,我国不断根据时代需要提出新的政策,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表现出我国在解决农村问题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更加,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和谐,从中我们也逐渐可以发现,文化建设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使命,因此,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民优秀文化,实现农村文化自信.本文将对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讨论农村文化自信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出来的时代产物,是一个国家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能够长久屹立的文明信仰,是一个家族能够不断沿袭并进化的习惯准则.文化对一个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文化大国,在世界格局多变的体系中,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总书记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而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那么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3],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实体上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形态,并且能够贯穿人们行为的始终,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而仅仅体现在形式主义、物质主义的文化,不能算作是文化自信,只能称之为样子文化.文化自信是附形于体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而这种力量是通过前期的优秀形体所展示,而最后又被人们所吸收其重要内涵,然后投入到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中来,这才是文化自信最后的完美体现.悠悠五千年的华夏历史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文化也深入人心,如中秋的团圆佳节象征着爱家、爱集体;清明的祭奠象征着尊敬和感恩;不同字体的书法也各具意义.从有形到无形的精神建设,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美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有些是实体和艺术体现,有的是精神品质,然而这些呈现给人们的感觉都将是精神上的愉悦和震撼.目前,新农村建设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给我国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新农村美景,要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农村,建设农村文化自信也将是重要的一步.

  二、农民传统文化自信的现状

  文化自信的建设包括形体建设和精神建设,形体建设是基础,精神建设是升华.对于形体建设,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前进,流传在农村中的部分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有些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的象征,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的缺失对我国来说是一项损失,对世界文化来说也是一件遗憾.虽然哲学中说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但是像“386199部队”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周德新[14]等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目前面临着文化活动形式单调、文化产品单一、缺乏继承者和传承人以及传播途径受限等问题.李爱芹[15]研究发现农村传统文化也在以村落消失的形式使得部分传统文化走向衰败,以农村劳动力缺乏而“后继无人”,以过度追求乡村整齐划一而使得部分古迹遭到破坏,以外界不良风气入侵导致部分迷信愚昧肆虐等问题.在形体方面,农村文化自信建设还存在严重不足.

  对于精神建设,我国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质,如: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善良淳朴,勤俭节约,憨厚老实,诚实守信等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社会利益的驱逐下正在一点点消失淡化,农村文化自信严重匮乏,这对农村建设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美丽乡村,不仅仅要体现在外观美、生活美,更应该体现在人们的精神面貌美,这对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保持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文化自信先要保证文化的存在,然后再更好地完善和进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虽然对农村经济、农村科技、农村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对农村文化自信建设仍存在不足,因此,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保护农村文化,同时建设农村文化自信应视为一项重要任务.

  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自信建设间的关系

  文化自信是自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总书记提出的“第四个自信”,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文化自信对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能使得农村政治更加,能使得农村科教更加进步,这更有利于创造生产力,进而使得农村经济更加发展,因此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政策和农村文化自信建设应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农村文化自信建设的作用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完善,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升华,对农村自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提供政策保障.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以来,针对“乡风文明”这一重要目标,各地纷纷出台各项政策以推进建设进程.2015年总书记在浙江舟山考察时就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浓郁氛围,虽然乡村条件差,但是政府和村民一起秉承“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打造出了一张美丽的乡村画卷[4].广东肇庆自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起,对乡风建设严抓狠治,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5].由此可见,明确的政策指引,对提高农民素质,改善低俗乡村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建立农村文化自信具有保障意义.

  2.提供经济动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但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更是拥有了雄厚资金的援助.如2013年安徽省宿州市上半年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达到20060.1万元,在资金的支持下许多乡村兴起了农家书屋[6];2014年山东省刘家沟镇“蓬莱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2.58亿元,在资金的支持下南吴家村以600平方米的文化墙,以雕刻和手绘的形式传播文明新语,创造了美丽乡村的新面貌[7].农家书屋的兴建、文化墙的矗立、雕刻手绘的展现无不体现出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经济投入对文化建设的作用,这对发展农村优秀文化、建立农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3.提供科技服务.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下,我国许多创新项目和产品逐渐深入乡下,这对建立系统的农村文化管理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保护和发扬农村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城市化普遍流行的互联网技术,能有效地记录农村文化形式和发展模式,这对保存农村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利用更先进的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能够使农村文化在时代中创新,例如传统戏曲与现代歌曲的融合就是对农村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科技不但能使有形的文化得到保存、记录和宣传,也能让无形的美好文化精神以情感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和传承.

