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公平论文范文例文 跟阶层固化视角下教育公平现状以长安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类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公平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03

《阶层固化视角下教育公平现状以长安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

该文是教育公平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长安大学和教育公平和阶层固化视角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本文以长安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综合运用文献检索、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等方法对阶层固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现状展开研究.

关键词垂直流动阶层固化教育公平长安大学

1 调查背景:阶层固化现状

社会学中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的能力、知识、技术、趣味、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人格修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在划分层级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2009 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对50 万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这份调查可以看出,在“211”院校中,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入学时以576 分的平均分领先于管理阶层子女的557 分,但其找工作则要艰辛得多.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 两届毕业生中的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

西方国家经验表明,教育作为常规化社会流动的基本机制,将成为推动社会分层与流动的重要力量.那么阶层固化是否已成事实?固化的程度如何?该现状是否蔓延到了教育层面?寒门是否真的再难出贵子?本文就长安大学在校本科生展开研究.

2 调查对象:长安大学师生

长安大学作为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其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具有典型代表性.

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填写人数为202 人,其中男生125人,占比61.88%,女生77 人,占比38.12%,文科及艺体类共计57 人,占比28.22%,理工科共计145 人,占比71.78%.基本符合长安大学是一个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学校的定位以及长安大学男女比例约为7:3 的资料,覆盖群体广泛,数据真实有效,做到了调查的公正平衡.此外,还咨询了长安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生岐、教授段联合、讲师赵晓妮浅谈阶层固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现状.

3 调查问题:教育公平状况

3.1 代内流动:教育公平问题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据长安大学招生办数据显示,2013 至2016 年四年以来,录取城镇和农村学生人口比基本保持平衡,分别为1.10、0.98、1.09、1.08,可见大众化教育时代背景下,教育普及程度高,并非寒门学子难以考上高等学府.

又如对学籍所在的中学所处地区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来自县城中学,仅就来自农村、县城的学生就占据了52.47%,而来自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考生数量不足10%.由此可见,高等学府中农村学生比例下降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峻,代内流动视角下教育公平情况良好.

据赵晓妮专家所说,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已经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如扩大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为贫困学子办理助学贷款和发放助学金,提供贫困学子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等等.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精英教育相比,我国学子通过努力、眼光、机会改变命运突破阶层固化阻碍的情况还是相当乐观的.

3.2 代际流动:教育固化问题

代际流动,指的是父母和子女两代人之间的,或几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职业地位高低的变化以及受教育水平高低的变化.

据调查数据显示,父辈、祖辈职业相关性存在.行政管理行业相关性为52.94%,经商为52.63%,工人、农民均为50%.且父辈职业与子辈理想职业的相关性研究中,行政管理行业的系数为57.89%,经商的系数为66.67%.又如50.99%的被访对象表示,家庭成员对未来职业选择影响较大或为绝对性影响.代际流动视域下,职业存在一定的固化趋势.

再看教育层面上的代际流动情况,除去祖辈及父辈均为小学文化水平的情况,仅有父辈初中、祖辈小学的相关性为68%,其余相关性均低于50%,并无严重的阶层固化现象.高考制度,在形式上保证了教育层面的公平,使得寒门学子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

3.3 突破阻碍:学生意识问题

要想探讨如何突破阶层的束缚和限制改变自身的命运,必须先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子认为现阶段我国阶层固化比较严重,仅0.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阶层固化并不严重.57.43%的学子认为比较有机会改变自身属性,19.8%的学子认为非常有机会,而20.79%学生则认为有很小机会,只有1.98%认为完全没有机会.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知识、人脉、财富等途径进行改变现有阶层,小部分学生则认为通过相貌、婚嫁、道德也可以改变.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相信“付出就有回报”,部分学生则怀有侥幸心理,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反映出了多元化社会的多元思想,体现出在大学生眼中现有阶层固化并不严重,与调查相符.

