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活动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以语文主题情境活动重构学习方式写一本自然的故事书活动记述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活动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22

《以语文主题情境活动重构学习方式写一本自然的故事书活动记述》

本文是活动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重构和学习方式和故事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吴鸽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摘 要:

教育需要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下重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最大化发掘儿童无限可能的学习方式.“写一本自然的故事书”语文主题情境活动,呈现了语文主题情境活动与自然融合、与践行融合、与生活感性融合的五个相关主题活动,指向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主题情境活动跨界学习语文素养

新的时代对人的要求

正从单一的个体层面转向融合个体、群体、社会乃至环境等多个维度,涵盖合作、创新、实践等多种视角.因此,我们需要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下重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最大化发掘儿童无限可能的学习方式.

“写一本自然的故事书”语文主题情境活动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活动内容的选定结合教材和时令,贴近学生生活及心理,旨在生长多元素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

一、活动设计

寒露之后,渐感秋意.我们正在学习一组大自然的文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金蝉脱壳》.学生跟随作者饶有兴致地在文字中走进大自然,和作者一起观察,一起探索,不由得发出感叹: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灵动的课堂.

于是我们设想:不妨领着学生到大自然里坐坐,写一本自然的故事书.相信丰富、博大的自然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

我们将此次情境活动的内容确定为“写一本自然的故事书”,围绕“植物”“秋虫”“夜”“节气”“游艺”五个主题展开.之所以确定这五个主题,源于植物、秋虫是自然的永恒主题,加之课文的学习已经调动了学生对秋虫浓厚的兴趣.“夜”主题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对自然中的夜晚知之甚少.一起走进它,能丰富学生对夜的认知.节气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离学生是那么远,趁着活动感知五个节气大有必要.游艺的设计源于学生是天生的游戏者,类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此次活动主要有六个环节:一是走进自然,以简单的绘画或短小的文字记录对大自然的发现,完成自然笔记;二是探索自然,在自然探索表的引导下多角度地研究自然;三是讲述自然,讲讲“我”和大自然的有趣故事;四是图画自然,完成关于自然节气的图画;五是抒写自然,写一写“我”眼中的大自然;六是游戏自然,绘制自然寻宝图,带着家人走一走.这六个环节适时穿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恰当选取,精当完成.

同时,我们补充了近两万字的人文读本《去大自然里坐坐》,其中涵盖名家笔下的大自然、著名科学家儿时探索自然的小故事,内容丰富,文体多样.

二、活动开展

在之后的两个月里,我们读文本,访自然,领着学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

(一)植物主题活动

长在我们身边的树,我们走过的草地,那些有名的或无名的花儿……夏去秋来,它们也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我们就从教学楼前的银杏树开始,要求学生记录叶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黄掉落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这个秋天,学生一次次地走近这棵银杏树,观察它,记录它,描绘它,并把所有的收获都融在了一篇篇自然笔记中.

一位学生详细记录了银杏叶由绿到黄的过程——

10月21日,银杏叶还是满眼的绿,如果你不仔细看,那些夹杂在其中的黄叶是极容易被忽视的.我站在二楼的走廊里,此刻和它离得那么近,它就像舞台上的主角,还在向我展示着生命勃发的精彩.

11月13日,似乎是在一夜间,银杏全黄了,是鎏金一样的黄,明晃晃的一棵树,潇洒地站着,炫耀得很,夺目得很.银杏叶为什么变黄呢?查阅资料后得知:原来随着气温下降,叶子的细胞发生着各种生理变化,许多物质被分解回到茎中,叶绿素被破坏而解体,光合作用停止.叶黄素显现出来,所以银杏的叶片变为.

11月29日,一场秋风,一场雨后,银杏叶子越发少了!

12月11日,银杏树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了.下午阳光不错,坐在教室里,透窗望去,树干显得愈发笔直,枝条则密密交错,就如一张网.有一条枝让我想起了叶圣陶在三棵银杏树里所写的:屈曲得如古画一般.

不仅这样观察探索银杏,我们还领着学生从局限的教室空间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带一支笔、一页纸,趴在草地上,钻进树林里,通过各种感官去揭示其中的奥秘.庭院中,公园里,小区旁……这一节节别样的课,因为自然之美的存在,让学生从餍足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重新获得精神的平衡,进而摆出创造的姿态.

(二)秋虫主题活动

学习课文《金蝉脱壳》,学生对蝉脱壳特别感兴趣,但多数没有目睹过这一过程.面对现实的约束和天性使然之间的矛盾,我们鼓励学生在自然中和秋虫亲密接触:柳树上会有神秘的“派对”;发现蜗牛产卵的秘密;认识蛞蝓,它在雨水浸过的树干上爬行,就犹如上了打了蜡的高速公路……

其间,我们还开展了富有创意的“蜗牛快跑”活动.全班一起饲养蜗牛,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在细致观察中,小蜗牛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悄然改变.学生专门为蜗牛写自然笔记,把蜗牛当成宠物精心照顾,最后,还开展了趣味盎然的班级“蜗牛竞速比赛”.

