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类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13

《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

该文是关于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蟋蟀和一只蟋蟀和知音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王开岭

《诗经》无处不充满对光阴的警觉与热爱,提醒同胞惜时和勤勉,比如这首《唐风·蟋蟀》,即在冲人喊:蟋蟀已跑你屋里了,天凉好个秋,赶紧寻乐吧,别磨磨蹭蹭啊.

蟋蟀躯微,人室难见,但可聆察.所以,虫鸣的意义在于醒耳,耳醒则心苏.

在音乐未诞生前,世上最美妙的动静,竟是从虫肚子里发出的.

小小软腹,竟藏得下一把乐器.

喓喓,嘁嘁,嗞嗞,瞿瞿,唧唧,聒聒,嗤嗤,啨啨……

自然音律里,虫声最难绘,但各种象声词还是纷纷扬扬.

古人不仅崇拜光阴,更擅以自然微象提醒时序,每一季都有各自的风物标志.

秋呢?谁是它的形象大使和新闻发言人?

“以鸟呜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韩愈).该说法基本权威,古人鸣秋,借助最多的即虫,“梧桐飘落叶,秋虫情更痴”,秋风萧飒时,虫是旷野最生动的音符.

虫族中,名声大的属蟋蟀、蝈蝈、油葫芦、金蛉子,我儿时亲近过前两位,喂之辣椒、葱头和苹果.记得课上学“蟋蟀”,怎么也写不对,直恨这字儿咋长那么多腿,结果像画画,不是多一撇,就是少一捺,腿数总不对.除“蛐蛐”,蟋蟀还有个别称:“促织”或“趋织”.据说从魏晋开始便这么叫,原因是农妇一听到它, 即知天要凉,得赶紧织布缝衣了,故幽州有谚:趋织鸣,懒妇惊.

关于虫效,有民间说法:夜晚,将蝈蝈或蛐蛐笼悬于睡榻前,蚊子即躲得远远的.我试过,“瞿瞿”声带给神经的兴奋比蚊叮更让我睡不着.

论精神线条和心灵耳朵,古人比今人要敏细、精巧得多,后者太糙太钝了.试问,我们能识几种虫语?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

城市豢养的器官是迟钝的,知音秋虫者,寥寥无几.

王世襄先生乃其一.这位大爱大痴的老人,那种蚂蚁般的天真,那种对幼小和细微的孜孜好求,那种茂盛的草木情怀和体量……当世恐难见其二.

他在《锦灰堆》里回忆的那番青春好风光,乃中国养虫人最后的黄金时代,亦是虫鸣文化的绝唱和挽歌.

此后,水土、心性、耳根、居境、世风……皆不适宜了.

空间越来越只为人服务,环境侍奉的对象、卫生标准的主体,都是人.比如水污、地污、光污、音污,比如农药、化肥、除草剂,其量于人不足致命,于虫则不行了,虫清洁成癖,体弱身薄,一点微毒即令之断子绝孙.

古时秋日,不闻虫语是难以想象的.那是耳朵渎职,是心性失察,是人生事故.足以让人惊悸、懊恼,羞愧难当.

可当今,一年到头,除了人间争吵和汽车喇叭,我们什么也听不见.

或许耳朵失聪,或许虫儿被惊跑了,躲得远远的了罢.

总之,不再与人共舞,不再与人同眠.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何年何夕,那尾童年的蟋蟀,能再赴我枕畔窃窃私语呢?

(选自《现代青年》)

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论文参考资料:

杂志编辑是做什么的

iebook电子杂志怎么做

知音杂志

知音杂志2018

做人和处世杂志

知音杂志订阅

此文点评,此文是适合蟋蟀和一只蟋蟀和知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