  4.抑制部分文化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发展虽然推动了农村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地区片面追求指标,忽略了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古老文物的保护,从而造成了部分民间文化失去了展现的舞台、丢失了原始的环境、丢掉了后续的继承者,表现出部分文化正在逐渐衰败、甚至是走向消失.就像“甩铁花”,勇敢的艺人必须得在空旷的场地上才能尽情的让铁花绽放,然而这项艺术却正在悄悄的销声匿迹,“甩铁花”这种象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象征着不怕伤不怕痛的精神不能得到发扬和传承,这对农村文化来说是一大损失,对文化自信建设来说是一种伤痛.这种片面的、虚假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村自信建设,农村文化自信绝对不能让虚假、不诚实、不守信、妄自菲薄、自傲自大、溜须拍马等恶劣风气盛行,更应该建设的是一种追求真理、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精神动力.农村基层干部是发展的基层领导者,当以清官为旨[16],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头带领人民群众建立文化自信.

  (二)农村文化自信建设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作用

  文化自信包含的是积极的、向上的、优秀的文化形式和内涵,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信仰支撑.农村文化自信建设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什么作用呢?既然是积极的一种文化,那么文化自信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丰富建设内容.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意识和形态的集中体现,在形体上要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注重形体的构建、保护和传承工作,建设农村文化自信要求党和政府必须要注重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发掘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了解农村文化历史和演变、整理和分析农村文化的优劣、制定农村文化的保护策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内容和精神,这些内容既是对农村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文化美、心灵美、精神美的重要内容,这对从思想道德及文学修养建设农民文化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这也有利于整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及思想道德水平.

  2.提供建设动力.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在时时刻刻为人们提供动力,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更有利于人们积极参与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去,如福建省福安市湾坞新乡“最美农民”陈寿新,拥有善良、朴实、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大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4年,他带领的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示范社”[8],表现出文化精神提供的干劲和优秀成效.广西省北流市白马镇睦雍村四名农民舍己救人的英勇形象更是让我们看到农民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9],面对文明建设、精神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文化自信提供了一种无法估量的神奇动力,正一步一步推动各项建设向前发展和进步.农民自古以来天生拥有许多优秀品质,然而,时代的变化正使得农民身上的这些高尚的精神品质逐渐淡化,重新建立农村文化自信对农民重新拾起这些骨子里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相应的,对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提高农村文化自信的策略

  文化自信的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农村文化自信呢?文化自信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力量,来源于现实又将升华于现实,借助事物进行表达和传递,最后回归到个人品德修养、家庭建设、社会建设、国家建设中去.因此,建设农村文化自信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肯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

  衣、食、住、行、乐是人们生活的全部,中国农俗文化千千万万、光彩灿烂,深刻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世界本没有城市,随着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技术创造了城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明源于农村,因此农村是文化来源的根基.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活,要建立、传承和发扬文化自信,首先要肯定已有的文化形式,要客观的对待农村历代形成的文化产物.《农村民俗文化漫话》[17]中记载了千百种我国农村独特的风俗文化,可能不同地域对异地文化有不同看法,不过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文化内容也不在少数.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肯定不同地域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是建立和发展农村文化自信的第一步.

  (二)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18].要发展和建立农村文化自信,除了肯定传统文化的存在之外,还要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文化内容和形式.哲学中说,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而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民对本土文化及异地文化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只是从表观上获得了对事物的感觉、感触,还没有更深刻的体会文化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力量或者精神感悟.现阶段许多荧幕中的文化形式也呈现更多低俗的特点,这些文化形式仅仅是流于形式,细细品尝会发现食之无味[19].因此,要建立农村文化自信,就要加大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让农民能够更多的体会精神上应该具有的品性,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让农民辨别文化中的优劣,这样才能对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农村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农村文化

