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全日制类论文例文 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全日制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09

《全日制专业学位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探析》

该文是全日制方面论文例文跟质量保障和学位和全日制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提高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高校是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需要从培养目标、招生选拔、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内部质量保障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073-02

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学位授予单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要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可见,加强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已趋近学术型研究生,迈入规模向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本文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对策进行探讨.

一、科学制定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体现学校特点.各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遵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并根据各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培养的具体要求,充分挖掘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制定切合学校和专业实际的培养目标,切记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其次,紧密结合各行业发展前景和需要,积极跟踪已毕业全日制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了解学生需求和行业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各专业领域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应体现专业特色.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每个培养类型下面的专业领域培养目标又有很大区别,需要体现出各专业领域的目标和特色.比如,我校学科教学(语文)的培养目标包含“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语文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掌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等,体现了专业领域的特点.

3.培养目标应体现职业特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培养目标应充分体现职业特点,注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把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作为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同时,要强调职业道德培养,塑造以诚信为核心的学术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理念,履行行业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的职业素养.

二、改革招生选拔机制

1.改革考试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应该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具备本专业职业发展潜力等.因此,要提高生源质量,应当改革招生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要更加凸显实践性,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甄别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潜力;赋予招生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加大自主命题的比例,充分发挥招生单位的专业优势与地域优势,选拔优质生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2.加大复试比重.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成绩在录取时仍占很大比值,但初试难以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应用能力等进行深入考查.因此,需要重视复试环节对生源的选拔.包括加大复试成绩所占比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应高于学术型研究生;可结合不同专业学位类型的培养需求,对复试内容和板块可有所侧重,不必千篇一律;可邀请本专业的校外实践专家参与复试工作,与校内专家进行综合评定,甄选出真正适合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提高生源质量.

3.严格准入机制.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09年,社会整体认识水平及评价都还不高,生源质量整体上不如学术型研究生.尤其是很多地方高校的专业学位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调剂生较多,而调剂生大都存在学习动力不足、专业不够扎实等问题.因此,国家需要从政策层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地位,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可以调剂到学术型相关专业;对某些特定招生领域,制定更加明确的招生录取标准.学校要严把入口关,宁缺毋滥,对那种专业基础较差、认同感不强的考生,直接排除在招生门槛之外.

三、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1.及时优化完善培养方案.各高校应遵循各专业学位教指委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的适时修订也势在必行.培养目标应更加凸显专业培养要求和未来职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结构,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均需凸显实践性,课程模块与职业资格认证等挂钩,突出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加大实践环节比重,适当缩减理论课程比重,加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

2.设置更加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课程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各专业学位教指委在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均做了详细规定,包括课程模块和总学分,以及每个课程模块所包含的课程名称和学分等.为满足不同层次高校和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上级部门制定的课程体系框架可以更加宏观,为高校设置具体课程体系留下空间和余地.譬如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包括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设置多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给出了“建议开设的课程”3—5门,供高校自主选择.这既确保了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宏观指导,也充分发挥了各高校的自主性,更有助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行业人员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在修订培养方案时,除了遵循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还应邀请行业人员积极参与培养方案制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的从业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和论证,在从业要求与培养环节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从而提高培养方案与行业从业要求的匹配程度,从源头上保障行业实践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有效参与,为培养能够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四、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1.课程内容体现前沿性.课程内容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指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课程内容应具有一定的专业宽度和广度,同时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凸显课程的前沿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普遍存在理论学习任务较重、实践锻炼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该问题,除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等措施之外,还需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的联系,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从而弥补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比如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邀请特定领域行业人员参与制定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更接地气.

2.课程教学强调案例性.加强案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应积极组织编写教学案例,并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及教指委制订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规范案例教学程序,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强化案例教学效果.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

3.课程教学突出实践性.部分高校的课程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二元倾向.因此,应将专业实践活动从课程教学的后续环节变成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注入实践元素,让研究生边学习边实践,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任课教师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尔民,刘秋红,王贵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分析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

[2]李英祥,杨燕,李倩宇.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6).

全日制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本文是大学硕士与全日制本科全日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质量保障和学位和全日制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