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专业成长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师德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专业成长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9

《师德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该文是专业成长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师德和引领和成长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以“师德”为内驱力,能让教师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这不仅是教师传播人类知识文明和塑造灵魂的职责,还因为良好的师德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自觉提升,形成独特的教学魅力.教师专业成长还应该立足课堂,敢于实践,及时反思,从而塑造师德,提升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师德;教学改革;“循环—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4-0045-02

【作者简介】耿怀青,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江苏淮安,223200)校长,高级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从平庸走向优秀,从固守走向创新.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普遍认为,所有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会经历三个阶段,即生存阶段、稳定阶段和突破阶段.这三个阶段合理地诠释了教师从关注自我生存到关注学生发展,最后走向创新,形成独特风格的成长历程.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其中有三项要求与师德有关.由此可见,“师德”是一名好教师的核心要素,它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起着“发动机”的作用.笔者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为例,谈谈它是如何锻造师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以师德为基础

教育教学工作既是良心工程,更是百年伟业.教师拥有敬业奉献的精神,才能承担起对于学生、家庭、社会、国家的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势必缺乏责任心,工作懒散不上进,与学生之间产生难以消弭的鸿沟壁垒,也就难以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担.一个具有师德的教师必定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勤于学习的好教师,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以师德为基础,才能不偏离教育的正确轨道.

1.师德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一定会处处、时时、事事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深入钻研教材,博览广阅,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主动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提升计划,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反思不足.“师德”的内驱力让教师排除杂念,一心向教.教学相长不仅能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师德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训练和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师德所提供的源源动力.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一定拥有自主发展的觉悟,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参加各类培训讲座和优课竞赛活动,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工作.师德将促使教师紧抓每次学习历练的机会,自觉迎接挑战,寻求突破,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锻造师德,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师德作为一种内驱力,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师德的锻造和教师专业成长是同时进行并相辅相成的.笔者以本校(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锻造师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领悟教学改革的真谛,转变教学理念.

在“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之初,我校有些教师持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教无定法,但更重要的原则即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学校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固守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对于刚步入教坛的年轻教师来说,需要行之有效的模式引领他们尽快成长,形成稳定的教学思路;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更需要转变其固有的思维定式,消除职业倦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积极制订方案,组织教师学习,加强培训,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尽快让教师领悟模式的内涵,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学校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章学习《基于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指南》;邀请“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创始人孙朝平主任开展讲座;观摩“模式创建团队”成员的示范课;加强与“循环—差异”教学联盟学校的交流学习等.我校教师在实践“循环—差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了思想,领悟了真谛,坚定了信心,提升了专业素养,逐渐从一名普通教师走向合格教师.

2.深入实践“循环—差异”教学改革,提升自我价值.

叶澜老师指出:“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首推课堂教学实践.下面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中提到的六个要素为例,谈谈我校是如何锻造师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

(1)“目标定向”.“循环—差异”教学改革遵循新课改的精神,明确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注重情、态、价的教育熏陶,在“目标定向”环节中设置情、态、价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教育.教师在设定“德育”内容时,自身应接受或拥有相应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向”改变了部分教师随性而为的做法.

(2)“个体自学”.它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钻研.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督促学生学习,而非代替包办.

(3)“同伴互导”.这就需要教师走下“神坛”,放下身姿,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不少教师改变了“上课一言堂,下课就走人”的状况,乐于走进班级,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愿意与教师交流.“同伴互导”环节的设置契合了师德规范中关于“教书育人”的要求.

(4)“教师解难”“练习检测”和“补充学习”.这三个环节都是要求教师思考如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些环节在无形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能力的提升给予教师信心,让其更加热爱教师这一职业,促进了师德的形成.同样,师德的升华也会驱动教师专业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

在实践“循环—差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学会了深入思考和理性反思,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自觉主动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身专业素养呈螺旋式上升发展.这正是一名教师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必经之路.

当然,我们除了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外,还有诸多形式和途径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我校请来教育专家,以其理论的高度,结合“循环—差异”教学对教师的实践予以指导.如开展“循环—差异”教学十校联盟活动;邀请“集体备课工作坊”和“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来校开展活动;在校内积极开展“半日教研”和“青蓝工程”等活动;各教研组教师就“循环—差异”教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师徒间互相取长补短;与兄弟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循环—差异”教学微课大赛,许多教师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微课网上进行展示.学校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自我价值.

3.汲取“循环—差异”教学改革的精髓,形成教学风格.

一个教师如果使用单一的模式,并多年保持不变,亦步亦趋,将不利于个人专业发展.这样的教师只能成为教书匠,而不能成为大师.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脚踏实地的教书匠,但更需要仰望星空,追寻诗和远方的大师.

打造课堂教学模式是出发点,而最终的归宿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育人能力.从“无模”到“有模”,让我们转变了理念,规范了教学行为;从“有模”再到“无模”,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且学会了反思,这不是回归,而是质的飞跃.从“无模”的低效状态,步入“有模”的高效状态,再到打破既有的模式,创造独特风格,教师悄然间已经从优秀走向了卓越.

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于漪的“趣、新、情、活”教学风格、宁鸿彬的“五步阅读教学法”都建立在广博的学养、大胆的创新、深刻的反思基础之上.名师不可能被复制,但只要我们以“师德”为内驱,从模式中汲取营养,广采博取,兼容并蓄,不断创新,一定能在实践中创造出一套适合学情,符合教学规律,切合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专业成长论文参考资料: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动物医学专业论文

成长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此文结论: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师德和引领和成长方面的专业成长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专业成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