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传统文化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陈立夫守望传统文化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统文化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05

《陈立夫守望传统文化》

该文是传统文化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和陈立夫和传统文化和守望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陈立夫是20世纪的重要人物之一.众所周知,陈立夫曾是国民党元老,历任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组织部部长、教育部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要职.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弘扬传统文化

陈立夫在国外留学、生活多年,虽然所学为采矿工程专业,但作为国民党高官,陈立夫是少有的学者型官员,“少时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常浸润于中国士传统的潜移默化”,一直勉励自己以采矿的精神和方法,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宝藏.

1927年,27岁的陈立夫便出版了自己第一本研究传统文化的哲学论著《唯生论》,后来共出版过20多本文化著作.其中《四书道贯》可谓代表作,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将儒学经典“四书”重新归纳诠释为有系统的整体.《四书道贯》的构思和写作共花了陈立夫21年时间,可谓半生心血.该书出版后,成为台湾畅销书.

“穷一生之经历,融全部学识之智慧”,陈立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思考、见解.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国魂之所在,反对毁灭传统文化,这其中还发生过一件趣事.1920年代,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后得出结论:历史上没有大禹这个人,大禹是条虫.这个石破天惊的说法,当时便引来世人惊诧.陈立夫时任教育部部长兼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便请顾颉刚考据大禹的生日,顾颉刚回信说某年6月6日为大禹生日.陈立夫便在中国工程师年会上宣布,大禹不再是虫了,因为顾颉刚考据出他生日来了,与会者哄堂大笑.6月6日后来还成为台湾工程师节,以纪念治水的大禹.多年以后,陈立夫回顾此事说:“历史毁了,我们还有什么自信,我们固然不必依赖祖先而靠自己努力,但是以毁灭祖先来换取他人的尊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在担任国民党高官期间,陈立夫组织成立过中正书局,热衷于对青年进行文化演讲,并于1934年5月发起成立“中国文化建设协会”,自任理事长,主张“文化建设运动者,恢复民族自信力之运动也”.担任教育部部长时,他建议、确立以孔子诞辰为全国教师节,“使孔子与教育界复归联系”.抗战爆发后,陈立夫组织众多大学内迁,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保存了元气,中华学统得以在战时弦歌不辍.1947年5月26日,陈立夫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在《时代》的报道中,特别强调陈立夫是个对西方文化娴熟且不排斥的人,试图把儒家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融合起来,“他愿意引导中国缓慢地实现某些东西,西方可能称之为,而陈可能将之称为儒家”.

1949年以后,陈立夫退出政坛也步入晚年,心态淡泊、豁然,更加潜心于传统文化.乃至有学者认为,陈立夫后半生的信仰逐渐从三义转向了儒家.陈立夫曾公开写文章说:“儒家文化是救世良药.”他以此为己任,“20世纪60年代末应召返台定居,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力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彰显文化的伦理、、科学三大内涵”——1969年返台后的陈立夫专事文化工作,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兼孔孟学会理事长,组织出版《孔孟月刊》《孔孟学报》等,召开孔孟国际学术研讨会,还亲自到台湾师范大学为博士生讲《伦理学》课程,被誉为“儒家文化的推手”.

“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关心台湾,也关心大陆”,陈立夫不仅在台湾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还主张“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为两岸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8年7月14日,在国民党十三大闭幕后首次召开的国民党评议委员会议上,陈立夫领衔34位评议委员,向国民党提出了《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的提案,主张“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以投资共同实行国父实业计划,建立互信”.这份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的提案虽然落选,但在海内外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也赢得两岸人士的尊敬.台湾《新新闻》杂志评价:“这位公众形象是常年满口孔孟、‘道贯高中’文化教材的89岁……守旧老人,一下又跃居为‘和平统一’的急先锋.”同时,大陆《人民日报》则发表社论,称“陈立夫等三十四位老先生这种谋求祖国统一的积极态度,令人感佩”.陈立夫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请他去谈谈“中国文化统一中国问题”,他一定去.

随后,陈立夫提出“三通未通,文化先通”,继续致力于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被推举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1989年,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收到了陈立夫委托台湾孔学代表团提交的论文《儒家教育思想与我台湾经济发展之关系》.1994年,陈立夫曾赠送亲笔书法给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内容是“求统一不谈小节,为和平先天志成”.2000年6月16日,百岁老人陈立夫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又一次提交了名为《国共第三次合作,共议和平统一》的提案,主张加强国共合作,联手打击“”,组成统一委员会,开展政治、经贸、文化、体育等各项交流活动.

其实早在1970年代,陈立夫就化名“辜君明”在香港《中华月刊》上发表了呼吁祖国统一的文章,认为“没有一个帝国主义者愿中国统一,要统一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觉悟”.1975年,病重期间,陈立夫以“总统府谘政”的名义,通过秘密渠道向发出邀请赴台湾访问的信息.信息没有得到反馈,陈立夫又在香港报刊发表《假如我是》的文章,期盼、周恩来“以大事小”不计前嫌,能到台湾与进行和谈,国共合作重振中华雄风.蒋经国主政台湾后,陈立夫主张两岸“不妨一谈”,与其隔岸喊话不如会面一谈.1987年11月,蒋经国在逝世前决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深得陈立夫赞赏、支持.

