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讲话相关论文怎么写 与文艺讲话精神发微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讲话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20

《文艺讲话精神发微》

本文是关于讲话相关论文怎么写和习近平和发微和讲话方面论文怎么写。

口徐军义

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座谈会,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是继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之后,我党最高领导人的又一次重要文艺讲话,它们之间具有前后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创新性发展.2015年10月3日,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它是《讲话》精神的落实,是指导我党我国新时期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文献.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31进一步强化了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我们贯彻落实新时代文艺思想的又一重要文件.

《讲话》系统阐述了文艺工作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澄清了当前我国文艺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明确了我国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等.可以看到,《讲话》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明确的针对性、厚重的人民性,强烈的方向性特征,对我国当前及未来文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能够成为我国新时代构建文化生态平衡体系的行动指南.

一、《讲话》文艺思想的应时而生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下,特别是1895年以来,传统中国文化逐渐从世界文化的中心滑向边缘,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等的不断入侵中,西方文化也迅速传人中国,且逐渐成为批判和评价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标准.历史上曾出现的“桐城谬种,选学妖孽”“打倒孑L家店”“破四旧”“批林批孑L”等现象,基本反映了传统中国文化的近现代遭遇.近现代中国学人相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拿来主义”“全盘西化”等诸多救国主张,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中国社会也开始从旧主义革命向新主义革命转变,但因特殊时期的军阀割据、国共矛盾、外敌入侵等因素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没有真正走向统一.在文艺领域内,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文艺批评价值多元,创作与批评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时代特征,文艺既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

为统一国内文艺思想,巩固全国统一战线,1942年5月2-23日,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是“五四”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理论总结,如所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它是中国所领导的共产主义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41它第一次在整体上确立了我党在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文艺工作的基本路线.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延安讲话”在我国文艺思想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延安讲话”确立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权,打破了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文化权和行政权之间的游离状态,使圉家意识形态话语权与国家的行政权被有效地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方向的社会团体,即“用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所有文艺工作”.如此才能确保文艺生产者与他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社会关系之间的合理性调整与恰当性黏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构建起文艺生产者的社会主体性.

第二, “延安讲话”是对“五四”以来的启蒙文艺、民间文艺和主流意识形态文艺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民族性、本土性整合.“延安讲话”准确把握了历史发展趋势,使文艺成为“党的事业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为政治服务”也有了可遵循的制度和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推动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性变革.“延安讲话”把政治性作为文艺创作的第一标准,虽有政治干预文艺的偏颇,容易掩盖文艺的审美属性,而导致庸俗社会学的发展,但实践证明,作为当时“思想的总问题”,“延安讲话”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这对当前我国文艺建设中的民族性、本土性和价值性问题,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中国章程(修正案)》明确提出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写入党章,它意味着我国当前的文艺建设要自觉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

第三,“延安讲话”推动了当时民族艺术的“大众化”,也引导了当时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构建主流文艺对民间话语的利用,对社会俗文学资源的开发和改造等.“延安讲话”对“大众”的初步确认,明确了文艺服务的对象,使文艺创作的“大众性”方向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实现了中国大众的主体新构建.借鉴“延安讲话”关于“大众”文化建设的经验,正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科技发展、网络媒介、大众消费时代,要积极引导“大众文化”走健康发展道路,有效推进当前民族艺术的“大众化”发展.

第四,“延安讲话”引导并拓展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领域,推进了当时文艺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恋价值标准.“延安讲话”发表后,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生活,走进田野民间,体验民间文艺魅力,学习借鉴民间话语,挖掘利用俗文学资源.如对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搜集整理,创作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信天游”,而成为“中国诗坛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等.以赵树理、贺敬之、丁毅等为代表的艺术创作,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意识,其作品既符合党的文艺思想,又颇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实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与传播,这对当前我国文艺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学人就开始了对西方文艺思想及知识话语的假借和移植,从20世纪初的“科学主义”,到建国初的“意识形态”,到改革开放后的“人文科学”等,多种西方文艺概念、范畴、原理、命题的引进,新视角、新方法的译入,丰富了中国文艺的理论资源,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发展,但也造成传统中国文化价值的遮蔽与消解,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失语症”现象.可见,移植或假借西方文艺思想,又不断调整本民族的文艺观念,以适应西方文化价值的理论要求,在此消彼长的发展模式中丧失“中国的声音”是一种必然.虽然如此,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优势的不断增强,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事务优势也在不断削弱,而现代高科技、互联网等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扩张的重要平台.同时,我国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形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纯粹个人主义等不正确、不合适的社会思想也在不断弥漫.在文艺领域内,它们表现为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全球化、市场化大潮中迷失方向,在创作中急功近利、抄袭模仿,创作脱离人民群众与现实生活,有的作家甚至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等,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忽略了文艺的社会效益,在市场化、商品化的驱动下,甚至还出现与西方势力遥相呼应的不正常现象等.凡此不健康的文艺现象,不仅腐蚀削弱了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传播,也侵蚀消解了当下的国艮精神,极易造成民族文化历史的虚无主义,国民信仰凝聚力的缺失等.针对以上诸种问题,在继承“延安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以文艺讲话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出当前我国文艺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当前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等一系列有关文艺工作的方针和原则,为我国未来文艺建设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讲话》文艺思想的理论新发展

