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博物馆类论文如何写 跟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讲解艺术探析以电子科技博物馆为例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博物馆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3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讲解艺术探析以电子科技博物馆为例》

本文是博物馆类硕士论文范文跟科学类和博物馆和艺术相关论文如何写。

摘 要 博物馆讲解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博物馆一项重要的业务活动,在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展品和观众之间信息的传播、情感的传递,陈列主题的诠释,都依托于博物馆讲解.本文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艺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博物馆讲解是一门“二度创作”的教育艺术观点,分析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讲解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策略.

关键词 博物馆;讲解;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5-0112-03

博物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收藏、教育、研究是其主要功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功能更侧重教育、探索和研究,这些功能的发挥和讲解有着紧密的联系.讲解是沟通博物馆和观众的桥梁,其基本任务是,“以博物馆收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为依托对象,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针对多样化的观众群体进行智力开发,并为其提供愉悦的体验,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最为直接的联系.”[1]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对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讲解能够替文物说话,拉近观众和展品的距离,本文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在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讲解中可以尝试哪些讲解策略来提升博物馆讲解质量3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1 讲解——一门“二度创作”的教育艺术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讲解员中也一定有一千个不同的讲解版本.“讲解是以展览及文物(展品)为讲解内核,由讲解人员进行提炼、选择、补充和拓展,运用适宜恰当的语言艺术、讲解技巧和感情,向观众有针对性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行为.它具有进行思想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辅助审美引导等功能.”[2] 讲解工作是以陈列展览为核心,在讲解词基础上再创作的过程,是讲解人员在充分理解展览、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结合,引导观众将直观视觉获得感性认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上升为理性认识,领会到陈列展览的深层含义,进而充分发挥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引导观众的思想提升.比如电子科技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的电子科技类博物馆,旨在以电子科技发展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物品为载体,记录推动电子科技发展特别是中国电子科技发展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弘扬一代代电子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以讲解员在引导观众的参观中,不仅仅是带领大家参观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几个单元的展品,更重要的是,要以展品为载体,在此基础上提炼人物、讲述故事,传承精神,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这个提炼故事,传递精神的过程就是讲解员“二度创作”的过程.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不同于人文科学类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观众在人文科学类博物馆中通过台牌、图文介绍、语音导览等可以自行参观,了解文物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对展品有深入理性的认识.在博物馆的讲解中,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中,讲解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对陈列展览的理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讲解员说什么与怎么说,都会对观众产生直接的影响.诚然,讲解是一门语言的表达艺术、是沟通的艺术、是演讲的艺术,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讲解员的身份不仅仅是导游、老师、更应该是学者和研究人员,作为博物馆和观众的桥梁,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表达技巧之外,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技能之外,更应该以学者的姿态研究相关专业知识,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框架,才能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讲解服务中游刃有余.近年来随着高科技产品在博物馆建设中使用的比重越来越大,语音导览系统越来越完善,数字语音导览系统将逐步代替口头讲解.笔者认为,博物馆讲解工作,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语言艺术,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一门“二度创作”的教育艺术,这种艺术在博物馆中是任何工具都替代不了的.正如苏东海先生所言:“重视讲解工作,要特别重视口头讲解,面对面的口头讲解是最具亲和力的交流,是博物馆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桥梁,是博物馆教育中最具人性化、情感化的桥梁.”[3]

2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讲解的特性

自然科学博物馆较其他博物馆的讲解而言,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其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功能决定了自然科学博物馆讲解的知识性、故事性、互动性和启发性几大特点.

2.1 知识性——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成功的博物馆讲解,可以弥补陈展策划过程中的缺憾,有效的补充展品的背景知识,使观众更深入的了解展览内容.所谓的知识性,即在展品实物、台牌、图文等能让观众直观接受到的信息之外,尽量丰富展品的外延.不仅让观众知道展品是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历史价值,更应该让观众知道这个展品是怎么样发挥历史价值,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比如电子科技博物馆展出了1 000 多件记录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藏品,从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6 个大类展品来展示电子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讲解员在带领大家参观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展示电子工业六大门类产品的发展脉络和轨迹,更应该给大家展示这些展品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说清楚电子科学技术是如何浪潮般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活方式变革的.比如通信设备是如何从有线通信发展到无线通信的,收音机从磁石到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是如何发展过来的,计算机从巨型机到中型机和小型机直至个人电脑,体积越来越小是如何实现的.通过讲工作原理,梳理发展代际,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参观者自己去总结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这种知识性的引导、总结比展示更为重要.

2.2 故事性——弘扬科学精神,挖掘背后故事

“观众走进博物馆,很大程度是被展品背后与人有关的故事所吸引,这些色彩斑斓的故事已经成为附属于展品之上的另一重要文化特质,是展品独特魅力的一部分.”[4] 展品本身没有情感,以真实的故事为载体,才能把情感传递给观众.如电子科技博物馆建立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大学生的梦想生根,让科学家的情怀落地.建设一座行业性的博物馆永久存放科学家为推动电子科学进步倾其一生所研发的代表性展品,也让观众能从这些展品身上了解科学家的故事,传承科研探索精神,让科学的梦想生根.

