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张大千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苏庚春和张大千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张大千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6

《苏庚春和张大千》

本文是关于张大千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苏庚春和张大千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朱万章 / 文

书画鉴定家苏庚春(1924—2001)和画家张大千(1899—1983)相差二十六岁,是典型的忘年交.苏庚春早年跟随其父苏永乾(1888—1963)在北京琉璃厂经营字画古玩店——贞古斋,父亲和张大千是好朋友,再加上他们都同住在东琉璃厂尽头的桐梓胡同,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熟络起来.张大千排行第八,所以官称“八爷”,而作为晚辈的苏庚春则尊称其“八老师”.在苏庚春的记忆中,张大千曾写一张纸条叫他到一人家取东西,记得大意是:“绍介庚春世兄前去您府取明画……”苏庚春看了条子之后疑惑不解,便问八老师:“‘介绍’二字您怎么写颠倒了,我这么小您怎么称我为‘世兄’?”张大千笑着说,“介绍”和“绍介”两词可以通用,“世兄”其实就是侄子辈.自此以后,苏庚春便知道在人与人的称谓中,也大有学问所在.

张大千在琉璃厂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南来北往,居无定所,1949年以后则去国,在巴西定居多年,晚年寓居台湾.所以,就苏庚春与张大千交游的时间而言,是并不长的,断断续续有几年光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庚春是贞古斋的少掌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书画经营与张大千结缘、交往.苏庚春曾回忆说,当时张大千曾专门派人收购绢本的古画,比较便宜(大约十块钱左右).张大千曾告诉苏庚春说,如果很幸运收到一张宋画,那就值了(因宋画多为绢本).此外,张大千还专门搜集旧裱装的“废料”(不用的裱边、残绢、纸、画套等).因为当时张大千经常仿作一些古画,这些旧材料随时都可以供不时之需.

虽然苏庚春和张大千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交情也不算深,但他对张大千的印象却极为深刻.苏庚春在晚年撰写的笔记《犁春居书画琐谈》中,就专门谈到张大千.他认为,有东方毕加索之称的张大千,是位全能的艺术家.无论在诗文,还是在书画上都可谓是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苏先生讲到了张大千的为人处世,口碑极佳.他说张大千为人豁达、仗义,善交友,重情感,凡是与他交往过的人,对他的印象,没有说不好的.这也是张大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吃得开、行得通的重要原因.

苏庚春早年在琉璃厂从事字画经营,1949年公私合营后他又曾供职于宝古斋,任书画门市部经理;上世纪60年代初南下广东,在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来叫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从事书画征集与鉴定工作.80年代,和启功、徐邦达、谢稚柳、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等一同被推举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苏先生在长期的书画经营与研究中练就了一双书画鉴定的“法眼”.由于他和张大千早年的交往,再加上经手的张氏作品无数,因而在20世纪的书画名家中,苏庚春对张大千作品的鉴定独具慧眼.无论伪造的张大千作品水平有多高,到了苏庚春那里,一眼便能分出真赝.苏先生就曾对笔者谈起,对张大千作品的鉴定,必须要多看张大千的真迹.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鉴定张大千的一些诀窍:

首先是绘画的色调.张大千成名极早,在1926年(丙寅)廿八岁时便已蜚声艺坛.他自己的画在当时就能卖上好价钱,因而在绘画的颜料方面是比较考究的,一定是选最好的,其中有些颜料还是他和于非闇(1889—1959)手工制作的.所以在看张大千画作时,一般说来,色调比较差的,看上去也比较次、又容易脱色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伪品;其次是纸张.张大千用的纸同样也比较考究,其质量一般较好,看上去比较细腻,有的还是仿古的.他的用纸有不少是厂家单独的,纸内有暗纹“大风堂制”字样.在看他的画时,凡是纸质比较粗糙、做工不太考究的,也多为伪迹;最后是印章.张大千的自用印,在三十六、三十七岁即1934年(甲戌)、1935(乙亥)年前的印,多是他自己刻的.在此以后用的印章则多是方介堪(1901—1987)、陈巨来(1904—1984)所刻.这两人都是当时上海治印名家(赵叔孺的学生).在这些印章中,凡是变化多样的多为方介堪刻,而规矩整洁者则为陈巨来所制.所以在鉴定1935年以后的印章时,要多注意其篆刻风格.如果和方、陈两家不符的,则要特别小心,极有可能是赝品.

