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配音有关论文范文 与沪语新配音,老片成爆款走进沪语版《大李小李和老李》幕后有关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配音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25

《沪语新配音,老片成爆款走进沪语版《大李小李和老李》幕后》

本文是关于配音方面论文范文检索和《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沪语新配音和走进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是热闹非凡,有不少一票难求的电影爆款.今年上影节盛况依旧,其中一部老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备受瞩目,大放异彩.《大李小李和老李》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谢晋导演的一部剧情片,讲述的是肉类加工厂的大李和小李试图说服老李参加运动会的故事.

今年适逢谢晋导演逝世十周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李小李和老李》经过沪语重新录制、2K画面修复、音乐重新录制,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线上开票后不久,排映的三场票就全部售罄.电影节组委会征得片方同意,追加了两场,又很快告罄.

6月17日下午,谢晋导演的经典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沪语版在上海影城巨幕厅举行首映式.虽然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影片,不过生活气息浓郁、充满喜剧感的情节,一批上海知名滑稽戏演员的精湛表演,不仅不会让人觉得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同时一批上海籍知名影视演员、舞台艺术家重新录制的沪语配音,增添了方言的魅力,也让中老年观众感到分外亲切,年轻观众看得开心过瘾.

那么,为何要给5 6年前的影片重新录制沪语版呢?分别担任大李、小李和老李的配音的徐峥、郑恺、舒悦以及乔榛、钱程、奚美娟、茅善玉、姚勇儿、张建亚、唐嫣、俞红等沪上文艺界人士,又为何愿意公益献声呢?

本刊记者特意走进沪语版《大李小李和老李》录制组,深入了解沪语配音版诞生的幕后故事.

完成谢导未了心愿

“多年前,离开谢导工作室时,他送我到电梯口,握着我手又跟我聊了会,说他还想拍三部片子,之后再告老还乡.谈到过往片子时,他提起如果《大李小李和老李》当时有个方言版会很有意思.” 沪上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回忆当年为谢晋做专访的情景.这也是谢导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访问.

“《大李小李和老李》是谢导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喜剧片,也是少数几部不以女性为主角的片子,是一个特例,所以谢导很重视这部影片.”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告诉笔者,“十年前,谢导在世时跟我说过多次,当时拍这部片子时请了很多滑稽名家,他们的方言很有特色,可惜没有同期录音,发行又是普通话配音的版本,让谢导引为憾事.2018年是谢晋逝世十周年,去年我就与上影集团和上海电影节的领导一起,策划在‘向大师致敬’单元举办谢晋影展,一共展映七部影片,今年修复了包括《芙蓉镇》和《大李小李和老李》在内的六部影片.”

今年年初,上海电影集团组织优秀团队,邀请上海籍知名影视演员、舞台艺术家,共同打造沪语版《大李小李和老李》,乔榛被邀担任配音总导演.这位76岁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原厂长退休后多年不搞配音工作了,这些年因病一直在接受化疗,但接到邀约后,乔榛毫不犹豫地披挂上阵.筹备阶段,他就与担任方言指导的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一道边看影片边整理沪语台词本.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两人对词的时候,也是字斟句酌.

钱程告诉笔者,他们给角色设计沪语台词时,不仅要尽可能还原上世纪6 0年代的上海话,还要根据这个人物的身份性格来设定.“同时,为了丰富片子,我们也做了一些小小的创造.比如,此次配音版中特地加入了苏北上海话、宁波上海话、本地带有口音的上海话等.”

“我们为有些角色增添了地方色彩.比如说影片中的理发师,我们让他带点苏北的口音,医生带点宁波口音.我们想了很多法子,怎样把人物的个性通过沪语的特点更好地呈现出来.”乔榛说道.钱程举例,原版中的“大力士”在沪语版中就配成了“大块头”,“这更有上海味道,从整部片子看,这个人物并不真的是大力士,从外形看,说‘大块头’更一目了然”.

《大李小李和老李》是一部喜剧,所以乔榛和钱程也非常注重挖掘喜剧元素.例如,剧中“秀梅”自行车比赛取得第一后,理发师问:是不是达到健将标准了?理发师是苏北口音,所以“大李”回答“离开健将还差一分三秒八”时,特地处理成前半句用上海本地话,后半句则带苏北口音,从而更增添了喜剧效果.

