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比较研究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阿拜之路》和《白鹿原》的现实主义风格比较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比较研究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12

《《阿拜之路》和《白鹿原》的现实主义风格比较》

该文是比较研究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阿拜之路》和《白鹿原》和现实主义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伊犁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创新项目课题(YL2017021)的研究成果.

摘 要:《阿拜之路》是哈萨克斯坦著名作家穆合塔尔?阿乌埃佐夫的一部长篇巨著,作家根据历史事实,书写了哈萨克著名学者和诗圣阿拜? 库南拜从幼年到老年的人生轨迹,书中描绘了栩栩如生的18 世纪哈萨克人的生活景象.而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白鹿原两大家族的变迁,折射整个中国处于时代变革之中的变迁.两部作品都还原了作家所生活的国家的风土人情,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的历史文化,加深对两位作家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阿拜之路;白鹿原;现实主义风格;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周雪婷(1990-),女,湖北荆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贺元秀,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33-032-03

穆赫塔尔? 阿乌埃佐夫(1897-1961)是著名哈萨克作家,哈萨克科学院院士.他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而后毕业于塔什干中亚大学附属研究生班,在1917 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其代表作《阿拜之路》,再现了哈萨克族伟大诗人和学者,阿拜传奇而又悲剧的一生,反映了十九世纪哈萨克民族的社会面貌,歌颂了人们反抗贵族阶层的斗争,揭露了贵族和统治阶级的腐朽,对终将衰败的封建宗法制度写下了无情的宣判书.小说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哈萨克斯坦出版,共分为两部,《阿拜》(1942-1947)和《阿拜之路》(1952-1956).第一部在1949 年获得斯大林奖金,全书在1959 年获得了列宁奖金.

而《白鹿原》是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他自小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长大,结合家乡老人的讲述和查询县志等历史资料,潜心写作,历时6 年完成,小说向人们展现的不仅仅是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的白、鹿两大家族的纷争,而是借这部纷繁漫长的群像剧,向现代读者们描绘了从清末到20 世纪80 年代的历史.诞生与死亡、善良与丑恶、卫道士与革命者、草芥白丁与封建知识分子……这些出生或是短暂居住于此的人们以他们的行动和血汗构成了这部以小见大的中国近代历史画卷.

两部作品都是作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以现实为蓝本,耕耘心血所创作的现实主义巨作,对于两个国家而言,这两部小说都具有重大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笔者阅读这两部小说的过程中,发现尽管它们所展示的都是富有本国风土人情的历史图景,但其现实主义风格对于背景及人物的刻画,仍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共同点.因此,下面就从时代背景的刻画、角色塑造及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及主题,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1.对时代背景的真实再现

《阿拜之路》的中国读者们会接触到许多新鲜的、来自18 世纪哈萨克草原上的人文风土面貌,游牧民族在草原上以放牧马匹和羊群等牲畜为生,他们以肉奶为主食,在马背上放牧迁徙.阿乌埃佐夫将哈萨克人在草原上的生活描摹得细致而生动.在《阿拜之路》中,读者甚至能通过文字感受到队伍“震撼山岳的气势”,品尝到马奶酒和煮马肉的味道,听到诗人阿肯们在各个阿吾勒之间即兴吟唱,还有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的动人歌舞;游牧部族逐水草而居、集体前往茂盛草场的迁徙场面令人难以忘怀.而读过《白鹿原》的读者一定会对其中村人的种种习俗及重大祭典产生深刻的印象,它向人们再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陕西关中地区乡村的近代风貌,这里仍然保留着封建时代农耕文明的社会面貌,人们安土重迁,以耕种为生,靠老天和自己勤劳的双手吃饭,即使天灾降临,饥荒和瘟疫在村中蔓延,他们也不会轻易离开自己出生成长的乡土.村中的各个小家庭又以封建大家族为中心,形成牢不可破的集体,村中一切大小事务都由封建族长来决定,重大祭祀活动由族长主持,树立榜样或是惩罚不守规矩者也都依族长的意思来进行.