在张大千作品的鉴定中,苏庚春还特别提到署款的问题.他总结出张大千署款的特点大致是:其中繁体的“張”字,右侧的“長”字上面应是三横,而张大千习惯写成两横;在1934年张大千三十六岁前署名,“张爰”的“爰”字,下面的“友”字多写成竖折勾,而1934年以后的“爰”字,则多是向左侧飘动,宛若胡须吹动般.这种写法,一直持续到晚年.

当然,在苏庚春看来,这些都是张大千书画鉴定中的辅助依据,真正要鉴别其书画,还得看他的整体风格、气韵、格调与笔性.但如果对这些辅助依据都烂熟于心了,在鉴定张大千作品时,也就容易多了.

要深入了解张大千作品的鉴定,苏庚春还专门谈到,在以上知识点之外,还有必要知道一些摹仿、伪造张大千作品的区域和人员,这样便于知彼知己.苏庚春经过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发现摹仿和伪造张大千早年作品最多的区域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四川等地.北京地区的张大千作伪者是张氏在京期间的学生谢某和何某.谢某仿的张氏作品颇为接近,色调用笔都好,所用的张大千印章只有两方,分别为朱文“蜀客”和白文“张爰之印”;何某仿的较为呆滞,色调也不好,很容易看出破绽,印章用的也不大讲究;天津地区则以画家屠某较为知名,他仿的画几乎可以乱真.特别是墨笔的作品仿得最好,但是字则写得较为草率,容易露出破绽;上海地区则以画家胡某为主,他是张大千的弟子,曾经以假冒张氏作品驰名,受到张大千其他弟子的抵制.他所仿造的张大千字画都差不离,很容易骗到内行的人,但色调和韵味稍差一些,也容易看出来;四川地区造张大千假画的人数较多,但知名者寥寥,其作假的水平也不高,尤其是所用的颜料多较次,很容易就识别出来.这几位都是专门模仿张大千1949年以前的风格,也就是多仿其早期和中年时期的作品.

至于张大千1949年以后的作品,仿造最多的则是香港一位姓臣的人.他曾经组织了一批人专门做张大千、溥儒(1896—1963)和黄宾虹(1865—1955)的假画.作伪的水平较高,墨笔、设色都做得很好,有的还写上上款,这些上款都和三人有过交往的,很多内行人一看就容易上当.同时,据说在台湾也有人做张大千晚年作品,尤其是做一些泼彩、粗笔的画,与张大千晚年绘画中老气横秋的样子很像,蒙了不少人.他们还仿制了张大千晚年用的不少印章.这些赝品的破绽之处就是字写得太差,露了马脚,印章用的印泥质量也比较差.所以,苏庚春在谈到鉴定张大千绘画时,告诫我们一定要熟知张大千的书法.他的书法非常有个性,运笔流畅,自成一格,一般人很难望其项背.很多作伪者就是在书法上露了马脚.

作为张大千早年的“世兄”侄子,苏庚春一直关注着张大千的行迹与作品.1949年以后,二人分隔两地,直到1983年张大千仙逝,他们一直都没有机会再次见面.但由于其独到的眼光与积淀深厚的专业素养,苏庚春对张大千作品的鉴定颇有心得,得到业内认可.笔者曾见他为张大千白描人物画题写“张大千先生人物草图”画签、为三十一岁所作《空山流水图》题写诗堂,虽只言片语,但亦窥其对张氏作品鉴定之痕.

或许,这正是其早年所结下的善缘,造就了苏庚春对张大千作品的情有独钟.

张大千论文参考资料:

科技小论文一千字

大学生两千字论文范文

三千字论文

三千字论文格式

括而言之:本文是关于对写作苏庚春和张大千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张大千本科毕业论文张大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