影片中,一天晚上,“大李”嫂子“秀梅”让“大李”教他骑自行车,夜深人静时,传来幽幽的卖点心的小贩叫卖声.这个非常具有上海特色、市井气息的声音也是钱程所说的小小“创造”.

沪上明星不计报酬来配音

准备工作就绪还只是万事的第一步,如何请到那么多沪籍知名演员来配音呢?事情比想象中还要顺利.一听是为完成谢导遗愿,致敬大师,诸多上海知名舞台剧演员、影视剧演员纷纷前来助阵.

“每个人物个性不同,语言风格色彩也都不一样.我在导演时,希望大家尽可能自然、生活化.这是个轻喜剧,不能造作,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喜剧的效果.”乔榛说道.剧中有一场“老李”与“大力士”在冰库的戏,很出彩.“‘冻’也冻得要有层次,一开始进去是一种状态,后来冰库内越来越冷了,人物状态就要有所变化……”整个配音过程中,作为总导演的乔榛一直精益求精.

“老李”是滑稽戏演员舒悦配的音.舒悦透露,对于这部片子,从小就有深厚的感情,至今这部片子已看过十几遍了.因此他很高兴能参与配音,不过也坦言,像模像样地配音,这次还是第一次.“我体会到了译制演员这些幕后英雄的心情,感受到了那份严谨,一个气息都要配得非常到位.”说着一口标准、流利上海话的舒悦,真配起音来还是感到了一定难度.“那些虚字,要配准,感情又要到位,还是蛮难的.”因此舒悦慢慢体会,反复琢磨,配音中单一个“好”字,就录制了很多遍.舒悦不断尝试调整,直到找到最准确的感觉.

“大李”的配音者则是导演、演员徐峥.刚开始拿到这个角色时,他有些惊讶,“大李”的形象似乎与他差得有些远,但进入情境后,他很快抓住了人物.徐峥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大李在商店跟着营业员学做广播操时,有一个动作把一旁一个高度近视的中年妇女吓了一跳,发出了一个颇有上海特色的语气词.原版中这个细节里, “大李”是不发声的,为了将这个包袱抖得再响一点,徐峥让“大李”认真做操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声,与中年妇女之间就有了呼应,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

“小李”是青年演员郑恺配的,那段时间他正在苏州拍戏,时间很紧.为了尽快完成配音,录制团队特地赶到苏州,临时搭了录音棚.晚上十点,结束一天的拍摄后,郑恺顾不上吃饭立刻开始“小李”的配音.小时候,郑恺看过这部电影,脑海中留有印象,没想到今天又拿出来重新配音,他表示,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郑恺坦言:“说实话,用上海话演戏的机会不多,平时普通话说习惯了,现在配沪话有一定难度,不敢确定很多细节的词是否说得标准.”不过,在方言指导钱程的辅助下,郑恺很快进入状态,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录制组收工时已过零点.

听闻沪语版的消息,曹可凡主动抛出橄榄枝,表示:若有需要,一定积极参与.随后他接到了给“大力士”配音的邀请,非常高兴,因为当年看片时就对“大力士”这个角色印象深刻,也很喜欢扮演者关宏达.“为配音,我也做了不少功课,包括跟钱程商量过,要不要用尖团音.后来感到若用尖团音,会太戏剧化、精致化,不太符合‘大力士’粗枝大叶的形象,所以最后决定不用.”

“大李”嫂子“秀梅”,贤惠端庄.寻找这个角色的配音演员时,制作团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表演艺术家奚美娟,奚美娟也为此做了很多准备.滑稽艺术家嫩娘当年在片中客串一个高度近视的中年妇女,此次她的亲生女儿完成了这个角色的沪语配音.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建亚导演也专程赶来,为一个只有一两句台词的“老农”的角色配了音,还特意用了本土浦东口音.此外,茅善玉、姚勇儿、唐嫣、俞红等也纷纷加入,不计报酬地参与配音.

向谢导致敬,向海派电影致敬,向海派艺术致敬

在加班加点之下,《大李小李和老李》沪语配音工作顺利完成,但这只是整个录制的其中一个环节.“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除了片子的修复,重新配音外,影片的整个声音都需要重新录制.因为当时的影片是单声道的,无法在现在的电影院放映,所以要全部重做,工作量非常大.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副厂长刘风想了很多办法,以前的乐谱找不到了,就请音乐学院的教师根据电影中的音乐记谱,然后找乐队重新演奏,此外各种声效也是重新拟音.”石川介绍道.