虽然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生活习俗虽然天差地别,但封建宗法制度的阴霾却一视同仁地笼罩在草原和田垄之上.在《阿拜之路》中,青年阿拜与几个青年朋友们在暴风雪之夜聚会长谈,当他们谈到暴风雪带来的灾害时,巴扎尔阿勒第一次向阿拜吐露自己对库南拜的不满情绪.除了阿拜之外的其他几人认为暴风雪是游牧民族祖祖辈辈面对的危机,他的看法太过片面.而之后在阿拜的带领下,为贫苦人民说话的代肯拜尔通知了人们,将羊群赶到库南拜的草场上.但是,他的父亲库南拜对此十分不满,他派来加和甫对阿拜施加压力,告诉他应该帮助那些牲畜多的富裕人家,他们将来会对自己有用.

而在《白鹿原》中,大饥馑降临到白鹿原后,白嘉轩前往伐神取水之后,虽有神明显灵,但人们仅仅是得到了短暂的心理慰藉,旱灾远远没有终结.柿子树被当年冬天的大雪冻死了,榆树也被饥民们吃尽了树叶树皮,村中甚至开始流传“人吃人”的流言,但大饥馑中人相食的情景也许并非流言,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于是,人们在自身难保的情形下开始考虑对自己的家族最有利的生存策略,长工们纷纷收拾包袱回家,甚至“不大仁义”的主家也都提前付给他们一年的工钱.

不论是在《阿拜之路》还是在《白鹿原》中,封建大家族当权者的眼中,人民的处境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哪怕他们看起来一时发了善心,救济了暂时处于困难的人们,那也大多是出自自身利益的考虑.虽然两部小说所选取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一段历史,但是其中对于封建宗法制度的批判是如出一辙的.在《阿拜之路》的开头,阿拜目睹了父亲库南拜为了家族利益先是将莫须有的通奸罪名安置给阔达尔和卡姆卡,随后而残酷处死阔达尔的情景.这和白嘉轩用刺刷抽打狗蛋和田小娥的场景如出一辙,狗蛋因为鹿子霖的设计诬陷被酷刑殴打致死,而田小娥彻头彻尾成了人们眼中的,她后来又被鹿子霖继续利用,最后惨死.

2.生动的人物塑造

在库南拜组织的族长会议上,阿乌埃佐夫对他的外貌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写,尤其是那只独眼,它甚至极少?动,总是维护着自己家族的利益,以威严的目光吓退试图反抗的人:

“那只独眼并未凹进眼眶里面,而是圆鼓鼓的,总在冷冰冰地盯着别人,连眼皮都很少 动.此刻他肩上披着驼羔皮袄,仰着脖子说话.他很少环视屋里的其他人,只是死死盯住斜对面的苏云德克.”

但是,库南拜因为械斗而被俄国政府的上级官员通知前往卡尔卡拉尔后,他通过贿赂打通了各级门路,与俄国军官马衣尔会面,并且串通好要销毁罪证.他不停向马衣尔敬酒,而马衣而则假模假样地与他讨价还价,甚至假意和库南拜发生肢体冲突,终于对价码满意之后,库南拜的计划得逞,这时,他那只凶狠的独眼才同自己信任的手下相视?动起来.阿乌埃佐夫精妙地刻画出了一个封建大族长、“大苏丹”对人民残酷无情,却讨好俄国政府,与他们勾结串通的反面形象.正因为阿拜将父亲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中,他才希望改变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为他们带去先进的知识和科学技术.

而在《白鹿原》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封建家长白嘉轩,小说一开头便将他娶了七房老婆,“引以自豪”的过去娓娓道来.对于年轻岁的白嘉轩来说,和他同房过的女人都纷纷惨死还是一件让整个家族都苦恼不堪的事.当他发现了雪地里的一棵奇草“白鹿精灵”,心里打好算盘计划买下这块宝地后,他的信心便卷土重来.

小说的第一句便强调他“后来引以为豪”,当他逐渐建立了三儿一女的大家庭,完全确立了在白鹿镇上的大家族族长地位之后,因为与他交合过而死的女人便有了一种象征意义:她们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牺牲品,封建家长的权力越大,牺牲者便越多,这也是白嘉轩“后来引以自豪”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洪流不断向着这个自给自足的小镇卷来,白嘉轩多年苦心给自己经营的地位也逐渐流失,他试图劝说儿子孝文放过黑娃,但孝文告诉他“爸!你再不敢乱说乱问,你不懂人民政府的新政策.你乱说乱问违反政策.”他意识到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在目睹黑娃执行决时,他气血冲头,右眼充血失去了一只眼睛.