  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和改善之后,那么农民对文化的认识才能更深刻,然后对待农村文化就要按照“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准则去批判性发展和继承.事实上,仅仅对既有的文化进行完善和发扬还不够,中国地大物博,文化错综复杂,要想更全面地建立农村文化自信还需要逐渐去发掘那些鲜为人知的优秀文化,并且把这些优秀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才能把农村文化自信建立的更加完善.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文化目前多表现在表演形式、英雄事迹等方面,而农村文化是与农村的经济、政治、生活、生态等方方面面相互联系的,郭雪君[20]等提出农村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生活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当一种局部地域的文化形态存续基础日渐式微时,农村传统文化影响力削弱乃至消失的情况就可能出现,可见农业生产方面也是农村文化体现的重要方面,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科学技术的渗透极大的改进了农业的生产方式,这对农业体现的农村文化是一种批判性和科学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对农村文化完善和改进的体现.因此,批判地、有针对性地、辩证性地发掘、发展、继承和发扬农村文化,对全面建设农村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建设农村优秀文化传承平台

  当农村优秀文化被发掘、被认知、被公布于世人面前的时候,要建立农村文化自信,就需要把这些优秀文化以物为载体,通过一定的平台继续发扬光大.为什么农村文化被众人所知晓之后,仍然发展缓慢,仍然渐渐从视线中淡化,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继续展现的平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祠堂、文化墙、民间艺术团等等,这些场所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保护,而且能够把优秀的民间艺术继承和发扬.如浙江象山县以“文化礼堂建设”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繁荣发展[10];河北省滦平县周营子村通过村民的勤奋努力,打造出了一个“村史博物馆”,成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11].如此种种,通过借助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力量,打造一款量身的适合本地文化发展的展示平台,这对弘扬文化内容,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当艺术形式、文化形式被展示出来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归结于保护和传承,并不是所有文化有了平台就能稳健的发展下去、传承下去,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政府是保护农村文化的后盾,村民是传承优秀农村文化的基础力量,除此之外,社会中的每个人、每个企业也是发展文化自信的一个中坚力量.平台是继承和发展的动力,保护是传承和弘扬的根本.

  五、总结与展望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带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对部分地区文化也带去了威胁和不利,建设农村文化自信要保障农村文化的原始与自然,然后在时代的基础上以科技的力量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建立农村文化自信.农村文化自信的建设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推动农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农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和殷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下的农村文化自信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不断认清形式,不断体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步,不断发掘和传承发掘出来的优秀的文化形式和内涵,让农村文化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能长久流传于祖国的大江南北,让农村文化精神能深入到每个国人的心灵,从意识形态中牢记乐于奉献、勤劳勇敢、淳朴善良、诚实守信等等这些优秀的高尚品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文化自信建设相辅相成,文化自信为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支撑,文化自信也是实现我国农村富裕、农民自强、农业发达的思想道德的文明形式,也是我国特色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不断靠近的自信.文化自信将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共同引领中华民族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奋进.◇

注释

[1]资料引自《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新华网,2015-07-18.

[2]资料引自《: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新华网,2014-09-24.

[3]资料引自2016年7月2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田艳. 让文明乡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N]. 张家港文明网,2015-05-29.

[5]彭燕. 肇庆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N]. 中国文明网,2013-06-03.

[6]资料来自《宿州市财政局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2013-07-09.

[7]资料来自《2014年刘家沟镇“蓬莱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2014-12-29.

[8]资料引自《最美农民:陈寿新》,东南网,2015-08-31.

[9]资料引自《“最美农民”的英雄本色》,广西日报,2012-07-11.

[10]资料引自《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莲花村文化礼堂》. 浙江在线,2017-08-28.

[11]资料引自《滦平县周营子村建村史博物馆,打造美丽乡村》. 河北新闻网,2015-01-04.

[12]塞缪尔·亨廷顿(美),劳伦斯·哈里斯(美),程克雄[译].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13]赵银平. 文化自信——提出的时代课题[J]. 理论导报,2016.

[14]周德新,黄静. 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创新[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3).

[15]李爱芹. 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3).

[16]端木赐香.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M]. 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5.

[17]周小舟. 农村民俗文化漫话[M].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7.

[18]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4).

[19]梁文道. 常识[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0]郭雪君,李玉萍,王振.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与路径思考[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

[责任编辑:文哲]

文化自信论文参考资料: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自信和宜居和乡村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自信本科毕业论文文化自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