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实践.我们认为,中国人的社会实践孕育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品格,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量,它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生产场,构建了一套具有历史意蕴和文化价值的话语世界.“延安讲话”以中国本土经验为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解决了当时中国文艺领域内的诸多问题,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发展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意识形态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在对西方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学习中,文艺领域内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多元价值倾向,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艺理论不能积极发挥作用,有效解释当前诸多文艺现象,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当前文艺实践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讲话》既是传统中国本土经验的现代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创新性发展.

对“人民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的特别贡献是提出了“人民文学”概念.而“人民”概念在中国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落实.提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认为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文艺是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会有“生命力”;则认为一切进步文艺创作的本质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也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此基础上,《讲话》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作家和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创作的新方法、新路径,要认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将人民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努力“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认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等.同时,《讲话》还认为“文艺是塑造灵魂的工程”,而“文艺工作者是灵魂工程师”.优秀的文艺创作能够鼓舞人心,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特别是那些能够“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更能发挥引领时代风尚、塑造民族灵魂的特殊作用等.文艺工作者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不断发挥文艺的引领作用.如此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要,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出,《讲话》的许多提法和观点都能结合时代需要,反映新时代“人民”的需求,这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文学”的理论内涵,也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标准和新希望.

对普及和提高关系的理论新发展.普及是提高的基础,创新是提高的必然路径.“延安讲话”坚持普及和提高的辩证统一,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因为当时的工农大众“不识字、无文化”,他们在实践中“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而“普及的东西比较浅显”,易于理解和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难以及时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当时的普及不是“粗制滥造”,“低级”的东西,而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13]事实上,“延安讲话”的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已有很大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等也有了新认识、新要求,普及和提高也自然会发生新变化.《讲话》认为当前文艺领域内普遍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抄袭模仿、千篇一律” “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凡此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只会助长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良社会风气,不能给广大群众带来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也就无法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要,还会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针对现实问题,《讲话》提出提高和创新的新命题.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需要.文艺作为生活的一面镜子,它要求作家要忠实于生活.当前文艺工作者的社会环境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作家的创作依然要贴近生活,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使文艺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与“延安讲语”中的普及与提高相比较,《讲话》更强调创新,认为创新是提高的必然路径,文艺精品是更高层次的“普及”.鲁迅说:“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14]作家要“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文化设想,……因为失掉了现实,也就没有了未来”.[15]因此,《讲话》中的提高是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是创新基础上的提高,而普及与提高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是变化的、发展的,互为一体的存在.事实证明,只有大力普及,才能为提高创造条件,只有作家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满足人民大众所需的文艺精品,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和精神品位.

对文学艺术创作价值标准的新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实践依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延安讲话”提出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但也认为标准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对作品的批评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而不能离开特定历史时代、社会条件等,否则文艺批评就没有了标准.而《讲话》强调创作是作家“自己的中心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家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为人民创作出好作品.作品既是作家心血的凝结,也是作家“自己的立身之本”.作家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中心工作,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人民、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创作出能够“留给人民,留给后人”的优秀作品.《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面对多种社会诱惑,仍要静心创作,精益求精,“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事实证明,历史上的好作品都会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喜爱,且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历史的选择,而最终成为人类文化的“经典”,营养后世.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民生存现状、理想追求的真实记录,也是他们与自然、社会、自己、他人之间复杂性关系的反映,是时代问题的自然回声,更是社会真善美的保存.“有一等襟袍,才有一等真诗.”作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在当前,文艺事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是社会经济构成的一个产业门类,而它更是一种精神生产,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使命.《讲话》认为好作品总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重视作品的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会受到人民的欢迎和赞扬,作品才能广泛传播,达到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讲话》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同时,明确了文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使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讲话》文艺思想的体系新构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包含了深刻的哲学观与历史知识,具有历史的规定性.在自然历史条件发生新变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会根据新变化、新发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动人类生产经验的理论总结.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研究的出发点”以及“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6] 20世纪40年代,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问题,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经验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形成了文艺思想.当前的中国社会与20世纪中国的战争年代不同,与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不一样,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社会也有很大差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已进入新阶段,中国梦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创新发展的伟大理想.可以看到,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中国与世界交往也日益频繁,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也变得复杂多样,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环境污染、道德沦落等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文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问题也会反映到文艺领域中,成就与问题并有,繁荣与堕落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需要面对这一社会现实与文艺现实,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方法论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并发现和总结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新实践、新总结,它形成了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文艺理论新体系.