“影片的声音处理本身就很好,里面有不少巧妙的设计,比如用了很多画外音,比如乒乓球那场处理,谢晋导演当时的创作已经非常智慧,给我们这些后辈重新加工提供了很多创作余地,提供了现代立体声创作的空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录音师詹新说道.为了让声音效果尽善尽美,此次负责影片混录的詹新连续几天挑灯夜战.“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我们要保留原来6 0年代的风格,不能像拍一些战争片、灾难片,动静可以做得很大,不能过多地把新技术加进去让人游离.我们根据影片的真实情况,在保留原汁原味年代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一些新技术,做出环绕立体声,充实音响效果.以前因为技术原因,声音呈现不够完美的,现在可以进行修复、补充和完善,以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听觉体验,更容易用现在的思维方式去接受它.”詹新对谢晋非常崇拜,谢晋生前导演的最后一部故事片《女足九号》中,詹新曾作为录音师参加.他表示此次很荣幸能参与方言配音,用实际行动向谢导致敬.

《大李小李和老李》拍摄于1961年的秋天.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同时也是政府鼓励全动的时期.石川介绍,那时已经连续三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当时部长到上海来休假,跟上影厂老厂长于伶说,现在大家饿着肚子,你能不能拍点喜剧,给大家鼓鼓劲.怎么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恰巧于伶在一张报纸上看到龙华肉联厂获得市级体育锻炼先进的报道,其中介绍道,肉联厂工会主席带领大家晒太阳,做工间操,保持健康.那个年代吃不饱是很容易生病的,锻炼非常重要.于是,于伶等几位编剧下生活采访后,写出了剧本《大李小李和老李》.最后决定由谢晋执导.“《大李小李和老李》虽不是谢导最有名的代表作,但也很有价值,体现了海派文化的魅力,我们要传承好这些大师的遗产.同时我们也加入了更多当代的元素,让当下观众更容易接受.”石川说道.

“像谢晋这样的大艺术家,能把当时的社会主题,拍得如此有趣、有艺术感,是很了不起的,这是需要让大家来知道、学习的.”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这部影片留住了历史,也留住了当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老艺术家们的作品至今依然有其价值,因此我们要‘激活’它们.这既是向大师致敬,也是向海派电影致敬,向海派艺术致敬.”

曹可凡感慨,那代人一直在体验生活,他们作品中的冲突、人物、喜剧的元素,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那个年代最聪明的人都是用最笨的方式来做的,很不容易.大艺术家生活的底子比较厚实,而且他们发现生活本质的眼光也比较锐利.致敬大师有很多方法,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拷贝,而是要把大师的这种精神传承下来.”

此次沪语版《大李小李和老李》让经典再现,引发了一场“回忆杀”.不只是谢晋,影片中刘侠声、范哈哈、文彬彬、嫩娘等这些滑稽名家也同样代表着一代人的记忆.

钱程说道:“这部电影里的前辈都是我们仰视的,是我们滑稽界的宝贝.17号公映那天,团里的演员以及其他主创人员都去感受了一下,学习前辈们的表演.”他透露道,“舞台上的表演相对夸张,电影则比较生活化,艺术语汇与表演分寸有所不同.我们团的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计划搬上大银幕,我们也可以借看片学习滑稽与电影如何更好地结合.”

上海市文广局原艺术总监吴孝明担任此次配音的艺术指导,他欣喜地表示,从出票情况,可见大家对上海话抱有很大的热情.“上海话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传播弘扬上海话,不仅是上海人,也是新上海人的责任.上海话在不断变化中,因此首先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既要把外来文化引进来,又要推广上海话,让更多人听得懂上海话;第三,普通话主张统一性,方言讲究多样性,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这次《大李小李和老李》的修复以及配音版,跟当下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总体要求是契合的.新时代的电影如何融入海派文化,怎样更好地怀念大师、致敬经典,发展上海文化,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56年前,《大李小李和老李》的诞生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需求,今天沪语配音版《大李小李和老李》的出现,也是响应了时展.此次的修复与录制,修复的不仅是电影,还有初心;致敬的不只是大师,还有海派电影、海派文化.

配音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沪语新配音和走进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配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配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