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古诗词教学类论文范文文献 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拓展内容的目标指向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古诗词教学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07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拓展内容的目标指向》

该文是关于古诗词教学类本科论文范文和古诗词和拓展和目标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一、导入时拓展,激发学习愿望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上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这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至少应该达到这样两个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另外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为新的学习做好准备.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导入新课也不例外.基于此,小学古诗词教学导入新课的拓展,要么使学生对作者加深印象,爱上作者;要么拓展同题材的内容,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更感兴趣.时间允许且有必要,两方面都拓展也未尝不可.一位老师教学《游园不值》这样导入:

师:窗外雨潺潺,这是我们入冬以来的一场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到自己积累的古诗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师:(投影出示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⑵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齐读这些诗句)

师:这些诗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出你的想法,再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朗读.

生:(交流,朗读)

师:春天来了,报春花悄悄地绽放了,让我们跟随着叶绍翁踏上游园的路,一起欣赏他的《游园不值》.相信你会更加喜欢春天,也会找到你喜欢的诗句.

通过导入新课,学生有了对春天的向往.阅读春天的诗句,学生当初学习诗句时热爱春天的情感被重新激发出来.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感情得到强化,也会影响他人.最后,教师语言激发,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新学习的《游园不值》中,于是学生对新诗的学习充满向往,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导入新课所拓展的诗句,应该是学生已经学习过并已掌握的内容,无须用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学生对这些诗句已产生了情感,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学词时拓展,降低理解难度

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时出现困难很正常,对古诗词的理解出现困难更正常.这一方面是因为古诗词的许多语言是书面语言,有些词语现在口头上甚至书面都极少使用;另一方面,古诗词用极少的字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对生活的具体描述截然不同;还因为古诗词考虑到古诗词本身的写作特点,作者会使用文言词语,考虑到押韵,语序也会有所变化,都会给理解带来难度.对古诗词中现在不常用的字,学生难以理解,可以通过拓展反复出现,不断刺激,加深理解.如《夜雪》中“已讶衾枕冷”的“衾”,教师告诉学生是“被子”的意思,学生可能印象不深,拓展一些含“衾”的诗句,稍作讲解,稍作朗读,效果会更好.小学生要学习的古诗词相对简单,教师也可以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最终都能完成理解的任务.学习词句时拓展诗句是其中不常用的一种方法,用得好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带领学生学习《枫桥夜泊》过程中理解“霜满天”就运用了这样的方法.

师: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生:是.

师: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接答)霜满天.

师:哪里是霜满天啊?分明是“冷满天”啊!

从科学上来看,“霜满天”是不符合常理的,教者知道这一点,特地告诉学生“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拓展李白的诗,我不知道是教者随手拈来,还是有意为之,我想这样做最大的作用就是强化了“霜是覆盖在地上的”这样的科学常识,并由此产生更大的疑问,是不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学生讨论后得出了“霜满天”是一种冷的感觉,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三、想象时拓展,感受诗词意境

古诗词具有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古诗词,就应该感受古诗词的意境.许汉认为,“意境就是诗中的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高年级诗歌学习的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想象情境,体会情感,实际上就是对意境的感受.界首镇中心小学马芬芳指出:“只有通过领会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为了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需要了解作者的情况,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需要对古诗词有更深的解读,阅读时需要想象古诗词所描述的情景等等.拓展虽然不是常用的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同样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把握.浙江优秀青年教师王自文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在帮助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拓展了诗人所写的姊妹篇《望木瓜山》,更使学生感受到诗人那孤独的情怀.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枫桥夜泊》,反其道而行之,拓展了与诗歌意境相反的诗句,在对比中加深了学生对《枫桥夜泊》意境的感受.

师: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生:(默读,圈点批注)

如果把中间拓展的部分去除掉,从开始的读出感受,到最后的哪些地方传达出了这样的感受,教学过程一样完整.作为著名特级教师,中间拓展的环节难道会是多余的吗?教者拓展的这几句诗,为学生所熟悉,诗中色彩是亮丽的,诗人心情是愉快的.拓展的目的在哪里?最大的可能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巨大的落差.一个个色彩明丽的画面在脑中闪现,与《枫桥夜泊》中阴暗的朦胧的画面的落差,喜悦的心情的反复感受与《枫桥夜泊》中心情忧愁的巨大落差,这些落差会使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时拓展,丰富文化内涵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毕竟一首古诗词的字数较少,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课上学习还是能有少许多余的时间,于是,许多教师都会在带领学生学完规定的古诗词后,出示更多的诗句,带领学生朗读积累.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古诗词的作者、题材、主题等选择有共同点的诗句供学生再阅读.这样做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已学习的诗词可以归到一定的类别,完善认知结构;新增的古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魅力.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夜雪》时,就拓展了另一首诗:

师:白居易的诗啊通俗易懂.虽然通俗易懂,但是又很有情趣,很有意境.好,我们再来补充一首.这次要求我写完这首诗的同时你们把它背下来,行不行?把笔停下,不能写啊,这首诗得记在心里.

(师板书古诗,生读,记忆.)

漠漠秋云起,

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

无点亦无声.

师:记住了吗?来,一起来吟一下.

师生集体诵读.

(带领学生理解诗句)

生集体读全诗.

师:你看,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吗?好,课后把这两首诗背一背,再做一个思考题:《微雨夜行》和《夜雪》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这道题课后思考,下课交流一下.

总结时的拓展一定要避免走过场,防止形式主义.首先要保证应该掌握的古诗词学习的时间,保证学习的效果,绝不勉强拓展学习内容.拓展的古诗词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防止过分深奥,学生短时间难以理解.即使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拓展内容,也要保证学生真正理解了,有真切的感受了再朗读积累.也就是说,虽然是拓展的内容,同样要有学习的时间.薛法根老师带领学生理解了这一首诗,理解后朗读,朗读后要求与《夜雪》比较,教学扎实有效.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古诗词教学时的拓展同样不能离开这个目的.始终要关注学生,时刻不忘拓展内容的目标指向.只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感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样的拓展才真正有效.

古诗词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写作古诗词和拓展和目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古诗词教学本科毕业论文古诗词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