在电子科技博物馆计算机单元的存储小组,有一盒不起眼磁芯,如果不通过讲解员的故事性讲述,观众很难理解小小磁芯在推进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中的贡献.第二代计算机以后,计算机采用磁芯作为内部存储器.磁芯非常小,只有约0.5mm,中间的孔不到0.3mm,通过放大镜才可以看到.一个磁芯的存储空间只有一个字节,一块存储板需要成千上万个磁芯组成,而这项工作当时是由穿线员用磁芯穿孔台完全手工完成的.磁芯穿孔台是一个玻璃桌面,下面放有环形日光灯,上面是穿线操作台和一个放大镜.穿线员用镊子将比头发丝细的导线穿过磁芯中间的小孔,费时、费力,更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当年穿磁芯的计算机科研人员,因长期强光照射,用眼过度,留下了严重的眼疾,但是中国早期的计算机事业就是靠这种探索的精神和毅力推动的.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讲解中的故事,也不能仅仅以成功者的故事向观众传达科技史,失败的历史,探索的历史,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也需要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传递给观众.

2.3 互动性——引导观众参与,提升参观乐趣

博物馆的观众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观众,而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观众.观众的参与、提问、思考对讲解也是有益的补充,讲解工作要引导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相关知识.电子科技博物馆的讲解过程中一定会带观众体验莫尔斯电码互动设备.如果单纯的从通信原理给观众展示莫尔斯电码的发报原理,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电子科技博物馆设计了互动体验装置,让观众通过亲身操作发送一封电报,通过观众和莫尔斯电码发报机的对话,来了解最早的通讯设备是如何工作的.这种互动式讲解拉近了展品和观众的距离,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参观乐趣.

2.4 启发性——侧重知识引导,留有思考余地

大英博物馆有个著名的全球巡展“大英博物馆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大英博物馆从其馆藏800 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 件(组)展品,展示人类的“全球化”历史,其中最大的特色是第101件展品,每到一地巡展,都由当地合作博物馆为这部世界史增添一件能够代表社会当下进程的物品,作为第101 件展品为展览收尾,引起世人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进一步思考.这也成为了这个展览最值得期待的亮点,这就是“留白”的艺术,给观众留有空间和思考,给对方自由度和自主权.博物馆的讲解也是一样,讲解虽然是一门教育的艺术,但不是单向性的灌输知识,而是引导观众重新整合知识,帮助观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讲解人员的工作不是单纯追求某种学习的效果,也未必谋求某种共识,而是引发观众的思考,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观察、分析、自我求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博物馆需要给观众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1]

3 基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讲解特性的讲解策略

“因人施讲”是博物馆界公认的讲解最高境界,其关键在于讲解人员能否根据不同观众的类型、参观目的、参观需求、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采取针对性的讲解服务.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要做到因人施讲,首先要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观众,准确定位“给谁讲”,其次要掌握和运用好不同的讲解策略和方法,明确“讲什么”.

电子科技博物馆以活动为载体,有层次、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和科普讲解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针对大一新生、中学生、小学生分别开展了“新生教育之探秘博物馆”、“名师讲堂”“电子科学技术启蒙之旅”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索研究热情.电子科技博物馆在接待低年龄层次的观众讲解中,以引导的方式、故事化的表达,重视趣味性.提前制作好电子科技博物馆寻宝图,注重培养发现能力和对电子科学技术的探索热情.而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观众讲解中,主要以互动的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播,科学的启发性;在行业性专业人士的接待讲解中,以探讨式为主,注重倾听,讲解员则发挥“海绵”的特性,注重信息的汲取与考证.比如同样是在讲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对小朋友的讲解,要注意创设情境,掌握一些提问交流的策略,引导小朋友自己发现哪些是爷爷小时候看的电视,哪些是爸爸小时候看的电视,哪些是小朋友从小接触到的电视.而对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观众,要梳理收音机和电视机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演变基础上的发展轨迹,而对待行业性的专家,则要从收音机的调制解调模式,电视机的不同制式,成像扫描特点等专业角度一起探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史物结合、脉络清晰、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因人制宜”,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四者的统一[5].

4 结论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业务中的重要一环,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一门“二度创作”的教育艺术,讲解员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性、故事性、互动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在讲解中根据不同观众的类型、参观目的、参观需求、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因人施讲”,才能做好展品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质量的思考[J].敦煌研究,2013(6).

[2] 唐琳. 现代博物馆讲解艺术[ M ] . 上海: 中西书局,2014:10.

[3]苏东海.什么事博物馆——与业内人员谈博物馆[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140-146.

[4]张经,余超.博物馆讲解的特性[J].博物馆研究,2012(2):25-30.

[5]吴玲.博物馆讲解员艺术初探[J].博物馆研究,2007(4):80-82.

博物馆论文参考资料:

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博物馆本科博物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科学类和博物馆和艺术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