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课程论文范文文献 和结合城乡规划主干课程的社会调查课程改革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程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1-22

《结合城乡规划主干课程的社会调查课程改革》

该文是有关课程论文范例跟城乡规划和社会调查和课程改革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摘 要:城市规划社会调查课程是城市规划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专业选修课,在部分院校的开课过程中都是独立进行安排或者仅结合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课程作业评优进行,由于在此过程中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措施,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目的不甚明确,教学反馈效果欠佳,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联动,以期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107-03

一、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中社会调查课程的基本配置状态

目前来讲,在全国开设了城市规划(或城乡规划)的高校中,并非所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都有社会调查课程.各高校有关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专业对于教学大纲的安排和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基本上是结合规划设计课的教学过程自行灵活组织的.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成立于2008年,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专业办学基础是糅合了原有学院的地理专业和建筑学背景的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因此在前期办学过程中对于办学方向有过一段时期的摸索,教学大纲经历过数次调整.从笔者的本科教学经验和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基本情况来看,由于该课程设置中缺乏其他教学资源配合,学生普遍缺乏对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重视程度、学习兴趣及实践热情;另一方面有些任课教师或缺少系统的社会调查教学组织经验,使得该课程对于后续的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衔接不足.

二、在充分认知社会调查课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性基础上的教学思路调整

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在传统的“老八校”培养模式中,一直非常重视以设计主干课为核心的相关技能的课程教学,这主要源于许多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办是脱胎于以建筑学、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物质规划型教学体系,因此在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构成和培养计划的设置上具有过于关注形态教学的局限性.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学科早已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的范畴,融入更为广泛的社会人文和公共管理学科,更加强调综合性、社会性和政策性,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以物质空间环境规划为核心,且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以及建设等诸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学科.我们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城市综合知识及具有分析、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规划师”,而不是仅懂技术的“画图匠”.

按照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及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专业教育不仅应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的专业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观念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教学任务的课程有“城市社会学”(专业基础课)、“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城市研究专题”(社会经济类选择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规划技术类选择课)、“规划设计与综合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以上六门课程均明确提出了城市规划专业应以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为教学内容的要求.

仅依靠32个课时的独立教学安排是无法有机的将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有效贯彻到教学成果中的,因此在本科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当下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背景条件,通过多种手段结合尝试对该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三、教学改革设置初探

(一)课程设置调整

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要求,社会调查课程开设于大三第一学期,教学安排为32个课时,2个学分,整体课时无法调整.因此考虑在教学逻辑上采取措施优化效果.首先,理顺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通过明确该阶段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将该课程的开课时间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个规划设计课题即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的同时段开课,使得学生在从建筑设计课程逐步转换到规划设计课程的阶段,将社会调查的科学性、系统性认知与规划专业的宏观认知角度能相辅相成地建立起来,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感知.

其次,在32个课时之内合理进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程组织,尽可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和原有的社会调查课目按自身理论逻辑安排课程进度不同,在本次教学改革实践中尝试将课程进度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衔接,从一开始就直接切入现实环境中进行理论学习和应用,增进学生对课程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优化

1.与时俱进的教材优化.社会调查课程最初是基于社会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在已有的教材中大多数都是社会学背景的院校老师编写的,而国内基于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课程的主要教学用书社会调查教材,目前仅有重庆大学组织编著的由2004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一书,难免有所局限.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尝试中,笔者选取了由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一书与《城市规划调查方法》相互结合,共同设计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

2.结合实际条件的授课内容.在以往的社会调查课程中,不少学校采取的方式是配合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原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作业评优活动中的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作业,课程带有比较强的竞赛目的性.但纵观该课程中对城市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分析、判断、研究,认识城市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能力培养才是该课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深入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长远地考虑到未来学生的综合素质需求,通过变独立的课程设置为与设计主干课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社会调查方法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理解.

(三)教学模式的调整

1.强化实践环节和理论学习的有机配合.在以往的社会调查课程中,一般教学安排是先进行完理论部分的讲授后,再进行调研作业的指导.这样的安排虽然时间划分明确,但可能使得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已经对前期的理论学习内容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有所遗忘.因此在本次教学改革中,笔者尝试了将整个调研报告的完成过程切分成多个指导单元与理论讲授单元一一进行结合,学生在每次理论学习之后紧接着实践指导,每周一次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一直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于上次理论学习的反馈,便于后续课程中重点难点的把握.

2.配合设计主干课的进度优化教学目标.以往的社会调查报告或多数以竞赛要求为纲,或独立选题,在学时比较短的情况下容易流于目标导向的形式化,本次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联动同时间正在进行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进度进行协同.从选题阶段开始,配合居住区设计的实际项目所在地及设计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选题,在设计方法形成的前期踏勘现场阶段同步进行社会调查的资料搜集,从而增强学生对于社会调查课目的学习内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

3.教学手段多样化.由于社会调查这门课程所有内容都是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服务的,因此如何在课堂讲授中联系实际,避免学生的听课过程枯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引用了大量自身经历过的真实的项目案例,包括展示了项目过程中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如何进行沟通、遇到的问题和一些解决的方法,结合理论知识点一起讲解,并且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引入一定的讨论时取学生的反馈,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大大加强.

(四)考核方式的优化

以往该课程主要以最终的调查报告为成绩的最大考量,为了更公平客观地反应个的学习状态,本次课程将整个考核过程进一步细化,从前期的选题报告、资料搜集、初次问卷制定发放等多个环节一并纳入成绩考核比例中,尤其将几个环节中前后的逻辑连贯性和改进的效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评标准,同时参考对应的设计课作业中对于调查结果的应用效果,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学习和表达能力.

四、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通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的社会调查报告课程改革实践,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更加饱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明显提高,超过60%以上的学生工作组能够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自行进行方式优化,超过50%的学生工作组自己进行了超过一次以上的问卷调查复查,以期更明确地挖掘问题,得出结论.尤其在设计课程的相关成果中,学生工作组也充分体现了本次调查的相关内容对于设计思路的指导.

本次教学改革是一次多方面教学改革互动的良好试验,探索了一条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课程在整个城市规划专业改革中的良性优化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具有积极的作用.

课程论文参考资料:

新课程编辑部

新课程刊物

课程教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上文评论,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城乡规划和社会调查和课程改革方面的课程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