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与以长江师范学院彩虹之家市民学校为例相关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师范学院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2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与以长江师范学院彩虹之家市民学校为例》

该文是关于师范学院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彩虹和理念和长江师范学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实践育人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也提出“要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依托城市社区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中,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长江师范学院“彩虹之家”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

作为地方的高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创新载体形式,打造品牌项目.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与有效性,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与渠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和团结互助意识.

重庆市涪陵区江东群沱子社区作为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着力进行品牌化打造,从2010 年至今,每月学校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赴群沱子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领导机构,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制定和落实基地建设方案,建立“彩虹之家”志愿者服务基地,签订社区志愿服务协议和基地挂牌,招募志愿者和开展培训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和运作模式.2017 年学校组织了2000 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进驻社区,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教育帮扶、文化下乡、“美丽涪陵”主题实践活动等,校内外媒体报道90 多次,并成功申报全国共青团课题,撰写社会实践材料,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进行积极探索,取得许多实绩.

2 当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延伸,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特色,在社区服务、支教活动等领域中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主要涉及义务支教志愿项目、关爱留守儿童志愿项目、社区公益服务志愿项目等,这些项目在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值得反思,主要表现有.

2.1 志愿服务定位不准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其内涵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到社区做好人好事,其对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解不深,在实践中把个人喜好、个人荣誉和利益得失始终放在首位,而忽视社会和社区的现实需要,出现活动设计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的现象.而社区志愿服务仅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缺乏品牌形象,很多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敷衍了事”,志愿服务意识淡薄.

2.2 体系建设完善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成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领导机构,对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及日常工作方向等方面加以引导,但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宏观上需进一步加强策划和指导服务,组织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没有真正形成,基层组织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方面,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借助其他力量的意识不强,指导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力度仍显不够等.

2.3 激励机制保障不够

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制定了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管理规定,如《“彩虹之家”公益筑梦团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方案》《“彩虹之家”公益筑梦团志愿者章程》等,明确了服务目标、活动内容、方法形式、具体步骤,为参与社区志愿者提供交通补助并购买保险等,但是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模式无法对大学生形成有效激励,调动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措施不多,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与全面完善的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这都严重影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成效,也难以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2.4 品牌发展意识不强

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有其功能的双重性,不仅要满足社区人群服务的需要,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志愿者成长的需要.八年来“彩虹之家”依托各种传播媒介的支持,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时,往往更关注参与者的规模和活动声势,品牌的活动内容缺乏一定创新性、时代感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设计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时,因服务对象较为单一,从而限制了志愿服务的受益面;在安排志愿服务人员时,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为服务主体,从而影响到普通学生和一般群众参与到品牌建设中来,致使实践育人活动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普遍不够.

3 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对策

3.1 强化育人理念,发挥主体作用

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工作质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志愿者有效借助每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项目、义务支教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大型志愿者比赛项目等平台,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开展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会风气,展示青春正能量.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走入社会,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自己的服务,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深入有效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对于创建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和美丽和谐的社会环境,也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3.2 完善机制保障,优化资源配置

为有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的合法性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因此,亟须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党团干部+ 志愿者+ 社工”社区志愿服务模式.一方面,优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机制,扩展大学生活动社会化参与的途径;另一方面,搭建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志愿服务平台.此外,通过设立志愿服务专项经费,用于项目开展、基地建设以及课题调研等,坚持经济支持、精神鼓励、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引导方式,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档案,并将之纳入到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建设、学生综合成绩测评以及个人评优评先等考核等体系中.同时,完善志愿者服务团管理机制,制定志愿者招募、培训、调配、激励等管理办法,设专人负责实践基地的日常管理,细致安排服务岗位、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要求等,加大志愿者队伍培训力度,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3.3 创新服务形式,打造项目品牌

志愿服务项目若要能够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用品牌化意识对现有的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打包.例如“彩虹之家”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志愿服务基地,在当地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晓度,初步显现了品牌效应.一是以品牌化的思维去培育并发展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引导大学生依托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建立专业性的志愿者服务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层次与质量.结合地方实际特点,设计接地气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群众所需的活动,实现服务活动策划同群众诉求相契合,大学生参与同社区意愿相契合,努力做到志愿服务内容和社区需求的无缝隙对接.二是增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课程,将其纳入大学生创新实践类课程,可以增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等相关实践类课程,设定相应的实践学分,课程包括志愿服务理论、志愿服务心理素质培养等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大学生每学期完成一定时数的志愿服务.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路径,已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索和丰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广泛而深刻的社区志愿服务,逐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体制,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充分实现育人功能,任重而道远.

师范学院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结束语:这是大学硕士与师范学院本科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彩虹和理念和长江师范学院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