《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新时代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并能反作用于社会生活,起到促进或阻碍现存社会的力量.“延安讲话”构建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格局,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统一.《讲话》提出文艺是“实现中华民旗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艺术活动论、艺术交往论、艺术生产论、艺术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及人民艺术论等基本内容,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人类学观点看,艺术是人的活动.从辩证唯物观点看,艺术是人的意志反映活动.从现代经济学看,艺术是一种生产活动.从美学社会学观点看,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形式.从历史唯物论看,艺术应是“人民”的艺术.从媒介符号学看,艺术是一种交往对话.[17]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是人类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它总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在任何时代都有适用性.[18]在当代社会,作家离不开世界,在认知理解世界中创作作品,而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作品,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勾连了不同社会内容的重要领域,在特殊的交往与对话中参与社会实践,实现文艺对国人精神的改造,并推动社会的发展等.《讲话》涵盖了文艺活动的诸多方面,如作家面对的现实环境、作家创作的品格要求、作品内容的构成、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活动的人民性、文艺生产的社会作用、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以及未来文艺的发展方向等.《讲话》能高瞻远瞩,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角度全面深刻地阐述当前文艺工作者的立场与方向、动机与效果、方法与途径等,奠定了当前中国文艺建设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发展路线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讲话》的理论体系构建体现了对文艺规律的尊重,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发挥文艺规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作用.《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还是我们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中国有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中国古人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同时,相关的诸多文论、诗论、画论、曲论、词论、戏剧论、小说论等既是特定时代艺术家的经验总结,是指导人们进行艺术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世界艺术理论史上的瑰宝.许多观念、范畴、命题、理论等都达到对艺术规律的深刻揭示,能够成为我们创新当代文艺思想的重要资源.“延安讲话”提出“百花齐放、百家筝鸣”的文艺方针.提出要发扬“艺术、学术”的理念.《讲话》则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以诸多中外文艺家为例,肯定了人类创造的优秀作品,而各种优秀文艺作品都能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相通性,都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也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对象,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因此,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的精神,不但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还要“发扬学术、艺术”,提倡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之间的充分讨论,不同体裁、题材,不同形式、手段之间的相互借鉴,努力推动不同观念、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之间的相互切磋等.凡此都体现了《讲话》对文艺规律的遵循,对世界优秀艺术家、艺术作品价值的尊重,是一种兼容并包、开拓进取的文艺大格局.

《讲话》的体系构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延安讲话”从历史事实出发,提出“现在的事实是什么呢?”事实就是当时中国的革命现实,“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我们的讨论是“为了追求真理”,且一定要把“问题展开”,“具体化”,这一做法“对整个文学艺术运动很有益处”.经过调研讨论,“延安讲话”最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等基本命题.而作家只有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才能将中国文艺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20]在此之后,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文艺工作都发表过重要讲话.但从历史坐标看, 《讲话》是对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重大推进.“延安讲话”认为当时文艺界存在作风不正、教条主义、唯心论、空想、空谈、脱离群众、轻视实践等诸多问题口”368.369.同志1983年曾批评文艺界漠视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存在严重的“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歪风等[21].《讲话》则准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一方面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提高修养,多出精品,满足人民对高质量、高品位、高风格文化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让批评反作用于创作,提高作品的社会效益,实现创作与批评的双向良性发展.凡此都是我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作风的传承与发展.

≮讲话》所构建的理论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能够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文艺的发展.对《讲话》精神的把握,就是要坚持把握好新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者的新使命,坚持理解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家创作论,坚持落实好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论,坚持践行好以优秀文艺作品提升人民精神思想、净化社会风气的艺术接受论,发挥好文艺生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等.也就是说,只有坚持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艺术的社会生产与创造作用,才能引导好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四、《讲话》文艺思想的精神新阐释

阐释学是当代人文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最能发明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许慎《说文解字》日: “阐,开也,从门单声,易日阐幽.”“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根据字意,阐释即解开疑问,让人明白.从语义角度看,“阐释”就是答疑解惑.英语“her-meneutics”作为概念术语,其语义源于古希腊语“hermeneuei”,即“信使”将神的语言转换为人类惯用的语言,实现人神信息的沟通.中西“阐释”都包含了对文本的精细化理解和解读,将文本理论转化为精神意识,并付诸生产生活,实现文本意义的新创造.《讲话》系统表达了的文艺观[22],只有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认真贯彻、扎实推进、不断实践,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讲话》的文化精神,落实《讲话》的当代价值.