这和库南拜的独眼也许只是一个巧合,但是在白嘉轩身上,他所失去的右眼正是他维护封建家族规矩、监视着整个镇子一举一动的象征.在儿子孝文当上县长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时代过去了,经过反复思索,他决定表现出一种有尊严的、“平和与超脱”的态度.

而在《阿拜之路》中,库南拜逐渐年老,无法再用自己的封建家长权力“管教”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无限渴望的儿子时,他感到心情沉重,丧失话语权的感觉使他感觉自己已经枯竭.

“库南拜独自一人坐在小丘上,心情极为沉重.这次又败了!不仅仅是败在儿子手下.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他面对的已经是咄咄逼人的气势:你不行了,已经到了枯竭的时候!”

库南拜和白嘉轩两人是两部小说中最为强大的封建宗法维护者形象,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虽截然不同,但两人的形象却同样深入人心,让人感到封建制度的残酷,两人一生的轨迹也揭示了他们所维护的封建宗法制度终将腐朽衰败的现实.

3.不同却相似的创作主题

在哈萨克现代作家中,阿乌埃佐夫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家,他作为一个哈萨克人从小受到哈萨克民间文学的熏陶,却又在求学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影响.他创作《阿拜之路》,正是为了将阿拜的精神告诉每一个读者,让他们从这位伟大的学者身上看到一个不断与旧时代作斗争、为了自己民族的人民不断前行的伟人.阿拜敢于直面自己的父亲,对父亲施加的压力选择一条抗争到底的道路,没有对命运和家族势力妥协,最终成为了哈萨克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学者和诗人.《白鹿原》是新旧交替历史时期的群像剧,是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时代万花筒,陈忠实没有在其中塑造任何一个像是阿拜那样伟大的正面人物,他所塑造的是许多追随着自己的信念,或是维护着旧时代的统治,或是奔向新时代、或是在两者的夹缝中苟且存活的人们,我们难以用非黑即白的观念去判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即使是封建势力的余老白嘉轩,最后也向儿子孝文给黑娃求情;而曾经与黑娃和兆鹏一同偷看黑驴和枣红马配种的挨了徐先生打的白孝文,却没有对黑娃留半点情面,坐在高台正中间看着处死黑娃的现场.各种不同的人在时代的变革中颠簸,两大家族的纠葛纷争从未停止过.

阿乌埃佐夫在描绘哈萨克草原上的人们时,也借助历史现实讽刺了封建宗法制度,塑造了阿拜等不断为了人民和民族未来斗争的形象:富有远见的年轻诗人,直指现实的老阿肯,还有热情自由的美丽少女;除此之外,还有阿拜的父亲库南拜、他的哥哥塔克渐等反面人物,他们是旧时代的象征,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当权者,他们的时代终将过去.而陈忠实笔下的中国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村,不仅充满了独特的风物和民俗文化,也再现了中国新旧交替时期小人物们的命运,所谓的“上流社会”,也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片落叶,终将随着变革逝去,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长制终将衰败的现实.

在反映人民生活时,《阿拜之路》通过描写贫苦牧民遭受贵族压迫,却无法找到一片安身之所,来揭露哈萨克贵族的贪婪与腐朽.《白鹿原》中总是能够出现地主家雇用长工、原上的“上流社会”生活的奢靡与颓废,如黑娃的财东郭举人,除了遛鸽子骑马,还娶了一个小老婆专门用来“泡枣”.在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批判、对旧时代女性所遭受的不公的揭露上,两部作品又达到了一致.作为家族联姻的牺牲品的女性形象在两部作品中都有出现,迪丽达奉父母之命与阿拜结婚并且育有子女,但是她和阿拜之间并没有感情.而在《白鹿原》中,这样的女性形象不止白孝文的在饥荒中饿死的妻子一个,白嘉轩的七个老婆、田小娥、白灵……无论出身是好是坏,她们都沦为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这一切,又是旧中国封建社会无数人生悲剧的缩影.

《阿拜之路》与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背景同样都是经历着时代变革的动荡时期,描绘了新旧时代交替的广阔历史画卷;同样都书写了对封建宗法制度注定衰落的宣判,同样都塑造了许多或是固步自封,或是沉沦腐化,或是觉醒前行的人物形象;作品所选择的时代背景同样处于两国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再现了致力于推翻封建阶级的进步人物与顽固的守旧势力的革命斗争.

比较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点评: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阿拜之路》和《白鹿原》和现实主义方面的比较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