“国家强大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基于一个中国的立场,我关心台湾,也同样关心大陆,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寄希望于文化的伟大复兴”,陈立夫晚年在表达自己夙愿时如此说,并相信“海峡两岸将来总要统一的,我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保护中医药

陈立夫认为,“中医之复兴,是中华文化复兴之一环”.他是中国近代中医药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医药的保护和发展矢志不渝.

早在1920年代,陈立夫便与中医药学结下不解之缘.1929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主持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通过了《废止中医中药决议案》,引发全国上下哗然,奚可阶、蒋文芳、方慎庵等名医立即召开全国中医学界联合会议,组成代表团赴南京,得到了时任国民党秘书长的陈立夫大力支持.陈立夫还联合国民党党内力量群起反对.最终,下令撤销决议案,任命陈立夫为国医馆理事长,并将撤销决议案的1935年3月17日定为“国医节”.

陈立夫对中医一直情有独钟,对中医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认为中医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我是采矿工程师,对于科学并不陌生,我深恶不学而好武断的人,所以我反对对于未读过一本中医药书籍的人,就一口认定中医为‘不科学’.科学必须根据事实,无事实而遽作结论,其本身头脑就是不科学.”

“真理不分中西,文化为世人所共有”,陈立夫认为不要刻意区分中医和西医,而应以疗效为临床治疗的尺度,“在医学方面,如果中医和西医均有治一种病的特效药和特效治法的发明,我们应该使其并存”;他主张中西医各取所长、携手并进,“中西医合作具有远大的前景和意义,要在前进的道路上看到光明”;他大力倡导中医现代化,“中医中药有待吾人以现代文字加以说明,以现代实验方法加以分析,故曰:‘中医现代化’,如此,则中西医更知对方之所长,不复歧视,相互合作,以救世人,故曰‘中西一元化’”.

晚年,陈立夫担任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30余年,提出“融汇中西医药而创立新医学系统”,发起成立中国医药学院(现为台湾中国医药大学),争取台湾中医劳保、公保的实施,成立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等民间学术团体,大力促进了台湾中医中药事业和中医教育的发展,被誉为台湾“中医中药事业的守护神”.

陈立夫还非常关心大陆中医药发展,“中国医药之弘扬,全赖大陆”.他多次发贺信、贺电、寄论文致大陆举办的中医研讨会,并于1989年组织台湾第一个中医访问大陆代表团,推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由此拉开了两岸文化交流序幕.“中国中医文献为最丰富之宝藏,有待吾人以现代化方法为之发掘者也”,陈立夫在1991年为南京中医学院(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如此题词,集中表达了他寄予中医药的厚望.

践行养生学

不仅“坐而论道”,陈立夫还起而行之,长期研习、践行中医药学、养生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故而得以长寿.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有很多,可以简单概括为“老健、老伴、老友、老本”这八个字.“老健”指“养生在动,养心在静”,要多修身养性、淡泊名利.陈立夫每天要按摩身体各穴位一百多下,早饭后坚持散步一千多步.

“老伴”要“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对双方都喜欢的东西要喜爱,对对方喜欢而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要尊重.陈立夫从一而终,和妻子相处的63年里从未吵过架.“老友”要“以诚相见,以礼相待”.陈立夫注重交往,能切实关心自己的知心朋友.

“老本”是“经济独立,无须求人,素有储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个人要有一定的储蓄,保持经济独立.晚年的陈立夫即使一度落魄到在美国养鸡卖蛋,也不肯花子女一分钱.

2000年9月6日是陈立夫的百岁寿诞,台湾圆山大饭店冠盖云集,连战、宋楚瑜等国民党“大佬”纷纷前来祝寿,陈立夫则给每位客人送了一份自己写的《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这篇文章是陈立夫多年养生经历、心得,详述了他的众多养生方法,如要熟睡,不乱发脾气,多食果菜少吃肉类,减少俗务寻求安宁,多喝开水多喝鸡汤,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此外,陈立夫还自幼爱好书法,几十年临池不辍,一生共创作书法3万余件,直到百岁生日后才正式封笔.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美国等地收藏陈立夫的作品皆须支付润笔费,而对于来自大陆的收藏他却都是免费赠送.

2001年2月8日,陈立夫走完了他漫长、复杂的一生,享年101岁.“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斯人已逝,但陈立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两岸统一的期盼,其志仍存.“陈立夫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敌人”,周恩来曾如此赞许陈立夫,陈立夫的确值得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评价.

(作者系文史学者)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总而言之:此文为关于陈立夫和传统文化和守望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传统文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