大部分学生认为寒门依旧可以出贵子,只是略有难度,主要可以通过学习、知识、教育、人脉等途径来改变阶层,实现流动.这体现出大学生的正面思维和对前途的乐观,也说明我国阶层有固化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良好发展的区间.由“你对官、富、星等二代的看法”和“你对促进阶层流动和教育公平化的建议”两道主观性开放试题结果的分析可知:部分受访者认为二代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部分认为羡慕,部分则极力反感,部分则认为与自己无关.而建议则以完善教育改革为主.这表明对于二代等既有利益的享受者,大学生大多还是围观的态度,主要还是看其关乎自己的利益与否.对于促进阶层流动和教育公平化,大学生以依靠政府为主,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杨继绳教授曾说过:“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两种因素,一是先赋性因素,靠的是家庭背景;二是后致性因素,即通过个人努力.”戴生岐教授也坦言道,中国人自古就有好强心态,这和儒家思想不无关系.中国正处于后身份时代,出身主义正逐步向能力主义发生转变.

后身份时代下,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起点,而终点则越来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认清社会现实,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突破个人所处阶层限制实现理想抱负.

4 调研结果:试析解决方案

4.1 阶层固化:正确对待现实

社会阶层固化是一个稳定社会里必然的现象, 因为社会流动是双向的.这些现象与其说是阶层固化,不如说是社会趋于稳定.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三代培养一个绅士”的社会现实而言,我国改变自身阶层的途径还是较宽的.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险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人的奋斗精神仍旧在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政策倾向也鼓励底层人民改变命运,实现价值.

戴生岐教授谈道:“阶层固化有阶层固化的好处,几代人做事经验不断总结,精益求精.也能够激发人的奋斗心理.”他认为现阶段,中国十大阶层论仍然奏效,阶层固化问题主要集中在前四个阶层和后六个阶层的断裂.教育公平基本达成,尽管存在不少不平衡现象,但不断说明这个世界还没让人失望.

4.2 国家方面:维护教育公平

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所言,社会合理流动的原则是公平正义,要解决的是权责统一问题.

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首先就是要保障机会公平,需要消除体制歧视,比如户籍改革、尽快消除二元体制、职业限制、实现更公平的劳动力市场.要构建客观公正的社会选择机制.以个人能力、努力为标准,推动各阶层社会流动机会的均等化.要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保证底层人群可以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具体措施,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打破教育资源在城乡间,东西部间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向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倾斜,让更多的农村、西部地区家庭的子女既可以“有学上”,又能“上好学”.二是要向弱势阶层倾斜.当下,不少“985”、“211”高校开展了贫困地区、特殊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这便给予了农二代、穷二代更多的上大学机会.三是加大对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对于那些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让这些新一代青年的“中国梦”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4.3 个人方面:积极改变命运

人各有志,按照社会学中“群体参照理论”,一个学生把自己看做是自己所肯定的组织的一员,从而以它为标准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它的规范为准绳评定或约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并逐渐形成与该群体一致的观点.个人有多少沟通渠道,也往往有多少参照群体.因此大学生可以以目标群体为榜样,不断达成自身的理想目标.

事实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农家子弟或者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的年轻人通过奋斗实现了阶层的流动.身份比不过“官二代”、财富比不过“富二代”,但仍有很多人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奋斗拥有美好的成功的人生.

正如长安大学知名校友王悦,白手起家32 岁挣得66亿.大学生尤其是阶层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如果能做到对社会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切实了解自身发展现状,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勤奋学习、创业创新、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改变自身命运不是梦.

参考文献

[1] 王晓虹,殷艳玉.“阶层固化”现象下大学生的生命诉求[J].学术探索,2012(9).

[2] 吕效华,吴炜.阶层固化视角下教育对青年发展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3(6).

[3] 杨柳.社会阶层固化:应积极应对的严峻挑战[J].理论探索,2012(5).

[4] 戴生岐.人本社会学新论———基于马克思积极人道主义视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编辑李前锋

教育公平论文参考资料:

教育公平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上文总结: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长安大学和教育公平和阶层固化视角方面的教育公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育公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