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新三板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3000只产品到期,今年的新三板会被砸出个底来吗?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三板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19

《3000只产品到期,今年的新三板会被砸出个底来吗?》

该文是新三板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三板和新三板和被砸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向死而生”.

坐在读懂君面前,A先生告诉读懂君,这四个字来形容今年和明年的新三板再合适不过了.

A先生是一家券商的做市负责人,在做市圈沉浮三载.

市场跌了两年,好企业不做市,投出去的钱赚不回利息,更可怕的是,6000只资管产品要到期,要退出,死死压在新三板身上.没有一丝生机,看起来新三板就是别人口中的“僵尸板”.

A先生不认同,因为他看到了新三板的“危”,也看到了新三板”机”.他坚信,当市场经过深度调整,市场各方为自己的非理性买单后,新三板会迎来生机.

也就是,向死而生.

3000只三板基金到期,刚性抛压不容忽视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谈流动性、投资者门槛,认为降低门槛就能救活新三板.我感觉不是在这,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14年底开始,市场非理性的因素太多了.非理性投了两年后,最少要到2019年才会消除这些非理性投资的影响.

非理性的投资包括什么?第一,高估值,不看估值进来套利的一批投资者,要知道当年份额要靠关系拿、项目要靠抢的;第二,盲目扩张的一批投资者.

把近四年三类股东成立的时间数据做一个对比,就会市场有多不理性.

15、16年大爆发,到了17年只有316只了.我不知道它们募了多少钱,投出去多少,但这个数字肯定小不了.

这都是很不理性的因素,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在随行就市.包括做市圈,当时20倍拿票是家常便饭,现在20倍拿票?大家都会非常犹豫.

这就是我目前最忧虑的地方.

2015年的好多产品都是2+1的结构,2017年到期,所以去年就非常难受.但为什么去年没有跌的像今年这么惨,很大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很多产品被迫延期一年.那今年就是最后期限,不管怎样都要退出.

所以今年新三板会有两块大的抛压,第一是2015年那3100个机构投资者,这是刚性抛压,必须要抛的:第二是2016年那3600个机构投资者,我把这部分叫做柔性抛压,因为它们可以延期到2019年.

所以今明两年,新三板会非常难受,这是市场盲目扩张、新三板高速发展带来的一个后遗症,更是压在新三板上的一座大山.

我跟不少投资机构沟通过,其实15、16年的基金大部分都投出去了.所以这就是新三板今年最大的难点,仅依靠政策我估计很难解决这一块.

所以大家只能自己买单,普惠的那波行情,大家赚了钱挺乐呵,现在不得不为自己的非理性付出代价,没准我们也会在今明两年这一波里被洗出去了.

加速探底,向死而生的新三板

之前的新三板可能40%的企业都能融到资,现在只有不到20%的企业能融到资,这就是二八原则.最后你会发现在顶层的那10%或5%的企业拿走了大部分钱.这就是资本市场,资产阶级财富总会积累到最顶层.

所以你要问我新三板现在发展怎么样?这才是一个理性、正常的市场.

虽然我在市场里很难受,做市在券商体系内是盈利部门,如果不赚钱那该收缩收缩、该解散就解散了.

我们比谁都希望市场反转,但今明两年的新三板还是没办法看涨,两座大山在那压着,但会是市场回归理性的阶段.

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做市商因为市场下跌去减仓或控制仓位或不惜成本抛售,这可能是因为做市作为盈利部门被迫采取的措施,不是做市部能决定的事.那时候可能会出现件,会打出一个底来,新三板的一个真正底.

2017年指数为什么没跌那么惨,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做市商.其实70%的做市股票在跌30%在涨,而70%的做市商都在增加做市数量,30%是不增加或减少,是做市商撑起来整个市场,指数只跌了10%没直接砸穿.今年会有一个砸穿,因为2017年我们的任务结束了,领导可能对新三板也看透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2018年绝对会是一个深度调整、加速探底的年份.做市商能不能活下去,今年很重要.当然15、16年进来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大部分都得死在里面,没办法,市场调整都要为自己的非理性买单.

新三板狠狠地教育了一批机构,包括我,这个过程就得有人亏损,就得有人离场,就得低迷到一定程度.

经过这一波洗礼,市场就会净化,其实这符合就美国资本市场整体的发展过程,肯定要机构化,只不过中国发展的太慢,中国人太多了,套利的人太多了,所以机构化的过程很难,但迟早要过.

说实话,股转已经为新三板的完善做了很多工作,付出很多心血,这点是值得所有人佩服和配合.市场为什么起不来?很简单,越规范肯定越起不来,没有套利空间了.

为什么协议转让曾经那么活跃?那里面有多少人成为亿万富翁?他们活得很好,低价拿票高价倒仓,左手倒右手就可以套另外几个投资者进来.现在竞价没得玩了.

所以新三板越透明,越死得快.但是今年和明年的新三板,我用四个字来形容一向死而生.

亏损的做市商,被迫割肉、清理;15、16年那6000多个机构投资者,都得退出.大家都扯了,市场也“死”透了?

但到不了那个地步.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太聪明了,它们知道哪家企业好,哪家不好,更知道哪些票多少估值是拿不到的.当估值跌到位,机构早就杀入了.所以肯定不会“死”透.

向死而生必然是一个良性循环,不是也不会形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只是里面的人,不是外面的人.

外面的人都在盯着,现在不进来,那是因为还没跌到位.当优质企业杀到10倍,它们会不进?那时候你割肉割的差不多了,人家分分钟扫光.说实话三板圈还没大佬进来呢.

向死而生很大的一个逻辑就在这.你见过哪个市场真的会都跌成满是1元股或是破净、1倍PE的?1倍PE意味着你投100元,今年就回100元,去哪找投资有这种收益率?不可能.10倍PE就已经是10%的收益率了.

所以,别着急.

现在还不到时候,13倍PE就要布局了

这两年A股和新三板发展就挺好,主板的估值降了一半,新三板的估值也在趋向合理的PE估值.

虽然我们在其中很难受,但市场发展很好.现在去找15倍、10倍以下的票你会找到一堆可挑选到,20%的做市票都已经在15倍以下了,这就是好事啊.

有投资价值,成长性好,就可以投资,即使指数继续跌,等你投的项目业绩起了后,它的估值会同比增长,你吃的是企业成长的钱,而不是二级市场套利的钱.这才是新三板真正的一个发展过程.

新三板就是一个PE市场,不要总把它和A股对比,那里面有太多散户太多非理性因素在.参照A股估值打折没意思,我可以接受的是港股、纳斯达克估值,它们的行业估值如果加10%,我在新三板上就能接受.A股打5折我都不接受.

新三板要向港股和纳斯达克看齐,它的估值中枢应该在10倍到13倍之间.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定价区间.如果到那时候,绝对会有一些优质企业的投资价值显现出来,那会是很好的布局时机,当然今年上半年的可能性比较小.

在那个估值区间我肯定会做一些布局,等它再跌到10倍,就没机会杀进去了.

本来新三板就应该回归价值投资,财务那么严重,还想靠什么?

新三板市场很大,一个投资机构,一年管10个亿,团队有30个人,这l万多家能吃下百分之零点几就不错了.早呐,这个市场很大.

二八分也有2000多家是可以看看的;再筛10%,还有200多家是可能会投的;再筛10%,还有20多家是可以投的.

难道新三板连20家有投资价值的企业都没有吗?

新三板论文参考资料:

新课程编辑部

新课程刊物

新经济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农村新技术杂志

上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三板和新三板和被砸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三板本科毕业论文新三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