第一,要牢记文学艺术的历史使命. 《讲话》继承发扬了“延安讲话”精神,密切联系我国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的重要现实,重申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认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能够不断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而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努力创作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通过作品向人们传递“真善美”,传递社会“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社会的道德“判断力”与“荣誉感”,激发人们不断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生活.《讲话》认为我们民族只要一代接一代地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民族就会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而那些好作品犹如蓝天上的阳光、春季的清风,能不断“启迫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扫除社会上的颓靡之风,树立起风清气正的社会新风.《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结合时代条件,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遵循艺术规律,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方面下功夫,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华精神,充分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第二,要坚持文学艺术的人民性特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不断深入,它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3]列宁肯定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斗争创造了历史.将“人民群众”喻为“上帝”,反复论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而“为人民服务”则是我党工作的宗旨.“人民”是文艺的“源头活水”,离开了“人民”,文艺就失去生机.《讲话》号召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从人民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从人民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获取宝藏,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发现人民生活中的真善美,刻画出生活中“最美的人物”,以坚定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讲话》认为文艺工作者若想要有真成就,就要自觉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好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伟大真理.而文艺创作中最根本、最关键,也最牢靠的办法是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情怀观照生活,让人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的前方等.因此, 《讲话》坚持了“人民”的底蕴,它既是中外优秀文艺规律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也是指导我国“人民”文艺走向繁荣的行动指南.

第三,要坚持文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引领性功能.文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它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恩格斯认为,“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24]列宁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俄国社会革命的一面镜子.[25]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和现实有密切的关系,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引领性特征.《讲话》以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梦为出发点,认为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也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厦映时代问题、塑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风气作为自己创作的历史责任,要时刻把握时代脉动、时代精神、时代人际关系的变化、时代前进的方向等,给自己的作品赋予更多时代特色,让人类的真善美能在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中不断传播.如此,文艺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号角”,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鼓舞各族人民昂首挺胸迈向未来.

第四,要坚持文学艺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文艺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个别理论家的任意杜撰,而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每一种文艺理论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价值选择与取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应用,是人类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我们既要坚持,更要发展.广大艺术家、理论家在占有和使用这些理论的同时,还会受到其他哲学观、社会观、道德观、美学观的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文艺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需要明确表达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需要有自己鲜明的价值立场.《讲话》提出文艺创作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努力创作优秀作品,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传递中国人的审美价值等.而广大文艺工作者也要有全球视域,以此作为思考中国文化,做好中国文艺工作的大平台,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使文化大国逐渐转为文化强国.凡此都应成为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成为当代语境下的一种“文学自觉”.《讲话》还启发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选择各种中国艺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形象的世界感染力,增强中国话语的世界影响力等.

可见,《讲话》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导向航标”[26],对《讲话》文艺思想的精神阐释,意味着对《讲话》理解之后的积极行动,而《讲话》精神的落实也将在新的实践中获取新的文化意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结语

人类文明史业已证明,没有先进的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更不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新方向.

《讲话》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规划了我国文艺未来发展的基本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构建文化生态乎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提出了我党我国新时期文艺建设的基本路线与方针,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都有深刻的社会价值.而“任何体系和中心都不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27],在世界“文化转型”期,世界将走向多元,中国将走向世界,重新思考和构建民族知识话语,建立中国学派,构建中国形象,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等.因此,我们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须重视西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学习借鉴,须重视当代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等,如此才能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知识体系,落实《讲话》的里程碑意义.

注释

[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OL].新华网,2015. 10. 14.

[2]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OL].新华网,2015. 10. 19.

[3].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OL].新华网,2016. 11. 30.

[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97.

[5]中国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6]尤西林.中国百年文学理论嬗变[J].文学评论,2013 (2):67-72.

[7]曹顺庆.文化病态与文论失语症[J].文艺争鸣,1996 (2):50-58.

[8][苏联]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A].列宁论文学艺术[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1.

[9].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63.

[10].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09-211.

[1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03.

[12].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 11.11 (1).

[1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见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五版) [C].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69-370.

[14]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49.

[15]鲁迅.鲁迅仝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16][德]恩格斯.致威·桑巴特[A].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42-743.

[17]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5-25.

[18][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6.

[19]杨红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理论导刊,2015(5): 78-80.

[2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见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五版)[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68-369.

[2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

[22]王洁,谢鸿昆.的文艺观[J].天中学刊,2016 (2):36-38.

[23] [苏联]列宁.政治家札记[A].列宁全集(第3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94.

[24]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准备资料[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61.

[25][苏联]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A].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244.

[26]李朝润.文化建设的导向航标[J].艺术百家,2015 (5):1-3.

[27]转引自乐黛云.文化转型与中西对话[J].世纪风,1993 (2).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郎静)

讲话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汇总: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讲话本科讲话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习近平和发微和讲话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