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民族文化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辽代白瓷一溯源民族文化的延传和融合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族文化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2

《辽代白瓷一溯源民族文化的延传和融合》

本文是民族文化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民族文化和辽代和白瓷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贾忱扬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10159)

摘 要:辽代与北宋同时期存在,互有往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逐渐渗透影响.在陶瓷的发展演变历史范畴里,宋代为魁首,五大名窑海内外皆知,辽代陶瓷受益匪浅.尤其是定窑,处于辽代与北宋的交界处,几度易手,为辽代白瓷的形成推波助澜.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陶瓷艺术形式,得以相互融汇,这也正是当代艺术工作者们应当认真思考和推敲的原点.

关键词:辽代;白瓷;定窑;契丹;融合

在辽代陶瓷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既辽白瓷.它以颜色来凸显其特征.在烧造技术上,辽代白瓷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邢窑,又受到宋代定窑的影响,素有“北定”之称.在造型和装饰上沿袭了定窑的部分习惯,又结合了辽代契丹族的游牧个性,是两种不同民族文化和艺术表现相互碰撞的产物.辽白瓷釉色为白中略微泛黄,常见的造型以生活器皿为主:碗、盘、碟、壶、罐等等,纹饰上以刻划或模印为主.在辽代陶瓷中,辽白瓷是最具收藏价值的,是后世对于辽白瓷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认可.

辽白瓷的由来,首先是白瓷烧造技术千年以来的积累,再者是历史不同朝代对峙的必然结果,主客观因素共同造就了辽白瓷的成长.论白颜色,在陶瓷历史中,向来有“南青北白”的说法,这也是关于陶瓷中“白色”最早的依据,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隋朝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恢复旺盛,晚唐开始衰落.这是最早出现的白瓷窑场,为白瓷开宗明义.到了宋代,定窑接替了邢窑的白瓷地位,继续延传,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依然是在河北省地域中,与邢窑地理位置临近.唐代邢窑烧制的白釉瓷,结束了青瓷一统的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丰富了陶瓷釉色的历史演变,为后续的宋代定窑,辽代白瓷,元朝青花瓷,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邢窑在烧造技术上有其独到的一面,发明了“匣钵”工具,把瓷器的坯体放置在一个另置的匣子里,这样可以避免木料燃烧的柴灰对坯体釉面的影响,瓷器的表面才能更加的光滑,釉色也不会受到柴灰物质的浸染,这是得以形成白瓷的重要技术环节.定窑也有其独特的技术手段,开启了“覆烧”的烧造方式,把坯体反扣过来,口沿朝下,这样坯体大小相叠,一个匣钵内,可以容纳多个器皿,就像如今的低温素烧环节,这样增加了烧造的数量,也节约了消耗的成本,使得定窑产量大大提高,得到了更频繁的认知度.邢窑的匣钵,定窑的覆烧,这两种烧造技术都为白瓷的继续发展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也是辽白瓷形成的前提条件.

北宋与辽代的对峙,就是汉族与契丹族交融,辽代始于公元916年,亡于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210年,始终与北宋成对峙的局面.北宋是向来提倡重文轻武的,北宋版图很小,并不重于扩张,很注重休养生息,安定才能发展,在艺术方面尤其突出,文学、书画、陶瓷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众多作品都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辽代曾多次进犯北宋,定州正好处于北宋和辽代的交汇处,也正是北宋定窑的位置,定窑曾经在战争中五次易手,辽代天赞二年(公元923年),辽国夺取定州曲阳县,就是定窑的产地.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代和解的重要历史事件,北宋与辽代在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终于缔结盟约.北宋以岁贡换取和平,此后的百余年间,宋辽再无战争,礼尚往来,通使频繁,进行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彼此共同进步发展.战争可以毁掉物质,但不会毁掉精神,更不会毁掉技术,技术是由人来掌握的.窑场是不动的,人是可以流动的.辽代的瓷窑分布广泛,起初技术工人大多来自北宋,政治局面的稳定,为瓷器的发展、流动、生产提供了前提保障.

契丹民族是游牧民族,在历史中的影响要大于我们如今的认知,契丹族有自己独立的文字.然而辽代的历史并不是由自己的民族所记载的,而是由宋代和元朝攥写的,所以其中讹误偏多.历史往往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而在所有的历史变革和战争中,胜利的一方永远都是正义的一方.胜利的一方所记载的历史,当然不会对失败的对手心慈手软,所以历史记载的客观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契丹族最初是以畜牧和游猎为生,继而向农耕和生产转化,游猎生活的方式是很漂泊的,所以一旦能够安居乐业,在所需的生活用品上即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游牧民族所使用的器皿,大多数是木质、皮质、金属等轻便且耐用的材料,瓷器是不适于在迁移中携带的,所以辽代在稳定之前,接触的瓷器十分有限.而当安居乐业与邻国和睦相处之后,瓷器自然而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辽代十分重视瓷器的引进,其中包括实物、技术和人才.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惯,也在陶瓷生活器皿中得到了体现,例如:皮囊壶、凤首瓶、鸡腿瓶、穿戴瓶、方形盘等,这些陶瓷器皿,是具有明显游牧民族特征的,它们首要考虑的民族情结和习惯,这些器皿中,装饰性大于实用性,本来同样可以达到使用效果的形态,用更加简化精炼的技术就可以实现,但辽瓷中并非如此,反而将制作工艺复杂化,这也是体现了契丹这个游牧民族的个性,为辽瓷这个分支可以立足于陶瓷历史舞台,给予了前提.澶渊之盟后,定窑位置归属辽代,所以白瓷的根基继续延传,也名正言顺的可以称之为“辽白瓷”.在上述的器皿中,都有辽白瓷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在辽宁博物馆中,可以一睹风采.

辽白瓷的影响力虽然不及定窑,但也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准,即便是专业人士,有时也未必能够区分.在技术上,辽白瓷有邢窑和定窑的支撑铺垫,在历史演变中,短暂战争后的安定,加之契丹民族的独立文化追求,最终形成了辽白瓷的独特之处.不同民族的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时间会让这些不协调逐渐的统一起来,能够最终被后世延传,就必然得有其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辽白瓷的形成给予了我们后续的思考,在艺术创作领域,在陶瓷学习和研究领域,都值得我们详细的推敲一番.

民族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上文汇总:这是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民族文化和辽代和白瓷相关民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