读与写的结合,加之有趣的活动,一组组观察细致、充满童趣的习作诞生了——

第一则:

我领着我的蜗牛“快快”来到赛道前,在把它放进赛道时,我在心里默默地对它说:“加油,快快!你是最棒的!”比赛刚开始,“快快”缓缓地前进,一副认真的样子.再看看别的蜗牛运动员:有的正在急速前进,好似明白自己在比赛;有的好像感觉累了,索性把头缩进壳中,开始睡大觉;有的十分调皮,把身体拉得长长的,搭在两块隔板上,似乎做起了观众;有的掉了个头,反方向爬;还有的竟然翻到赛道

做起了热身运动……

第二则:

我的蜗牛一开局就拼命向前,一“牛”当先.人家的蜗牛似乎不在状态:睡觉者卧床不起,好像吃了安眠药般昏昏沉沉;

激动者爬上赛道隔栏探望,触角威风地摆动;自来熟者翻过隔栏,与邻道运动员打成一片;人来疯者一会儿打着转,一会儿叠罗汉,一会儿隔栏顶架桥四平八稳;调皮捣蛋者轻功上墙,成功“越狱”弃赛了……

(三)夜主题活动

我们以“自然探索表”(如图1)引领学生走进黑夜.在黑夜中散步,或者择一处静静

地坐下,听听夜晚的声音,闻闻夜晚的味道,

写一写夜晚的感受.蒋勋先生在《给青年艺术家的信》中写道:“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懂得美其实很简单,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学老师”“我们都少一节开启五官的美学课”.这一次,我们就把自己交给夜晚的大自然,上一节开启五官的美学课.

课前,我们结合“夜的主题”编印了活动读本《夜风里,飘来一首银色的歌》.读本内容选取主要遵循两个原则:(1)适合儿童阅读;(2)文学欣赏和习作技巧的学习达到和谐统一.为了体现描写相同景物、观测点不同会有不同创作的手法,我们选择了俞平伯和朱自清同写的《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为了体现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我们选择了徐志摩的《夜》和韩少功的《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为了帮助学生描摹出景物夜晚的特点,我们补充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山野的夜晚》;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联想,我们选录了季羡林的《夹竹桃》……结合读本的引领,我们的夜主题活动从夜晚学校的珠媚园开始了,从夜色下的家乡公园开始了,从百年高中里的小园开始了……

在夜幕下观察欣赏自然要有章法

.因此,活动前,我们会充分赏析读本,多角度品赏名家笔下的夜色;集结在教室里进行第一次观察指导,知晓观察顺序,甚至在进入观察点前进行第二次观察指导,再次明确观察要求.这样才有了学生融入夜色后的步履轻轻,寂静无声;才有了我们和学生一起有顺序、有重点、有细节、有想象、有思索的静心体会;才有了一次真正融入夜色、赏读夜色、开启五官进行感受的情境活动;才有了之后学生文思泉涌、文采斐然的习作表达——

第一则:

踱着步子缓缓向前,很快见到一个池塘.池中的水不再呈清澈的淡绿色,而是变成了深沉浓重的墨绿色,仿佛一块被墨汁浸染的美玉.池水的色虽变了,但它仍如明镜般光滑,映出四面的倒影.这影,不如白昼清晰、明丽、真实.水中的楸树不再挺拔,随着水波轻漂,带着柔美.我觉得

在黑蒙蒙的夜里,一切就像皮影戏,似乎楸树原本生长在水中,透过池水映了出来.水边小亭,把自己的倩影投入水中,

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二则:

一尾尾时不时轻盈跃动的鱼儿影,悄无声息地掠过,又静静地游开.它们自由游蹿着,只一闪而过,便成了一幅生动的泼墨画……一条条鱼儿现在应该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咕噜咕噜”吐着泡泡,说着梦话呢……风乍起,池水流,皮鱼睡,柳条拂,静中有声,声中有静……

(四)节气主题活动

节气从古代起源,沿袭至今,是我们中华民族科学智慧的象征.如今它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尽管如此,学生对节气还是比较陌生.

在跨度两个月的活动中,我们会一起经历六个节气: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为了让学生对节气有更多的了解,掌握节气能反映出物候现象的知识点,我们结合国外的相关教学案例,制作出了不同月份的自然探索表,引导学生关注由节气讲述的季节故事.探索表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这一过程中,我们和学生一起探索,也愈发领会与理解了所谓的“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了.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游艺主题活动

我们还根据儿童本能的游戏天性,设计了游艺主题活动,绘制“自然寻宝图”(如图3).不同内容、各种形式寻宝图的创作,意在梳理踏访的路线,领略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并将之一一珍藏.

“写一本大自然的故事书”语文主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了打破教室壁垒,与自然社会融合;打破教化壁垒,与践行探究融合;打破符号壁垒,与生活感性融合;打破模式壁垒,让学习立体丰富.这种重构性学习方式摒弃了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是立足于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活动还有待系统化、持续化,实现教育让人变得更美好、使人生变得更多彩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沃克·莱斯利.我的自然笔记[M].王子凡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活动论文参考资料:

活动论文

归纳上文,该文是一篇关于活动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重构和学习方式和故事书相关活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